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達克處於「石器時代」,印度居民嫉妒中國讓生活更艱難

2020-12-04 新國民觀天下

中印國力懸殊,隨著時間推移,中印邊境兩側居民的生活差距越來越明顯。中國一方的基礎設施完備,電力充足,居民安家樂業,經濟和社會發展迅猛。反觀印度一方,對邊境地區尤其是偏遠地區,連修一條簡單的道路都做不到,更別提配備水電和通訊了。

南華早報的這篇英文報導就描述了印控拉達克地區的基礎設施極端落後,居民生活困苦,對邊境對面中國的發展充滿嫉妒和嚮往。

文章選摘:

氣候惡劣、基礎設施落後、電力短缺的村民,可以看到印度河對岸中國一側的發展。對當地居民來說,生活基本需求無法滿足掩蓋了執政的印度人民黨的民族主義和親商議程。

一輛公共汽車卡在拉達克山區積雪的路上

每天晚上,Urgain Chodon都盯著河對岸山上閃爍的點點光芒,詛咒自己的運氣。這些燈是中國那邊建築上的燈泡,讓她充滿了悲傷。

30歲的Chodon住在Koyal,這是位於印度河支流Senge Zangbu河岸上的一個村莊,該河流將拉達克喜馬拉雅地區劃分為印度和中國。這個村莊隱藏在崎嶇的群山中,大約有420名居民,但缺乏21世紀的所有基礎設施。沒有電,沒有水供應。最近的醫生在160公裡之外。路上塵土飛揚。

Chodon代表了當地發展委員會的八個村莊,是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物。她也是印度人民黨(BJP)的成員,但她所在地區的狀況掩蓋了她的政黨的民族主義和親商議程。自2014年以來,該黨一直統治印度。

「甚至發展這個詞與這個地方根本無緣。我們就像生活在石器時代,」Chodon說,她在大學期間去過很多印度城市。「我們還得到河裡打水呢。」

拉達克的生活因其惡劣的地理環境和天氣而艱苦。高海拔的山脈覆蓋了大部分地區,一些地區冬天的溫度會下降到零下25攝氏度。文明向外擴散——離Koyal最近的村莊在40公裡之外,主要城市和首都Leh在西面260公裡。

拉達克的首都Leh

拉達克的人們更擔心基本的生活需求。除此之外,邊境另一邊可見的發展也引發了人們的嫉妒。

「和中國那邊的生活沒法比,」Chodon說。「他們有建造良好的建築和柏油路。他們有24小時供電。」

她說,村民們也渴望清潔的水和教育,但缺電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

「我們住在土建的房子裡,生活條件很差,」Chodan解釋說雖然政府在5年前給村民們提供了太陽能燈,但是他們的照明只能維持幾個小時。

「此外,這些年來電池已經變得很弱,」她補充說。「在冬天,由於多雲的天氣,這些電池板變得毫無用處。」

政府已經為其他村莊提供了柴油發電機,但即使是這樣,每晚也只能供電3個小時。

電信服務也好不到哪裡去。住在軍營附近的人可以用手機打電話,因為網絡塔位於基地內部或附近,但儘管印度智慧型手機在過去5年蓬勃發展,但大多數村莊都沒有數字連接。

這些村莊的居民傳統上都是牧羊人,他們以飼養犛牛和山羊為生,以生產利潤豐厚的羊絨。他們帶著牛群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所以他們不能把孩子送到村裡的學校——大多數家庭把孩子送到遙遠城市的寄宿城市。

Chodon是她所在地區為數不多的畢業生之一。她和她的四個兄弟姐妹在很小的時候就不得不離開村子去列城上學;母親陪著他們,父親照看牛群。20年後,Chodon最終帶著政治學學位回到了村裡。

Sachukul 村, 位於Leh以東130公裡

Sachukul村位於Leh以東130公裡處。儘管拉達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它的基礎設施很差,這是拉達克的一個典型,從首都出發的道路大多是塵土和碎石。它經過海拔約5360米的昌拉山口,遊客們有滑進深峽谷的危險。

