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識一物】白馬雪山動物——棕胸巖鷚

2021-02-11 白馬雪山滇金絲猴

在白馬雪山保護區工作近4年的時間裡,我用相機拍了很多美麗奇妙的東西,但拍鳥還是第一次。儘管在每次巡護途中,你總會看到很多漂亮的鳥兒或是聽到很多鳥鳴聲,但將它們定格成畫面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鳥兒的警惕性很高,在廣闊的區域無拘無束的自由飛翔,很難找到鳥的「落腳點」,這讓我不禁對那些觀鳥拍鳥的朋友發自內心的敬佩和羨慕。其實拍鳥不僅能鍛鍊身體、愉悅身心,還能學到很多生態知識。希望終有一天,我這隻「攝影菜鳥」也能通過學習實踐,將保護區的動態美透過鏡頭為大家一一呈現。

英文名:Rufous-breasted Accentor

形態特徵:體長約160mm;嘴黑色,嘴基黃色;跗蹠和趾淺棕色;眉紋前部棕白,後部鏽棕色,具黑色縱紋。頦、喉白色,具點狀黑色羽端斑;胸部鏽棕色;腹部棕白色,具黑色縱紋。翅、尾暗褐色,羽緣棕色,雌雄羽色相似。

生態習性:分布於海拔4500m以下的各類生境,棲息於高山灌叢草甸或耕地邊密被蕨類和雜草的山坡。以植物種子和果實為食,繁殖期主要以昆蟲等為主食。食蟲益鳥、傳播種子。營巢於各種灌叢地面,巢用地衣、乾草、羽毛等築成。每窩產卵4至5枚,大小約14mm至18mm。棕胸巖鷚在中國僅見於西南地區,種群數量較豐富,保護區內為留鳥,有垂直遷移的習性。

