為啥現在孩子普遍「人小腳大」,身高和腳有關係嗎?聽聽醫生咋說

2021-01-08 萌孩控

孩子的身高問題,歷來都是最受父母關心的話題。畢竟,這年代早已不再追逐顏值,而是更在意身高,所以說父母想方設法地幫助孩子快速長高。

一、孩子「長個先長腳」的說法靠譜嗎

上周末,兒子被學校選拔參加足球比賽,訓練前特意帶他去店裡買鞋,當時店裡正好有幾位寶媽也在給孩子買鞋。

有位寶媽說:「我兒子才11歲,不知為什麼腳長得特別快,現在和我穿一樣的36碼,年前買的鞋子已經穿不下了。」另外一位媽媽也附和道:「我們家大兒子也是,光長腳不長個子,現在買鞋都不能買太多,很怕穿幾個月就小了。」

這時,店員解釋說:「孩子們要想長個先要長腳,這說明您兒子的身高很快就要往上拔一拔了。」聽到她們的談話,突然想到自己兒子也是腳特別大,但身高發育卻不見長腳的速度快,難道真有「長個先長腳」的說法嗎?我抱著疑問的心情諮詢了一位醫生朋友。

朋友說孩子腳大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特別是6歲—12歲年齡段的孩子,基本上都處於腳大身高矮的現象。其實,孩子身高和腳的大小並沒有太大關係,有些孩子哪怕腳小個子也很高,而有些孩子就算腳大身高卻很小……

還是那句話,決定孩子身高的關鍵性因素基本上還是取決於父母遺傳,這佔據較大比重。另外,除了先天性遺傳還有後天的生活習慣,比如說飲食、運動等都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因此,單憑腳大腳小或者手長手短這一說法判斷孩子的身高,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二、影響身高的四大關鍵性因素

1、基因遺傳

以前有句老話叫做「爸矮矮一個,媽矮矮一窩」,其實這種說法還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如果說家庭中爸爸或媽媽的身高都比較矮小,那麼他們孩子的身高必然高不了太多。

反之,如果父母身高較高,那麼孩子的身高也會同樣變高。不過,這裡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倘若爺爺奶奶輩有高個子存在,那麼孩子同樣也有長高的可能性,這就主要涉及到隔代遺傳的問題。

2、營養攝取

孩子的身高遺傳因素雖佔據著大比重,但還有30%的比重靠後天養成。比如說父母在飲食上多讓孩子攝取一些幫助長高的鈣物質,比如說牛奶等極利於骨骼發育的食物,對孩子的身高發育也有較大幫助。

而且,只要孩子營養跟得上,那麼他們的脾胃發育較為順暢,基本上各類食物的營養素都能快速吸收,所以說要想孩子長高后天營養必須跟得上。

3、熬夜晚睡

眾所周知,孩子的身高發育和睡眠也有一定關係,畢竟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都是在孩子熟睡過程中進行的。可現代社會的孩子早已習慣熬夜,不到十一二點不可能上床睡覺,這時他們就會錯過生長激素分泌時間。

這裡要提醒家長的是,如果你想要孩子快速長高就必須在晚上9點半到凌晨2點熟睡,因為這時間是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段。

4、運動量少

每次說到身高問題,就必須提提田亮和葉一茜的女兒田雨橙。早前Cindy就因為大長腿登上熱搜。要知道Cindy才11歲,可身高卻逼近1米7,這身高可媲美成年女性,甚至比成年女性的身高還要高出許多。

其實,田亮和葉一茜的身高屬於正常水平,但由於Cindy經常運動刺激生長激素分泌,從而加速骨骼發育,也就讓她小小年紀就個子高高。不過因為孩子的骨骼比較脆弱,家長在給孩子選擇運動項目的時候,需要選擇輕巧型的彈跳伸展類運動,比如說跳繩、遊泳、球類運動等。

三、孩子身高猛漲的3個關鍵期

1、3—9歲:抓住初始長高階段

基本上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都是先快後慢,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的身高發育極為迅速,等到年齡越來越大他們的長高跡象就會越來越小。

這要要強調的是,孩子1歲左右的的身高保持在75cm左右,這階段身高變化不大。但從3歲開始身高會出現第一個分水嶺,這時候父母若能抓住飲食,則能幫助孩子迅速長高。

2、9—15歲:身高大幅增長階段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高處於猛漲期,其中女孩在9歲左右發育最為明顯,而男孩在則在14歲左右發育更為迅速。這一時期媽媽們會明顯感受到孩子的身高增長,但在孩子發育的同事加以飲食輔助,會讓孩子的身高更為迅速。

3)15—23歲:身高衝刺階段

當孩子15歲以後,他們的身高還會有上漲空間,特別是男孩漲幅最大。倘若這時候孩子們能多加運動或者多喝牛奶,基本上在骺軟骨癒合前每年還能增長2釐米左右,因而這階段給孩子補充鈣物質就顯得極為重要。

