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超低楊氏模量-Ti合金,用於生物醫學應用

2020-08-28 3D科學谷

在用於生物醫學尤其是骨科的金屬生物材料中,鈦及其合金與不鏽鋼和鈷鉻合金相比具有最合適的特性,因為它們具有很高的生物相容性,比強度和耐腐蝕性。

根據鈦合金的相組成,可將其分為三大類,即α,β和α+β合金。本質上,微觀結構取決於合金元素的類型和數量,因為同構的α相穩定劑(Zr,Al,Sn,O和Si)優先溶於α相,擴展了其相場,而同構的β相溶解在β相中的穩定劑(H,Mo,W和V)在β相場中起相同的作用。根據合金化程度和熱機械加工路徑,可以調整α和β相的平衡,從而可以調整強度、韌性和抗疲勞性等性能。

來自特倫託大學工業工程系的研究學者在《A 3D-Printed Ultra-Low Young’s Modulus β-Ti Alloy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論文中評估了亞穩態β-Ti21S合金作為生物醫學零件的潛力。本期,3D科學谷與谷友共同來領略通過3D列印實現的亞穩態β-Ti21S合金所具備的特點。

*3D科學谷QQ群-金星群3000人已滿,下載論文原文請加入木星群:106477771*

3D列印人體植入物。來源:Stryker

極低的楊氏模量

通過基於粉末床的選區雷射熔化金屬3D列印技術(L-PBF)可以製造出接近完全緻密(99.75±0.02%)的樣品。義大利特倫託大學工業工程系開發的材料僅由亞穩態β相組成,其柱狀晶粒沿建築方向取向。

該材料具有極低的楊氏模量(52±0.3 GPa),這種合金從未有過報導。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σy0.2= 709±6 MPa,極限抗拉強度(UTS)= 831±3 MPa)和高拉伸強度(21%±1.2%),在沒有任何熱處理的情況下,它與鍛造合金相近,並且與經過熱處理的5級Ti相當。通過細胞毒性測試證明的良好生物相容性證實了其非常適合生物醫學應用。

減輕應力屏蔽效果

論文中指出,除了Ti-6Al-4V ELI(ASTM F 136)外,ASTM僅將Ti-6Al-7Nb(ASTM F 1295)標準化為生物材料。但是,α+β合金的主要局限性之一是其相對較高的楊氏模量E,介於110 GPa和120 GPa之間。骨組織之間的剛度不匹配,將會引起應力屏蔽效應。

由於使用功能梯度開孔多孔金屬生產骨科植入物的可能性,AM-增材製造技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通過金屬3D列印,目的是模仿骨骼的複雜結構,以增加植入物的骨整合。多孔材料的主要優點是減少了骨骼與植入物合金之間的彈性模量不匹配,減輕了應力屏蔽效果並改善了植入物的形態,為組織向內生長提供了生物材料錨固效應。

無需熱處理

與α+βTi合金相比,β鈦合金的另一個與AM-增材製造相關的優勢在於可以抑制β-Ti合金中的馬氏體相變。確實,雷射粉末床熔化(L-PBF)AM工藝的典型高冷卻速率導致α+β合金必須先進行熱處理,然後再從L-PBF建造平臺的上移除零件,以獲得精細的針狀或粗層狀微觀結構。不幸的是,並不是任何生物醫學製造商都具有真空爐的配備。

特倫託大學工業工程系使用的是通過等離子體霧化生產的預合金化的β-Ti21S合金(GKN Hoeganaes Corporation,Cinnaminson,NJ,美國,D10 =25μm,D50 =41μm,D90 =60μm)。粉末的化學組成(重量%)為14.6%Mo,2.8%Al,2.8%Nb和0.3%Si,0.11%O和0.004%N,Ti餘。

(a)β-Ti21S粉末的通用圖和(b)高倍放大圖(掃描電子顯微鏡,SEM)

高的斷裂伸長率

通過金屬3D印表機-義大利SISMA的MYSINT100型L-PBF設備,雷射熱量輸入保持在40 J / mm3至90 J / mm3之間。使用氬氣氣氛,處理層厚度設定為20μm。

