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聲音三要素是什麼

2021-01-19 福萊哆

1.響度

響度,又稱聲強或音量,它表示的是聲音能量的強弱程度,主要取決於聲波振幅的大小。聲音的響度一般用聲壓 (達因/平方釐米)或聲強(瓦特/平方釐米)來計量,聲壓的單位為帕(Pa),它與基準聲壓比值的對數值稱為聲壓級,單位是分貝(dB)。對於響度的心理感受,一般用單位宋(Sone)來度量,並定義lkHz、40dB的純音的響度為1宋。響度的相對量稱為響度級,它表示的是某響度與基準響度比值的對數值,單位為口方(phon),即當人耳感到某聲音與1kHz單一頻率的純音同樣響時,該聲音聲壓級的分貝數即為其響度級。可見,無論在客觀和主觀上,這 兩個單位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除1kHz純音外,聲壓級的值一般不等於響度級的值,使用中要注意。

響度是聽覺的基礎。正常人聽覺的強度範圍為0dB—140dB(也有人認為是-5dB—130dB)。固然,超出人耳的可聽頻率範圍(即頻域)的聲音,即使響度再大,人耳也聽不出來(即響度為零)。但在人耳的可聽頻域內,若聲音弱到或強到一定程度,人耳同樣是聽不到的。當聲音減弱到人耳剛剛可以聽見時,此時的聲音強度稱為「聽閾」。一般以1kHz純音為準進行測量,人耳剛能聽到的聲壓為0dB(通常大於0. 3dB即有感受)、聲強為10-16W/cm2 時的響度級定為0口方。而當聲音增強到使人耳感到疼痛時,這個閾值稱為「痛閾」。仍以1kHz純音為準來進行測量,使 人耳感到疼痛時的聲壓級約達到 140dB左右。

實驗表明,聞閾和痛閾是隨聲壓、頻率變化的。聞閾和痛閾隨頻率變化的等響度曲線(弗萊徹—芒森曲線)之間的區域就是人耳的聽覺範圍。通常認為,對於1kHz純音,0dB—20dB為寧靜聲,30dB--40dB為微弱聲,50dB—70dB為正常聲, 80dB—100dB為響音聲,110dB—130dB為極響聲。而對於1kHz以外的可聽聲,在同一級等響度曲線上有無數個等效的聲壓—頻率值,例如, 200Hz的30dB的聲音和1kHz的10dB的聲音在人耳聽起來具有相同的響度,這就是所謂的「等響」。小於0dB聞閾和大於140dB痛閾時為不可聽聲,即使是人耳最敏感頻率範圍的聲音,人耳也覺察不到。人耳對不同頻率的聲音聞閾和痛閾不一樣,靈敏度也不一樣。人耳的痛閾受頻率的影響不大,而聞閾隨頻率變化相當劇烈。人耳對3kHz—5kHz聲音最敏感,幅度很小的聲音信號都能被人耳聽到,而在低頻區(如小於800Hz)和高頻區(如大於5kHz) 人耳對聲音的靈敏度要低得多。響度級較小時,高、低頻聲音靈敏度降低較明顯,而低頻段比高頻段靈敏度降低更加劇烈,一般應特別重視加強低頻音量。通常 200Hz--3kHz語音聲壓級以60dB—70dB為宜,頻率範圍較寬的音樂聲壓以80dB—90dB最佳。

2.音高

音高也稱音調,表示人耳對聲音調子高低的主觀感受。客觀上音高大小主要取決於聲波基頻的高低,頻率高則音調高,反之則低,單位用赫茲(Hz)表示。主觀感覺的音高單位是「美」,通常定義響度為40方的1kHz純音的音高為1000美。赫茲與「美」同樣是表示音高的兩個不同概念而又有聯繫的單位。

