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改革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如何開展?生態環境部回應

2020-12-03 中國新聞網

機構改革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如何開展?生態環境部回應

2018-11-26 13:32:3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羅攀

  中新網11月26日電 機構改革以後,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今後將如何開展?重點會在哪些領域發力?對此,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司長李高今日予以回應,並詳細剖析了幾個方面重點。

資料圖:霧霾籠罩下的街頭。

中新社

發 劉德斌 攝圖片來源:CNSPHOTO

  國新辦11月26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8年度報告》有關情況。有記者問,機構改革以後,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今後將如何開展?重點會在哪些領域發力?

  李高介紹稱,本次機構改革,應對氣候變化的職能劃轉到了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於進一步增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環境汙染防治工作的協同性,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整體性的重大制度安排。下一步,我們要在新的形勢下,進一步做好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

  李高表示,下一步,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當中,有幾個方面的重點。應對氣候變化涉及到非常廣泛的內容,涉及到各個行業,從來都不是一個部門能夠承擔的,不管以前具體的工作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承擔也好,現在工作職能劃轉到生態環境部也好,並不是說以前應對氣候變化的事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來辦,以後氣候變化的事由生態環境部來辦。大家看領導小組的組成就可以理解,領導小組是國務院總理做組長,成員幾乎包括所有的部委,它的範圍非常廣泛。這樣一個協調機構就是要發揮各個部門的作用,各個部門都有應對氣候變化的職責和工作,通過更好的協調配合,發揮各個部門的政策協同性,強化政策的效果。

  李高指出,最近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要進一步在領導小組領導下,把新的部門協調機制建立起來,進一步做好部門之間相互協調的工作。我們國家通過長期的實踐,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已經初步形成了這樣一個工作格局,也就是由領導小組統一領導,氣候變化的主管部門(現在是生態環境部)來牽頭協調,由各個相關部門相互配合,地方和行業全面參與。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讓這樣的工作格局更好地發揮作用,除了在部門層面的協調機制以外,我們也要推動地方在機構轉隸完成以後按照國務院要求,把省一級領導小組和相關協調機制建立起來,來推動地方的相關工作。

  另外,應對氣候變化在新形勢下很重要的工作,是怎麼樣跟生態環境系統的環境汙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工作實現統籌融合、協同增效,所以下一步我們在生態環境系統當中也有個怎麼樣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與生態環境保護更好地協調、協同的工作任務。將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從監測到目標制定、政策制定、規劃制定,再到相關監督實施的工作,都要更好地跟環境汙染治理、生態保護的工作協調起來。特別是我們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已經提出了中長期的目標,生態環境領域有非常強的監督實施機制,怎麼樣利用這樣好的機制推動國家目標的實現,也是下一步生態環境部更好地開展好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很重要的方面。

  李高稱,當然,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涉及到國際國內兩方面,從國際層面來講,我們要繼續以積極建設性的姿態與各方一道,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治理體系,要堅定不移地推動氣候變化領域的多邊體制,堅定不移地推動公約和《巴黎協定》的全面有效實施。今年的談判非常重要,我們要與各方一道,全力推動,達成《巴黎協定》的實施細則,為2020年以後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奠定一個良好的機制基礎,也通過這樣一個成果,來彰顯多邊體制對於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的有效性。

  還有一些其他的工作,我們國家提出了2020、2030年的目標,下一步我們要強化目標的落地,特別是要推動一些重點地方、重點行業,圍繞自主貢獻的目標,提出強化的達峰方案和路線圖,為國家目標的實現做出更大的努力。同時我們也要進一步考慮放眼2030年以後,考慮到我們國家發展的實際,考慮到應對氣候變化的需要,結合我們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階段戰略安排,進一步研究更長遠的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和任務。這都是我們下一階段很重要的工作。

