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或為新冠潛在寄主,穿山甲太難了!

2020-12-05 大事小事兒

2月7日上午,華南農業大學從穿山甲中分離出的毒株與新冠毒株相似度達99%,穿山甲為新冠病毒的中間寄主。目前該研究成果還未經同行評議後以論文形式發表。但穿山甲這一野生動物已然躍入大眾眼中。

而對於穿山甲,這個本來種族命運十分悲哀的種類,我們有必要進行大量的宣傳和科普。

穿山甲是世界上被捕殺和走私最多的動物,全世界每年有10萬隻穿山甲被獵殺。早在2014年,穿山甲就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為「極度瀕危」動物。2019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報告稱:中華穿山甲由於其自身繁殖緩慢,加上人為因素幹擾破壞捕捉販賣等,中華穿山甲在國內被宣布為功能性滅絕。功能性滅絕啥意思?就雄性穿山甲想找個配對雌性穿山甲可能都很難了!目前中華穿山甲統計在冊可能只有三位數,或許更少。多麼可悲!大多數國內走私的穿山甲多數來自非洲和馬來西亞。2019年上半年,中國查獲60多噸穿山甲走私品。

可悲之一:家園被毀,人工養殖困難。

穿山甲生活在亞熱帶的落葉森林。一隻穿山甲就可以保護近350畝的森林不受白蟻的侵害。但亞熱帶同時也屬於人類城市發展進程的重要領域,森林的破壞,工業的介入,使穿山甲的生存空間被壓制的越來越狹小。人工養殖難度極大,目前國內未頒發任何商業經營許可證養殖穿山甲,為數不多的幾家穿山甲養殖基地都以企業形式參與野外資源恢復為主,而至今,這些養殖基地可以說沒有一家成功。

在南嶺腳下,面對如今已是空空蕩蕩一片蕭索的穿山甲養殖園,李洪斌有些失落,「從2014年6月開始,總共養了二三十頭穿山甲,我們這邊只養到第二代,成功繁殖出的下一代穿山甲就七八頭,技術困難、種源稀缺,不僅我們陷入困境,其他單位也沒有形成成熟養殖穿山甲的模式。」

「為了促進這個項目,企業投入很大,我們投資了4000萬元搞動物養殖,但是最後沒有推進,搞不攏,穿山甲養殖規模上不去,種源沒解決,養殖技術又很難。」

繁殖緩慢,每年只生一胎,通常每胎只產一仔,這兩者原因結合客觀上造成了穿山甲數量銳減。

可悲之二:穿山甲鱗片入藥。

兩千多年的中醫文化中,穿山甲鱗片可用於治療乳汁不通。估計是穿山甲可打通洞穴,諧音「通」?

古代中醫在提及這一功效上,歷代文獻中照樣提及了:穿山甲肉與鱗片有毒,列為下品,不宜長期大量食用。並不是中醫常用藥物,也不是無可替代的。

所以,它是藥,但不是無可替代!

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態學研究所所長張大勇表示:初步臨床試驗證明,豬趾甲和穿山甲片在就這些醫療效果上並無顯著差異。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承德也提到:目前已經有很多臨床實驗證明,豬蹄甲在消癰、抗炎、催乳等方面可以取代穿山甲鱗片的功效。倘若糾結於這「通」字,通心粉豈不也是不錯的選擇?穿山甲在中醫藥理學上微乎其微的功效,放在物慾橫流的現代,更多的是放大,被以獵奇,炫耀,炫富的方式犧牲。

2015年「穿山甲公子」事件

2015年「穿山甲公子」事件

可悲之三:穿山甲鱗片壓驚闢邪?

穿山甲作為唯一一種有鱗甲的哺乳動物,它擁有銅牆鐵壁一般的盔甲,可能是因為好奇可能是因為「妒忌」?自古就有很多關於穿山甲的傳說。

壓驚闢邪這鍋中醫不背,中醫自始自終沒有說過穿山甲鱗片,肉,血可以闢邪保胎,壯陽更是無稽之談!這只能是人類自我臆想的結果。

據悉,一片穿山甲鱗片做成的工藝品,價格從幾百到幾千價格不等。可想而知,這是一個比保健藥用更大更暴力的市場!