相關焦點

  • 美麗的白馬雪山(一)
    知識庫白馬雪山哺乳動物及鳥類動物的垂直分布概況——海拔2000~2800米的暖河谷溪流灌叢草坡生境記錄的哺乳動物約有21種,鳥類動物88種。如北樹鼩、大靈貓、小靈貓、雛雞、大山雀等。——海拔2800~3200米的中山雲南松與落葉闊葉林生境記錄的哺乳動物約有70種,鳥類動物147種,如金貓、雲豹、水鹿、豬獾、白腹錦雞、山斑鳩等。
  • 雲南白馬雪山發現瀕危動物金錢豹 專家:個體在兩隻以上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8月6日,經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專家鑑定,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日監測到的金錢豹和2018年監測到的金錢豹屬於不同個體。鑑定結果表明,在白馬雪山保護區生存的珍稀物種金錢豹個體在兩隻以上。
  • 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現身白馬雪山保護區
    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現身白馬雪山保護區 2020-12-29 1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滇金絲猴、林麝、青鼬……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現身雲南白馬雪山...
    近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霞若片區工作人員在回收整理紅外相機資料時,驚喜地發現了滇金絲猴活動影像。據介紹,這是該片區首次通過紅外相機監測到滇金絲猴,這表明白馬雪山保護區旗艦物種滇金絲猴的種群數量在不斷增加,其活動範圍也在不斷擴大。
  • 白馬雪山滇金絲猴36年增加2200隻
    掌上春城訊2019年8月,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布設的紅外相機,再次捕獲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的珍貴影像,且與首次發現的為不同個體,證實了保護區內金錢豹種群狀況良好,活動範圍逐步擴大,保護成效顯著;12月中旬,保護區生態研究所對布控於保護區南部薩瑪閣一帶的紅外相機進行儲存卡的回收和檢查工作。其中,布設在阿克的一臺紅外相機拍攝到了水鹿的活動影像。
  • 雲南白馬雪山保護區拍攝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影像
    近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對保護區北部一條紅外相機監測樣線進行了數據回收,在對紅外相機數據回收整理分析時,發現了黑熊、黃喉貂、獼猴、豺、血稚等多種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的活動影像,為研究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和棲息地環境的保護工作提供珍貴資料。
  • 滇金絲猴、林麝……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現身雲南白馬雪山保護區
    近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霞若片區工作人員在回收整理紅外相機資料時,驚喜地發現了滇金絲猴活動影像。據介紹,這是該片區首次通過紅外相機監測到滇金絲猴,這表明白馬雪山保護區旗艦物種滇金絲猴的種群數量在不斷增加,其活動範圍也在不斷擴大。
  • 雲南白馬雪山保護區拍攝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影像
    2020-11-21 07:11:03 來源: 妄言娛樂 舉報   近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對保護區北部一條紅外相機監測樣線進行了數據回收
  • 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滇金絲猴種群再添新丁
    6月11日,雲南省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次傳來好消息,響古箐片區滇金絲猴群「二戊」家庭的母猴「毛臉」,6月8日晚順利產下一隻滇金絲猴寶寶,母子健康。據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響古箐滇金絲猴展示群共有8個家庭,猴群數量已達到50多隻。
  • 黑熊、獼猴、豺……白馬雪山保護區拍到珍稀瀕危物種活動影像
    掌上春城訊2020年11月10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對保護區北部一條紅外相機監測樣線進行了數據回收,在對紅外相機數據回收整理分析時,發現了黑熊、黃喉貂、獼猴、豺、血稚等多種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的活動影像,至此,該保護區已經拍攝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影像。
  • 在梅裡雪山的飛來寺和白馬雪山的霧濃頂村,她生活了近二十年
    這是喬陽寫在她第一本書《在雪山與雪山之間》首頁的話。在梅裡雪山的飛來寺和白馬雪山的霧濃頂村,她生活了近二十年。這裡的山山水水鳥獸魚蟲,她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仿若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從海拔2000米的亞熱帶乾暖性河谷灌叢到海拔5000米的高山流石灘,貝母、各類野山菌、高山杜鵑、綠絨蒿、大果紅杉……喬陽在雪山和雪山之間行走,從靜默、聆聽到記錄、講述。
  • 鴝巖鷚——你認識幾個字?
    鴝[qú]巖鷚[liù]學名:Prunella rubeculoides英文名:Robin(英['rbin]美['rbin])Accentor(英[k'sent]美[k'sent])鴝巖鷚,雀形目,巖鷚科,巖鷚屬的一種。
  • 支付寶iOS版新增掃一掃識物 支付寶在線掃碼識物在哪裡掃
    本次更新帶來了首頁「掃一掃——識物」:對準物體拍照識別,快速獲取商品、植物、動物、汽車的相關信息。去年微信的「掃一掃」也新增「識物」操作。1、支付寶iOS版App將版本升級到v10.2.6,點擊首頁的掃一掃,點擊下方的識物按鈕,即可切換到識物功能;2、掃一掃識物是指以圖片或者視頻(商品圖:鞋子/
  • 在白馬雪山待了10年,他才拍到這張滇金絲猴全家福
    【編者按】:16歲進入自然保護區工作的肖林說自己一輩子是「看林子的人」,他把自己的事業奉獻給了白馬雪山和傳奇物種滇金絲猴。在最新出版的自傳《守山》中,肖林記錄下了如何與雪山為伴、與猴為鄰的35年。經授權,摘選書中精彩片段,了解他與傳奇物種滇金絲猴結緣的故事。標題和文中小標為編者所擬。
  • 專欄|每周識鳥——雕鴞
    【每周識鳥】是我館的原創欄目,我們會在每周介紹一種在我館展廳內展出標本的鳥類,並標註展品位置,同時配上一張特徵明顯的畫作
  • 看到了白馬,王子就不遠了!世界上最美的白馬都在這裡
    忽一日,他們決定騎上馬背離開家鄉,一路向東,去開闢一種全新的生活,而早已適應了雪山生活的白馬,則成了他們統一的遠行伴侶。烏珠穆沁人與留守家鄉的人分手告別時,頭裹白紗,身著白色蒙古袍,騎著白馬,並淚眼執手相約,他日再相見,這蒼茫天地間的純白色,便是後代子孫別後重識的標誌。白色,在烏珠穆沁人眼中,甚至在整個蒙古族的信仰裡,都是和平與聖潔的象徵。再沒有哪種顏色,能夠代替白色曾帶給他們的美好與感動。
  • 每周識鳥——冠斑犀鳥
    【每周識鳥】是我館的原創欄目,我們會在每周介紹一種在我館展廳內展出標本的鳥類,並標註展品位置,同時配上一張特徵明顯的畫作,方便讀者們記住它的容貌。此外,冠斑犀鳥的美麗不僅限於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和長長的眼睫毛,臉頰兩側的白色斑塊更將其面容凸顯的俏皮可愛。
  • 帶著妹子們去西藏:在香格裡拉腹地徒步穿越雨崩村一睹梅裡雪山
    第五站——梅裡雪山(雨崩村)上期我講到,為了讓大家在海拔約3000米的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縣獨克宗古城適應高原環境,在這裡停留了2天2夜,時間一過,大家狀態基本良好,沒有人出現高反症狀。隨著海拔逐漸升高,在德欽縣境內看到了此行中的第二座雪山——白馬雪山。只是距離太遠,氣候變化極快,雪山時隱時現,勉強看到了雪山山頂的一個尖,而且還是司機告訴我們那就是白馬雪山,否則我們都不會發現。
  • 滇藏線的夢幻,一半的美景都在這座雪山裡
    △金沙江大拐彎從大拐彎觀景臺繼續往西走,海拔開始上升,汽車要翻越夾在金沙江與瀾滄江之間的白馬雪山。白馬雪山是雲南第二高峰,主峰是海拔5640米的扎拉雀尼峰。△白馬雪山對於喜歡享受駕駛樂趣的朋友,滇藏線絕對不輸川藏線。
  • 專欄|每周識鳥——原雞
    【每周識鳥】是我館的原創欄目,我們會在每周介紹一種在我館展廳內展出標本的鳥類,並標註展品位置,同時配上一張特徵明顯的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