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被藥典「除名」,升為一級保護動物!它的自白沒人能笑著看完

2020-11-29 瀟湘晨報

大家好,我是穿山甲,前段時間曾經頻繁出現在人類的新聞中,但實際上很少有人在野外見過我的真身,只有那麼一小撮人在餐桌上見到過我們同類的屍體。

最近我們又登上了人類的熱搜,是因為近日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未被繼續收載。

而在今年6月5日,我們穿山甲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今天,就給你們人類講講,我們穿山甲家族的過去和現狀。

已有至少4000萬年歷史

我們穿山甲是一個非常古老的類群,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遠遠超過你們人類,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4000萬年。

目前,我們的家族的足跡遍布東南亞、南亞、撒哈拉等地區,非洲南部也有我們的足跡。在中國主要分布於南方各省的熱帶、亞熱帶地區。

我們就長這樣:

早在2000年前的中國的先人就對我們有了認知,屈原在《天問》中提到:「延年不死,壽何所止?鯪魚何所?鬿堆焉處?」這裡的鯪魚,說的就是我們穿山甲。

古人認為我們身上布滿鱗片如鯉魚一般,因此叫「鯪魚」。事實上,我們是唯一一種身上長著鱗片的哺乳動物。

穿山甲真的會「穿山」嗎?

我們穿山甲擅長做什麼呢?

擅長打洞,用前肢挖土,後肢推泥,這樣來「土遁」,所以叫「穿山甲」。但要注意,山上的巖石我們是挖不動的!

我們平時會在丘陵山地的樹林、灌叢、草莽等各種環境出沒,但極少在石山禿嶺地帶露頭。

平時我們就住在自己挖出來的洞裡,多築在山體的一側,居住地隨季節和食物而變化。我們白天就蜷縮在洞裡睡覺,入夜之後出去找吃的。一個夜晚常在好幾個山體中活動,活動範圍能有5~6公裡。

那麼我們出去找吃的,都找些什麼呢?主要愛吃的是白蟻。每當洞內巢蟻被吃光,我們就把拉在洞內的糞便用泥覆蓋,以招引白蟻,然後再來挖食。

我們還會遊泳,能泅渡大河,而且遊得比蛇都快。我們還會爬樹,就跟著白蟻留下的痕跡爬,吃完了白蟻大餐之後,有時就在樹枝上睡覺。

遇敵或受驚時,我們往往會蜷作一團,頭被嚴實地裹在腹前方,並常伸出一前肢作禦敵狀。若在密叢等有躲蔽處遇遇到敵害,一般會迅速逃走。我們不擅長戰鬥!

為何穿山甲會瀕危?

我們挖洞就得選在亞高山、丘陵地帶的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灌草叢,對生存環境要求很嚴格。一旦棲息地遭受破壞,很多同類就會「無家可歸」活不下去了,種群數量就會迅速下降。

棲息地遭受破壞的重要因素有毀林開荒、修建交通道路、礦產開發、森林採伐、森林資源開發等等人類活動。

當然我們瀕危並不都是人類的鍋,「外敵入侵」也是不容忽視的。國內每年要查扣至少上千隻穿山甲放生到當地的保護區,涉及的種類主要是我們中華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其中印度穿山甲佔1/3。

印度穿山甲和我們中華穿山甲習性相似,是一對競爭物種,一旦印度穿山甲佔住了「山頭」,那麼我們中華穿山甲就會被「驅逐」!

印度穿山甲就長這樣

我們自身的劣勢也是非常明顯的。比如繁殖力低下,一般一胎只能生一個孩子,每年只能生一胎,因而種群數量增長緩慢。

我們又比較挑食,進化程度較低,對新的環境適應能力差,這也是人工馴養比較難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種群數量下降就很難恢復。如果種群密度很低,就可能在某一地區絕跡。

前面說過我們並不擅長戰鬥,逃跑速度又十分有限,大部分時間都躲在洞裡,如果被獵人盯上了根本不知道往哪跑,又挖不動石頭,在洞被挖開、被煙燻後只能束手就擒乾瞪眼。

以上諸多因素,都讓我們穿山甲數量越來越少。

為什麼要保護穿山甲?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要保護我們穿山甲了,這讓我們很欣慰。為什麼他們要這麼做呢?