最後測試結果表明,用氣體霧化的商業粉末可以成功地生產出幾乎完全緻密的樣品。即使快速凝固,也可以獲得完全亞穩的β結構。所獲得的楊氏模量是文獻報導的β-Ti合金(52 GPa)中最低的,其機械強度略低於Ti-6Al-4V,與其他β-Ti合金相近。高的斷裂伸長率表明良好的應變適應能力和限制變形的可能性。此外,生物實驗結果表明,實驗和參考樣品未檢測到細胞毒性。

3D科學谷Review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了解,應力屏蔽是指當兩種模量不同的材料放在一起使用時,模量大的材料承擔更大的應力。以常見的植入物製造材料鈦合金為例,當該材料被移植入體內,由於鈦合金的模量遠大於人體骨骼的模量,所以鈦合金承擔更多的應力作用,這將不利於新骨的生長。

儘管整形外科植入物通常非常成功,但許多患者仍面臨主要併發症:植入物相關感染和植入物鬆動。隨著許多患者在60歲之後首次接受植入物,並且患者的預期壽命增加,這是未來植入物的主要問題。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開發了一種新的鈦植入物。研究人員認為,通過3D列印多孔鈦植入物並且進行表面改性可以預防這些併發症等,該團隊使用合理的設計原理和增材製造技術,在醫學級鈦合金中創建了有序互連的多孔微結構,非常適合骨骼的生長。

而國內華中科技大學魏青松老師在改性醫用鈦合金雷射選區熔化原位製備合金方面展開了積極的研究,有望獲得適合人體骨骼應用的低模量高強度鈦合金。

3D科學谷在將要發布的《3D列印與骨科植入物白皮書3.0》中,對3D列印骨科植入物的商業化發展情況做了細緻分析,包括全球已商業化的產品、中國已商業化的產品,一站式的增材製造解決方案、由3D列印技術催生的新興商業模式。白皮書還對骨科3D列印植入物商業化的推動因素進行了分析,包括不斷優化的增材製造解決方案、標準與審批指導原則等。敬請關注本年度的《3D列印與骨科植入物白皮書3.0》發布。

