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關注「玉兔」登月:中國做出不懈努力

2020-11-28 參考消息

圖為9月25日在北京拍攝的嫦娥三號搭載的月球車模型。中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由著陸器和巡視器(俗稱月球車)共同組成。在該國首輛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中,近65萬網民投票「玉兔」號。2013年12月「嫦娥」將懷抱「玉兔」飛天落月,「玉兔」號隨後將開展為期3個月的月面巡視探測。新華社發(劉淮宇 攝)

參考消息網11月30日報導 據新華社報導,12月2日凌晨,「嫦娥」探測器將與「玉兔」月球車相擁,從月亮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開啟奔月、登月、巡月之旅。

據德國之聲網站11月27日援引中國媒體的報導,下月玉兔號將發射至月球並在那裡完成為期3個月的巡視勘查任務。這是中國首次將由電腦操控的儀器送上月球,此前2007年發射的嫦娥一號衛星和3年後進行的二號衛星都環繞月球在其軌道中進行探測工作。本次玉兔登月是中國近期航天規劃中的一個環節。該計劃包括2020年前完成空間站建設,並最終實現將人送上月球。玉兔能進行呈30度角的跳躍,每小時可行進200米。

報導稱,在人類科學探月的歷史上,對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韋伯博士 (Dr. Peter Weber)而言,最值得一提的有兩次,都由蘇聯科學家完成。一次是1971年10月4日結束的蘇聯第17次探月項目,探測器登月成功並在那裡進行了11個月的工作。其間,它在月球上行駛了10.540米,傳輸兩萬張照片以及全景圖,並進行了500多個土壤測試。另一次是1972年2月25日探測器從月球返回地球,並帶回159克的月球土壤。

韋伯說,人類對月球的知識仍然沒有豐富,反而顯得漏洞百出。他說,月球有很多面孔,尤其是背向地球的那一面以及兩極地帶,人類對它們還一無所知。他表示,「對月球的新探索是對豐富人類知識做出的貢獻。」

韋伯談到,當今航天領域裡合作為主要趨勢,「單個國家的航天項目一般都有國際夥伴參與或者有其他國家提供儀器。獲取的數據也是在有國際夥伴的參與下進行整理評估」。他表示,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工業國,它不僅在資金上支付得起高科技,同時遠景上也從這些高科技那裡有所獲利。作為科學家,韋伯讚揚中國在登月領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說:「中國開發了獨立的航天技術,達到在地球軌道進行載人航天飛行的水平。」

報導稱,歐洲人也在做探測太陽系的計劃,歐洲航天局(ESA)便是為此而設立的多國機構,它負責開發和實施航天項目。航天項目很昂貴,一般都超過一個國家所願承擔的範圍。歐洲航天局正在籌備兩項不載人的火星飛行計劃,一個是在數年後發射飛行器探測火星表面的大氣層,另一個如同「玉兔」,是一個自動控制的火星探測車,它將在那裡降落並對火星表層進行實地勘探。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網址:www.cankaoxiaoxi.com >>

