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疑為新型肺炎中間宿主:穿山甲,你有救了!

2020-12-05 騰訊網

中國領先旅行自媒體 讓旅行更簡單

2月7日,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華南農業大學舉行新聞發布會。

通過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組樣品,鎖定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繼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檢測,揭示穿山甲中β冠狀病毒的陽性率為70%。

進一步對病毒進行分離鑑定,電鏡下觀察到典型的冠狀病毒顆粒結構;最後通過對病毒的基因組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

穿山甲,你一定不陌生。

近些年,由於也為消費者大幅度增加,再加之森林面積減少,令它沒有藏身之地,穿山甲的數量日漸驟減。

可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所以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是有人堅信穿山甲就是自己要找的那塊「唐僧肉」。

在那群無知的人眼中,穿山甲渾身是寶。

鱗片可以入藥?但事實早有證實,它的成分和你的指甲沒什麼區別。

肉可以男人吃了壯陽,孕婦吃了通乳?呸!簡直無稽之談!

但,有買就有賣,所以不少人拿錢辦事。

用開水活活將它們燙死,然後取下鱗片,端上餐桌。

2018年廣州海關破獲一起穿山甲鱗片走私大案,查扣穿山甲鱗片數量高達7.26噸

這個數值意味著至少有萬餘只穿山甲被殘忍殺害,用它們的生命來買單人類的無知。

根據CITES的數據,中國穿山甲在過去21年裡數量減少了90%。

據統計,過去10年,世界上有100萬隻野生穿山甲被捕獲。

早在2014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就將中華穿山甲正式定為「極危」,這距離野外滅絕僅差一步之遙。

就像你知道在病毒來臨,用口罩保護自己一樣,這身鱗片只是它們生存的盔甲而已。

它們在這個世上安安穩穩存活了4000萬年。

一身堅硬的盔甲,連猛獸都無法傷害,現如今恰恰因為這一身堅硬的甲片,變成導致它們致命的原因。

生存靠鱗片,卻也死於鱗片。

諷刺嗎?

點擊播放 GIF 1.7M

不知道還要多少年,才能讓還在消費它的人明白。

穿山甲不是藥,也不是食物,而是珍貴的生命!

不消費,不僅是保護它,也是保護人類自己。

病從口入,真的不知說說而已。

翻開人類病疫這張記錄表,你會發現歷史何其相似,因「吃」引起的災難何止一起?

「伊波拉病毒」

1976年,剛果民主共和國,伊波拉河畔的一處村莊,一種此前從未見過的病毒正在此地肆虐,一共318人感染,最終280人死亡,致死率88%。

從此,這種高致死率的病毒被命名為「伊波拉病毒」。

或許近90%的病死率比較抽象,那給你列一個數字作為參考,2003年肆虐中國的非典,它的病死率是10.8%。

這種病,到底因何而起的呢?

在非洲,人們經常捕獵野生動物食用,還有的人會撿回病死的動物遺體食用。

這種病毒由非洲果蝠攜帶,當地有一道美食正是「蝙蝠湯」,就這樣這種病毒從非洲果蝠跳躍到人類中。

因此,誘發了這起排名世界第一的恐怖病毒。

然而,2013年,它又回來了,在非洲的薩伊猴子體內發現病毒。

「非典」

17年前那一場傷你還記得嗎?

2003年的非典在全球導致了超過8000人感染,919人死亡,傳染了32個國家和地區......

這一切,僅用了5個月的時間。

在廣州市半數以上的人吃過野生動物,這其中包含的種類繁多。

當時在野味市場的果子狸的身體裡發現此類病毒,但後經發現,感染上病毒的果子狸也會發病死亡,所以果子狸背了不少年的鍋。

13年後,研究表明蝙蝠體內含有傳播非典病毒所有的組成基因,因此可以斷定「菊頭蝠」就是非典病毒的真正源頭。

簡單來講,由於果子狸會經常捕食蝙蝠,因此它們體內也就被感染了非典,然後又由各種「野味市場」裡的果子狸,被人買回去食用後,傳染給人類。

最後,在這場災難裡走過一遭的人,抗不過,喪命於此,活下來,生不如死。

「鼠疫」

鼠疫是一種細菌性疾病,由生活在土撥鼠等野生齧齒動物身上的跳蚤傳播。

據世界衛生組織稱,如果不及時治療,這種疾病可以在24小時內殺死一個成年人。在中世紀,鼠疫奪去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就在去年,2019年蒙古一對夫婦食用了未煮熟的土撥鼠內臟感染鼠疫喪命。