而截至目前,網絡上搜一搜「穿山甲鱗片」出來的都是詢問多少錢一斤,是否可以用於小兒闢邪?可哀可嘆!退一萬步,闢邪有桃木劍有符有土方子。作為一個心中無愧,堂堂正正的自然人,善良正直是最大的心理告慰。

看看我們都對它們做了什麼:

穿山甲是一種非常有母性的動物,在野外的穿山甲,母獸會把幼獸放在尾巴上讓它玩,幼獸攀爬母獸嬉戲。穿山甲通常一胎只育一隻幼獸,親子依戀程度極強。

有這樣一則報導:

參與了這麼多穿山甲解救,吳詩寶(國內穿山甲研究權威學者)最難忘的還是一對母子。

2001年8月,某市林業公安局的尼龍網袋裡面裝滿了50多隻走私的穿山甲。重重疊疊的不明生死的穿山甲中間,擠著一對母子。

吳詩寶回憶:「那位穿山甲母親用四肢把她那尚在哺乳期的孩子緊緊地抱在懷裡,並用寬厚且較長的尾巴覆蓋著孩子的身體,生怕別人從身邊搶走。然後將身體緊縮成球狀,就這樣,母子倆靜靜地躺在那裡,目光不時流露出絕望的神色。」

他們試圖對母子鑑定測量時,震撼的一幕發生了,媽媽拼命和小穿山甲扣在一起,幾個大男人怎麼掰都掰不開。「那種母愛啊,真的是讓人……你看到真的很心疼啊。」多年後說起,吳詩寶還是無限感慨。

2019年3月29日,南寧海關介紹,在中國海關總署緝私局統一部署和廣東分署緝私局直接指揮下,該關近日開展「守護者2019」專項行動,查獲特大瀕危物種及其製品走私案,打掉犯罪團夥9個。現場查獲穿山甲活體103隻、死體52隻、鱗片21.55千克。

捕甲人用鈍器一下一下地將穿山甲敲死,接著扔到開水鍋裡燙過後撕下甲片,還有不少穿山甲未被敲死而是直接被活活燙死。

而向穿山甲體內注射水、米粉糊都算是「善良」之舉,為了更好的價格,打鎮靜劑可以讓穿山甲不具備攻擊性,打興奮劑可以讓奄奄一息的受體生龍活虎,打防腐劑可以讓死了的穿山甲不那麼快腐爛,注射水泥可以增重多賣點錢……  廣東從化市法院審理的一起系列案件:警方突查時,發現活體穿山甲58隻,死體穿山甲60隻。這些被注入不同物質的穿山甲,輕則肌肉會腐爛,有些穿山甲看著是活的,內臟卻都已腐爛。很多穿山甲即使活著被解救,之後也會不治而亡。

穿山甲是一個存在了4000萬年的物種,好端端的穿山甲看著還挺萌的,空有一身盔甲卻抵擋不住人類貪婪的雙手。母子情深的照片難道不能引起人類的半點共情?而人類這一存在了20萬年的物種,或許自以為爬到了食物鏈最頂端。這隻小動物是先於我而存在的世界的一部分,我們完全可以報以敬畏之心,和平共處,這一點與我們對日月星辰的關係並無區別啊。是,人類擁有一腳把它踢開的能力,但是無法想像,以這樣的態度對待這世界,意味著什麼。

穿山甲,你太難了!

本文略長,感謝觀看,分享有益,惟願分享一份,殺掠少一份。借用一句網上爆紅的話:如果這次病毒放過了人類,也請人類放過野生動物!

