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政法大學「比較政治研究網」
「比較政治研究網」(http://psi.ecupl.edu.cn)是國內比較政治研究領域的第一個專業學術網絡信息平臺,由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於2012年5月19日創辦。「比較政治研究網」匯集了比較政治學研究及相關領域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致力於為比較政治學學界同仁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媒介,力求將自身打造為國內重要的比較政治學網絡傳播中心,從而推動國內比較政治學學科的發展。
比較政治研究網由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於2012年5月19日正式創辦。自創辦之初至今,本網站一直遵循打造學科特色、知識共享、服務學人的精神,為廣大比較政治學科的學者和青年人帶去沁人心脾的知識甘露。
1.「比較政治研究網」建立起國內第一個關注比較政治研究的學術共同體。在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時代,網絡平臺的建設對一個組織和學科的發展越來越重要,但是國內卻沒有一個專門的比較政治學網站,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創辦的比較政治研究網是國內第一個以比較政治學為主要關注的網絡學術共同體,基於此,比較政治學研究的學者可通過這個共同體加強學術交流與聯繫,從而凸顯了比較政治學研究的學科特色。
2.構建公共學術服務平臺,打造了現代移動智庫。比較政治研究網的
大數據信息共享服務如:「全球治理指數(State’s Participation Index of Global Governance,SPIGG),該指數被國內外多家媒體報導,其中包括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2015年12月29日)的報導;國家治理指數(National Governance Index,NGI),該指數被《人民日報》、《文匯報》、新加坡《聯合早報》、韓國《世界日報》等媒體報導,這些指數的數據信息都是免費為研究者公開開放的。而且學科發展、理論探索、實證分析、國際前沿和學界動態版塊涵蓋了比較政治學科最新的學科進展和學術成果,並且資源的獲取是免費的,旨在建立一個服務比較政治學科學者的網站。比較政治研究網可以在電腦、平板、手機等移動終端打開和瀏覽,可以稱為現代移動智庫。
1.該網站將公共性學術共享平臺與政治學研究院官網有機結合。政治學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和領域與比較政治學有著密切的聯繫,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將自己的發展與比較政治學科的特色聯繫起來,專門開闢有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新聞和檔案」欄目,這是讓外界了解政治學研究所的重要窗口;「本院新聞」欄目及時通告政治學研究院主辦和承辦的學術活動情況,報導本所教師參加的外部學術活動,實時更新活動記錄;「本院公告」欄目將在第一時間預告政治學研究院主持的學術論壇(學術工作坊)等最新活動的議程信息。
2.資源發布平臺,匯集本院最新研究成果。比較政治學網站不僅是一個學術共享平臺,也是一個資源發布平臺。「理論探索」欄目主要收錄階段性的和裡程碑式的比較政治學研究的理論論文,以及比較和批判上述論述的爭鳴文章;「實證分析」欄目立足實證主義研究方法,涵蓋了從個案出發,以中觀和微觀視角來比較政治體系和政治制度的學術論文;「國際前沿」欄目展示了比較政治學領域前瞻性的學界成果;「學界動態」欄目提供最新的國內外比較政治學領域的學術活動信息,促成豐富的比較政治學學術諮詢整合。
1.網站定期更新,建立了國內外權威與前沿性學術信息的資源庫。比較政治研究網由一個年輕的優秀團隊運行,網站各個板塊定期更新,一般是一月或一個半月更新一次,每次更新的文章都是從國內外權威期刊選取的,目前已經匯聚了154590餘篇國內外優秀論文,並且是比較政治學和政治學的權威學者和專家的最新成果。
2.受到學界肯定,學者關注度和點擊率較高。比較政治研究網從創辦之初到現在一直備受學界關注,該網站的學術委員會由國內外著名的比較政治學者組成,在網站首頁的左邊有介紹國內外比較政治學者和著作的專門區域。網站文章的點擊率平均為500次/篇,這說明該網站有很高的關注度,同時也表明學界對該網站有很高的認可度。而且,以「比較政治研究」為關鍵字打開百度搜索,排在第一的是「比較政治研究網」。
3.建立移動服務渠道,方便學者研究能及時獲得所需資料。目前,政治學研究院還擁有《比較政治學研究通訊》、《政研所工作論文》以及《比較政治學前沿摘編》等系列成果,而學者想要獲得這些成果可通過「比較政治研究網」進行訂閱。
1.首頁上要有網站標誌和學院標誌,也就是LOGO,要體現學科特點,打造自己的專屬名片。
2.欄目的設置要考慮主體欄目,最好能夠包括關鍵詞,而且要以點概面。
3.網站導航能夠貫穿整個網站,層次清晰,級別合理,用戶使用起來非常的方便。
4.版面設計要合理,要有層次,首頁版面設計主要對整體網站考慮,根據網站內容合理分配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