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海口1月19日訊(記者陳新實習生吳開詩)由於被誤診,海口11歲男童蔡某手腳抖動,全身抽搐,不能行走,症狀持續了兩年多,家裡人還以為患了什麼怪病。
據蔡某的家屬介紹,入院前,蔡某已反覆抽搐2年多,家人曾帶他到多家醫院就診,當時醫生診斷為病毒性腦炎、繼發性癲癇等。
蔡某治療了一段時間,始終沒見好轉。去年12月底,蔡某來到海口市人民醫院兒科求醫時,左側手腳抖動,全身抽搐,不能行走,視物模糊,雙耳聽不見,頭痛,嘔吐。經核磁共振檢查,頭顱雙側豆狀核信號和右顳枕頂信號異常。
海口市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逯軍告訴記者,當時,他們組織專家認真討論分析病情,排除了腦炎、癲癇等其它疾病,確診為罕見的線粒體腦肌病。經對症藥物治療一星期便取得顯著療效,患兒能自行緩慢行走,聽覺逐漸恢復,未再抽搐,目前正進一步做DNA檢測。
逯醫生說,線粒體是人體重要的生產能量的細胞器,是人體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線粒體的結構和功能異常往往導致整個能量代謝過程紊亂,從而產生一系列疾病,其中最常見累及神經系統的是線粒體腦病和線粒體肌病,這是一組與遺傳、代謝有關的疾病。主要表現為隱性遺傳10歲起病,視神經萎縮,耳聾和早期發病的糖尿病,成年失明。
(責任編輯: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