人耳對響度的感覺有一個從聞閾到痛閾的範圍。人耳對頻率的感覺同樣有一個從最低可聽頻率20Hz到最高可聽頻率別20kHz的範圍。響度的測量是以1kHz純音為基準,同樣,音高的測量是以40dB聲強的純音為基準。實驗證明,音高與頻率之間的變化並非線性關係,除了頻率之外,音高還與聲音的響度及波形有關。音高的變化與兩個頻率相對變化的對數成正比。不管原來頻率多少,只要兩個40dB的純音頻率都增加1個倍頻程(即1倍),人耳感受到的音高變化則相同。在音樂聲學中,音高的連續變化稱為滑音,1個倍頻程相當於樂音提高了一個八度音階。根據人耳對音高的實際感受,人的語音頻率範圍可放寬到80Hz--12kHz,樂音較寬,效果音則更寬。

3.音色

音色又稱音品,由聲音波形的諧波頻譜和包絡決定。聲音波形的基頻所產生的聽得最清楚的音稱為基音,各次諧波的微小振動所產生的聲音稱泛音。單一頻率的音稱為純音,具有諧波的音稱為複音。每個基音都有固有的頻率和不同響度的泛音,藉此可以區別其它具有相同響度和音調的聲音。聲音波形各次諧波的比例和隨時間的衰減大小決定了各種聲源的音色特徵,其包絡是每個周期波峰間的連線,包絡的陡緩影響聲音強度的瞬態特性。聲音的音色色彩紛呈,變化萬千,高保真(Hi—Fi)音響的目標就是要儘可能準確地傳輸、還原重建原始聲場的一切特徵,使人們其實地感受到諸如聲源定位感、空間包圍感、層次厚度感等各種臨場聽感的立體環繞聲效果。

另外,表徵聲音的其它物理特性還有:音值,又稱音長,是由振動持續時間的長短決定的。持續的時間長,音則長;反之則短。從以上主觀描述聲音的三個主要特徵看,人耳的聽覺特性並非完全線性。聲音傳到人的耳內經處理後,除了基音外,還會產生各種諧音及它們的和音和差音,並不是所有這些成分都能被感覺。人耳對聲音具有接收、選擇、分析、判斷響度、音高和音品的功能,例如,人耳對高頻聲音信號只能感受到對聲音定位有決定性影響的時域波形的包絡(特別是變化快的包絡在內耳的延時),而感覺不出單個周期的波形和判斷不出頻率非常接近的高頻信號的方向;以及對聲音幅度解析度低,對相位失真不敏感等。這些涉及心理聲學和生理聲學方面的複雜問題。


--這麼好的內容不分享出去嗎?

點擊右上角「...」標誌,分享到朋友圈

搜微信號「福萊哆」加關注

--邀請小夥伴們一起關注吧

【公眾訂閱號】:fulado_2013

【公眾服務號】:fulado2013

--更多樂器活動資訊盡在福萊哆

【商城網址】http://mall.fulado.com

【官方網址】http://www.fulado.com

--樂器行業第一品牌福萊哆

加盟熱線:400-8691-669

福萊哆樂器城的理念:為各樂器愛好者提供安全、便捷、品牌、性價比高,有售後服務保障的消費平臺!

