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其中,6月5日,穿山甲升為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從此,穿山甲不再入藥。
《中國藥典》2020版編制大綱中明確提出,野生資源枯竭的品種將從藥典退出,這或為穿山甲未收載進本次藥典的原因之一。
而馬兜鈴、天仙藤的基源均為馬兜鈴同屬植物的不同藥用部位,未收載的原因或是由於其存在腎毒性。黃連羊肝丸未收載的原因,是因為處方中含有夜明砂(蝙蝠類動物的糞便)。
穿山甲被認為是「世界上被販賣最多的哺乳動物」,如今穿山甲科的8個物種都面臨嚴重威脅,中華穿山甲和馬來穿山甲更是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極危」物種。為加強保護,6月5日,我國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為中醫藥發聲
動物瀕危與中醫藥無關
一種是為中醫藥發聲型,認為穿山甲的瀕危其實和中醫藥並無關係,是因為人類對穿山甲的非法偷獵、非法經營利用、非法貿易,並非是因為中醫藥對穿山甲的入藥。
這一個類型的網友態度很明確,認為中醫藥為穿山甲等瀕危物種背了鍋。
中醫藥是偽科學
理應被廢止
第二種類型的網友認為,中醫學把動物入藥都是無稽之談,早就該廢止了。
此種類型的論調是,中醫將動物入藥做藥引都是古代愚昧的產物,是沒有科學依據存在的,大力支持這種將物種退出藥典的做法。
保護動物
保護中醫
另外一種態度則是支持保護瀕危動物,但是拒絕黑化中醫。這一部分網友力挺中醫藥將部分動植物入藥的療效。
近年來,隨著打擊非法貿易執法力度的加強,以及公眾宣傳教育效果的逐步顯現,包括食用、裝飾用等在內的穿山甲非法需求已有所降低。然而穿山甲合法需求量依然巨大。《中國藥典》中記錄了中華穿山甲的功能主治包括:消腫潰癰,通經下乳等。在中國,穿山甲甲片可藥用,但僅限於定點醫院臨床使用和中成藥生產。如今,隨著穿山甲退出藥典,勢必會對瀕危的穿山甲形成更好的保護。
根據鳳凰中醫調查發現,國內穿山甲的種群數量自上世紀70年代至今已經下降了90%,甚至還多,這意味著穿山甲在自然界中是非常少見的,距離滅絕僅有一步之遙。從保護的角度講,穿甲山不入藥對我國乃至全球穿山甲保護確實都是有好處的。
鳳凰中醫特約評論員王洋認為,隨著人們大量獵捕,甚至是非法獵捕穿山甲,其保護級別的提升是形勢所迫,也是大勢所趨。但是面對輿論對中醫藥的爭議,則是要謹慎看待。謹防被「無腦中醫黑」帶節奏,對中醫藥產生誤解,影響中醫藥在國人心中的地位。
看到這裡,你對穿山甲退出《中國藥典》,不再入藥一事有何見解,歡迎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