相關焦點

  • 「人小腳大」的孩子長不高?大腳已成普遍現象,真的和身高有關?
    「人小腳大」的孩子長不高?大腳已成普遍現象,真的和身高有關?小孩子在小時候長身體的時候,衣服褲子鞋子襪子的更換速度就能告訴我們,這些孩子「上竄」的速度到底有多快。以前我們有一種說法, 就是說小孩子如果光長腳不長個,「人小腳大」那就有可能長不高。
  • 寶寶長個先長腳?很多人不知道,孩子腳長和身高存在這樣的比例!
    前幾天天氣不錯,寶媽小芹帶著兒子樂樂去小區的小廣場曬太陽,當時小區還有不少鄰居也帶著孩子在那裡玩,寶媽們湊在一起聊天,話題總是離不開孩子。聊著聊著,不知誰說了一句:「你家樂樂的腳長得真大,將來肯定是個高個子。」
  • 有人說,孩子長個先長腳,孩子的身高和腳掌的大小真的有關係嗎?
    對於腳長和身高的關係,古人早就有「立七坐五盤三」的說法,說的是人站立的時候身高是腳長的7倍,坐著的時候身高是腳長的5倍,而當人盤緊雙腿坐的時候,兩膝之間的距離是腳長的3倍。現在人們研究得出這樣一個計算公式:成人身高(釐米)=13歲時腳長(釐米)x7±3(釐米)。
  • 個子不高鞋碼卻很大,孩子光長腳不長身高,這4點因素值得注意
    89名男生身高1.3-1.8米,鞋碼最多的是37碼的人,為19人;超過37碼的有27人;還有15名男生身高低於1.6米,卻穿著38碼的鞋子。那麼,如今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腳長得非常大,個頭卻不是很高呢?很多家長都自我安慰,孩子腳大以後肯定能長大個,這種理論真的成立嗎?
  • 農村老人為啥說「男不摸頭,女不摸腳」這話有啥意思,有何道理!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為啥說「男不摸頭,女不摸腳」這話有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的生活都是比較寧靜而平淡的。以前的農村沒有什麼多餘的活動還有娛樂的東西。村裡的一些人們飯後娛樂也只是坐在一起,聊著一些家常裡短。當然,在農村還有一個更有趣事的話題,那就是聽老人們說一些農村老話。
  • 「寒從腳下起」,夏天寶寶應該光腳還是穿襪子?聽聽兒科醫生咋說
    剛過立夏,街上的很多人都已經光著腳丫穿起了涼鞋,因為這樣的感覺真的很舒服。但是對於自己家的寶寶,父母卻會有著諸多的顧慮。雖然他們也知道寶寶穿著襪子會很熱,但是又怕讓他們光腳在地上跑會著涼,所以經常東問西問,想要從其他父母那裡獲得一些經驗,然而聽到的答案卻各不一致。在很多老一輩的觀念裡,即便天氣再熱,寶寶也是要穿襪子的。
  • 孩子長個先長腳,孩子腳大就能長得很高嗎?這組數據告訴你真相
    文|凝媽兒子出生以後,小腳丫光光的露在外面,親戚朋友過來探望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去端詳孩子的小腳丫。他們還用手掌去比量一下,發現兒子的腳丫比一般的孩子都大,臉上露出笑容,難掩讚美之詞,「這孩子將來肯定是個大個子,看這腳這麼大!」有一次母親給兒子買了一雙鞋子,是照著3歲侄子的腳大小買的,但是不到2歲的兒子試穿了一下,根本塞不進去。
  • 30%女性的腳都有這種病,快聽聽醫生怎麼說...
    30%女性的腳都有這種病,快聽聽醫生怎麼說...>不少經常穿高跟鞋的女性有這樣的一個困擾:大拇趾「外翻」真的是經常穿高跟鞋才導致的嗎?男性就一定不會患病?今天就來好好聊聊
  • 夏天寶寶可以光腳嗎?夜裡睡覺需要穿襪子?聽聽醫生怎麼說
    寶媽看到女兒哭泣的模樣,十分心疼,就對婆婆說道:「媽,孩子不願意穿,你就別逼她了。」「住嘴!哪有你這樣當媽的?一點都不關心娃!」聽到這話,寶媽心裡也來氣了,直接懟道:「萌萌總感冒,就是你這樣護出來的!」就這樣,「光腳派」和「穿襪派」的戰鬥拉開了帷幕……1.孩子手腳涼就是身體冷嗎?
  • 寶寶光腳有必要管嗎?兒科醫生的解釋很全面,媽媽別瞎操心了
    因寶寶光腳,導致婆媳關係破裂,這次你站哪邊兒子豆豆出生後,由於小美兩口子工作太忙,就把豆豆送回了老家,由婆婆幫忙帶,小兩口周末和節假日,就回去看孩子。豆豆一歲出頭,正是學走路的時候,小美就給豆豆買了學步鞋,讓婆婆記得給豆豆穿,方便豆豆學習走路。
  • 孩子的身高,身體這幾個部位早就說明了,看看你娃是嗎
    調查發現,全中國男性平均身高為167.1cm,女性平均身高為155.8cm。從這一組數據來看,全國成年人身高普遍偏低。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個子長高一點,奈何基因不夠。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希望自己高一點?女孩子個高顯瘦,穿衣好看,氣質出眾。