在民間,人們相信吃土撥鼠能強身健體。

而在妻子食用土撥鼠內臟的時候,肚子裡還懷有一個孩子,就這樣,跟著媽媽,胎死腹中。

「尼帕病毒」

大多數人類感染是由於直接接觸病豬或其受汙染的組織而造成。

「MERS」

病毒傳染源是單峰駱駝。

...

看到穿山甲外殼堅硬,就認為吃了它能壯陽

看到猴子機靈敏捷,就想到吃猴腦來給智商充值

看到老虎威武霸氣,就覺得吃虎鞭能一樣威風

人啊,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文明與病毒之間,只隔了一個航班的距離, 來自熱帶雨林的危險病毒,可在24小時內乘飛機抵達地球上的任何城市。

再把視線回到華南海鮮市場售賣野生動物的的這份菜目表:

孔雀、大雁、斑鳩、竹雞、鴕鳥、袋鼠、海狸鼠、狐狸、果子狸、刺蝟、駱駝、梅花鹿......

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裡遊的......

甚至很多不太熟悉的動物品種,數百種動物都被印在這份表格。

它們的名字用大紅色的字體羅列,它們的生命變成一串串數字,變成一灘灘堆放在地上等著食客享用的死肉。

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樣納悶,到底是什麼人會吃這些野味?

豬牛羊它不想香嗎?

看了那些人的朋友圈,略懂一二。

香,但它不特別!

廣東省林業局曾進行過一次調查,在超過廣州市總人數一半的消費者中:

45.4%的人認為可以補充「營養」

37%的人出於好奇

12%的人為了炫富

售賣野生動物,這是鋌而走險,老闆自己也明白,她也偷偷告訴偽裝成客人的記者:「都是偷偷地賣。

因為,如果這個冬天還像往常一樣「躲」過,一個月的時間,她能賺數十萬。

在暴利面前,太多人紅了眼,心也變了質。

2018年1月,中科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表示:

「如果我們不濫食果子狸,當年SARS就不會爆發。今後,人類必須保持敬畏,減少對野生動物及其生存環境的侵襲,更要徹底杜絕野味。否則,人類新型病毒感染,還會無數次捲土重來。」

果不其然,時隔不到兩年時間,病毒回來了。

可能連她也沒想到,這場風暴會回來的這麼快。

一次又一次,是天災嗎?

