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凌晨,穿山甲被專家鑑定為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今天之前,我對穿山甲的印象還停留在葫蘆娃裡形象,正是穿山甲鑽壞了鎮妖石,才有了葫蘆七兄弟大戰蛇精、蠍子精的故事。
穿山甲 - 葫蘆娃
口袋怪物裡的穿山鼠形象,圓圓萌萌的:
穿山鼠
真實的穿山甲,又是什麼樣子呢?
來自百度百科的介紹:
穿山甲(學名:Manis pentadactyla):是鱗甲目、穿山甲科的哺乳動物。頭體長42-92釐米,尾長28-35釐米,體重2-7千克;鱗片與體軸平行,共15-18列。尾上另有縱向鱗片9-10 片。鱗片棕褐色,老年獸的鱗片邊緣橙褐或灰褐色,幼獸尚未角化的鱗片呈黃色。吻細長。腦顱大,呈圓錐形。具有一小眼睛,形體狹長,全身有鱗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長,背面略隆起。不同個體體重和身長差異極大。舌長,無齒。耳不發達。足具5趾,並有強爪;前足爪長,尤以中間第3爪特長,後足爪較短小。全身鱗甲如瓦狀。
棲息於丘陵、山麓、平原的樹林潮溼地帶。喜炎熱,能爬樹。能在泥土中挖深2-4米、徑20-30 釐米的洞。末端的巢徑約2米。以長舌舐食白蟻、蟻、蜜蜂或其他昆蟲。
分布於不丹、中國、印度、寮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泰國和越南。
來一張穿山甲的正面圖,還挺萌的:
穿山甲 - 正面圖
捲起來的樣子,像個鋼鐵球,這種狀態下獅子老虎都奈何不了它:
穿山甲 - 球
當穿山甲跑起來,像一隻小恐龍:
穿山甲 - 路過
然而,在地球上存在了4000萬年的穿山甲,近些年,遇到了滅頂之災。
在人類無窮欲望的驅使下,根據CITES的數據,中國穿山甲在過去21年裡數量減少了90%。早在1995年就已經「商業性滅絕」,無法支撐商業性使用。近年來,國內已經基本失去了野外穿山甲觀測報告,學界也很少有人做穿山甲研究,因為野外種群過於稀少,已經難以支撐起一支科研團隊了...
中國穿山甲現在已經比比大熊貓還要瀕危了。
穿山甲共有8個種類,其中4種生活在非洲,4種生活在亞洲。
國內無法捕獲到穿山甲,不擇手段的不法之徒便把主意打到了從非洲偷獵、走私上,國內不斷查獲穿山甲走私案,走私手段極度殘忍,這裡就不放圖了...
回到疫情上,拒絕野味,既是保護穿山甲,也是保護我們人類自身。
相信在我們戰勝新冠病毒之後,我們可以與野生動物更和諧的相處!
最後,祝健康,武漢加油,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