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拜登擬任命「亞洲事務主管」,以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

2020-12-05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姜華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甄翔】英國《金融時報》2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導稱,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正考慮任命一位白宮「亞洲事務主管」,以應對來自中國的廣泛挑戰。

據《金融時報》報導,熟悉拜登過渡團隊內部事宜的5名消息人士透露,拜登考慮在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中設立亞洲事務主管一職。消息人士稱,拜登反覆強調「亞太地區機遇重大,但美國在該地區也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因此他上臺後將設置「適當的人員和機制」,以聯合盟友推進美國在亞太的利益和價值觀。報導稱,在「亞洲事務主管」下,還將任命3名高級官員負責管理3個地區的事務。一個負責中國,一個負責印度,還有一個負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及美國在該地區的其他盟友。不過,一位熟悉有關新職位討論的人士強調,拜登團隊尚未做出最終決定。

《金融時報》在報導中將白宮亞洲事務主管一職稱作美國總攬亞洲問題的「沙皇」。據稱,歐巴馬執政期間曾在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任職、現加入拜登過渡團隊的傑夫·普雷斯考特是這個職位的擬議人選之一。普雷斯考特今年10月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拜登將重構以美國為首的同盟關係以應對中國。

有分析稱,增設白宮亞洲事務主管會增加官僚程序,拖慢白宮決策進程。但也有分析認為,增設這一職位能向那些對川普削弱同盟關係感到不滿的美國傳統盟友發出積極信號。同時凸顯出,自歐巴馬政府提出「重返亞洲」戰略以來,亞洲地區在美國外交中變得更加關鍵。