網站投稿請發送至2509957133@qq.com

相關焦點

  • 3D列印超低楊氏模量-Ti合金,用於生物醫學應用
    在用於生物醫學尤其是骨科的金屬生物材料中,鈦及其合金與不鏽鋼和鈷鉻合金相比具有最合適的特性,因為它們具有很高的生物相容性,比強度和耐腐蝕性。根據鈦合金的相組成,可將其分為三大類,即α,β和α+β合金。3D列印人體植入物。來源:Stryker極低的楊氏模量通過基於粉末床的選區雷射熔化金屬3D列印技術(L-PBF)可以製造出接近完全緻密(99.75±0.02%)的樣品。義大利特倫託大學工業工程系開發的材料僅由亞穩態β相組成,其柱狀晶粒沿建築方向取向。
  • 口腔醫學領域3D列印材料的研究進展
    3D列印主要優點包括:提高製造精度、簡化繁瑣的製作過程、節約加工材料和人力資源,經濟環保,縮短生產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實現了個性化製作。在口腔醫學領域,3D列印技術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以及研究,其中口腔修復學、口腔種植學、口腔正畸學、口腔內科學都有涉及,還包括生產用於牙科種植導板、顱頜面和整形外科植入物的製造,以及用於植入物和牙齒修復體的內冠和骨架的製造等等。
  • 什麼是材料的楊氏模量?它的定義與計算公式是什麼?
    換一種說法:楊氏模量值低表示固體具有彈性。高的楊氏模量值表示固體無彈性或硬。各向同性和各向異性材料楊氏模量通常取決於材料的取向。各向同性材料在所有方向上均顯示相同的機械性能。比如純金屬和陶瓷。處理材料或向其中添加雜質會產生使機械性能具有方向性的晶粒結構。這些各向異性材料可能具有非常不同的楊氏模量值,這取決於是沿晶粒還是垂直於晶粒加載力。各向異性材料的好例子包括木材,鋼筋混凝土和碳纖維。
  • 3D列印金屬材料之鎳基合金和鈷鉻合金
    與鐵基合金和鈷基合金相比,鎳基合金可工作在高溫和高應力環境下,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抗氧化、耐熱腐蝕性能。隨著航空事業的發展,3D列印的鎳基合金物件因其優良的性能,被用於製備航空發動機中的渦輪盤、渦輪葉片等熱端部件,提高了發動機的穩定性和熱效率,使得航空發動力具有更大的推力。含鈦50%的鎳合金,形狀記憶效果好,多用於製造太空飛行器結構件、人造心臟馬達等。
  • 楊氏模量與彈性模量
    楊氏模量是描述材料在彈性階段拉伸狀態應力應變關係的(正應力)的物理量,彈性模量是描述彈性體(包括一維二維三維)在彈性階段應力應變關係的物理量。
  • 陶瓷or金屬|3D 列印材料在口腔醫學領域的應用
    高分子材料已成為目前3D列印領域中基本的成熟的列印材料, 塑料作為高分子材料的代表, 具有較好的熱塑性、流動性與快速冷卻粘接性以及其迅速固化的性能。另外, 由於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粘接性, 可以使其能夠與陶瓷、玻璃、纖維、無機粉末、金屬粉末等形成新的複合材料, 在口腔醫學中, 聚乳酸 (PLA) 、聚己內酯(PCL)、聚富馬酸二羥丙酯(PPF)等屬於比較常見的3D列印材料。
  • 楊氏模量的測量
    楊氏彈性模量的測定是材料力學的一個重要課題,任何固體受荷載所產生的應力、應變和變形都和楊氏模量有關 . 測量固體材料的楊氏模量關鍵在於測量材料受力後的形變大小,通過本實驗的設計可以學習不同的測量微小長度的方法 .【預習要求】1 .
  • 光電傳感器的金屬楊氏模量的測量
    首先由光電傳感器將位移變化轉換為電流量的變化,電信號經過I-V轉換、放大及模數轉化後,最後送入單片機進行數據處理,同時通過鍵盤來實現人機對話,並在顯示器上顯示出結果,實現楊氏模量測量的智能化。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6/347816.htm0 引言金屬材料楊氏模量的測量是綜合大學和工科院校物理實驗中必做的實驗之一。
  • 3d列印材料大全,看看你知道幾個
    在3d列印領域,3d列印材料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3d列印材料是3d列印技術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某種程度上,材料的發展決定了3d列印能否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目前,3D列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樹脂、橡膠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等。另外,彩色石膏材料、人工骨粉、細胞生物材料、砂糖等食品也用於3D列印領域。
  • 楊氏模量、彈性模量、剪切模量、體積模量、強度、剛度,泊松比,分清了嗎?
    材料的「模量」一般前面要加說明語,如彈性模量、壓縮模量、剪切模量、截面模量等。這些都是與變形有關的一種指標。 楊氏模量(Young's Modulus):楊氏模量就是彈性模量,這是材料力學裡的一個概念。
  • 未來器官也可以用3D列印——3D生物列印技術