訂閱2014年《參考消息》贏取iPad大獎,立返手機充值卡。>>

相關焦點

  • 德媒關注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有望開採未來核聚變發電燃料氦-3
    (新華社記者 孟麗靜 編制)(環球網軍事10月25日報導)據德國《新德意志報(Neues Deutschland)》10月23日報導,中國有雄心勃勃的宇航計劃,未來還將對火星展開探測。雖然中國宇航計劃也遭遇了一些挫敗,但這是所有太空大國都必須應對的「童年病」,中外專家都看好中國航天事業。
  • 【不圖不快】:「玉兔」登月成功 美國網友很不高興
    【每日囧言】:「玉兔」登月成功 美國網友很不高興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嫦娥三號探測器14晚成功登月,「玉兔號」巡視器也於昨日凌晨踏上月面,留下了中國人在月球上的第一道車轍。而外國網友認為,這是全人類的大好事,它獲得的關注顯然還不夠多。  美媒感情複雜 印媒關注中印對比  曾經是探月先鋒的美國感情複雜。
  • 印度登月失敗2周後,中國玉兔2號拍罕見畫面,神秘物質引人注意
    《軍事老班長》歡迎您的關注~!據俄羅斯通訊社9月20日報導,中國玉兔2號在月球表面一個小型火山口周圍拍攝了一組嶄新的照片,該消息一經推出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登月事件最近一直是國際上的熱門事件,印度探月飛船"月船2號"在登月失敗2周後,中國"玉兔2號"在月球上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並且發布了一組月球表面上的最新圖片。如此對比,兩國探月技術的差距十分明顯。
  • 哈工大兩項技術助「玉兔」登月 實現100%中國製造
    原標題:哈工大兩項技術助「玉兔」登月 實現100%中國製造  原標題:哈工大兩項技術助「玉兔」登月 實現100%中國製造   央廣網哈爾濱12月3日消息(哈爾濱臺記者溯源)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12月2日1點30分,「嫦娥三號」探測器攜帶著「玉兔」號月球車奔向月球,擔負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著陸和巡視探測任務。
  • 玉兔在月球背面留下中國印 看看報紙標題怎麼做
    這一刻世界都在看中國。中國給世界的驚喜是一連串的。落月後,通過「鵲橋」中繼星的「牽線搭橋」,嫦娥四號探測器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多項工作,建立了定向天線高碼速率鏈路,實現了月背和地面穩定通信的「小目標」。11時40分,嫦娥四號著陸器獲取了月背影像圖並傳回地面。這是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拍攝的第一張圖片。
  • 英媒:中國「玉兔」發現月球地下結構分為9層
    中國「玉兔」月球車測月雷達發現,月球表面下至少分為9層結構。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3月12日報導,研究人員猜測,月球的分層是由古老的火山熔巖流與月球土壤層混合而成。月壤被稱為表巖屑(風化層),是由巖石和卵石風化形成的。中國嫦娥三號著陸器於2013年12月登陸月球,隨後「玉兔」月球車在著陸地點進行獨立的探測。
  • 假如玉兔號除掉美國旗 看美國網友爆笑評論
    嫦娥三號探測器和玉兔號巡視器先後踏上月球。中國登月成功,世界矚目。自然也吸引不少網民熱議。 最為奇葩的恐怕當屬紅迪網(reddit)上的帖子。這個位於舊金山的網站以社會新聞和娛樂內容為主。近日,一條帖子引來數千條跟帖,基本來自美國網民。這條帖子是「若中國的月球車除掉美國在月球上的國旗,將會發生什麼事?」
  • 中國公布"玉兔"所拍月球圖像 英媒:迄今為止最高清
    參考消息網2月3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國家航天局公布了一系列到現在為止最高清的月球表面圖像。據英國《獨立報》2月1日報導,這些圖像由「玉兔」月球車拍攝。作為「嫦娥三號」探月任務的一部分,「玉兔」於2013年12月在月球著陸。
  • 嫦娥五號登月取樣,中國載人登月啥時候能實現?總師:時間問題
    實際上,在我國航天科技發展的今天,實現探測器登月取土已經不是難事,大家更為關注的是中國的載人登月何時實現。要知道,美國在上世紀60-70年代的阿波羅計劃已經實現6次成功登月,而我國至今還未完成一次。 對於這個大家更為關注的問題,我國載人航天飛船系統設計總師張白楠就曾當面回應:「中國的載人登月研究從未間斷
  • 中國登月引外媒關注:日本反思美國深感不安
    北京時間15日晚,「嫦娥三號」探測器的著陸器和巡視器順利實現互拍,標誌著中國「嫦娥三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日本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嫦娥」成功落月,「玉兔」上路探險,稱中國的航天技術已全面超越日本,並已令美國警惕。
  • 美國登月太空人的腳印較淺,但玉兔的車轍為何那麼深?哪個是真?
    當年美國登月的阿波羅計劃,如今依舊受到人們的質疑,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美國的旗子和腳印,也正是因為這兩個地方的存在,很多媒體報導出美國登月摻假,而如今,中國的玉兔也登月成功了,是否可以證明當年的美國阿波羅計劃到底有沒有上到月球上。
