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冠肺炎疫情開始至今,關於病毒的來源問題一直是大家關注的一個重點,了解新冠病毒來源,對於防止疫情死灰復燃意義重大。從最開始的蛇、水貂、烏龜到近期的穿山甲,科研人員尋找中間宿主的腳步從未停止,但找尋過程並非大家想像中那麼簡單,可能需要不斷推倒重來。
近日,又有相關研究將新冠病毒中間宿主指向了樹鼩和雪貂,據澎湃新聞,大連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楊永亮等人在線發表論文,結果表明這兩種動物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兩種中間宿主,而穿山甲很可能不是中間宿主。但該論文還未經同行審議,同行評審簡單來講,就是由某領域的專家對研究進行評估和評價。
很多人可能都沒聽說過這兩種動物,在這先做個簡單的小科普。樹鼩是一種分布在亞洲的嚙齒類動物,從外表看像一隻大老鼠,喜歡潮溼的環境,行動敏捷,
屬於雜食性動物,既可以食用植物、果實等,也會捕食昆蟲,甚至還會爬上鳥窩吃鳥蛋。雪貂是一種外表看起來萌萌的動物,現在許多人還會把它作為寵物飼養,雪貂作為肉食動物,多喜歡食用高蛋白食物。這些野生類動物,看起來人畜無害,實則可能隱藏著大量的病毒,例如瘧疾等,不管是獵殺亦或是飼養都不可取,建議大家遠離野生動物,還給它們平和健康的生活環境。
其實對於研究人員不斷發現的這些中間宿主,大家多有以下幾點疑惑:它們是如何成為中間宿主的?又是如何感染人類的?一會換一個說法,到底這種研究有何意義?這真的不是在浪費時間嗎?有生之年還能看到新冠病毒來源的確切消息嗎?
其實,尋找新冠病毒的來源或者說是尋找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絕對意義重大,對於弄清病毒的傳播路徑以及切斷其之後的二次傳播都需要進一步弄了解這種病毒到底從哪裡來。目前科學界對於新冠病毒中間宿主依舊處於推測階段,尚未得出確切結論,有的認為是隨著被販賣的野生動物進入了感染人類這一環節。而還有人認為,新冠病毒根本就不是最先出現在華南海鮮市場,這種尋找野生動物的做法不可取。其實不管哪種說法,都建立在大家想尋找新冠病毒來源的基礎上,對於推動尋找病毒來源進程有著或大或小的意義。
目前新冠病毒已經不僅僅只出現在中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正被肆虐的病毒侵襲,而且情況要嚴重得多,新冠病毒的來源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到底從哪裡最先出現,又是通過何種方式最先在人群中傳播開來,依然是很多科研人員的重點研究問題。此時此刻,不管是治療患者亦或者進行相關研究,都需要加強國與國之間的合作,只有大家團結起來,分享經驗,最終能夠戰勝新冠病毒,疫苗現在正在研製,等到有了特效藥和疫苗之時,可能就不用時時刻刻擔心新冠病毒是否會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