一些人類會說,白蟻危害多類林木、水利堤壩、房屋建築。而穿山甲是白蟻的天敵,可以保護森林和建築,是益獸。

其實,這種看法是非常片面的。自然界中不存在害蟲和益獸,所有的害與益都是你們人類根據自身的利益而評判的。符合人類利益的為益獸,不符合人類利益的則為害獸,而放到整個自然界中人類的評判是不成立的。

就拿白蟻來說,對人類是害蟲,可是在自然界中它們很重要。不光我們每天都要吃白蟻,它們在森林中最大的作用是分解死亡的樹木,加速物質和能量循環。即便啃活著的樹木,也都是「老弱病殘」,健康的樹木會分泌足夠的防禦性化合物來抵擋它們。

看著這些白蟻很噁心?在我們穿山甲看來,它們就是雞肉味嘎嘣脆

只能說白蟻過度繁衍會造成危害,不能說它們本身就是壞的。同樣的,我們穿山甲也是在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真正要維護的是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樣性!

自古以來,人類熟知穿山甲的藥用價值,即便是在把我們列為保護動物後,我們的鱗甲依然被列為藥材。現在《中國藥典》終於把我們除名了,這是我們家族的一個好消息。現代醫學技術發展的今天早就出現了更好的替代藥物。人類的利用不能超出我們承載的極限!

