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說萌寵
寵物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狗、貓,怪癖的有蛇、蜥蜴,另類的有鸚鵡、龍貓等。北方人特別喜歡養鳥,在電視上我們會經常看到北京的老大爺沒事提個鳥籠子遛鳥,在家逗逗鳥之類的。說到養鳥自打清朝末期到民國初期就有了,這也算是老北京人的一種文化與愛好了。那麼鳥類當中最聰明的要數鸚鵡了。
鸚鵡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會說話,這是普通的鳥類怎麼也修煉不來的本領。鸚鵡的大腦非常發達,舌頭非常的厚,而且它的舌尖像人類一樣是圓舌尖。鸚鵡的鳴管也不同於普通的鳥類,它們鳴管的有個部位非常的薄,再加上周圍的肌肉一收縮一放鬆就能說話了。但是有科學家表示鸚鵡會說話並非只是有著得天獨厚的生理優勢,而是因為它們非常聰明發達的大腦。
世界各地都遍布著鸚鵡的蹤影,它的種類繁多,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鸚鵡中的大傢伙要屬紫藍金剛鸚鵡了足足有1米長,最矮小是只有12釐米長的藍冠短尾鸚鵡。鸚鵡主要吃樹上或地上的果實,堅果,漿果等食物。但是一些特別的大型鸚鵡如深山鸚鵡也會去吃一些肉食,甚至會去吃羊背上的肉,嘴巴極其鋒利。聽起來有點嚇人吧!
不同的鸚鵡種類壽命自然也不同,英國曾經有一隻叫做詹米的亞馬遜鸚鵡活了105歲,這個壽命可是人類都無法企及的。鸚鵡既聰明又可愛,顏值還高,在人的訓練之下更是練就了很多才藝與技能,也為人類帶來了很多歡樂與笑聲,甚至可以治療疾病,真是功不可沒啊!
鸚鵡的羽毛色彩繽紛非常漂亮,再加上會說話的優勢,自然很多人都喜歡並且也有人養它當寵物,尤其是北方人。但是鸚鵡的處境也並不樂觀,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環境的破壞,這些鳥類也面臨著危險,甚至有一些種群正瀕臨著滅絕。是人類打破了原本屬於它們的寧靜,以後或許只能從圖片上才能看見它們的蹤影了。
其實現在很多自然景區因為接納了大量遊客,加上遊客在旅遊中的一些不文明行為導致很多物種越來越稀少,所以真的呼籲大家一定要保護我們的環境,還它們一片自由,美麗,和諧的家園!這不僅是對它們的善待也是對我們自己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