不,是人禍,每一次。

所謂因果不空,只是,讓更多無辜的人為你承擔了因果。

拜託了,做個人吧。

— END —

相關焦點

  • 穿山甲或是中間宿主,人類的貪婪最終會害了自己!
    就在今天早上11點,華南農業大學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研究攻關情況舉行了新聞發布會。科研人員,公布最新研究,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由此判斷,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 穿山甲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華農這一最新發現意味著什麼?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肖立華表示,團隊的發現,首次表明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研究結果有利於阻斷病毒動物源,避免病原的長期傳播,也可能促進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防控。視頻:華農團隊確定穿山甲為新冠病毒潛在宿主,高清電鏡照片曝光,時長約2分25秒華南農業大學發現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是如何發現的?有何意義?
  • 華南農業大學宣布發現穿山甲為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MBA中國網】2月7日上午11時,華南農業大學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研究攻關情況舉行了新聞發布會。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教授沈永義、肖立華等科研人員,通過聯合攻關,在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的溯源上取得突破。
  • 穿山甲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專家:需公開基因序列
    記者 | 陳鑫2020年2月7日凌晨,一則穿山甲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的消息迅速在網絡流傳。這是繼蛇和水貂假說後,又一項針對新冠病毒中間宿主進行的研究。2月7日上午,華南農業大學舉行新聞發布會透露,攻關團隊通過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組樣品,鎖定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繼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檢測,揭示穿山甲中β冠狀病毒的陽性率為70%;進一步對病毒進行分離鑑定,電鏡下觀察到典型的冠狀病毒顆粒結構;最後通過對病毒的基因組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
  • 疑似中間宿主的穿山甲,有神奇「功效」嗎?
    根據華南農業大學官方微博消息,相關研究人員發現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的中間宿主。 在我國,穿山甲是允許用於製備中成藥的。 中醫認為穿山甲具有活血、散結、通經下乳、消癰潰堅的作用。 我個人猜測,顯然這是和穿山甲的習性以及名字有著一定的關係。 民間還會把穿山甲片和黃酒在一起服用,認為可以催乳。
  • 最終鎖定「穿山甲」為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99%的人不知道英語表達!
    2月7日上午,華南農業大學舉行新聞發布會透露,攻關團隊通過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組樣品,鎖定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相信那些吃過穿山甲的人心裡在發抖,我們不要為吃野味造成的後果再付出重中的代價了。
  • 穿山甲或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
    據新華社倫敦5月8日電《自然》雜誌日前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科研人員基於基因組數據比對等分析發現,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這項研究由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華南農業大學、廣州動物園等機構研究人員合作開展。之前,相關成果2月份已在國內發布,當時曾引起較大關注。
  • 穿山甲體內病毒與新冠病毒相似度達99%,它會是潛在中間宿主嗎?
    據華南農業大學發布的最新研究成果報導,穿山甲或為此次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那為什麼他們會有這樣的結果呢?具體來說是這樣的,華南農業大學的研究團隊先是進行了宏基因組檢測對比,他們就驚訝地發現穿山甲的可能性是要更高一些的。於是,研究團隊就把之前穿山甲的樣本進行更進一步的檢測,就發現了和這次新型冠狀病毒高度相似的病毒。
  • ...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是穿山甲?華南農業:可能還有其他小型食肉動物
    2月7日凌晨,華南農業大學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並稱這一最新發現將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防控具有重大意義。這項研究成果是攻關團隊分析1000多份樣品之後的結果,鎖定穿山甲為潛在中間宿主,通過病毒檢測,並對病毒基因組進行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基因序列相似性表達99%。不過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沈永義稱:「穿山甲是潛在的中間宿主,但中間宿主可能有多個。以SARS為例,除了果子狸,其他小型食肉動物也可能對病毒擴大作用。」
  • 穿山甲為潛在中間宿主,毒株相似度接近99%
    2020年2月7日上午11時,華南農業大學的科研人員沈永義、肖立華等,通過詳細研究和徹夜奮戰,在新病毒潛在中間宿主的溯源上取得重大突破。他們研究的最新結果表明,穿山甲為新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通過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組樣品,他們最終鎖定穿山甲為新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他們先是通過分子生物學檢測基因組樣品,發現穿山甲基因組中新病毒的陽性率為70%。隨後對病毒進行下一步分離,看到電鏡下的新病毒顆粒結構。最後對病毒的基因組詳細分析,才最終確認分離毒株與人感染病毒的相似度接近99%。