【來源:科普中國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後,還被藥典除名,穿山甲經歷了什麼?
    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後,還被藥典除名,穿山甲經歷了什麼?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葫蘆兄弟》這部動畫片,動畫片裡有一隻放跑過妖怪也找到過葫蘆娃種子的穿山甲,它最終為了救爺爺而獻出了生命。對於這隻小穿山甲,人們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它是悲慘的,因為它最後丟了性命。不過,也有人認為它是最大的贏家。
  • 穿山甲已從藥典中除名,不再入藥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穿山甲從藥典中除名,意味著以後不再入藥。升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穿山甲一直是我國保護動物,但是有些人為了利益,違法捕獵並販賣穿山甲,致使其成為全球最為瀕危的野生動物之一。為了加強對穿山甲的保護力度,6月5日,我國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至一級。
  • 2020年版《中國藥典》出爐 穿山甲等被除名
    《中國藥典》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是由國家藥典委員會創作的,用於保證藥品質量可控、確保人民用藥安全有效的藥品法典。社會在進步,科技水平在不斷提升,藥物的檢驗檢測工作也得到了完善,而《中國藥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當前醫藥發展和檢測技術的水平,故而及時更新藥典不僅能提升其標準水平,也能更好地推動我國藥品質量的提高、加快企業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換代。確保藥典能充分體現我國研究新成果、展現新技術,添加診治、治療過程中所需的藥物,或者是將一些不適當的藥物篩除出藥典名單是一個較為有效的方法。
  • 穿山甲終於從藥典「除名」
    穿山甲被從藥典「除名」,時長約3分22秒(健康時報記者 王月明)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其中,6月5日,穿山甲升為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除了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三個品種也未被繼續收載。
  • 「穿山甲升為一級保護動物」,網友:真正的牢底坐穿獸?
    穿山甲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眾所周知,國際社會對於保護穿山甲的呼籲聲,一直沒有斷過,我國在保護穿山甲方面今年也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今年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被移除,穿山甲還從二級保護動物升為了一級保護動物"。這個政策一經推出迎來了網上一片叫好聲,有網友戲稱,現在穿山甲成了真正的"牢底坐穿獸"了。
  • 穿山甲從藥典中除名 蠍子、蜈蚣、豬蹄甲或可替代
    穿山甲終於從藥典「除名」(健康時報記者王月明)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其中,6月5日,穿山甲升為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除了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三個品種也未被繼續收載。
  • 穿山甲從藥典中除名 哪些能替代穿山甲的藥用功效?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其中,6月5日,穿山甲升為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除了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三個品種也未被繼續收載。
  • 穿山甲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意味著什麼?
    新京報訊(記者 吳嬌穎)今日(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公告,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標誌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更嚴格保護。
  • 新版《中國藥典》發布,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等中藥被除名
    健識局獲悉,除馬兜鈴和天仙藤存在腎毒性,黃連羊的處方中則含有夜明砂之外,穿山甲被新版《中國藥典》刪除,是因其升級成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通知稱,為加強穿山甲保護,經國務院批准,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穿山甲,除名!
    穿山甲,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的數據顯示,它被認為是全球非法走私量最大的哺乳動物。
  • 穿山甲從藥典除名惹爭議!動物瀕危的鍋,該中醫藥背嗎?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其中,6月5日,穿山甲升為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從此,穿山甲不再入藥。
  • 含馬兜鈴酸,它們被《藥典》除名!為什麼細辛保留下來了?
    日前,正式出爐的最新版《中國藥典》(一部)備受關注,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從傳統中藥治療名錄中移除,在網上一片叫好。 《中國藥典》是國內最權威的藥用標準,共分為四部,其中一部收載的是藥材和飲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乘方製劑和單位製劑等。能被藥典收載是一種榮耀,說明該藥更好更安全;被藥典除名,說明該藥有問題,但是否等于禁用呢?
  • 差點滅絕,穿山甲被藥典除名,瀕危動物有救了
    在我們霸佔生物鏈頂端的這些年,大批野生動物走向滅絕,即使4000萬年前遠古生物也不例外。穿山甲是一種古老的動物,它的身上披著厚厚的鱗甲,身體細長呈圓錐形,四肢粗短,尾巴細長,主要以螞蟻為食。有些地方也靠它控制蟻患。在我國傳統醫學典籍中,穿山甲的鱗甲有改善哺乳期婦女皮膚狀況,改善血液循環,刺激乳汁分泌等神奇功效。
  • 2020年版中國藥典頒布,穿山甲未被繼續收載
    藥典除名!給穿山甲再添一片「鎧甲」資料圖,新華社供圖因保護待遇一再升級,穿山甲不斷躋身話題榜單,成為野生動物界的網紅擔當。6月5日,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而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包括穿山甲在內的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
  • 鍾南山願望成真,穿山甲遭藥典除名!不但傳病毒,營養還不如豬肉
    「吃野生動物是陋習,以前沒東西吃,吃這個吃那個,現在何必吃野生動物呢?」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間,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曾經數次談到了野生動物與急性傳染病之間的關係。以前不少人迷信野生動物,認為吃了穿山甲可以「大補」,如果現在告訴你:穿山甲的鱗甲成分跟我們的指甲差不多,吃一塊穿山甲肉還不如吃豬肉有營養,更重要的是,吃野生動物還有中毒風險,那你還會吃嗎?最近,穿山甲終於被《中國藥典》除名了!
  • 穿山甲終於被「除名」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其中,6月5日,穿山甲升為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除了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三個品種也未被繼續收載。馬兜鈴、天仙藤的基源均為馬兜鈴同屬植物的不同藥用部位,未收載的原因或是由於其存在腎毒性。
  • 穿山甲變一級保護動物,這些中成藥何去何從?
    穿山甲變一級保護動物,這些中成藥何去何從?來源:藥智網|老薛據新華社消息,我國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到一級。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對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獲罪量刑上有明顯差別。如刑法中的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殺害一級保護動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而殺害二級保護動物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作為一款尚存在於2015版藥典的中藥飲片,穿山甲及其含穿山甲的中成藥,後期開發和生產,將會有重大的變革。
  • 穿山甲:上古瑞獸,被人吃到「瀕危」,如今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二人的罪行判決下來了:張某犯了非法運輸、出售瀕危野生動物罪;田某犯了非法收購國家重點保護的瀕危野生動物罪。因為一己私慾,張某和田某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僅要罰款,還要吃幾年牢飯,真是得不償失,後悔莫及。
  • 穿山甲被藥典除名後會有何影響,網友:早就應該這樣了
    在最新版的2020版《中國藥典》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入其中,其中穿山甲在6月5號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品種。而且穿山甲的食物是以白蟻為主,怎麼看都是對人類有益,僅僅是為了它身上那點現在沒有確定的藥用性嗎。穿山甲的長相很奇怪,而且因為生活習性的原因,體內帶有很大數量的病毒,所以吃了它不知道自己會得什麼樣的病。而且偷獵穿山甲的人並不局限於它身上的肉,穿山甲的爪子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工藝品,他的鱗片據說有很大的藥用價值。
  • 全球非法走私量最大的哺乳動物穿山甲從藥典「除名」
    6月9日,據媒體報導,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據了解,《中國藥典》2020版編制大綱中明確提出,野生資源枯竭的品種將從藥典退出,這或為穿山甲未收載進本次藥典的原因之一。而馬兜鈴、天仙藤的基源均為馬兜鈴同屬植物的不同藥用部位,未收載的原因或是由於其存在腎毒性。黃連羊肝丸未收載的原因,是因為處方中含有夜明砂(蝙蝠類動物的糞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