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穿山甲,中國人吃光了多少珍禽異獸?

2020-12-06 網易新聞

本文系網易原生內容中心《數讀》欄目(公眾號:datablog163)出品,每周二、四準時更新。

早有一種民間戲謔稱,如果有一種野生動物能在中國大量繁殖,那一定是因為它不好吃。然而在藥食同源的傳統思維下,中國人對捕殺野生動物還有一種更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是能入藥養生。動物入藥在中國有上千年歷史,只不過那些勤於將飛禽走獸列入藥典的古人恐怕也沒料到今人吃相之貪婪真能把物種吃滅絕。

四百年前,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收錄動物藥461種,1994年出版的《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統計中國藥用動物已經達到1581種。而根據環保部2015年的名錄統計,除魚類外,中國脊椎類動物也不過2900餘種,其中哺乳類僅600餘種。

1989年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已經包含藥用動物162種,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中也包含藥用動植物51種。根據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孟智斌對112種常用中藥材野生資源的初步統計調查顯示,其中22%已經屬於瀕危,51%趨於瀕危,而常用中藥材中雖有7成使用量來自人工培育,但只佔30%的品種,剩餘70%的品種都要來自野外。

近年得到廣泛關注的竭澤而漁現象,實際上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達到頂峰,內蒙、新疆的甘草資源在三年之間大面積減少60%,不分雌雄老幼對麝的趕盡殺絕使得其數量數年之間銳減90%。在更嚴格的出口限制禁令出臺之前,大量瀕危動植物製品還被視為出口創收的重要渠道,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2002年中國對外出口的野生動植物貿易額中,屬於瀕危的中草材佔該類總額的87%,動物及製品中屬於瀕危的佔76%。

近期成為熱門話題的穿山甲也一樣,這個被國際野生動物專家認為是地球上走私數量最高的哺乳類動物,在上世紀60年代的中國,年捕獲量約15-16萬頭,而20年後年捕獲量僅千餘頭,其中中華穿山甲數量下降89%-94%。亞洲穿山甲被捕殺滅絕後,依舊旺盛的市場需求讓獵人們又轉向非洲,結果10年之內使得4種非洲穿山甲也全部被列為瀕危物種,國際貿易也被全面禁止。

和羚羊、熊、麝、稀有蛇類等一樣,穿山甲的活體食用和交易雖被禁止,但其甲片及製品的貿易和使用並未被禁,2016年的中國仍有209家藥企和710家醫院被準許生產、銷售甲片製品。國家林業局每年公布穿山甲片庫存消耗控制量,其中二分之一消耗量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浙江。儘管國內現有庫存餘量無從知曉,但根據近年官方數據計算中國年均甲片消耗量在2.6萬千克(約等於5.5萬隻穿山甲個體),和合法進口只有年均400多千克的差距可初步推測穿山甲片走私市場的驅動力。

當保護物種多樣性成為國際主流的當下,一些中國藥學專家反而將目光投向更多的動物。「全世界現約有動物200萬種,而我國現有藥用動物約1850 種。可以說動物藥資源潛力巨大,極具開發前景。」這段野心勃勃的宣言出自一個以「中藥資源與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為主題的全國性醫學論壇,暫且無法預測還有多少野生動植物將被人類以古老藥方的名義趕盡殺絕。

