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上古瑞獸,被人吃到「瀕危」,如今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021-01-13 騰訊網

近日,樂清市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這樣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田某聽信傳聞,病急亂投醫,竟然想買穿山甲來治病。後來,他得知樂清人張某手中有兩隻現貨,就談妥了高達27000元的價錢進行交易。結果,張某和田某被早已等候多時的公安機關當場抓捕了。

二人的罪行判決下來了:張某犯了非法運輸、出售瀕危野生動物罪;田某犯了非法收購國家重點保護的瀕危野生動物罪。因為一己私慾,張某和田某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僅要罰款,還要吃幾年牢飯,真是得不償失,後悔莫及。

可別說他們,很多人還真不知道買賣穿山甲是犯罪,甚至有一些人吃穿山甲的肉,還拍了照片曬到社交網絡上,結果遭到了憤怒的網友無情激烈的譴責,還有少不了的處分和處罰。總有一些人鋌而走險,以吃野味來標榜自己的與眾不同。

今年,國家對穿山甲的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強,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的保護級別升到了國家一級。只要有任何非法走私、販賣、捕殺穿山甲的行為,都可被判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還會判處無期徒刑。為什麼國家對穿山甲的保護這麼重視?

其實,不光我國,我們的鄰居如印度、泰國、越南、緬甸等國早就將穿山甲加入了國家級保護動物中。

穿山甲的滅頂之災

穿山甲的分布範圍在歷史上曾經有過較大的變化。大量的野生穿山甲生活在非洲的部分國家及亞洲東南亞地區。現今世界上存活的穿山甲,分別屬於8個種。

其中,在我國發布的屬於中華穿山甲和馬來穿山甲這兩種。曾經,在華南、西南地區就廣泛分布著中華穿山甲,當地常有人看見它們出沒在山林裡。但是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後,我國穿山甲種群的數量大大下降,棲息地內的種群密度也非常低。近二三十年裡,野生穿山甲幾乎絕跡。

穿山甲急劇銳減的原因是人們大肆獵殺,用來作為一種奢侈的野生食物以及傳統藥物被大量消費。在過去十年中,有超過100萬隻的穿山甲死於非法捕殺。在中國有些地方有些人存在吃野生動物的陋習,還有人相信老一輩的說法,認為穿山甲鱗片的藥用價值非常高。

由於這種過度捕殺加上棲息地被破壞,導致穿山甲種群的數量在全球範圍內大幅度跌落。其中,中華穿山甲和馬來穿山甲的數量已經少到了滅絕的邊緣。對此,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向世人給出了的醒目警告:穿山甲"極危"。

大地之子,上古瑞獸

80後對穿山甲的友好記憶,很多是來自於動畫片《葫蘆兄弟》。片中塑造了一個有情有義,又擁有鑽山打洞本領的穿山甲形象,它是整個葫蘆兄弟和妖怪鬥爭故事的引線——因為它不小心鑽破了葫蘆山。很多人對後來穿山甲的犧牲慘死念念不忘。

而現實中的穿山甲雖然沒有鑽破山體的強大本領,但是它能夠挖洞拱地,所以也被稱為"大地之子"。我們的祖先還將它視為上古瑞獸呢。《楚辭·天問》中,"鯪魚何所"這句詩,提到鯪魚的就是穿山甲。

在先秦志怪古籍《山海經·南山經》裡就提到一種叫做"鯥"的魚。裡面提到,柢山的鯥魚"其狀如牛",長著像蛇一樣的尾巴,還有翅膀,羽毛在魼下,"其音如留牛",還很神奇的是"冬死而復生"。

學者們經過研究對比後認為,鯥的原型就是穿山甲,因為這段語言描寫就很接近穿山甲的形象:身上有像鯉魚一樣的鱗片,兩肋下長著絨毛像翅膀一樣。而古人不明白什麼是冬眠,誤以為穿山甲在冬眠後甦醒是死而復生,將它看作一種長生不死的瑞獸。

在長江中遊出土的三國孫吳和西晉時期墓穴角落裡,發現了一些以穿山甲為形象的陶器、瓷器。考古學家的觀點是,因為穿山甲特別喜歡吃螞蟻,能清除墓穴中的螞蟻,用這種瑞獸作為殉葬品形象也希望墓主人福澤祥瑞,引領他走向永生。不過這段墓葬瑞獸的歷史比較短,在東晉以後就很少看見穿山甲殉葬品了。

藥用功能言過其實

關於穿山甲鱗片的藥用功能,上文的《山海經》關於鯥也提到"食之無腫疾。"在正式的古代醫學典籍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是這樣記載的:"此物能竄經絡達於病所故也"。

