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二豬 物種日曆
中華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古稱鱗鯉,它不能穿山只會挖洞,也沒有一個兄弟叫穿山乙。短粗的尾巴、圓圓的腦袋、大大的耳朵,渾身長滿堅硬的鱗片,在所有穿山甲中最萌的就是它。
中華穿山甲,認準這個招風耳。圖片:Sarita Jnawali / Wikimedia
中華穿山甲生活在森林中的,是一種膽小害羞的小動物。除了渾身長滿鱗片,穿山甲的另一個特徵就是它嘴裡的牙齒已經退化,但有一條長長的舌頭,這條舌頭可以像彈簧一樣伸縮。藉助長而有力的爪子,它能挖開白蟻的巢穴,再將長舌頭深入到蟻穴中,將白蟻一掃而光。
生活在南美洲的食蟻獸也有長長的舌頭,也吃白蟻螞蟻,但它和穿山甲卻沒什麼關係。這種沒有親緣關係的物種長得卻很像的現象,被稱為趨同進化。
因為食性相近,食蟻獸也演化出了長長的舌頭。圖片:RedGazelle123 / Wikimedia
我第一次知道穿山甲這種動物,是動畫片《葫蘆兄弟》裡那隻淘氣的小穿山甲。它闖了禍挖開了葫蘆山,讓被封印的蛇精和蠍子精跑了出來,後來小穿山甲帶著老爺爺找到了七彩葫蘆籽還幫助老爺爺一起種葫蘆,但最終卻慘死在妖精手下。
動畫片裡的小穿山甲結局很慘,但現實中穿山甲的命運,比動畫片裡更慘。
德國萊比錫動物園飼養的中華穿山甲。圖片:David J. Stang / Wikimedianachbarnebenan
其實在我小時候,也就是80年代,我國穿山甲的數量還不算少。那時我國境內尤其是南方,還有一定數量的森林;加之穿山甲的習性比較隱秘,過著晝伏夜出的生活,長相也沒有大熊貓、金絲猴等明星物種惹眼,存在感比較稀薄,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麼種動物。
但隨著人類活動的影響,森林逐漸減少,失去棲息地的穿山甲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由於我們對它的了解甚少,連殘存穿山甲的分布情況和種群數量都不清楚。
子虛烏有的「療效」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由於一些錯誤的認識,我們認為穿山甲的鱗片和肉,有一些子虛烏有的「神奇」作用。這讓穿山甲的命運悲催更上一層樓。
穿山甲的鱗片經過炮製以後被稱為「山甲珠」,而在民間,則認為吃穿山甲的肉能夠「通乳」,後來更是意淫了更多聽著就不切實際的功效,比如「活血散結、通經下乳、消癰潰堅」等等。在西南一些地區,就有婦女產後吃穿山甲「下乳」的傳統。
慢慢的,這種只在少數地區有的習慣擴散到了全國更多地方。這讓穿山甲的市場需求逐漸增加,穿山甲的身價也漸漸升高。原來百十塊就能買一隻,到了2010年就要上千塊一隻。原先村民只是在上山幹活,偶遇到穿山甲的時候,將它捉了拿去賣錢改善下生活,而隨著穿山甲身價水漲船高,就有人開始做專職的「穿山甲獵人」,逐個山頭掃蕩穿山甲。
緬甸黑市上出售的穿山甲活體。圖片:Dan Bennett / Wikimedia
而穿山甲還有一個悲催之處,就是它的防禦策略:白天在洞裡躲藏,人們只要發現它,直接就「甕中捉鱉」了。身披鱗甲是它禦敵的手段,遇到敵害時穿山甲就將自己團成一個球。這種防禦機制在自然界裡幾乎是無懈可擊,一般的食肉動物都拿它無可奈何,但是,人類會用棒擊、火燒和水燙,在這些攻擊方式面前,穿山甲引以為豪的鱗甲毫無用處。
讓猛獸也無可奈何的穿山甲。圖片:Sandip kumar / Wikimedia
就這樣,中國的穿山甲就在短短數年時間被吃得所剩無幾了。但是市場需求還在增加,穿山甲獵人們就把眼光放到了國外——先是東南亞的穿山甲遭了殃,沒幾年,南亞的穿山甲也幾乎被洗劫一空。
這時穿山甲獵人又把目光投向了非洲大陸。根據IUCN的評估,現生的8種穿山甲都是受威脅物種。
馬來穿山甲 M. javanica,據文獻記載在中國也曾有分布。現存的8種穿山甲中,中華穿山甲、馬來穿山甲、菲律賓穿山甲的受威脅等級為極危,印度穿山甲、大穿山甲、南非穿山甲和樹穿山甲為瀕危,南非穿山甲和黑腹長尾穿山甲為易危。目前,穿山甲是全世界最常被走私買賣的哺乳動物。圖片:Piekfrosch / Wikimedia
不僅穿山甲,就連生活在美洲的犰狳都倒了黴,就因為有個硬殼子,也被當做穿山甲賣。
在4萬多年前的東南亞,曾經生活著一種體重能達到50千克的巨穿山甲,後來滅絕了,據推測也和人類活動有關,也許也是被吃滅絕的.....歷史真的就像車輪一樣在旋轉不停。圖片:《婆羅洲的哺乳動物》,二豬提供
升級了,但我很難過2020年6月5日,國家林草局發布公告,將穿山甲屬所有種(包括如今在我國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但是,我真的高興不起來。本來一種與世無爭,只想在山間林地中靜靜的吃螞蟻白蟻,洗洗泥水澡的小動物,生生就被我們的愚昧和貪慾弄得瀕臨滅絕。
穿山甲的鱗片。圖片:Kenneth Cameron / USFWS
其實,穿山甲的鱗片成分和我們的指甲相差無幾。還有人認為穿山甲肉有滋補的功效,事實上並不比羊肉營養價值更高,至於「通乳」的功效更是臆想。
隨著走私穿山甲生意的紅火,一些原來沒用的副產品也被加以利用,比如穿山甲的爪子,以前都是當做垃圾處理,現在有文玩界的拿來做手把件。
嗯,穿山甲全身都是寶——還真是諷刺啊。
幫助穿山甲在自然競爭中活下去的利器,鱗片和利爪,都成了人類殺害它們的理由。圖片:David J. Stang / Wikimedia
有人可能就想不通,這不就是一個動物嗎?滅絕就滅絕了吧,對我們有什麼關係呢?今天我也不想說這些,就談談文明。我們智人的社會,雖然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史僅僅幾千年,在地球歷史上也就算眨眼間的功夫,但是我們所創造出的燦爛文明,是這個藍色星球上不曾有過的。
那文明是什麼?恐怕很多人都不能解釋清楚。我認為,文明的一個表現,就是我們對和自己毫無關係的個體的看法,對於其他個體,或者其他生命的尊重。正如孟子所說:「仁者愛人」,博愛正是文明的一種體現,而這也正是我們文明能夠永遠前進的動力。
我有一個小小的願望,在未來,穿山甲不是國一,也不是國二,它能擺脫瀕危的命運,安靜地在無人打擾的山林中吃白蟻,洗泥水澡。
也許,我們每個人做一點點的努力,就能讓穿山甲實現它小小的願望。
本文是物種日曆特約稿件,來自物種日曆作者@二豬。
原標題:《穿山甲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了,可我卻高興不起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