相關焦點

  • 穿山甲要被中國人吃滅絕了?
    而在如今,穿山甲在進入餐館之前,就先要面臨好幾道生死考驗。為了防止穿山甲逃跑,捕獵者會給它們注射鎮定劑,販賣之前,為了讓穿山甲顯得新鮮,又會給它們注射興奮劑。最殘忍的是,為了讓穿山甲分量更重,販賣者甚至會強行對穿山甲進行灌食......
  • 非洲吃貨瘋狂起來不輸中國人,繁殖力超強的蝸牛幾乎被吃光
    非洲吃貨瘋狂起來不輸中國人,繁殖力超強的蝸牛幾乎被吃光,對於吃貨來說,每天只要有美食可以吃就會很滿足了。說到吃貨,其實這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吃貨,因為民以食為天,所以這吃自然也就是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了。不過世界各國的飲食文化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人們在吃的美食也是不一樣的。
  • 法媒:7名中國人在馬拉威被判刑 走私象牙犀牛角穿山甲鱗片等野生...
    中國小康網7月22日訊 老馬 馬拉威法院今天宣布,判處非法持有象牙、犀牛角及穿山甲鱗片的7名中國人與2名馬拉威人最多11年徒刑。法新社報導,這9名罪犯隸屬非洲南部最活耀的野生生物走私集團。2019年3月,馬拉威警方與野生動物管理局採取連串突襲行動,逮捕9名中國人及4名馬拉威人。這個集團的領袖林勻華(Yunhua Lin,音譯)在3個月後落網。馬拉威首都裡朗威的法院今天宣布14位被捕者中9人的判決結果。
  • 全球僅剩30頭的加灣鼠海豚,比穿山甲還要珍稀,中國人難道還要吃到...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綠色和平行動派(ID:greenpeaceinchina)】*作者:時評客最近,因為一些腦殘行為以及越來越多的媒體關注,穿山甲火了。國人的口腹之慾導致穿山甲的數量急劇減少,「保護穿山甲」成了輿論熱點。中國人對於野味的貪婪也真是醉了,穿山甲、熊掌、魚翅...到底要滅絕多少野生動物才肯罷休?
  • 中國的三大入侵物種,第一種破壞環境,第三種快被中國人吃光了
    目前中國的三大入侵物種,第一種破壞環境,第三種快被中國人吃光了。第三種是牛蛙,這種動物原本也是危害很大的入侵物種,但是自從前些年各種牛蛙店火起來之後,國內很多牛蛙都快被中國人吃完了
  • 穿山甲疑為新型肺炎中間宿主:穿山甲,你有救了!
    通過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組樣品,鎖定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繼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檢測,揭示穿山甲中β冠狀病毒的陽性率為70%。進一步對病毒進行分離鑑定,電鏡下觀察到典型的冠狀病毒顆粒結構;最後通過對病毒的基因組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穿山甲,你一定不陌生。
  • 為了滿足吃蝙蝠的中國人,東南亞有一整條野味產業鏈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吃野生動物的?有研究指《神農本草經》是中國人食用野生動物的最早記錄,其中包含了67種動物製藥。千年來,食用野生動物的習慣與中藥一起延續到了現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年均中藥出口值為5.46億美元,保健品市場年銷售額頂峰達到過接近400億人民幣。而其中,野生動植物佔去了一大部分。
  • 你所了解的穿山甲除了珍貴,還了解穿山甲多少?
    穿山甲大小不一,最小的是長尾穿山甲,它的身體有大約30釐米長,最大的恰如其名是巨地穿山甲,它的身體有大約1.8米長!穿山甲的鱗片很像爬行動物的鱗片,因為它們都是由角質構成的和構成我們人類指甲的是同一種東西。但是硬度卻不是一個級別!目前穿山甲是已知唯一的帶有鱗片的哺乳動物,它們的鱗片相互交疊,對於抵擋螞蟻或者白蟻的啃咬非常有效。當被像獅子或者土狼之類的捕食者攻擊時,穿山甲會捲成一個球把它們的頭縮到堅固的尾巴下面。讓它們變得幾乎無懈可擊,所以這也成了保護它們的防禦器。
  • 穿山甲真的要被吃滅絕了嗎?它們的現狀如何?
    廣義上說,穿山甲是整個哺乳綱鱗甲目穿山甲科下所有物種的總稱,現存的穿山甲科下有3個屬:穿山甲屬、長尾穿山甲屬以及地穿山甲屬,其中穿山甲屬下有4種:中華穿山甲、印度穿山甲、馬來穿山甲以及菲律賓穿山甲,長尾穿山甲屬下有2種:白腹長尾穿山甲和黑腹長尾穿山甲,地穿山甲屬下也有兩種:南非的穿山甲和巨的穿山甲。
  • 白蟻危害一年損失逾百億,能否儘快恢復它的天敵——穿山甲?
    白蟻危害一年損失逾百億,能否儘快恢復它的天敵——穿山甲?綠會代表這次前往安徽,是因為歙縣今年內連續兩次發生穿山甲被救並成功野放一事,綠會特地前往對施救者及當地森林公安進行表彰。在自然界中,穿山甲是森林白蟻的天敵,據初步估計,目前這一帶野生穿山甲相對分布較多。綠會代表在完成當地穿山甲考察外,也特意去了白蟻中心,了解近年來白蟻在當地防治的情況。
