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媒:拜登擬任命「亞洲事務主管」,以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姜華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甄翔】英國《金融時報》2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導稱,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正考慮任命一位白宮「亞洲事務主管」,以應對來自中國的廣泛挑戰。據《金融時報》報導,熟悉拜登過渡團隊內部事宜的5名消息人士透露,拜登考慮在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中設立亞洲事務主管一職。
-
美媒密集猜測拜登內閣名單,美國將出現首位女性國防部長?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鄭可 環球時報記者 張繼丹】儘管川普還沒承認敗選,但是美媒已經開始關注「當選總統」拜登的內閣成員名單。被拜登任命為白宮辦公廳主任的羅恩·克萊因22日證實,拜登將於當地時間24日宣布首批內閣任命名單。
-
英媒抖出一個「猛料」,川普做夢都想不到
在此情況下,英媒突然抖出一個「猛料」,道破了事情的真相。如今還在執著於「總統之位」的川普怕是做夢都想不到,蓬佩奧也在「同一時間」覬覦著總統「寶座」。 據參考消息網11月22日報導,英媒日前發表文章稱,川普總統在白宮思考其下一步舉措之時,他最親密的政治盟友已經登上世界舞臺,以追求他自己的總統抱負。
-
拜登新政府漸成型 有哪些老面孔?
這也就意味著,拜登上臺後,要在參議院通過他的所有內閣提名也並非易事。拜登已經公布的「新政府」關鍵職位人選都有誰?這些人選體現了拜登怎樣的組閣思路?拜登未來的政策走向又是如何的呢?拜登「新政府」都有哪些人?一般而言,美國內閣包括副總統、15個政府部門負責人以及7個內閣級別關鍵職位。
-
拜登正式談及上臺後的對華策略,將用「軟刀子」對抗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在訪問中提出在上臺後要「制定連貫的對華戰略」。不過,至於何時制定對華戰略,拜登提及:「我不會立即採取任何行動。」拜登雖然愛「瞌睡」,不過行事的確是比較「穩」。他表示,首先,會審查與中國籤訂的現有協議。同時要叫上一眾盟友進行磋商,最終制定出一個連貫的戰略。
-
拜登演講三次提及「領導世界」,英媒:重建美領導地位,說起來容易做...
打開拜登過渡團隊網站,這句話以超大字體被寫在首頁上,佔據半個屏幕。當地時間25日,在以呼籲美國人團結抗擊疫情為主旨的感恩節演講中,拜登不忘三次提到「領導世界」,稱「21世紀將是美國世紀」。這被認為是拜登發出與川普「美國優先」政策決裂的明顯信號,但在期待多邊主義回來的同時,世界的反應很複雜。有媒體質疑,面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的世界,失去聲譽和信任的美國想恢復領導力困難重重。
-
一則消息傳出,拜登即將做出重要決定,中美關係或迎來巨大變化
自從拜登在大選中獲得了勝利之後,很多人都在想中美之間的關係相比之前而言會有什麼改變呢12月10日美國一家媒體報導,拜登將要做出重要決定,提名由貿易律師戴琦擔任貿易代表,很多人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表示,中美關係或許要迎來重大變化了,據悉,一直以來戴琦對中國的態度都不太友好,還曾經對中國提出過批評。
-
英媒預測中國經濟:或在2028年超過美國
目前我國的石家莊地區以及遼寧省的部分地區都已經成為中高風險區,1月6日起石家莊範圍內將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全員檢測是為了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在1月2日至1月4日期間,石家莊累計確診14例病例,無症狀感染者達到40例,所有病例均定點治療。春節將至,該如何防控?
