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氣候變化,拜登將會如何組建政府?

2020-12-04 國際能源網

【11月18日華盛頓報導】喬·拜登若能成功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將會立刻重視氣候變化問題。目前,拜登已經起草了數份行政令,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積極尋找部門負責人,要求其在執政過程中推行氣候變化應對政策——不僅限於環境部,甚至包括國防部、財政部、交通部。

內閣職位的熱門候選人,長期以來都支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例如國防部長候選人米歇爾·弗盧努瓦(Michèle Flournoy),以及財政部長候選人萊爾·布雷納德(Lael Brainard)。消息人士指出,在過渡交接期間,拜登核心團隊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候選人能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哪怕是白宮預算和監管辦公室這樣的非主要崗位也不例外。

對二十多位過渡團隊成員和顧問的採訪顯示,目前美國國會中,兩黨勢均力敵,且過去四年,監管體制鬆弛,川普總統敵視氣候政策,部分支持者對氣候變化應對策略期待過高——面對這樣的情況,拜登政府十分清楚自己面臨怎樣的挑戰。

共和黨人堅持認為,氣候問題立法需得到兩黨一致,而不是一黨獨斷。然而,對於減碳問題,兩黨觀點並不一致:共和黨認為只需完成煤炭發電站轉型,並擴大核電比重即可,而拜登則承諾,將用太陽能、風能,以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替代所有化石燃料發電廠。

與川普政府進行權力交接的過渡團隊中,有數十位氣候變化問題專家。甚至在非環境政策執行部門,也能看到這些專家的身影,如司法部、農業部和國防部。

在接聽世界各國領導人打來的祝賀電話時,拜登也不斷提到會重視氣候變化問題。其幕僚表示,拜登計劃在國務院各個地區事務管理局中,強調氣候變化問題。

新墨西哥州民主黨參議員,拜登政府內政部首席候選部長湯姆·尤德爾(Tom Udall)表示:「拜登不會只在一兩個部門強調氣候問題,而是強調所有部門皆需重視。」

拜登若想重啟並強化氣候變化法規,最有力的武器還是環保部。

過去四年來,川普廢除了所有主要的氣候變化法規,並削弱了環保部。拜登上臺後,新任部長將帶領制定新法規,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環保部的規模和權威性都將得到擴大。

交通部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面也將採取新策略,他們將與環保部合作,起草嚴格的新法規,限制車輛排放,提升燃油效率,同時大力提倡民眾使用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

國防部也將採取一系列氣候變化應對政策。

拜登政府的國防部過渡團隊成員包括分管作戰能源的副部長莎朗·博克(Sharon A. Burke),她將推動軍隊減少使用化石燃料。

拜登政府所推行的這些法規要想在最高法院得到通過,司法部必須保駕護航。

目前,拜登過渡團隊中的司法專家已開始著手準備廢除川普的各項環境政策,並為新法規奠定基礎。

拜登政府可能也會在華爾街實行氣候變化相關的金融法規。財政部長候選人布雷納德目前是美聯儲理事會成員,她在演講與聲明中多次提到氣候變化對金融系統的影響,已經得到廣泛關注。

近期,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發布了一項報告,闡釋氣候變化對金融系統的影響。這份報告對拜登政府的金融監管機構或許具有指導意義。報告中最重要的建議就是制定一條新法規,要求企業告知股東氣候變化對財務的影響。

