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聰明不聰明,從哪一學科能看出來?語文?英語?數學?物理?

2021-01-21 騰訊網

「一個學生聰明不聰明,在哪一學科可以體現出來?是語文還是數學?」一位網友問。

聽到這個問題,我心中一怔,到底哪個科目才能體現出學生的聰明呢?

其實,要說一個學生到底聰不聰明,從任何一個學科都能夠體現出來。

就拿語文學科來說,語文學得特別棒的孩子,字跡非常漂亮,寫作文的時候才思如泉湧,語文基礎相當紮實,說話得體。那些語文學得好的人,不僅寫起文章來是一把好手,而且諸多行政單位的佼佼者都是語文基礎比較紮實之人,誰能說他們不聰明?

再說說數學這個科目。很多人覺得,數學這個科目學得好的人,絕對是聰明之人。數學學得好的孩子,智商確實不低。

同樣的道理,英語、物理、化學學得特別好的人,他們同樣也是非常聰明的存在。

但老師君我認為物理和數學靠智商,語文和英語靠努力,能體現出學生聰明不聰明,物理是一個「試金石」。

一、關於「聰明」的標準是什麼?

人的聰明程度,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我們常以智力水平為參照,對此我們有一個具體的衡量標準,這就是智商的概念。

影響人智商的因素,既有先天原因,更受後天制約。具體影響人智商的因素包括六個方面:

遺傳。一般來說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會低;

母乳。據調查,吃母乳長大的兒童比吃代乳品長大的兒童智商要高出3~10分左右;

飲食。食物過於單調、過少、或攝入重金屬過度,都嚴重影響智商;

體重。體重超過正常兒童20%的孩子,其視覺、聽力、接受知識的能力都會處於較低的水平;

環境。生活在枯燥環境裡的兒童,如棄嬰,得不到母愛及良好的教育,智商會較低;

藥物。某些藥物會直接影響兒童的智力,如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可使智商偏低。

我們習慣上說一個學生是否聰明,主要看的是他的推理能力、理解速度、數字能力、空間想像等方面,所以第一種關於智力的定義,比較符合我們對「聰明」的認識。

二、學生是否聰明,是看物理?哲學?還是數學?

一個學生聰明不聰明,在義務教育階段,主要體現在數學學科上。

數學計算過程中,學生需要熟練運用各種運算定律和計算法則,能夠較好地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同時,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與解題過程,又是全面綜合運用理解、記憶、觀察、分析、抽象、創造、歸納等諸多能力的完整過程。

因此來講,我們在考察一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聰明程度的時候,更多的就是看他的數學學習能力如何?一般來說,數學學習能力強的孩子,普遍比較聰明。

而在高中學習階段,一個人是否聰明則主要看物理學科和哲學學科的學習能力。學習高中物理更考驗學生的智商,物理題目很難,難的不是計算過程,而是思維過程。哲學的本意就是愛智慧,就是一門讓人變得更加聰明的學問。

所以,對於高中生來說,一個學生聰明不聰明,理科生看物理學習情況,文科生看哲學學習情況,就什麼都明白了!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顯然數學和物理這兩門學科,更能體現學生的「智力」,這裡主要說的是高中及以上的水平,因為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和物理,多為機械記憶,不能真正體現一個學生的智力。

那麼,數學和物理,你認為哪個更能體現學生的智力?

當然,也有人說物理的重點是數學,數學的重點是哲學,這也許有一定的道理。

三、聰明的學生,學習不一定好

最後,我還想說明一個問題,那些聰明的學生,未必是學習好的學生,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有些學生是很聰明,知識「一點就通」,但是就是不幹,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目標不明確,所以成績並不好。

反而那些不太聰明的學生,經過刻苦努力的學習,最終發生逆襲。

尤其是像語文和英語這樣的學科,光靠聰明肯定是不行的,需要學生刻苦努力的積累和重複,才能學好。

最後,我覺著最聰明的人,應該是懂得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做正確事情的人。

那些上學期間不認真學習的學生,就算智商再高,也不能算聰明人。

總之,單科成績並不能完全說明學生聰不聰明,成績差並不意味著學生智商低,只能說學生沒有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而現在是非常講究全面發展的,如果考生只是某一科的成績特別優秀,那只能說明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比較突出,不能說明學生智商高。

