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穿山甲終於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們來說說穿山甲究竟長什麼樣子。
我相信大多數人並沒有見過穿山甲,這也並不奇怪,我國大多數動物園並沒有穿山甲,這說明穿山甲飼養的不容易。
既然不認識,我們就先認識一下穿山甲:
穿山甲是唯一被鱗片覆蓋的哺乳動物。鱗片由角蛋白構成,這是一種與我們頭髮和指甲相同的材質。
首先說明:
上圖不是穿山甲
是犰狳
它們也並不是親戚,雖然它們都擅長挖土,吃白蟻、螞蟻,遇到敵人都團成球,但是犰狳和穿山甲各有各的家。
它們長得像只是因為選擇了類似的演化道路,有趣的趨同演化使得它們具備了相像的外觀。
在食物上穿山甲比犰狳要專一,只吃螞蟻和白蟻為食,而犰狳還會吃腐肉甚至植物。
穿山甲一共有8種,4種在亞洲,4種在非洲
亞洲:
中華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印度穿山甲Manis crassicaudata
菲律賓穿山甲Manis culionensis
馬來穿山甲Manis javanica
非洲:
長尾穿山甲Phataginus tetradactyla
大穿山甲Smutsia gigantea
南非穿山甲Smutsia temminckii
樹穿山甲Phataginus tricuspis
我們把中華穿山甲列在第一位,它也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
然而很可惜,我們的穿山甲圖片中恰恰是中華穿山甲最少,因為它們野外數量稀少,人們難得一見,僅僅近年來幾起穿山甲跑到人家被救助的新聞中能看到它們的身影。我們平常看到的罰沒穿山甲無論是活體還是胴體、鱗片、其他製品,幾乎都來自東南亞或非洲。
初步區分
認識中華穿山甲前,我們先分清它來自亞洲還是非洲,亞洲四種穿山甲在鱗片之間有剛毛,而非洲穿山甲沒有。
亞洲(馬來穿山甲):
MICHAEL PITTS / NATUREPL / NATURE IN STOCK
非洲(南非穿山甲):
COURTESY OF LISA HYWOOD / TIKKI HYWOOD FOUNDATION
細分差別
中華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MICHAEL PITTS / NATUREPL / NATURE IN STOCK
中華穿山甲雖然冠名中國,但其實不是我國獨有物種,除我國外:不丹、印度、寮國、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也都有它們的分布。
最明顯特點:皮膚顏色比鱗片顏色淺的多
尤其是對比來自印度的小夥伴
印度穿山甲(Manis crassicaudata):
FRANCOIS SAVIGNY / NATUREPL / NATURE IN STOCK
中華穿山甲還有個特別明顯的特徵:
MICHAEL PITTS / NATUREPL / NATURE IN STOCK
1 特別明顯的扇風耳——發育良好的外耳,
2 耳後的鱗片逐漸增大——對比上面印度穿山甲,耳後的鱗片大小對比很明顯。
再看看另一個小夥伴
菲律賓穿山甲(Manis culionensis)
雖然也是皮膚比鱗片淺,但是外耳比較小,而且鱗片更小、更多:
ROGER DOLOROSA / KATALA FOUNDATION
馬來穿山甲(Manis javanica)
猛一看也差不多:
MICHAEL PITTS / NATUREPL / NATURE IN STOCK
外耳沒有中華穿山甲的大,而且耳後的鱗片有龍骨狀的凸起:
足部:
MICHAEL PITTS / NATUREPL / NATURE IN STOCK
中華穿山甲前腳爪比後腳爪大得多;前後腿內側無鱗片,前後腿下部覆有鱗片;鱗片延伸至腳趾。
更多區分:
中華穿山甲頭長(頸部到口鼻部)比馬來穿山甲的短;
與菲律賓穿山甲、馬來穿山甲相比,它的尾巴與體長的相對長度更短;
局部卷尾,馬來穿山甲和菲律賓穿山甲是完全卷尾,印度穿山甲和中華穿山甲一樣局部卷尾。
中華穿山甲今天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記住它的樣子了麼?
出題時間
這是哪種穿山甲呢?
DEXTER ALVARADO / KATALA FOUNDATION
請在評論中告訴我,前3位答對者有獎品~
大有乾坤的穿山甲母子寶寶
讓人與動物共享生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