相關焦點

  • 美媒: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正逐漸超越美國,拜登「前路漫漫」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在近日用標題為《中國的目標是成為全球氣候變化議題的領軍者》的16分鐘的專題視頻來表達了一個觀點——「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正在逐漸超過美國」。眾所周知,自從2016年川普擔任美國總統以來,先後推出了多項國際各國之間籤訂的相關協議,其中就包括2017年退出的由195個國家共同協商的《巴黎氣候協定》。但改善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是全球各國最為關心的事情,美國也不例外,但畢竟多國共同協作將會提高治理效率。
  • 戰略| 提振全球雄心,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
    美國川普政府因此前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所以沒有派代表參加此次線上會議。但拜登在視頻會議開始前不久發表的一份書面聲明中明確表示,美國正在場外等待再次加入協定,還指出華盛頓在2015年協定的談判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 未來美國將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問題?
    美國將如何繼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將取決於大選結果。《巴黎協定》在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目前仍有少數國家尚未正式批准該協定。美國總統川普在上任後不久就提出讓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但這個過程花了四年時間。  「很顯然,如果川普繼續執政,那麼美國將成為一個異類。在世界其他國家前進的過程中,它將成為聯合國氣候系統的棄兒。」
  • 日本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問題是世界十大環境問題之首,關係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引起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普遍關注,紛紛制定對策。本文概述日本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政策從戰略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因其地理、氣候等因素,氣候變化給日本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日本政府從戰略高度應對氣候變化。
  • 比爾蓋茨呼籲美國組建專門機構應對氣候變化
    來源:新浪財經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周四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建議美國政府組建一個新的機構,專門應對氣候變化,並投入相當於現在5倍的資金來研究可再生能源。美國42家大企業周三籤署了一項倡議,呼籲「制定雄心勃勃的、持久的兩黨氣候解決方案。」微軟是其中一員。蓋茨周四表示,他希望看到美國建立一個名為國家能源創新研究所的組織。他在文章中寫道:「目前還沒有一個中央辦公室負責評估和培養偉大的想法。
  • 朝鮮外務省談「強化氣候變化合作」,韓媒:可能是向拜登示好
    據韓國《中央日報》16日報導,朝鮮外務省12月14日強調了美國候任總統拜登頗為關注的氣候變化問題。朝鮮外務省當日在官網上發表「氣候變化問題不容忽視」一文,強調「世界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危機將直接關係到人類的未來」,「所有國家都不應只看重眼前利益、忽視氣候變化問題,應該進一步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主張「朝鮮作為巴黎氣候協定的當事國,正在努力履行自己的義務」。
  • 氣候變化風險加大,人類該如何應對?
    同這裡的天氣一樣,25日,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第一次主要作者會上,有關氣候變化的討論在熱烈的進行著。此次會議的召開標誌著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一工作組報告進入了實質性編寫階段。那麼,第六次評估報告將涵蓋哪些內容,有何亮點,人類又該如何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呢?
  • 應對氣候變化,德國直面挑戰
    德國聯邦政府上個月出臺了「氣候保護計劃2030」,以期達成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減少55%的目標。這是德國氣候內閣經過近半年的反覆磋商後最終推出的計劃。德國默克爾被稱為「氣候總理」,她希望以此回應德國激烈的黨派競爭和高漲的民眾呼聲,並在應對氣候變化歷史上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 比爾·蓋茨: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新的聯邦組織並且將支出增加4倍
    來源:新浪科技據報導,比爾·蓋茨(Bill Gates)在周四提議,美國需要成立一個新的機構來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除此之外,還需要將可再生能源的研究經費增加4倍。這位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在其博客Gates Notes上表達了自己的這個看法,當前其他商業領袖正在推動美國下一任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和美國國會制定有意義的氣候政策。周三,共有42家公司發布了請求,希望美國政府制定持久的兩黨氣候解決方案,微軟也是其中之一。
  • ——東北糧倉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對糧食生產有哪些影響?未來糧食產區將面臨怎樣的氣象風險?這些問題是國家相關部門近些年來高度關注的問題。  東北三省作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未來是否會受到全球變暖的不利影響以及如何應對,成為氣象部門農業氣象服務的重點課題、項目。
  • 解振華: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 中國都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解振華: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 中國都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2017-當地時間5月22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八屆彼得斯堡氣候對話會議上講話。 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 攝  「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將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 2021年,再不應對氣候變化,地球將無法居住...
    但希望,到2021年底,疫苗將開始發揮作用,我們將更多地談論氣候,而不是冠狀病毒。 對於應對氣候變化而言,2021年無疑將是艱難的一年。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 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認為這是一個「成敗攸關」的時刻。
  • 中國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供「高清大圖」
    9月22日,聯合國氣候峰會啟幕之際,中國為世界捧出一份大禮——世界首套30米解析度全球地表覆蓋數據集。  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潘基文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手裡接過這份禮物,對中國政府信息共享的舉措表示讚賞,稱這一慷慨捐贈非常及時。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有哪些新氣象
    在這輪機構改革中,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肩負著建設美麗中國的重任,一些相關職能從其他部委轉至這個年輕的部委,備受關注的包括應對氣候變化的職責。在今天生態環境部的例行發布會上,氣候司司長李高首次在發布會上亮相,媒體都在關注轉隸之後的氣候司有哪些新氣象。
  • 應對氣候變化:適應與減緩同等重要
    在以往的應對氣候變化過程中,我們更注重就過去的事件作出被動響應,而不是主動防禦未來的變化,然而應對氣候變化本身就是對風險作出選擇和管理的過程,只有認知到這一點,才能對適應有所領會,並且將適應氣候變化與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抑制未來氣候變暖的目標真正結合起來。目前全世界各國政府、環保界都已經在不斷地積累適應方面的經驗。
  • 拜登宣布氣候環保團隊成員 強調美將重返巴黎協定
    中新網12月20日電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9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宣布新一批重要的內閣人選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團隊成員,包括被提名為內政部長的眾議員黛比·哈蘭德和被提名為能源部長的前密西根州州長詹妮弗·格蘭霍姆。  「我們處於危機中。」
  • 【專稿】孔鋒:氣候變化多樣性風險及其應對的全球機制
    氣候是大氣物理特徵的長期平均狀態,具有穩定性。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的管理極端事件和災害風險的特別報告將氣候變化定義為「能夠識別的氣候狀態的變化,即平均值變化和/或各種特性的變率,並持續較長的時間,一般達幾十年或更長時期。氣候變化或許是由於自然的各種內部過程或外部強迫所致,或者是由於大氣成分或土地利用的持久人為變化所致。」
  • 全球氣候變化下,未來的我們將會與山火共生,我們要如何才能應對?
    光合作用能夠利用陽光將氣態的二氧化碳轉換為固態的有機物。在正常情況下,光合作用固定的碳和生物呼吸作用釋放的碳是平衡的,但是自然界就是存在許多不正常的情況,一旦這些生物被迅速掩埋,那麼它們將會形成化石(煤炭、石油等),這些化石將會以固態保存下來,這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就降低了。
  • 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通知中國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對氣候變化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成立了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機構,並根據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採取了一系列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政策和措施,為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作為履行《氣候公約》的一項重要義務,中國政府特制定《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本方案明確了到2010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目標、基本原則、重點領域及其政策措施。
  • 機構改革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如何開展?生態環境部回應
    機構改革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如何開展?有記者問,機構改革以後,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今後將如何開展?重點會在哪些領域發力?  李高介紹稱,本次機構改革,應對氣候變化的職能劃轉到了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於進一步增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環境汙染防治工作的協同性,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整體性的重大制度安排。下一步,我們要在新的形勢下,進一步做好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