相關焦點

  • 學生聰明不聰明,哪些學科可以看出來?老師:數學和物理好的學生
    但是,很多人會把聰明等同於智商,尤其是學生時代,因為學校是主要任務,其他能力都體現不出來,所以我們就可以把聰明約等於智商吧。那麼,哪些學科可以看出學生聰明不聰明呢?簡單而言,聰明是指一個人的推理能力、理解速度、數字能力、空間想像等方面,這種定義,比較符合我們對「聰明」的認識。二、物理和數學,更能體現一個人的智商在重點高中多年,我接觸到的學生,都是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即便是這些學生,也可以看出學生的智商是不一樣的,根據我的觀察, 一個學生聰明不聰明,主要通過兩個學科體現出來,一個是物理,一個是數學。
  • 孩子聰明不聰明,哪一學科能體現出來?
    我認為物理和數學靠智商,語文和英語靠努力,能體現出學生聰明不聰明,物理是一個「試金石」。 一、關於「聰明」的標準是什麼? 關於「聰明」,沒有統一的標準,有人說學習理工科的學生聰明,數學家、物理學家聰明,但是馬雲學習的是英語專業,而且數學奇差,他卻成為中國首富,你說馬雲聰明不聰明?我想沒人會否定馬雲是個聰明人吧。
  • 學生是否聰明,哪一門學科能體現?老師:數學重邏輯,物理重智商
    筆者在學生時代雖然各科成績都不突出,但也非常熱愛學習,特別敬重那些經常考滿分的學霸。大家都在同一個班級學習,完成同樣的作業,為什麼他們就可以考滿分?為什麼自己只能考及格?這跟孩子是否聰明有關係嗎?如何判定一個孩子是否聰明?
  • 孩子聰不聰明,從這2門「學科成績」就能看出來,基本錯不了
    其實通過這些因素能看出,決定或者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程度的因素,大多數都是後天父母的培養,無論是生活上的培養還是教育上的培養,都能在孩子的智力情況上反應出來。 而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聰明,有時候通過生活中一些事就能反應出來,就比如孩子們每天接觸到的學科。
  • 學生黨聰不聰明,這3科「成績」就能看出來,學霸:少一門都不行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黨的壓力也逐漸增大,衡量一個人聰不聰明,通常都是看他的成績是否足夠優秀,畢竟在班級裡面,大家都是以成績「論英雄」。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智商有多高,其實也沒你想像中那麼麻煩,從平時各科的成績就能看出來了。
  • 學生時代,你更喜歡語文英語還是數學物理?
    所以,在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小編感覺自己的學生時代的記憶瞬間被喚醒了,不管是算到崩潰的數學物理,還是背到吐血的語文英語,亦或是寫到手斷的政治歷史,這些讓我們又愛又恨的科目,組成了我們青春最美的風景線。現在回想起來,依然是感動滿滿。今天小編想和你們聊聊,關於那些年我們喜歡過的科目。
  • 為什麼物理好的人聰明 物理好的學生的特徵
    為什麼物理好的人聰明 物理好的學生的特徵為什麼物理好的人都聰明呢,物理好的人有什麼特徵呢,下面小編為大家總結一下物理好的人有什麼特徵,僅供大家參考。物理好的人都聰明嗎物理好的人是很聰明的,他們的邏輯能力也很強,再加上他們自己的努力,物理成績可能會和別人拉開很大的分數,有很多好的理科專業,要求的物理分數都是非常高的,一些研究型人才,他們的物理成績非常高,有些研究室離不開物理的,有很多的發現也都和物理有關。
  • 初中學科「難度係數」排行榜,數學無緣榜首,物理僅第4
    中考是學生們重要的「分水嶺」,學生們也將會在中考之後分道揚鑣。初中學科難度係數排行榜,你認為哪科最難?TOP1:語文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語文那麼簡單,怎麼還能排在第一名,位列最難學科呢?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國家對於語文越來越重視,學生們都是在語文這一科目上拉分的。回想初中時期,雖說語文經常能得到高分,很少有人在60分以下,但想要拿到滿分卻是非常的困難,歷年來的高考狀元也很少有語文滿分的,頂多都是滿分作文。很多人都說語文及格簡單,但是拿到高分卻很難。
  • 想知道學生智商「高不高」,從這3門學科可以看出來,準確度較高
    作為學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學習,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庭中,只要孩子學習好就會格外受到大家的喜愛。家長會鼓勵自己的孩子多和學習好的孩子玩、老師對成績好的孩子也格外偏愛、在同學中成績好大部分人緣也不差。作為家長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情商高,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將來走向社會都會有更好的發展。怎樣判斷自己家孩子是否聰明呢,有經驗的老師說可以看孩子的三科成績。