「政府不關心我們的幸福。他們本應該修建隧道,改善道路,」Tashi Yakzee說,他是代表Sachukul周圍一組村莊的人民黨議員。

這些村莊沒有醫院。在醫療緊急情況下,病人被帶到Leh,在某些情況下,病人在顛簸的道路上死亡。「一個正常人在拉達克的路上旅行時會生病,」Chodon說。

冬天,由於大雪阻塞了道路,村莊與城市有好幾個月被切斷聯繫。缺乏發展在該地區的居民中引發了日益高漲的不滿,人們把印度和中國作比較,說政府辜負了他們。

曾任地方議員的國會議員Durbuk表示:「中國有開往最偏遠地區的火車,但我們的政府甚至不能在這裡修建一條能用的公路。」

網友評論:

casual observer

我看到很多驕傲的印度人真的被這份報告傷害了…

Wuba X

當談到民族自豪感時,我可以理解人們很難接受這一點。但是印度不應該像美國那樣妖魔化中國;這只會傷害害到它自己。幾千年來,中國一直是印度的鄰國,應該向中國學習,就像兩千年前,一位中國和尚騎著駱駝來到印度,帶回了佛經。首先,印度不是美國。其次,當前的邊界問題源於英國——類似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邊界問題。從一開始,他們就是造成這個問題的人。當英國人坐在那裡微笑的時候,印度人和中國人應該表現得更聰明一些。

Alex S.

(回復Wuba X)

中國幾千年來一直是印度的鄰居?

你從哪裡拿出來的歪理邪說?

你的假設是巨大的錯誤,所以你的愚蠢的論點是建立在你的假設上的。

(編者:這位網友明顯是印度人,他的意思應該是指中國古代與印度不接壤。)

Neo D.

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公民在短期內皈依西藏佛教,他們都講述了在印度邊境附近的石器時代的生活方式。

中國在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短時間內完成了巨大的基礎建設。這給印度帶來趕上鄰居的壓力。因此,印度公民應該慶祝中國的成功,這樣所有腐敗的印度政客就不會那麼腐敗,把更多的資金用於真正的發展,以減輕與中國發展的驚人對比帶來的不滿。中國夢不僅僅是關於中國的,它肯定會讓它的近鄰受益,尤其是通過「一帶一路」。如果印度與白人至上的美國合作以遏制中國,那麼印度被腐敗的民主所困擾,將繼續他們猖獗的腐敗,繼續讓公民生活在石器時代。沒有別的辦法了。

Scott W

歸咎於印度的政治體制。正如孟德斯鳩幾個世紀前寫的那樣,共和國只適合管理城市或聯盟。無論是地理上還是人口上的大國,都更適合由權力集中的體制(即專制政體)來管理。像印度這樣的國家,當行政人員不得不擔心連任時,是不可能有任何長期計劃的。

pete s.

英國掠奪了印度45萬億美元,給了印度200年的恥辱。這就是印度處於石器時代的原因。多虧了白人老爺。

Social M.

寧可生活在石器時代享受自由,至少他們在印度獲得有自由和榮譽。如果他們為印度打仗,至少會得到認可和尊敬,世界各地農村地區的人們都為榮譽而活,都很快樂。你不會明白的,因為你已經把自己賤賣了。

awakenedself

這是一份很有偏見的報告。我甚至想知道作者怎麼會有個名字叫「Aakash Hassan」。這些愚蠢的中國人為了說服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隨便取了一個名字,叫Aakash Hassan,這個名字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名字的混合。因為這些愚蠢的中國人不知道什麼是宗教,他們甚至沒有谷歌,Facebook, Twitter或任何東西。作為一個印度人,我真的為中國人民感到遺憾。

印度各邦各不相同,這是事實。有些州在工業方面非常發達,有些是在旅遊業方面,有些是在IT方面,有些州以其美麗的自然風光而聞名,有些州以其教育和醫療基礎設施而聞名。世界把中國視為一個生產基地,有一些好的品牌,比如小米,華為,步步高。但最近印度已經成為主要的製造和研發中心:蘋果,微軟,谷歌,奧迪,寶馬,現代,捷豹路虎,英特爾,奔馳,福特,鈴木,豐田,本田,甚至起亞,秀美都在印度有生產設施。所有這些公司很快就會關閉在中國的工廠,中國就永遠完蛋了。

casual observer

(回復awakenedself)真相真的很傷人,對吧? 這是解釋你語無倫次、無關緊要的吐槽的唯一理由。

D L.

關於印度,很多都是空談,沒有行動。印度在提高其公民的整體生活質量方面幾乎是失敗的。我想說,印度式的民主是發展中的禍根。

B C.

在印度這邊,拉達克擁有民主和自由。這些比獨裁政府提供的電力和自來水更重要。

David S.