  • 萌神穿山甲,被偷獵成瀕危,又被鑑定為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2月7日凌晨,穿山甲被專家鑑定為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今天之前,我對穿山甲的印象還停留在葫蘆娃裡形象,正是穿山甲鑽壞了鎮妖石,才有了葫蘆七兄弟大戰蛇精、蠍子精的故事。足具5趾,並有強爪;前足爪長,尤以中間第3爪特長,後足爪較短小。全身鱗甲如瓦狀。棲息於丘陵、山麓、平原的樹林潮溼地帶。喜炎熱,能爬樹。能在泥土中挖深2-4米、徑20-30 釐米的洞。末端的巢徑約2米。以長舌舐食白蟻、蟻、蜜蜂或其他昆蟲。分布於不丹、中國、印度、寮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泰國和越南。
  • 穿山甲是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但它的境遇遠比人類可憐!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的官方微博發送了一條消息稱: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此言一出,很多人表示:報應來了!下面這只在獅爪下團成一個球的正是一隻穿山甲,獅子對這種身披硬甲的小東西都無能為力,然而這身大自然賦予穿山甲的甲冑卻為它們帶來了殺身之禍。穿山甲是這個世界上唯一長有鱗片的哺乳動物,也是這個世界上被販賣最多的野生動物。
  • Nature 表示可能不是穿山甲,現有研究的證據不足……
    文章來源:丁香學術 新型冠狀病毒天然宿主和潛在中間宿主準確溯源,對阻斷病毒動物源頭、避免病原長期傳播、促進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防控、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死灰復燃具有重大意義。
  • 管軼論文揭示穿山甲樣本攜冠狀病毒,專家:不一定是新冠
    而在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沈永義教授、肖立華教授等科研人員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及廣州動物園科研部也公布了研究成果: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管軼團隊研究對象明確為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間廣西海關在反走私行動中查獲的18個冷凍穿山甲。
  • 專家發現新冠病毒新宿主,與穿山甲同類病毒相似度超蝙蝠,達99%
    不過在2月7日,《光明日報》《南方日報》等媒體報導,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的沈永義教授和肖立華教授等科研人員,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楊瑞馥研究員,以及廣州動物園科研部陳武高級獸醫師開展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 不是穿山甲?新研究稱樹鼩、雪貂或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不是穿山甲?穿山甲、蚊蟲甚至龜類都曾相繼「背鍋」。如今,科學家又提出了一種新的假設。此前,科學界認為SARS-CoV-2可能首先從蝙蝠傳播到中間動物宿主,然後再傳播到人類。為了探索可能的中間宿主動物假說,研究人員採用分子動力學模擬和自由能計算的方法,研究了蝙蝠冠狀病毒與來自公共資料庫的47種動物物種ACE2蛋白的結合情況。
  • 「聽說穿山甲的殼能大補」「那你何不沒事啃啃指甲蓋?」
    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使人們將目光對焦野生動物,在一開始對病情進行檢測時大家都以為蝙蝠是傳播者,但在接下來的分析與治療中,研究團隊發現穿山甲很有可能是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穿山甲是一種擁有鱗甲的哺乳動物,當它們遇到危險時就會將自己縮成一個球狀,幾乎完全沒有自保能力,這導致它們成為了被捕殺最多的野生動物之一。為了利益有很多不法分子會獵殺穿山甲,只為了獲得它們身上的甲片。由於大規模的非法交易,穿山甲即將瀕臨滅絕。因為這種動物的繁殖非常緩慢而且至今都沒有實現有效的人工繁育,這導致這種動物的數量在逐年減少。
  • 新冠病毒中間宿主有新發現!穿山甲被冤枉了?宿主或是這兩種動物
    從最開始的蛇、水貂、烏龜到近期的穿山甲,科研人員尋找中間宿主的腳步從未停止,但找尋過程並非大家想像中那麼簡單,可能需要不斷推倒重來。近日,又有相關研究將新冠病毒中間宿主指向了樹鼩和雪貂,據澎湃新聞,大連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楊永亮等人在線發表論文,結果表明這兩種動物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兩種中間宿主,而穿山甲很可能不是中間宿主。
  • 華農團隊通過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組數據,發現穿山甲...
    2月7日上午11時,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華南農業大學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研究攻關情況舉行發布會,發布最新研究成果——發現穿山甲可能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該研究成果是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沈永義、肖立華等科研人員通過聯合攻關,在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的溯源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他們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可能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這一最新發現將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防控具有重大意義。
  • 最新研究表明:龜類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華南農業大學、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沈永義教授、肖立華教授等科研人員聯合開展的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此後,2月18日,香港大學管軼團隊與廣西醫科大學胡豔玲課題組再次發表論文證明穿山甲很可能是新冠病毒從蝙蝠到人類的中間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