  • 孩子的臍帶幹細胞有什麼作用?聽聽專家咋說……
    那麼,什麼是臍帶間充質幹細胞,這種幹細胞和咱們老百姓生活有什麼關係呢?四川省幹細胞庫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高級研究員楊超博士就此進行了解讀。幹細胞為疾病治療開拓出新的思路幹細胞,就是一種可以不斷自我更新、並在特定條件下分化為一種或多種構成人體組織或器官的細胞。
  • 沒有暖氣的南方冬天到底有多冷?聽聽在南方居住的北方人咋說?
    因為地域差異的原因,不同地區的人對於寒冷的理解也是不盡相同的。在有些人看來,東北冬天零下數十度的嚴寒會冷的讓人無法接受。而在另外一些人看來,東北好歹有暖氣,南方冬天潮溼的冷空氣,才是讓人無處可逃的夢魘。那麼,沒有暖氣的南方冬天到底有多冷呢?
  • 老人常說「夏天也要給孩子穿襪子,光腳容易受涼」,是真的嗎?
    隨著夏天悄無聲息的來臨,一個話題又開始在家長群中出現:孩子該不該光腳走路或爬行?每次這個話題一出現,正方和反方都會激烈「對決」,各自堅持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總之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作為早教老師,今天便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孩子有必要做骨密度檢查嗎?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答案很意外
    文|好孕姐前兩天,我姐姐問我要不要代購兒童鈣片,說她一個朋友經常到國外出差,代購的兒童鈣片肯定比國內的好。我是不要,因為孩子並沒有缺鈣表現。她就問我:「你去給孩子做骨密度檢查了嗎?這比測微量元素要準呢。」
  • 科學證明:孩子身上這幾個部位的長度,決定將來是否是大高個
    小恩和小明都是同一個小區裡長大的小孩子,同年同月出生,但身體發育的情況卻有些差距,小恩明顯比小明要高半個頭。區裡有個當過醫生的張大姐,看了看兩人的情況,笑著說以後小恩要比小明高很多!現在科學的角度已經證明:孩子身上這幾個部位的長短,決定以後是否能長成大高個:一、孩子小腿長,預示將來能成大高個不管男孩女孩,個子高的人肯定有一雙大長腿,而且腿一長會顯得整個人的身材修長,在視覺上有增高的作用。
  • 「孩子長個先長腳」,腳長說明個子會高?這2個地方也不能忽略
    孩子的身高是很多父母關注的重點,畢竟現在是個顏值當道的社會,身高對孩子顏值的影響可不是一星半點,對孩子的擇偶都有影響,現在的孩子營養好,長高已經不是什麼罕見事了,不過,父母對於孩子身高的關注還是不能少。「孩子長個先長腳」,腳長說明個子會高?
  • 老人說「貪睡孩子長得快」,是真的嗎?醫生:有道理但不全面
    在孩子發育過程中,對睡眠的需求非常大,不管前一天晚上睡得有多早,第二天早上還是起不來,每天叫孩子起床可以說是父母育兒路上的一道難題了。關於孩子睡不醒這個問題,老人總是說「貪睡孩子長得快」,那麼老人說的是真的麼?
  • 孩子的頭圍大小和智力有關係嗎?頭圍多少算正常?醫生給出答案
    想必各位父母應該經常聽別人說「你家孩子頭挺大,將來一定非常聰明」這類的讚美語言,父母聽別人誇自己的孩子,肯定是十分高興的,但是很多人這麼說之後,就有很多家長真的覺得孩子的頭圍越大,智力就越高。甚至有的家長會為了孩子的頭圍不夠而焦慮,那麼這個說法真的存在嗎?頭圍多少才算正常呢?
  • 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有多遠?對人類會產生影響嗎?聽聽科學家咋說
    對於黑洞,相信大家肯定是不會陌生了,幾乎在所有人的認知中,黑洞應該是整個宇宙中最恐怖、最黑暗的天體,不過幸好的是,就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黑洞離地球以及太陽系都非常的遙遠。不過或許是人類的天性,很多時候人們都會產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這不,前段時間就有一位網友在網上提出了一個問題,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有多遠?對人類會產生影響嗎?聽聽科學家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