穿山甲有打洞的本領,古代醫者就判斷用穿山甲鱗片入藥也能有"打通"的功效,可以治療癰疽瘡腫或者乳汁不通等需要"疏通"才能好的疾病。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穿山甲鱗片是一種角質化的皮膚附屬物,主要成分是角蛋白,與人類的毛髮、指甲等沒有區別。用穿山甲鱗片入藥的方式並沒有通過現代醫學的實驗研究得以證實,沒有發現哪種疾病非用穿山甲鱗片不可。相關的功效還有待醫學領域深入研究論證。

至於食用,無論是南梁名醫陶弘景還是李時珍都提到,穿山甲肉有毒,沒病的人別亂吃。從現代生活的角度來看,人們能吃的肉類食物經過幾千年的篩選,已經形成了安全的食譜。

而野生動物並不是傳統食物,沒有被納入食品監管範圍。即便不考慮法律,從食品安全角度來說,野生動物本來就在來源、運輸、儲藏等均存在安全隱患,而且還攜帶了大量不知名的病菌病毒,並不不適合人類食用。

在國家加強立法,提升保護級別後,面對重刑,依然有不少利慾薰心的人無視法律,繼續殺戮,走私牟利。每年二月份第3個星期六這一天,是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定下的"世界穿山甲日"。該組織還發起了世界性的公益活動,號召全世界的人關注穿山甲的生存困境,採取措施禁止捕殺。

穿山甲至少已經在地球上頑強生活了8000多萬年,是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鱗甲類哺乳動物,卻因為人類貪婪的口腹之慾遭受滅頂之災。