(回復B C.)是的,多數人壓迫少數人,高種姓壓迫低種姓的自由

相關焦點

  • 拉達克地區簡介:中印邊界地圖位置 歷史宗教信仰
    拉達克地區簡介,中印邊界地圖位置,歷史及宗教信仰。  拉達克是藏族的傳統居住區,歷史上是中國西藏的一部分,位於克什米爾東南部,現絕大部分由印度實際控制。  拉達克面積4 5110平方公裡。曾是古絲綢之路必經的重鎮,首府列城(Leh)。主要語言為藏語(拉達克方言)和烏爾都語。
  • 一組地圖,認識喜馬拉雅山的小西藏——拉達克
    拉達克地區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之間,拉楚河與希歐克河(屬印度河上遊)穿行而過,使得該地區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地理特點。沿著希歐克河谷地一路東進,即可抵達中國的阿克塞欽和藏北高原,而如果順著拉楚河溯流而上,迎接你的將是中國西藏阿里高原。所以說印度河流經的拉達克地區是青藏高原和中亞、西域之間相連接的一條戰略通道。
  • ...名印度士兵在與中國軍隊在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的拉達克的衝突...
    2020-06-17 04:17:44來源:FX168  【中印衝突最新消息:20名印度士兵在拉達克戰鬥中喪生】印度官員稱,至少20名印度士兵在與中國軍隊在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的拉達克的衝突中喪生。
  • 一旦戰爭爆發,印軍拉達克陣地將上演冰河時代:巴鐵出手夠黑
    近日,《印度國防新聞》網站上發布了一條簡短的訊息,其內容為,印度正在強烈抗議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北部修建狄阿莫-巴沙大壩(DIAMER-BHASHA),印度外交部發言人阿努拉格·斯裡瓦斯塔瓦(Anurag Srivastava)稱「克什米爾和拉達克地區是聯合王國的領土,因此現在成為了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土耳其媒體:印度再次增兵,大量平叛部隊從克什米爾頂到拉達克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近日援引印度陸軍退役軍官兼印度《力量》雜誌主編普拉文·索尼的消息報導稱,原本部署在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國家步槍隊近期已經移防至拉達克地區,普拉文·索尼沒有透露具體的兵力數字,但他表示「兵力相當可觀」。
  • 在拉達克,氣溫已降至零下15度,印軍終於嘗到了苦果
    根據印度媒體《印度快報》的描述,目前拉達克地區無論是地理條件還是氣候條件,都對印度非常不利,目前印軍駐拉達克地區的部隊每天都有非戰鬥減員的情況發生,而印軍至今部署在高原上的十多萬部隊,如今連最基本的防寒服和睡袋都沒有配齊。到現在為止,拉達克最寒冷的時間段尚未到來,所以到明年開春能有多少人活著離開拉達克,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 印度在邊境爭議地區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總長超過3300公裡
    位於拉達克地區寒冰村附近的建築工地,Ligen Eliyas熟練地轉動挖掘機的液壓臂,將一塊巨大的石頭推入下面的塵土中,為印度正在中國邊境附近修建的戰略高速公路清理出另一塊土地。但準備就緒後,這條道路將是全年唯一通往拉達克大部分地區(包括邊界地區)的通道。
  • 石器時代世界網石
    石器時代世界網石玩家在該遊戲當中創建屬於自己的恐龍部落。而且在這個石器時代,你需要想方設法在這裡生存下來,你還可以去馴服一些恐龍來幫助你進行戰鬥等等。玩家在這裡不僅可以捕捉寵物和馴養它們,更有一些獨特的回合制戰鬥模式非常刺激哦。
  • 亞洲最後的原始人:文明停留在石器時代
    印度的北森蒂納爾島可是一個很神秘的地方,海島面積約72平方公裡,島上生活著桑提內爾人。島嶼屬熱帶氣候,植被茂密,周圍海域氣候多變。島嶼周圍環繞著珊瑚礁,和一望無際的大海,能生活在那,真是仿佛身在世外桃源了。
  • 從荒蠻走向文明,新石器時代革命,人們為什麼要定居生活?