相關焦點

  • 英媒:拜登想設一個職位,為了中國
    英國《金融時報》2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導稱,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正考慮任命一位白宮「亞洲事務主管」,以應對來自中國的廣泛挑戰。拜登資料圖據《金融時報》報導,熟悉拜登過渡團隊內部事宜的5名消息人士透露,拜登考慮在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中設立亞洲事務主管一職。
  • 拜登正式談及上臺後的對華策略,將用「軟刀子」對抗中國?
    近段時間,拜登除了遛狗「跛腳」之外,最繁忙的事務應該就是與川普政府進行權力交接。不過,對於外界頗為關注的中美關係走向,拜登在這段時間似乎並未正式提及。近日,據英媒透露,國當選總統拜登正考慮任命一位白宮「亞洲事務主管」,以應對來自中國的廣泛挑戰。而在「亞洲事務主管」下,還將任命3名高級官員負責管理3個地區的事務。一個負責中國,一個負責印度,還有一個負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及美國在該地區的其他盟友。
  • 拜登擬提名布萊恩·迪斯出任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
    中新社華盛頓12月3日電 (記者 陳孟統)美國當選總統拜登3日宣布,擬提名經濟和氣候問題專家布萊恩·迪斯(Brian Deese)擔任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拜登在一份聲明中說,迪斯是「可以信賴的聲音」,他將協助其團隊更好地建設美國經濟,並以創造就業的方式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生存威脅。迪斯現年42歲,擁有耶魯大學法學博士學位。他曾在歐巴馬任內擔任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管理與預算辦公室副主任等職。
  • 拜登任命了一支「通訊娘子軍」
    據彭博社報導,當地時間11月30日,拜登將第一次接收總統每日簡報,並在簡報會後與過渡小組顧問碰面。除了與聯邦政府對接,拜登團隊也在忙活自己的組閣事宜。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當地時間11月29日,拜登發布聲明,公布白宮通訊聯絡團隊主要職務的擬任名單。
  • 美媒密集猜測拜登內閣名單,美國將出現首位女性國防部長?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鄭可 環球時報記者 張繼丹】儘管川普還沒承認敗選,但是美媒已經開始關注「當選總統」拜登的內閣成員名單。被拜登任命為白宮辦公廳主任的羅恩·克萊因22日證實,拜登將於當地時間24日宣布首批內閣任命名單。
  • 拜登新政府漸成型 有哪些老面孔?
    2013年至2017年擔任負責非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美媒指出,格林菲爾德在外交領域經驗豐富,對非洲事務非常熟悉,將成為拜登團隊中的非裔新面孔。2010年,海恩斯被任命為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2013年至2017年,海恩斯先後出任中情局副局長、副國家安全顧問,是第一位擔任這兩個職位的女性。若提名得到確認,海恩斯將成為美國首位擔任國家情報總監這一職務的女性,也是美國情報界任職級別最高的女性。
  • 拜登這回「大放厥詞」,美國將要強勢歸來?果然,又與中國有關
    分析人士稱,拜登團隊都是一些"老兵",尤其是在外交和立法領域方面。拜登宣布內閣成員後,還不得不面臨一棘手問題。消息人士稱,一些共和黨議員已明確反對拜登的任命。美媒稱,內閣成員的任命,還需要參議院的通過。目前,共和黨在參議院中的席位領先於民主黨,還佔據微小優勢。如此看來,拜登的所有舉動都有可能受到共和黨的"百般阻擾"。至於他口中提到的"美國歸來",也不能完全確定。
  • 被川普多次抓住「黑歷史」,拜登重點委任的白宮「幕僚長」克萊恩...
    來源:國際金融報當地時間11月11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進行了第一次重大人事任免,任命他的資深顧問羅恩·克萊恩作為自己入主白宮後的「幕僚長」。拜登表示,多年來,克萊恩對他來說是「無價之寶」。雖然川普仍未宣布敗選,但美國所有主要媒體都已經表示拜登勝選,如果情況沒有重大轉折,這一任命將到明年1月20日正式生效,克萊恩的任期也將從明年1月20日開始。拜登希望克萊恩在其1月20日就職後組建的團隊中發揮核心作用,拜登已承諾創建美國歷史上最多樣化的內閣。但是要做到這一點,他將不得不平衡民主黨的中間派和進步派的要求。
  • 「已沒有時間可以浪費」,拜登宣布了
    我需要一支在我上任第一天就做足準備幫我們重新奪回美國關鍵席位的團隊,他們要團結全世界來迎接我們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推進我們的安全、繁榮和價值觀。這是這個團隊的關鍵。拜登說,「這些人既有創新精神又有想像力,而且經驗豐富,經受過危機考驗。」
  • 拜登演講三次提及「領導世界」,英媒:重建美領導地位,說起來容易做...
    也有媒體提出,美國應以更謙遜、更合作的姿態歸來,包括與中國重新接觸。26日在被問到「中方是否同拜登團隊有接觸」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中方願同美方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加強溝通,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眼下,拜登正加速推進組建執政團隊。民主黨領導人稱讚拜登提名的人選正是美國「此刻所需」。
  • 美媒分析拜登應對核問題時應採取的四個步驟
    川普和拜登在核武器政策上的觀念截然不同,川普對待核戰爭的態度較為隨意,而拜登則同意前美國總統裡根的名言「核戰爭沒有贏家,因此決不能開打」。如今拜登已在總統大選中獲勝,美國將再次在全球減少核風險的工作中發揮領導作用。文章提出,拜登重置核議程應採取四個步驟。
  • 78歲生日已至,拜登離入主白宮還有多遠?
    拜登最近值得慶祝的事情很多:就在12天前,美媒預判他擊敗現任總統川普,不出意外將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雖然川普仍未承認敗選,並在多州發起法律挑戰,但目前來看各項法律挑戰都無明顯成效——就在拜登生日前一天,喬治亞州重新計票結果顯示,拜登仍然領先川普。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此前曾透露,冰淇淋是拜登最喜歡的食物之一。
  • 據AXIOS網站:拜登考慮任命已退休的四星上將奧斯汀·斯科特·米勒...
    據AXIOS網站:拜登考慮任命已退休的四星上將奧斯汀·斯科特·米勒為國防部長。 文/蘇懷瑾2020-11-28 05:06:57來源:FX168 亞洲交易博覽:每日抽獎,註冊有禮>
  • 英媒分析2021年部分國際熱點議題走向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英媒分析2021年部分國際熱點議題走向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記者 賈元熙)英國《觀察家報》1月3日發表題為《2021年的世界——全球政治今年將如何變化》的長篇綜述,分析2021年全球主要地區、重點國家及重要領域的形勢走向,文章由該報
  • 美媒: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正逐漸超越美國,拜登「前路漫漫」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在近日用標題為《中國的目標是成為全球氣候變化議題的領軍者》的16分鐘的專題視頻來表達了一個觀點——「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正在逐漸超過美國」。雖然川普本人單方面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一度導致巴黎協定資金出現缺口,但絲毫沒有影響到其他國家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決心。近幾年來,在應對全球氣候問題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中國。據相關媒體報導稱,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了太陽能電池板、鋰離子電池和電動汽車的最大供應商,其節能減排設備設施已經領先於其他國家。
  • 拜登放出一句話,說出自己的野心!卻被指責抄襲歐巴馬的原班人馬
    25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高呼:「美國回來了!」拜登還說,美國將再一次領導世界!這表達了拜登對自己未來的4年任期充滿了野心。拜登與他提名的內閣主要官員,第一次正式亮相!女性和少數族裔,掌握了拜登內閣若干最重要職位!昨天拜登公布的六名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方面的提名和被任命者,和拜登一起出現在德拉瓦州威爾明頓的慶祝儀式上。拜登已經公開提名了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方面的重要職位的人選,其中包括第一位領導美國情報部門的女性,還有第一位領導國土安全部的拉美裔人士。
  • 為應對氣候變化,拜登將會如何組建政府?
    【11月18日華盛頓報導】喬·拜登若能成功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將會立刻重視氣候變化問題。目前,拜登已經起草了數份行政令,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積極尋找部門負責人,要求其在執政過程中推行氣候變化應對政策——不僅限於環境部,甚至包括國防部、財政部、交通部。
  • 包道格:為什麼拜登的頭等大事應是美國而非中國?
    以下為包道格文章摘編:拜登需要將精力集中在少數幾個議題上,他已表明打算解決包括抗擊疫情、促進經濟發展、解決種族爭議在內的幾個主要問題。拜登還需要恢復內部秩序,以使政府能夠繼續專注於上述目標,不輕易改變方向。當前美國的力量和影響力已被大大削弱。因此,重建國內競爭與國外領導力應是拜登政府的當務之急,具體的中國議題須排在其後。
  • 美智庫上調臺海衝突風險等級至最高級別,專家:拜登團隊應清楚其...
    最近一段時間,蓬佩奧一直在給拜登政府「埋雷」。美國商業內幕網站14日說,蓬佩奧針對中國臺灣、古巴、伊朗等問題公布了一系列美國外交政策的重大變化,但很快引起反彈,不少分析認為,這是他在為自己提升政治資本。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米克斯14日形容,蓬佩奧近日宣布的一系列政策是「災難性、倉促的失誤」,而這也是本屆政府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