    目前,3D列印設備已經廣泛地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消費電子、工業、醫療、建築等領域。隨著3D列印技術越來越成熟,它的應用範圍將越來越廣,未來將深刻的改變世界製造業的理念、方法和格局。3D列印在醫療行業甚至整個生命科學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一文了解:楊氏模量、彈性模量、剪切模量、體積模量、強度、剛度,泊松比
    楊氏模量(Young's Modulus):楊氏模量就是彈性模量,這是材料力學裡的一個概念。對於線彈性材料有公式σ(正應力)=Eε(正應變)成立,式中σ為正應力,ε為正應變,E為彈性模量,是與材料有關的常數,與材料本身的性質有關。
  • 自組裝肽基水凝膠的生物3D列印
    三維細胞構建的生物列印具有明確的結構和可控的細胞空間分布,在組織工程領域正變得越來越重要。人們正在開發新的3D組織模型,以研究在組織發育、受損或疾病組織再生過程中發生的複雜細胞的相互作用。目前,三維細胞列印的主要挑戰之一就是能夠形成結構和功能完整的生物結構。雖然3D列印技術取得了進步,但仍然缺乏合適的水凝膠或「生物墨水」來增強可列印性和細胞活力。
  • 空客金屬3D列印超強鋁合金粉末Scalmalloy在中國開賣
    主要用於航空航天應用,其高強度和低密度特性使其適用於為減輕重量而設計的拓撲優化結構。Scalmalloy®作為世界上第一種專門為增材製造工藝開發的材料,由於其高冷卻速率和快速凝固的特性,它具有獨特的微觀結構,在高溫下仍保持穩定。與其他鋁合金粉末相比,它具有極高的疲勞性能,可焊接性,強度和延展性,這使其特別適合於航空航天,運輸和國防應用等領域。
  • 巧婦不再難為無米之炊 3D列印材料大觀(全文)_3D印表機_辦公列印3D...
    PEEK材料適合製造人體植入物    PEEK具有優異的耐磨性、生物相容性、化學穩定性以及楊氏模量最接近人骨等優點這種材料具有較好的熱成型、堅韌性和耐候性,熱成型周期短、溫度低、成品率高。PETG作為一種新型的3D列印材料,兼具PLA和ABS的優點。在3D列印時,材料的收縮率非常小,並且具有良好的疏水性,無需在密閉空間裡貯存。由於PETG的收縮率低、溫度低,在列印過程中幾乎沒有氣味,使得PETG在3D列印領域產品具有更為廣闊的開發應用前景。
  • 楊氏彈性模量測量實驗綜述
    低彈模聚丙烯纖維混凝土本構模型及力學性能研究//中國矽酸鹽學會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分會、中國矽酸鹽學會房屋建築材料分會.第九屆全國纖維水泥製品學術、標準、技術信息經驗交流會暨中國矽酸鹽學會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分會纖維水泥製品專業委員會三屆一次會議、中國矽酸鹽學會房屋建築材料分會建築結構與輕質板材專業委員會三屆一次會議論文資料彙編[C].中國矽酸鹽學會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分會、中國矽酸鹽學會房屋建築材料分會:中國矽酸鹽學會
  • 無交聯絲素−明膠生物墨水用於軟骨組織工程的生物3D列印
    軟骨是一種高度專業化的結締組織,由於缺乏血管、淋巴系統和低細胞密度,其自我再生能力有限,因此,該組織的任何損傷都會保留多年,進一步退化,最終導致退行性疾病,如骨關節炎,導致關節功能受損和生活質量下降。在功能組織替代物的製造方面,3D生物列印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然而,因為大多數生物墨水材料需要有毒的化學交聯,導致軟骨組織再造面臨巨大挑戰。
  • 【楊氏模量】實驗須知
    【實驗原理介紹】楊氏模量是描述金屬材料抵抗形變能力的一個重要物理量,楊氏模量越大,材料越「結實」,變形越困難,鋼的楊氏模量相當於鋁的三倍 ,所以鋼比鋁「硬」。測量楊氏模量可以採用靜態拉伸法,即選取一根細長的鋼絲,沿長度方向施加外力使其伸長,假設外力為F,鋼絲橫截面積為S,鋼絲原長為L,伸長量為ΔL, 則對鋼絲施加的作用記為F/S,稱之為應力(顯然,同樣的力作用在不同橫截面積的鋼絲上,即便鋼絲一樣長,伸長量也不一樣,所以「單位面積上的力「顯然更為合理),鋼絲的變形用ΔL/L來表示,記為應變。
  • 聚合物、金屬、陶瓷和複合材料,3D列印材料原來這麼複雜!
    ,適宜用於兒童使用的製品。另外PCL還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在醫療領域中有很大的應用空間,在4D列印方面也有相當的發展潛力。 PEEK(聚醚醚酮) 目前對3D列印材料的開發中,PEEK正是熱點之一。其具有高熔點和優良的力學性能,在生物相容性方面也表現良好。在醫療領域中,由於經碳纖維增強的PEEK與人骨的楊氏模量最為接近,所以是一種理想的骨科植入物材料。
  • 超聲速可3D列印生物醫學部件
    這張圖片顯示的是細胞粘附在由冷噴3D列印生成的鈦合金上,展示出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不用膠、螺絲、加熱或其他傳統的粘合方法,康奈爾大學領導的一合作項目開發出一種3D列印技術,通過超聲速將粉末顆粒一起粉碎以製造多孔金屬材料。 這種被稱為「冷噴塗」的技術形式使得多孔結構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比傳統製造工藝製造的類似材料堅固40%。這種結構的小尺寸和多孔性使其特別適合於打造生物醫學組件,比如置換的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