    不久之後,世界其他地區的"石器時代"人類也開始進行農業耕作,形成固定的定居點,逐漸發展成城市,有了文明,今天的文明也源於新石器時代革命的創新。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有時被稱為新石器時期,新石器時代的人類使用石器工具,就像他們更早期石器時代的祖先一樣,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在磨製石器之外學會了製作陶器。澳大利亞考古學家V.
  • 淺析:中國古代石雕歷程之新石器時代
    可以說,迄今人類包羅萬象的藝術形式中,沒有哪一種能比石雕更古老了,也沒有哪一種藝術形式能工巧匠它更為人們所喜聞樂見、萬古不衰。  石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從那時候起,石雕便一直沿傳至今。在這漫長的歷史中,石雕藝術的創作也不斷地更新進步。
  • 印度邊境建9.02公裡大隧道,滿足拉達克炮彈需求,彈藥不缺了
    根據印度方面報導稱,在大雪徹底封山前,印度緊急修好了通往拉達克地區關鍵隧道:阿塔爾隧道,長9.02公裡,以前印度總理阿塔-比哈裡的名字命名,建於10,000英尺(約3000米)以上。印度方面稱有望為印度陸軍基礎設施提供「新力量」,尤其是在與傳統對手的衝突日益加劇的時候。
  • 石器時代的三個階段,古人類發展長河中重要的一步
    一、舊石器時代中國遠古人類自從在地球上出現後,大致經歷了兩三百萬年的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家又將所謂舊石器時代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所遺留下來的遺物,在我國大陸上有東方、元謀、北京、藍田等原(猿)人骸骨、工具。
  • 零下50度的錫亞琴冰川,中國、巴基斯坦、印度的戰略高點
    地區,而拉達克地區與中國新疆的阿克賽欽接壤,是通往中國南疆腹地的橋頭堡;南側是克什米爾谷地和查謨地區,其中克什米爾谷地是印控克什米爾主要的農作物產地;西側是巴控克什米爾的北部地區,流經巴基斯坦北部的重要河流——印度河貫穿其間;北部是喀喇崑崙山脈,穿越其中的通道曾是古代的絲綢之路,也是連接中巴的戰略要道
  • 緊張局勢下,印度和中國一旦開戰,誰的贏面更大?
    大多數印度人都認為印度能贏,正如大多數中國人都認為中國可以贏,那麼今天筆者就只從環境、裝備、軍工能力三個硬體方面進行分析,到底中印之間哪國的贏面更大。 加勒萬河谷地區西邊接壤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東邊就是我國阿賽克欽,這整片區域都處於喀喇崑崙山區,地勢極高,交通運輸都十分困難,而在這裡作戰雙方都有利有弊。
  • 網石公布石器時代手遊新作《石器時代:世界》
    網石公布石器時代手遊新作《石器時代:世界》 新聞 178整編 ▪ 2020
  • 印媒:中印兩軍在拉達克結束對峙
    印媒報導稱,印度陸軍方面表示,根據現有緩和緊張關係的雙邊機制,「雙方尋求並同意」進行代表團級會談。印媒稱,中國和印度的軍隊近日在拉達克地區發生短暫對峙。據印度Zee新聞網站12日報導,亞洲新聞國際通訊社援引印度軍方消息人士的話說,9月11日的對峙事件發生在靠近班公錯北岸的實際控制線一帶。不過,中印雙方在拉達克舉行了代表團級別的會談後,雙方結束了對峙。報導稱,這次對峙事件是在印度陸軍山地打擊軍與印度空軍將於下月舉行聯合軍演前發生的。
  • 絲路情緣與「石器時代」——從石博會看南安石材業轉型新特徵
    8日,第二十屆中國(南安)水頭國際石材博覽會暨石材設計周在「中國建材之鄉」南安市舉辦。圖為在展會現場,來自印度金奈的客商在參觀中國產礦山設備。跨越千年的絲路情緣印度與泉州有著悠久的經貿文化交流歷史。1000多年前的宋元時期,泉州是中國第一大港,是海上絲綢之路名城。彼時,以金奈(以前稱為馬德拉斯)為中心的南印度對華出口貨物先被集中運至泉州刺桐港,再轉往各地。
  • 《考古公開課》重返石器時代
    我們生活在現代化的環境之中,享受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不但能夠駕汽車馳騁,用網絡聯通世界,還可以乘宇宙飛船翱翔,坐潛艇深入海底,而人類祖先生活的石器時代似乎離我們無比遙遠、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沒有了關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石器時代世界》製作人專訪重回尼斯大陸享受多採多姿的史前生活
    《石器時代世界》製作人專訪重回尼斯大陸享受多採多姿的史前生活 網石公司(Netmarble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