  • 美媒:玉兔月球車帶傷作業 磕到石塊受了損傷
    【環球軍事/航空報導】《紐約時報》網站7月22日援引新華社的報導稱,中國探月工程的一位科學家對國家新聞媒體說,去年登月的「玉兔號」月球車仍在繼續運作,雖然嚴重的機械故障讓它不能移動。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說,月球車「雖然已經被喚醒,但問題仍然存在。」
  • 英國人看到玉兔二號畫面,堅持阿波羅登月造假,美國落落大方表態
    但是,最近,國際上有人對美國登月的事實表示懷疑。事情的起因還得從玉兔二號從太空發回來的照片說起。,堅持阿波羅登月造假,美國落落大方表態當媒體報導由中國發射的,到達月球背面的月球車——玉兔二號拍攝發回的月球表面和地形的照片時,引發了英國人對當時美國登月事件的質疑,因為很明顯的是,這和當時美國公開的照片存在差異。
  • 美國取消「登月計劃」,中國也停止登月?到底發現了什麼秘密?
    美國取消「登月計劃」,中國也停止登月?到底發現了什麼秘密?在我國古代,有很多關於月亮的傳說,就比如說住在月亮上的嫦娥和玉兔,人們對於月球也是非常嚮往的。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終於在上市世紀60年代末的時候,完成了登月的夢想。
  • 外媒竟質疑中國登月造假 美航天局力挺中國實力闢謠
    英媒稱,針對一些西方媒體和人士質疑中國探測器登陸月球背面的真假,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為中國站臺,因為NASA的航天成就也曾多次被質疑。據英國《都市日報》網站1月15日報導,很多年來,NASA經常處於許多奇怪和牽強的陰謀論的漩渦中心。因此,大家不難想像,NASA會對中國抱有一些同情心,因為有人指責中國最近一次在月球背面著陸的登月計劃是「造假」。
  • 德國新聞| 中國國旗月面成功展示,德媒是這樣報導的!
    德媒NTV電視臺本周評論稱,中國正在發展成為頭部航天國家。並且與美國的「競爭品」不同,中國這面科技含量極高的國旗應該能在月球上堅持更長時間。NTV報導全文現編譯如下:與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阿波羅」系列登月任務中太空人插在月塵中的旗幟形成鮮明對比,中國這面國旗的旗杆被固定在著陸器上的一套支架臂上,照相機拍下了月球「地平線」前的紅旗。
  • 70年登月在路上,其實中國人的登月夢延續了數千年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飛上月球對我們早已不是夢,我們的太空人在登月的路程中走過一次又一次的裡程碑,中國航天還在不斷的探索,70年登月在路上。今年初「嫦娥四號」完成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玉兔二號月球車也成功落地,在月球遠端留下第一條軌跡。
  •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近日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月,並完成月壤採樣、地外天體起飛等任務順利返航。這個提出登月「差一點」就超過中國觀點的,是印度《歐亞時報》。報導表示,印度有一項令印度人都非常驕傲的月球探測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該探測器本來計劃在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疫情病毒,月船3號也就在這次登月計劃中輸給了中國。印媒還表示,在幾十年的發展下,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掌握了太空探測的關鍵技術,也幫助了很多的國家和機構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而且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目前正計劃向金星發射探測器,爭取在金星登陸上超過中國。
  •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差一點」超過了中國 近日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月,並完成月壤採樣、地外天體起飛等任務順利返航。在海外各界人士、媒體等對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進行祝賀時,一個聲音冒了出來,稱要不是因為新冠疫情,他們就超過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登上月球的國家。
  • 江瀚:玉兔二號首登月背 中國的航天科普路在何方?
    來源:金融界網站最近一段時間,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謂是一個難得的好日子,2019年新年伊始,中國航天事業又實現了一次全新的突破,玉兔二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創造了人類歷史的一個新的奇蹟,回顧中國航天工業發展的歷程可以說是讓人感慨頗多,如今中國航天不斷取得突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