相關焦點

  • 穿山甲
    近段時間,一則新聞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穿山甲等4個品種在藥典中除名,不再用來入藥。消息一出,網友紛紛表示:穿山甲太難了,藥典除名是一件好事!
  • 穿山甲的秘密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將每年二月的第三個星期六,定為世界穿山甲日,2020年正好在2月15日。 穿山甲是勞亞獸總目鱗甲目穿山甲科動物的總稱,從7000萬年前恐龍時代晚期的古食肉動物進化而來。穿山甲是唯一一種有鱗片的哺乳動物,也是鱗甲目下唯一一個科,老年獸的鱗片邊緣橙褐或灰褐色,幼獸尚未角化的鱗片呈黃色。
  • 穿山甲的秘密!
    穿山甲,從7000萬年前恐龍時代晚期的古食肉動物進化而來。穿山甲是唯一一種有鱗片的哺乳動物(鱗甲目下唯一一個科),遇到危險之後團成球,虎豹的利爪也無法傷害它。穿山甲科包括穿山甲屬4種,分布於亞洲;長尾穿山甲屬2種,分布於非洲;地穿山甲屬2種,也分布於非洲。
  • 民間穿山甲專家向「穿山甲女孩」提供中華穿山甲野放意見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在綠會發布廣西林業擬於3月底野放兩隻中華穿山甲並與之共同考察野放環境的信息後,近日,民間穿山甲專家向綠會發來他關於穿山甲野放工作的幾點熱心建議:1、身體健康;2、食慾良好;3、無病狀況;4、要野放幾個月前
  • 一起來捉妖穿山甲圖鑑 穿山甲怎麼樣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起來捉妖穿山甲圖鑑,穿山甲怎麼樣?這裡匯總了穿山甲的屬性以及培養方法,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來看看吧。
  • 穿山甲疑為新型肺炎中間宿主:穿山甲,你有救了!
    通過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組樣品,鎖定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繼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檢測,揭示穿山甲中β冠狀病毒的陽性率為70%。進一步對病毒進行分離鑑定,電鏡下觀察到典型的冠狀病毒顆粒結構;最後通過對病毒的基因組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穿山甲,你一定不陌生。
  • 瀕臨滅絕的穿山甲為人類付出太多
    另一部分中國人則認為穿山甲肉質鮮美,而活的穿山甲也偶爾會出沒於國內野生動物市場上。科學家曾推測,是穿山甲將新冠肺炎再次傳播給了人類,這個觀點將穿山甲再次推到全世界的矚目之下。The attention is badly needed.
  • 穿山甲,一個不幸的名字
    它就是穿山甲。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中國,也再度把穿山甲帶到了我們的視野中。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從穿山甲中分離出的毒株,與新冠病毒毒株相似度達99%。▲ 一隻小穿山甲,趴在媽媽的身上。
  • 穿山甲,除名!
    穿山甲,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的數據顯示,它被認為是全球非法走私量最大的哺乳動物。
  • 穿山甲終於報仇了!
    2月7日凌晨1時,華南農業大學宣布了一條重磅消息最新研究表明,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 萌神穿山甲,被偷獵成瀕危,又被鑑定為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2月7日凌晨,穿山甲被專家鑑定為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今天之前,我對穿山甲的印象還停留在葫蘆娃裡形象,正是穿山甲鑽壞了鎮妖石,才有了葫蘆七兄弟大戰蛇精、蠍子精的故事。穿山甲 - 路過然而,在地球上存在了4000萬年的穿山甲,近些年,遇到了滅頂之災。
  • 中華穿山甲瀕臨滅絕?
