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高問題,歷來都是最受父母關心的話題。畢竟,這年代早已不再追逐顏值,而是更在意身高,所以說父母想方設法地幫助孩子快速長高。
一、孩子「長個先長腳」的說法靠譜嗎
上周末,兒子被學校選拔參加足球比賽,訓練前特意帶他去店裡買鞋,當時店裡正好有幾位寶媽也在給孩子買鞋。
有位寶媽說:「我兒子才11歲,不知為什麼腳長得特別快,現在和我穿一樣的36碼,年前買的鞋子已經穿不下了。」另外一位媽媽也附和道:「我們家大兒子也是,光長腳不長個子,現在買鞋都不能買太多,很怕穿幾個月就小了。」
這時,店員解釋說:「孩子們要想長個先要長腳,這說明您兒子的身高很快就要往上拔一拔了。」聽到她們的談話,突然想到自己兒子也是腳特別大,但身高發育卻不見長腳的速度快,難道真有「長個先長腳」的說法嗎?我抱著疑問的心情諮詢了一位醫生朋友。
朋友說孩子腳大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特別是6歲—12歲年齡段的孩子,基本上都處於腳大身高矮的現象。其實,孩子身高和腳的大小並沒有太大關係,有些孩子哪怕腳小個子也很高,而有些孩子就算腳大身高卻很小……
還是那句話,決定孩子身高的關鍵性因素基本上還是取決於父母遺傳,這佔據較大比重。另外,除了先天性遺傳還有後天的生活習慣,比如說飲食、運動等都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因此,單憑腳大腳小或者手長手短這一說法判斷孩子的身高,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二、影響身高的四大關鍵性因素
1、基因遺傳
以前有句老話叫做「爸矮矮一個,媽矮矮一窩」,其實這種說法還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如果說家庭中爸爸或媽媽的身高都比較矮小,那麼他們孩子的身高必然高不了太多。
反之,如果父母身高較高,那麼孩子的身高也會同樣變高。不過,這裡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倘若爺爺奶奶輩有高個子存在,那麼孩子同樣也有長高的可能性,這就主要涉及到隔代遺傳的問題。
2、營養攝取
孩子的身高遺傳因素雖佔據著大比重,但還有30%的比重靠後天養成。比如說父母在飲食上多讓孩子攝取一些幫助長高的鈣物質,比如說牛奶等極利於骨骼發育的食物,對孩子的身高發育也有較大幫助。
而且,只要孩子營養跟得上,那麼他們的脾胃發育較為順暢,基本上各類食物的營養素都能快速吸收,所以說要想孩子長高后天營養必須跟得上。
3、熬夜晚睡
眾所周知,孩子的身高發育和睡眠也有一定關係,畢竟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都是在孩子熟睡過程中進行的。可現代社會的孩子早已習慣熬夜,不到十一二點不可能上床睡覺,這時他們就會錯過生長激素分泌時間。
這裡要提醒家長的是,如果你想要孩子快速長高就必須在晚上9點半到凌晨2點熟睡,因為這時間是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段。
4、運動量少
每次說到身高問題,就必須提提田亮和葉一茜的女兒田雨橙。早前Cindy就因為大長腿登上熱搜。要知道Cindy才11歲,可身高卻逼近1米7,這身高可媲美成年女性,甚至比成年女性的身高還要高出許多。
其實,田亮和葉一茜的身高屬於正常水平,但由於Cindy經常運動刺激生長激素分泌,從而加速骨骼發育,也就讓她小小年紀就個子高高。不過因為孩子的骨骼比較脆弱,家長在給孩子選擇運動項目的時候,需要選擇輕巧型的彈跳伸展類運動,比如說跳繩、遊泳、球類運動等。
三、孩子身高猛漲的3個關鍵期
1、3—9歲:抓住初始長高階段
基本上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都是先快後慢,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的身高發育極為迅速,等到年齡越來越大他們的長高跡象就會越來越小。
這要要強調的是,孩子1歲左右的的身高保持在75cm左右,這階段身高變化不大。但從3歲開始身高會出現第一個分水嶺,這時候父母若能抓住飲食,則能幫助孩子迅速長高。
2、9—15歲:身高大幅增長階段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高處於猛漲期,其中女孩在9歲左右發育最為明顯,而男孩在則在14歲左右發育更為迅速。這一時期媽媽們會明顯感受到孩子的身高增長,但在孩子發育的同事加以飲食輔助,會讓孩子的身高更為迅速。
3)15—23歲:身高衝刺階段
當孩子15歲以後,他們的身高還會有上漲空間,特別是男孩漲幅最大。倘若這時候孩子們能多加運動或者多喝牛奶,基本上在骺軟骨癒合前每年還能增長2釐米左右,因而這階段給孩子補充鈣物質就顯得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