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的數據顯示,它被認為是全球非法走私量最大的哺乳動物。
多年來的非法走私,讓穿山甲科的8個物種面臨嚴重威脅,2019年6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就已經宣布,中華穿山甲在中國大陸區域功能性滅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也將穿山甲屬列入瀕危級別以上,其中中華穿山甲、馬來穿山甲被列為極危。
為了保護穿山甲,2020年6月5日,穿山甲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6月9日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也被「除名」。另外還有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共4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
馬兜鈴和天仙藤未被收錄的原因是存在腎毒性,黃連羊肝丸未收錄原因是處方中含有夜明砂(蝙蝠類動物糞便)。
長期以來,穿山甲鱗片被認為可以緩解關節炎、改善泌乳、有安神療傷等功效,但這些並沒有科學依據。事實上,穿山甲鱗片是由角蛋白構成,就跟我們的指甲差不多。
「對於野生資源枯竭、商品匱乏、存在明顯安全性、倫理等問題(如化石類、人類胎盤類、動物糞便類等),以及基礎研究薄弱的品種從藥典中退出或不再增加收入本版藥典。」《中國藥典》2020版編制大綱中明確提出,野生資源枯竭的品種將從藥典退出,這或為穿山甲未收載進本次藥典的原因之一。
目前也已經有臨床實驗證明,豬蹄甲在消癰、抗炎、催乳等方面可以取代穿山甲的功效。
保護穿山甲,刻不容緩。
掃碼關注我們
聯繫我們
官方網址:www.imed.org.cn
客服熱線:400-001-8080
客服QQ:3393641960
秉承「學習強醫、陪伴醫生成長」的宗旨,設置學習、考試 、教學管理、社區四大板塊。醫學教材、手術操作規範視頻、疾病診療教程、住培結業理論/技能考核通關包、教學輔導書、醫學資料庫、醫學工具等海量學習資源,全方位滿足醫生成長各階段教與學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