  • 如果英語降為副科,物理歷史成為主科,結果怎樣?老師:不太合理
    文/小曼聊育兒 英語,一直是初中和高中的主科,和數學語文同等地位,不過,學生對這門學科的感受,卻出現兩種極端,要麼特別喜愛,要麼深惡痛絕。
  • 為什麼物理好的人聰明 物理和數學哪個更拼智商
    為什麼物理好的人聰明 物理和數學哪個更拼智商很多人說物理好的人都是很聰明的,那麼為什麼說物理好的人聰明呢?原因是什麼,物理和數學那個更拼智商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
  • 高中學科最難榜單,語文高居榜首,數學僅排第三,網友:不可思議
    高中三年作為是人生最關鍵的三年,因此,高考稍有變動,就會產生很大的變化,難度係數以及學生的接受程度,都深受眾多家長和學生的關注。目前很多省份實行的高考模式為3+X模式,也就是語文、數學、外語再2加上文綜或者理綜。
  • 語文靠積累,數學靠刷題,英語靠背誦,不掌握方法,事倍功半
    語文、數學、英語這三大主科,哪一科最容易提分?我想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從總體上而言:英語最容易提分,語文最難提分,而數學則處於中間。第一,語文的學習,靠積累語文是一門簡單又困難的學科,說簡單就是因為這是我們的母語,大家都能得分,而且分數都還不低,對思維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是個學生,就會有積累,就會寫作文,就會拿到基本的分數。說難是因為語文難拿高分!
  • 高中學科「難度係數」排行,數學不是榜首,英語僅排第2
    新高考學科難度的實際上我們看到了,有些學科是備受大家關注的,比如數學、英語,和語文。新高考的模式到底是什麼?眾多的省份裡面,實行新高考的模式是3+X,三大學科分別是:是數學、英語、語文, X則指的是理科或者文科。
  • 高中學科難度排行榜!物理無緣榜首,數學僅排第3
    我們常說的高中,一個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銜接的3年,在新高考的模式下,但是隨著高考的改革,目前大部分省份是3+3,也就是語數外必選,史地政、理化生,任選其三;這樣的模式有一定的弊端,導致很少有選擇物理這門學科,所以有一些省份繼續改革,實行3+1+2模式,語數外必選,物理、歷史必選其一,其餘選2。
  • 初中學科難度排名,數學排名第四,榜首出乎意料
    文/小聆媽媽 學生初中時代,很多學生都認為數學最難,每次遇到數學,可以說是一個頭倆個大。 最近又趕上了中考和高考的改革,改革之後,更是有一半的學生幾乎上不了高中,因此,也能看出中考的重要性。
  • 假如學校取消一門學科,學生會選擇哪個?答案出奇的一致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提到學生,我們都知道他們每天都琢磨著如何能「多玩一會、少學一會」。畢竟學習是一門使人身心俱疲的「工作」,對於初中生或高中生而言,每天都有不同的學科來輪番轟炸他們。那麼我們不妨思考一下,假如學校取消一門學科,學生會選擇哪個?如果學校取消一門學科,你會選擇哪個?
  • 初中學科難度係數排名,物理排第5,語文排第2,榜首會是誰
    在初中,學生們會比在小學階段增加好幾門的課程,再加上初中階段的學科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學習的時候壓力也會比較大。今天要和大家聊一聊的話題是,初中學科難度係數排名,數學僅排第3,榜首你猜到了嗎,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 高中學科難度係數排行,英語位於第2,榜首實至名歸
    學生們在上了高中之後,分科之前一般要學習的科目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以及體、音、美、計算機等學科。第四名:物理很多學生在上高中之前都聽說過,高中階段的物理比較難學,雖然這話不假,但是物理只要記憶好,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認真做練習題,分數也不會很低,因為物理這一門學科,選擇題是分單選和多選的,如果自己不確定答案,可以少選,這樣至少可以得一半分。
  • 高一開學不到半年,這三類學生已註定考不上好大學!
    這種情況的學生,大多都比較聰明,但聰明反被聰明誤,他們開學時對學習不上心,高中的新鮮感佔據了大部分內心,熱衷於各種活動,學習時間被嚴重擠佔,與此同時,諸如高一還早,高三衝刺就足夠上好大學的思維也時常會冒出來。 多年經驗證明,高一期中考試過後、最遲第三次月考過後,學生的兩極分化會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