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等承辦的「第一屆中國-斯裡蘭卡氣候變化應對、環境與健康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辦。此次研討會得到了斯裡蘭卡政府的高度重視,斯裡蘭卡科學技術與研究部部長親自擔任團長,帶領一支由科學基金委、城市規劃與供水部、衛生部及部分大學代表組成的24人代表團參加了會議。中方50餘位代表分別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及中國科學院相關研究所、北京大學及第一醫院、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天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河海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等十多家科研院校。
會議開幕式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敏主持,斯裡蘭卡科學技術與研究部部長Susil Premajayantha、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劉叢強院士、斯裡蘭卡科學基金委主席Sirimali Fernando教授、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局長曹京華分别致辭。Susil Premajayantha指出,中斯一直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2015年在兩國元首見證下中國科學院與斯裡蘭卡城市規劃與供水部籤署了合作備忘錄,2016年在兩國總理見證下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與斯裡蘭卡科學基金委籤署了合作備忘錄,這些合作備忘錄的籤署有力促進了雙方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最後他高度稱讚了中國科學院,特別是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在不明原因慢性腎病(CKDu)追因及飲用水安全保障等方面為推動中-斯合作所做出的巨大努力與貢獻。
中-斯中心主任王東曉做題為「Climate Change Over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Due to Ocean Dynamical Feedback」的報告,介紹了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北印度洋開展的現場觀測和氣候變化研究成果,及氣候變化背景下季風降雨引起的斯裡蘭卡洪災等。中-斯中心作為中國科學院設在斯裡蘭卡的境外科教機構,以解決斯裡蘭卡民生問題提供科技支撐為目標之一。由南海海洋所和生態環境中心等單位參與建設,前者關注氣候變化引起的洪災,後者致力於解決斯裡蘭卡人的安全供水等。
斯裡蘭卡是我國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國家。斯裡蘭卡幹區(Dry Zone)不明原因慢性腎病高發,每年約有2萬例腎衰竭患者入院/再入院,總計約有2000例死亡,已成為斯裡蘭卡亟需解決的重大民生問題。雖然疾病被推測與供水水質有關,但目前仍然缺乏有關病因的直接證據,從而也無法採取有力的疾病幹預措施。同時,斯裡蘭卡作為印度洋上的島國如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也是該國當今面臨的一個重大科學挑戰。此次研討會,中斯專家通過專題報告、圓桌討論、技術考察等方式,圍繞不明原因腎病追因、飲用水安全保障和全球氣候變化條件下水資源管理三個議題開展了深入交流,明確了雙方今後開展合作研究的重點方向與路徑,以期為解決斯裡蘭卡重大民生問題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
會議期間,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在院部接見了Susil Premajayantha部長、Sirimali Fernando主席等斯方高級官員,對近年來中斯合作的進展表示滿意,對斯方提出的斯裡蘭卡科學技術與研究部與中國科學院籤署合作備忘錄一事給予積極響應,並表示今後將在更廣的領域開展與斯裡蘭卡的科技合作。
白春禮會見Susil Premajayantha
第一屆中國-斯裡蘭卡氣候變化應對、環境與健康研討會會議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