  李高強調,另外還有一項氣候變化領域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加快推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未來工作如何開展?生態環境部部長解答
    生態環境部未來工作如何開展?生態環境部部長解答 原標題:   近日,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正式掛牌。相比於環境保護部,生態環境部職能有哪些變化?黨的十九大將汙染防治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未來工作將如何開展?記者專訪了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
  •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有關負責人就《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環綜合〔2021〕4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生態環境部綜合司有關負責人就《指導意見》出臺的背景目的、總體思路、重點舉措等,回答了記者提問。問:請問出臺《指導意見》的背景和目的是什麼?答: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重大全球性挑戰。
  • 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生態環境部1月13日消息,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綜合運用相關政策工具和手段措施,持續推動實施。各地要結合實際提出積極明確的達峰目標,制定達峰實施方案和配套措施。
  • 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協同增效——二論積極應對氣候...
    機構改革之後,應對氣候變化成為生態環境部門承擔的一項重要職能。生態環境部門作為應對氣候變化主管部門,要將這項工作融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方方面面,進一步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統籌融合,提高治汙和減碳的效率,共同促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協同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和削減溫室氣體排放。
  • 《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
    《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擬於近期印發 2020-12-29 10:42:59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李苑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苑
  • 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
    在環境統計工作中協同開展溫室氣體排放相關調查,完善應對氣候變化統計報表制度,加強消耗臭氧層物質與含氟氣體生產、使用及進出口專項統計調查。健全國家及地方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工作機制,完善國家、地方、企業、項目碳排放核算及核查體系。研究將應對氣候變化有關管理指標作為生態環境管理統計調查內容。推動建立常態化的應對氣候變化基礎數據獲取渠道和部門會商機制,加強與能源消費統計工作的協調,提高數據時效性。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下一步,我部將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監測納入全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並持續推廣應用相關科研成果,不斷提升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監測能力和水平。謝謝!  中國青年報:2018年機構改革之後,生態環境部在海洋監測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如何?「十四五」期間我們有哪些新的考慮?謝謝。  柏仇勇:謝謝記者的提問。
  • 發布會參考丨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三)不斷完善從中央到地方的應對氣候變化體制機制應對氣候變化和溫室氣體減排職能劃入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強化了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統籌協調。領導小組統一領導、氣候變化主管部門歸口管理、各部門相互配合、各地方全面參與的工作機制初步形成。機構改革後,國務院調整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的組成單位和成員,制定了工作規則,建立了聯絡機制。
  •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等情況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生態環境部設立海洋生態環境司,負責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管工作。
  • 生態環境部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等情況並答問
    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在會議上指出,中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始終堅定支持多邊主義,落實「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和「國家自主決定」的制度安排,立足國情百分之百恪守作出的承諾。中方高度重視「基礎四國」機制,加強與印度、巴西、南非及其他國家合作,包括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南南合作,持續推動氣候多邊進程,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中國貢獻。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有哪些新氣象
    幾天前,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發了一張各司局負責人的「全家福」,並宣布該部的23個司局設置就緒,主要負責人到位。在這輪機構改革中,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肩負著建設美麗中國的重任,一些相關職能從其他部委轉至這個年輕的部委,備受關注的包括應對氣候變化的職責。
  • 生態環境部介紹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去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生態環境部內設綜合司,主要職責是組織起草生態環境政策、規劃,協調和審核生態環境專項規劃,組織生態環境統計、汙染源普查和生態環境形勢分析,承擔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綜合協調和管理工作,擬定生態環境保護年度目標和考核計劃。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綜合司徐必久司長,重點介紹生態環境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開展的工作,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環保第一聲|應對氣候變化!看四川探索落地路徑
    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9日訊(記者 盧永洪)四川新聞網記者從生態環境廳獲悉,為適應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新形勢需要,提升基層生態環境部門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能力,減輕基層工作負擔,切實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四川省在全國率先制定實施《四川省基層生態環境部門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指南
  • 省生態環境廳舉辦2020年江西省生態環境系統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培訓會
    省生態環境廳舉辦2020年江西省生態環境系統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培訓會 11月25日,省生態環境廳在南昌市舉辦2020年江西省生態環境系統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培訓會,廳二級巡視員沈豐出席並致辭。
  • 日本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問題是世界十大環境問題之首,關係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引起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普遍關注,紛紛制定對策。本文概述日本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政策從戰略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因其地理、氣候等因素,氣候變化給日本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日本政府從戰略高度應對氣候變化。
  • 環境保護部傳達國務院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會議精神
    環境保護部傳達國務院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會議精神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28 13:34 來源: 環境保護部網站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今日(3月27日)在北京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常務會議,傳達國務院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會議精神,審議並原則通過《生態文明建設目標體系》、江蘇省鎮江市等40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生態市、縣)的審核意見,以及《環境監察稽查辦法(草案)》。
  • 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通知中國應對氣候變化...
    領導小組將研究確定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戰略、方針和對策,協調解決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辦事機構設在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形成應對氣候變化的合力。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本地區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組織領導,抓緊制定本地區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案,並認真組織實施。
  • 應對氣候變化刻不容緩 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本報記者 劉慧極端寒潮在冬天肆虐了北半球,人類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應對氣候變化,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保護賴以生存的家園,中國已經行動起來。中國提出力爭於2030年前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新目標為綠色低碳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
  • 全文實錄|生態環境部部長在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生態環境部部長 李幹傑(2019年1月18日)同志們:這次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是生態環境部組建後召開的第一次年度工作會。2月28日,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通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決定組建生態環境部和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伍。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憲法修正案,將新發展理念,生態文明和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寫入憲法。
  • 第一屆中國-斯裡蘭卡氣候變化應對、環境與健康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辦
    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等承辦的「第一屆中國-斯裡蘭卡氣候變化應對、環境與健康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