  • 蟑螂何止是「小」強,腳踩後果嚴重!只需一招,蟑螂有多少滅多少
    蟑螂何止是「小」強,腳踩後果嚴重蟑螂外號「小強」,它們總能無孔不入地「潛伏」到家中,在意想不到的角落突然出現嚇人一跳。不管你把家裡打掃得多乾淨,總還是會出現討厭的蟑螂和蚊子。蟑螂何止是「小」強,俗話說「打不死的小強」,家居蟑螂到底有什麼特異功能,這可能和蟑螂體內的離子型穀氨酸受體增多有關,離子型穀氨酸受體可以調節昆蟲對揮發性化學物質和溫度的響應。
  • 我國白蟻危害一年損失逾百億,能否儘快恢復它的天敵——穿山甲種群?
    綠會代表這次前往安徽,是因為歙縣今年內連續兩次發生穿山甲被救並成功野放一事,綠會特地前往對施救者及當地森林公安進行表彰。在自然界中,穿山甲是森林白蟻的天敵,據初步估計,目前這一帶野生穿山甲相對分布較多。綠會代表在完成當地穿山甲考察外,也特意去了白蟻中心,了解近年來白蟻在當地防治的情況。
  • 穿山甲共有多少種 微博森林驛站2月20日課堂答案
    森林驛站課堂2月20日的問題就是穿山甲共有多少種呢?可能還有好多小夥伴們都不知道呢,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了2月20日題目答案介紹啦!  森林驛站課堂2月20日題目答案  問題:穿山甲共有多少種?
  • 穿山甲,又一個快被吃滅絕的動物
    可要說穿山甲長什麼樣子,大部分人肯定會大腦一片空白。畢竟生活中能見到活的穿山甲的機會太少了。就算見過,多半也只是餐桌上的一道菜。所以,要知道穿山甲是怎麼「背鍋」的,就要先知道穿山甲是什麼。其中,中華穿山甲和馬來穿山甲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其他6種被列為「瀕危」或「易危」物種。這一切,當然與人類分不開聯繫。為什麼有人愛吃穿山甲中國人吃穿山甲的歷史,也挺早的。
  • 中國還剩多少穿山甲,沒人知道
    穿山甲生性害羞,但蜜寶被救助的故事,說明了人類與穿山甲是可以和平共處的。如今,我們已經徹底看不到白鱘了,在野外,穿山甲也越來越難見到。不過現在行動,保護穿山甲我們還來得及!朱䴉,從被發現時,全國只剩下7隻。後來被列入瀕危保護動物,在全民關注和保護下,如今野外種群規模已經達到2000餘只。只要現在行動,穿山甲的種群恢復就還有希望,朱䴉的回歸就是瀕危動物保護的典範之一。
  • 穿山甲或為新冠潛在寄主,穿山甲太難了!
    2月7日上午,華南農業大學從穿山甲中分離出的毒株與新冠毒株相似度達99%,穿山甲為新冠病毒的中間寄主。目前該研究成果還未經同行評議後以論文形式發表。但穿山甲這一野生動物已然躍入大眾眼中。而對於穿山甲,這個本來種族命運十分悲哀的種類,我們有必要進行大量的宣傳和科普。
  • 中國每年消耗30多萬隻穿山甲 今年再吃要被追責了
    「本土的穿山甲吃完了,就開始從東南亞走私,東南亞的也要吃光了,又開始從非洲買……」  從隨處可見到極度瀕危  穿山甲在這幾十年間經歷了什麼  記者(以下簡稱記):穿山甲公子公主等的事情你關注了嗎?  我國每年消耗量達30多萬隻  買賣穿山甲的利潤到底有多高  記:您是否調查過,現在每年穿山甲在我國消耗量是多少?  吳:這個有數據的,我們調查的結果是每年大約30萬隻,近幾年可能更多。我們估算,每年國內消費的穿山甲中95%以上來自國外。
  • 《企鵝、鳳梨與穿山甲》:神奇生物在哪裡?冒險家們有話說
    試想一下,熱帶和大洋彼岸的水果,動物園裡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禽異獸,大多都是古人未曾見到過的。那些未曾吃過或見過的物種,拜電視和網絡所賜,我們也都能夠看到清晰的照片,了解它們的日常生活。試想一下16世紀的人們吧,哪怕是大畫家丟勒在畫犀牛時,也只能藉助別人口耳相傳的描述來想像這隻龐然巨獸的樣子。於是錯誤不可避免:犀牛堅硬的皮革被畫成了鎧甲,背上出現奇怪的尖角,蹄子也畫得不倫不類。
  • 作為極少數身披鱗甲的哺乳動物猜猜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種穿山甲
    最近玩森林驛站這款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7月31日每日一題答案是什麼,今天的問題是作為極少數身披鱗甲的哺乳動物猜猜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種穿山甲?大家知道哪一個是正確答案嗎?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7月31日森林小課堂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 被吃掉的穿山甲的一生
    穿山甲是唯一一種有鱗甲的哺乳動物。而且這些鱗甲還很堅硬。▼不管有多少獅子都不行。▼偷獵者只需要彎下腰,把地上的穿山甲球撿起來,就可以了……就是這麼喪啊……喪喪的穿山甲,還很難找到對象被人類養得最久的一隻穿山甲,活了19歲,但沒人知道它們真正的壽命是多久。穿山甲還有很多被人誤解的地方。比方說,我一直以為,穿山甲是四個腿爬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