相關焦點

  • 聲音的「三要素」是什麼?
    聲音的特性可由三個要素來描述,即響度、音調和音色。音樂的三要素是旋律,節奏,和聲。當用不同力量敲擊某個音叉時,音叉發出的聲波幅度不同,這意味著聲音的響度不同。給出了兩個聲音波形,其幅度一大一小,幅度大的波形其聲音響度大,幅度小的波形其聲音響度小。另外,人們對響度的感覺還和聲波的頻率有關,同樣強度的聲波,如果其頻率不同,人耳感覺到的響度也不同。
  • 中考考點——聲音的三要素
    希望我寫的內容對你有一定的幫助,哪怕只有一點點。每一次的不重視,都是拉開差距的開始,時間越久,差距越大,差距越大,距離越遠,最終結果不同!早安!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聲音的三要素聲音的三要素:響度、音調、音色(1)定義: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
  • 聲音基礎之聲音的三要素
    通常我們使用物理的方法來探討聲音的本質與要素。在藝用領域的探討,主要依靠人聽覺器官所能感知的聲音。聲音是一種波。
  • 玩懂聲音三要素
    1、人耳的構造與作用   (1)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耳垂;    作用:接受聲波,傳遞與感覺聲音的振動.   (2)中耳:包括鼓膜、聽小骨,     作用:傳播聲音.  (3)內耳:包括耳蝸、三條半規管,     作用:感受聲音信息;重要的平衡器.
  • 初中物理-聲音三要素
    聲音三要素包括,音調、響度和音色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音調的基本概念,在物理學中,把聲音的高低叫做音調。而聲音的高低和頻率有關。頻率指的是聲源振動次數和所用時間的比值,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聲調越低。波形的疏密則體現了振動的頻率,波形越密,表示振動頻率越高,音調也越高,反之亦然。我們可以看下面的圖一。在相同的時間內,不難發現,上圖中波比下圖的波稀疏,由此可知上圖聲音的頻率小於下圖,則可以判斷上圖音調低。
  • 聲音「三要素」---響度,音高,音色
    人耳對不同強度、不同頻率聲音的聽覺範圍稱為聲域。在人耳的聲域範圍內,聲音聽覺心理的主觀感受主要有響度、音高、音色等特徵和掩蔽效應、高頻定位等特性。其中響度、音高、音色可以在主觀上用來描述具有振幅、頻率和相位三個物理量的任何複雜的聲音,故又稱為聲音「三要素」;而在多種音源場合,人耳掩蔽效應等特性更重要,它是心理聲學的基礎。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以上問題。
  • 聲音的三要素:音調的實例分析
    聲音的三要素是音調、音色和響度,音調的高低與哪些因素相關呢?實例一:同學們自製一件小樂器,在幾個相同的玻璃瓶中裝有不同的高度的水,用同樣大小的力敲擊玻璃瓶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那麼哪一個音調高呢?實例三:拆開口琴發現在氣孔邊上分布著長短、厚薄不一樣的一拍銅片。分析:吹口琴時在氣流的衝擊下銅片發聲振動,那麼音調的高低就會大致判斷了。
  • 2018中考物理:必考內容之——聲音的三要素
    中考物理中,聲音的三要素屬於每年必考內容,通常以選擇題和填空題的形式出現。   聲音的三要素是——音調、響度、音色。   可以從以下四點來掌握聲音的特性。   聲音三要素   一、定義:   音調:聲音的高低   響度:聲音的強弱   音色:聲音的品質   二、影響因素:   音調:取決於發聲體的頻率。頻率高則音調高。   響度:1.取決於發聲體的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2.還與人距離發聲體的距離有關。
  • 情緒三要素:什麼影響著,我們的情緒
    大家好,我是情緒大管家,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是:情緒三要素情緒三要素:什麼影響著我們的情緒?達爾文在其著作《人類與動物的感情表達》中寫道:「很多動物和小孩,在情緒環境下的表情與成年人是相似的。」生物在情緒的表達上是相似的,那麼,生物在產生情緒的過程中是否也具有共性呢?答案是肯定的。情緒的產生主要與三個要素有關——認知過程、生理狀態和刺激因素。
  • 如何挑選及呵護您的鋼琴 三大招與三要素
    世界頂級鋼琴品牌施坦威的專家帶來如下建議:  選擇鋼琴的三要素  市場上琳琅滿目的鋼琴品牌和旗下不同種類的鋼琴,消費者往往無從選擇,或是盲目相信廣告,或是盲目相信價格,然而針對不同的需求,只有挑選適合自己的鋼琴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首先,挑選信得過的鋼琴品牌。選擇歷史及文化背景悠久的鋼琴製造商是確保鋼琴品質的基本前提。
  • 每日素材——聲音的三要素
    音調即聲音頻率的高低。【單位】赫茲,符號為Hz。【影響】音調由物體振動的快慢決定。物體振動的頻率越大,音調就越高;頻率越小,音調就越低。【體現】聲音的高低。【超聲波與次聲波】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率是20Hz—20000Hz①超聲波:高於20000Hz的聲音。特點: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應用: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殺菌消毒等。