相關焦點

  • 穿山甲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意味著什麼?
    新京報訊(記者 吳嬌穎)今日(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公告,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標誌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更嚴格保護。
  • 穿山甲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了,可我卻高興不起來
    穿山甲的鱗片經過炮製以後被稱為「山甲珠」,而在民間,則認為吃穿山甲的肉能夠「通乳」,後來更是意淫了更多聽著就不切實際的功效,比如「活血散結、通經下乳、消癰潰堅」等等。在西南一些地區,就有婦女產後吃穿山甲「下乳」的傳統。慢慢的,這種只在少數地區有的習慣擴散到了全國更多地方。這讓穿山甲的市場需求逐漸增加,穿山甲的身價也漸漸升高。
  • 「穿山甲升為一級保護動物」,網友:真正的牢底坐穿獸?
    穿山甲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眾所周知,國際社會對於保護穿山甲的呼籲聲,一直沒有斷過,我國在保護穿山甲方面今年也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今年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被移除,穿山甲還從二級保護動物升為了一級保護動物"。這個政策一經推出迎來了網上一片叫好聲,有網友戲稱,現在穿山甲成了真正的"牢底坐穿獸"了。
  • 穿山甲被藥典「除名」,升為一級保護動物!它的自白沒人能笑著看完
    而在今年6月5日,我們穿山甲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今天,就給你們人類講講,我們穿山甲家族的過去和現狀。當然我們瀕危並不都是人類的鍋,「外敵入侵」也是不容忽視的。國內每年要查扣至少上千隻穿山甲放生到當地的保護區,涉及的種類主要是我們中華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其中印度穿山甲佔1/3。印度穿山甲和我們中華穿山甲習性相似,是一對競爭物種,一旦印度穿山甲佔住了「山頭」,那麼我們中華穿山甲就會被「驅逐」!
  • 我國麝類動物瀕危 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升為一級
    麝牛  千龍新聞網訊(記者 貞子)由於我國麝類動物的數量急劇減少,麝類動物已經瀕危,國務院日前批准,麝類所有種類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是自1988年12月10日國務院批准《國家重點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之後,第一批由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物種。
  • 穿山甲或將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為了加大對穿山甲的保護力度,我國正在研究將穿山甲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至國家一級予以保護。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有關負責人2日在湖南長沙舉辦的穿山甲救護專家座談會上說,由於棲息地破壞、歷史上盜獵現象嚴重等因素,我國中華穿山甲數量出現明顯下降。
  • 自我介紹一下,我是穿山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今天,穿山甲終於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們來說說穿山甲究竟長什麼樣子。我相信大多數人並沒有見過穿山甲,這也並不奇怪,我國大多數動物園並沒有穿山甲,這說明穿山甲飼養的不容易。在食物上穿山甲比犰狳要專一,只吃螞蟻和白蟻為食,而犰狳還會吃腐肉甚至植物。
  • 穿山甲從二級保護動物變為一級了?
    今天,6月5日,世界環境日,我國將穿山甲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提升至一級。「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穿山甲就是一個血淋淋的見證者。據數據統計,1960年我國穿山甲種群數量約為90萬隻,每年捕獲量約為15萬隻,而到1995年,我國各地都已經很難再捕捉到穿山甲。穿山甲陷入瀕危,處於商業性滅絕。
  • 穿山甲提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走私導致瀕臨滅絕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穿山甲提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走私導致瀕臨滅絕 穿山甲,世界上 一種身披鎧甲的哺乳動物。 穿在身上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鱗片鎧甲,卻成為滅絕種族的根源。與人無害的穿山甲,懷璧其罪。
  • 溫州泰順58省道發現一隻穿山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原地放生是最好的保護手段,於是工作人員將救助的穿山甲送到該路段山林中放生(在此路段近幾年來已陸續救助了3隻)。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自然資源。
  • 穿山甲從藥典除名惹爭議!動物瀕危的鍋,該中醫藥背嗎?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其中,6月5日,穿山甲升為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從此,穿山甲不再入藥。
  • 穿山甲提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我國的中華穿山甲數量已降至約6.4...
    穿山甲提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我國的中華穿山甲數量已降至約6.4萬隻 圖源網絡【穿山甲提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進一步加大對穿山甲的保護力度,我國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至一級,這標誌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據文獻記載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嚴格保護。
  • 穿山甲變一級保護動物,這些中成藥何去何從?
    穿山甲變一級保護動物,這些中成藥何去何從?來源:藥智網|老薛據新華社消息,我國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到一級。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對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獲罪量刑上有明顯差別。如刑法中的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殺害一級保護動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而殺害二級保護動物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作為一款尚存在於2015版藥典的中藥飲片,穿山甲及其含穿山甲的中成藥,後期開發和生產,將會有重大的變革。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穿山甲在廈門被放生 小腦袋大眼睛應為本地品種
    上周六,市野生動物臨時救助點迎來了這隻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它因為迷路誤入軍營,被發現後,林業人員對它進行了救助。經過三天觀察,它已具備放生條件。  照顧  離開前飽餐了一頓 主食是一窩白螞蟻  4日晚上9點52分,市資源規劃局值班室接到市公共安全平臺發送的信息,某部隊營區內發現一隻穿山甲。該局森保處立即通知野生動物救助者何火寶前往了解情況,並將穿山甲安頓到野生動物臨時救助點。
  • 潮州又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穿山甲,已經有4次發現穿山甲
    6月14日上午,潮州市湘橋區磷溪鎮蘆莊村村民發現一隻穿山甲。湘橋區農業農村局接報後,迅速聯合市野保辦及西湖動物園野保救助站前往救助,並上報上級相關部門。現該穿山甲已被救助到西湖動物園野保救助站,由專人照料、保護。
  • 穿山甲與國寶大熊貓同一級別!由二級保護動物變為一級保護動物!
    要知道熊貓是一級保護動物,現在穿山甲也變成一級保護動物,且保護難度比熊貓難得多!同時還是印證了一句話,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它之所以能變成保護動物還是因為大量不法分子對其進行捕殺,獲取穿山甲身上利益,有了市場的存在,不法分子才願意幹這種違法活動!捕殺穿山甲是會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現在變為一級保護動物,那便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寫入「藥用研究」?
    健康時報記者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注意到,這是落款日期為4月1日發布的《關於發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2020年度項目指南(第二批)的通告》。健康時報記者登錄該委員會官網注意到,文件中有關白海豚藥用研究表述已消失。將「針對白海豚、中華鱟等北部灣特色藥用海洋動物資源」,修改表述為「立足於北部灣特色藥用海洋動物資源」。
  • 多次在湖北露面的TA,擬升為一級保護
    施行30餘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終於迎來首次大幅修訂。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公開徵求意見,這是自1989年野生動物保護法施行以來第一次大幅度修訂《名錄》。新修訂的《名錄》有哪些亮點,對更好保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有怎樣的意義?
  • 宋茜守護瑞獸亞洲象 關愛瀕危野生動物
    今日,由北京綠色陽光環保公益基金會攜手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北京故宮宮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發起的「守護瑞獸行動」公益項目,曝光亞洲象守護者宋茜公益海報。號召大眾一同守護華夏瑞獸亞洲象,不消費象牙製品,為它們留下棲息地,珍視自然,守護瑞獸。
  • 長江江豚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動畫電影《江豚》今年將上映!
    「微笑精靈」長江江豚「升級」啦~2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新修訂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式公布,長江江豚等6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國家一級。長江江豚,在地球上已生存了約18萬年,是這顆藍綠色星球上很早很早的「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