    吳詩寶稱,穿山甲人工繁育的成本較高。「養穿山甲可能比養熊貓更麻煩,也更貴。」  對於能否通過人工繁育來恢復種群數量,曾巖認為,人工繁育的種群增長時間較長,同時由於中國大陸的中華穿山甲種源數量較少,人工繁殖過程中遺傳多樣性會快速丟失。此外人工繁育出的種群在野化過程中也可能產生新的問題。「作為環境適應性更強的原生物種,中華穿山甲的種源已經很難找到了,這是非常可惜的。」
  • 帶你更多地了解穿山甲,呼籲一起保護穿山甲
    穿山甲在地球上至少存活了8000多萬年,它是夜間活動的獨居動物。穿山甲每年只產1胎,懷胎時間為120-150天。目前尚不清楚穿山甲在野外能活多久,穿山甲在圈養環境中的壽命約為20年。生活在非洲的有四種:黑腹穿山甲、白腹穿山甲、巨的穿山甲和南非穿山甲。
  • 穿山甲盤點:高級官員私藏鱗片被判/求購穿山甲卻等來公安?
    生命誠可貴,保護穿山甲更可貴。保護一個物種,需要付出太多,也需要更多的人來幫助,儘早實現穿山甲的野外種群恢復。據德安縣森林公安局微信公眾號10月1日報導,江西省北部德安縣森林公安局接到群眾反映,其家中的院內出現疑似穿山甲的動物。民警將穿山甲帶回後森林公安局,經比對和請教有關專家,確認為中華穿山甲。
  • 深圳"穿山甲公主"吃穿山甲血炒飯 「綻放的多多」微博照片
    前有「穿山甲公子」,後有「穿山甲公主」!日前,一位網友曬出高官宴請吃穿山甲的圖片,引發網友強烈關注,部分網友稱其「穿山甲公子」。2月12日,微博認證為「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培訓與對外交流合作中心主任」的網友「農大MXD」曬出一位「穿山甲公主」,因其在微博上經常曬出食用穿山甲等野味,再度引發網友熱議。目前,廣東省林業廳已介入調查。
  • 「中華穿山甲區域功能性滅絕」不同於「穿山甲滅絕」
    「中華穿山甲區域功能性滅絕」是一個很嚴謹的概念,首先它是指在特定區域內,即中國大陸某一區域。比如目前中國臺灣地區還有野外種群存在,據報導還有一萬多隻,但這些是不包括在概念範圍之內的。再說區域功能性滅絕應理解為一種物種因為生存環境被破壞,數量急劇下降以致其在自然狀態下基本喪失了維持原物種種群繁殖的能力,甚至喪失了維持生存下去的能力。中華穿山甲在森林中主要以白蟻為食,是森林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調節生態系統功能發揮著關鍵作用。
  • 國內穿山甲養殖現狀如何 穿山甲養殖注意事項須知
    穿山甲表面覆有鱗片,是一種古老的物種,甚至於還有點像龍不過穿山甲本身卻比較溫順膽小,比較一般遇事就將自己團成一圈,生活習慣是晝伏夜出,以蟻類為食,生活於山林當中,一般要想捕獵得經過地區相關部門的批准。因為穿山甲比較膽小,常年穴居於山林,因此要想進行人工養殖,首先就要營造一種野生飼養的環境,這樣穿山甲的存活率才高。穿山甲算是一種比較奇特的動物了,不食肉不吃草,專吃蟻類,特別是白蟻,簡直是它的最愛,而且妹紙穿山甲每天大概要吃80~120克白蟻,而人工培育白蟻也比較麻煩,因此穿山甲的進食是飼養的一大難點。
  • 穿山甲,如果不叫穿山甲,是不是就不會遭受這樣的厄運?
    穿山甲是一種全身長滿盔甲、會鑽土、長相特別的國家二級保動物。穿山甲是鱗甲目、穿山甲科的哺乳動物,頭體長42~92釐米,尾長28~35釐米,體重2~7千克。穿山甲身上披著像勇士的鎧甲一樣的鱗甲,鱗片與體軸平行,共15~18列。尾上另有縱向鱗片9~10 片。
  • 穿山甲粉的副作用?
    穿山甲粉是一種含有多種胺基酸和微量元素的中藥,它在古代被廣泛使用,然而由於穿山甲粉已被列為國家級保護動物,它變得越來越稀有,接下來由我來帶大家具體的了解一下穿山甲粉的副作用。第一、穿山甲粉的功效1.穿山甲粉是由珍稀動物穿山甲的鱗甲製成的粉末,具有非常強大的藥用功效。人們按照醫囑服用穿山甲粉,可以治療一些身體疾病,對維持身體健康非常有益。
  • 穿山甲從藥典中除名 哪些能替代穿山甲的藥用功效?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其中,6月5日,穿山甲升為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除了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三個品種也未被繼續收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