  • 百度不到的創業成功三要素
    創業核心的三個要素:腦力、工具、信息。腦 力我們在思考大腦的同時,也在被大腦所控制。認知大腦就是要了解我們大腦的結構與工作原理,了解這些就知道該如何合理的利用腦力,能夠合理的利用大腦是高效提高認知的必要條件,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開始。
  • 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樂音的三要素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樂音的三要素,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樂音的三要素是:①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是由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②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它跟發聲體振動的幅度有關,還跟距發聲體的遠近有關,距發聲體越近,響度越大)。
  • 了解抗阻訓練,奧運冠軍的體能教練來告訴你科學訓練三要素
    那什麼是抗阻訓練,你對抗組訓練有什麼了解呢,對於抗阻訓練你又有什麼疑惑呢?這次小編邀請到了業界大腕《抗阻訓練從入門到精通 全彩圖解 第4版》的譯者任滿迎教練來為大家答疑解惑。因為其種種優勢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抗阻訓練,但如何科學地進行訓練呢,我們總結了以下三個要素:科學健身三要素1.正確的動作技術
  • 初中物理說課稿:《我們怎樣區分聲音》
    一、說教材1、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學生在知道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基礎上,對聲現象進一步探索和研究的較為重要的一節課。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樂音的三要素:音調、響度、音色;知道決定聲音的音調、響度、音色的因素是什麼?從而使學生對聲音有進一步的認識,也為今後的聲學研究對下基礎。
  • 音樂科普: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和音色。音的四要素的真正含義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構成音樂的主要邏輯-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和音色四個要素。最早接觸聲音的四個要素這一概念,是在我們的音樂基礎理論教材當中,那麼今天校長給大家簡單描述這一概念同時,結合我們的實際應用,解析一下音的四個要素的真正含義和與音樂的關聯。我們都知道,聲音是振動而產生的,那麼音的四個要素,都與振動有直接關係。
  • 2018初中物理聲學知識點:樂音的三要素
    下面是《2018初中物理聲學知識點:樂音的三要素》,僅供參考!   樂音的三要素是:①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是由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②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它跟發聲體振動的幅度有關,還跟距發聲體的遠近有關,距發聲體越近,響度越大)。③音色(指不同發聲體聲音特色,不同發聲體在音調和響度相同的情況下,音色是不同的。)它也叫音品。
  • EMC三規律和三要素
    下面我們認識以下EMC領域的三個重要規律和EMC問題三個要素: 一、EMC三個重要規律 規律一、EMC費效比關係規律:EMC問題越早考慮、越早解決,費用越小、效果越好。 在新產品研發階段就進行EMC設計,比等到產品EMC測試不合格才進行改進,費用可以大大節省,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反之,效率就會大大降低,費用就會大大增加。
  • 電視新聞評論的三要素淺析
    在我看來,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有其核心的三要素,即:價值觀、識別度和主持人。 一、價值觀,是電視新聞評論的基石 在自媒體崛起的時代,電視作為大眾主流媒體,如何在事實報導的基礎上,提供有水準的價值判斷,既是職責所在,也是生存之道。梁曉聲說:媒體是社會的「複眼」。那麼新聞評論,便是媒體的複眼。
  • 《聽見你的聲音》告訴我們什麼?
    腰舟想和大家聊一聊韓劇《聽見你的聲音》。前一陣子由金瀚、戚薇主演的大熱電視劇《沒有秘密的你》便是由《聽見你的聲音》翻拍而來。《聽見你的聲音》於2013年6月上映,由李鍾碩、李寶英主演,豆瓣評分8.6,講述的大體情節與《沒有秘密的你》差不多,但中國版和韓國版的情節總會有不同之處。《聽見你的聲音》在對閔俊國的報復與犯罪原因上的刻畫挖掘可能會比《沒有秘密的你》更深、更露骨、更誇張,畫面也更直接、更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