-
美媒:拜登的太空顧問呼籲與中國合作
美國《政治》雜誌12月20日文章,原題:拜登團隊的太空顧問呼籲與中國合作拜登的高級顧問們稱,即使新一屆政府在其他幾乎所有領域都將北京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與中國合作進行太空探索也很重要。他們認為,華盛頓和北京之間建立有限的太空夥伴關係可以緩和緊張關係,並且可以降低發生一場不穩定的太空競賽的可能性。
-
英媒:中國科技發展實現大飛躍 成為被追逐的榜樣
英媒稱,中國隨著經濟崛起,科學實力也在不斷增強。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1月發布報告稱,2016年,中國的科學出版物數量首次超過美國:分別為42.6萬份和40.9萬份。懷疑論者或許會說,重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但是,認為中國與東亞其他國家一樣只能模仿不能創新這種居高臨下的老觀念現在肯定是錯誤的。
-
拜登剛剛發推:克萊因的經驗和能力正是我需要的白宮辦公廳主任應該...
【環球網報導】剛剛,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發推表示:「羅恩克萊因具有的與所有政治派別人士合作的深厚而豐富的經驗與能力,正是我們在面對這一危機時刻以及讓我們的國家重新團結起來時,我所需要的白宮辦公室主任(應具備的)。」
-
英媒:看不懂中國,明明是個石油大國,為何還要從國外進口?
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伴隨著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逐漸提升,我國也受到了許多國家的關注,就有英國媒體評價中國說:看不懂中國,明明是個石油大國,為何還要從國外進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英媒如此評價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英媒爆料:伊萬卡欲出席拜登就職典禮挽救政治生涯,川普「怒不可...
據英媒《每日郵報》當地時間1月11日獨家報導,此父女二人據傳近期在有關「參加拜登就職典禮」的問題上「鬧僵」。伊萬卡想要出席這一活動,以挽救其仍「雄心勃勃的政治生涯」;而父親川普則對女兒的這一想法感到懊惱和失望。
-
...川普首次說拜登贏了」,川普律師「解釋」:其實是想諷刺拜登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你應該把他的話更多地當做一種諷刺」——外媒聚焦「川普首次說拜登贏得大選」後,據美國《國會山報》報導,當地時間15日,川普私人律師魯迪 朱利安尼出面解釋說,川普其實是在諷刺「拜登贏了」。
-
美媒:拜登考慮提名布蒂吉格任美國駐華大使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Axios 12月9日消息,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正考慮提名皮特·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出任美國駐華大使。現年38歲的布蒂格曾為印第安納州南本德市市長,他此前宣布參加美國民主黨內的總統候選人競選,後於今年三月退出爭奪。
-
拜登還未上臺,美媒就曝出好消息,中美兩國或將幹成一件大事
而就在中國嫦娥五號滿載榮譽歸來之際,還未上臺的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其團隊內尋求與中國合作的呼聲就來了。據美媒20日報導,拜登的一些高級顧問敦促,美國在太空領域方面,一定要展開與中國的合作。據報導稱,近20多名美國前太空人,政府官員以及太空領域專家,在接受美媒採訪的時候稱,他們其中的大部分人都認為,若將中國完全拒之門外的話,美國極有可能會失去「全球太空領導者」的地位。同時還有分析人士表示,阻止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有關計劃,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因為目前中國的技術非常先進。
-
拜登又反超!美媒更新賓州計票數據,拜登暫時領先川普
(環球網)北京時間6日07時40分:綜合美媒消息,美國特別檢察官辦公室正在調查川普競選團隊利用白宮進行競選相關活動的行為是否違反了聯邦法律。(環球網)北京時間5日20時:拜登已拿下亞利桑那州?多家外媒認為:為時尚早。儘管福克斯新聞和美聯社兩家美媒此前已相繼報導了「拜登拿下亞利桑那州」這一消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英國《衛報》卻表示,目前拜登尚未拿下亞利桑那州。據CNN消息,拜登和川普在亞利桑那州的競爭正「愈演愈烈」。
-
拜登過渡團隊負責人:美國總務署的行動具有決定意義
「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之一是政府沒有認識到失敗——法律規定總務管理局有一個人來確認誰是贏家,」拜登說,他指的是Murphy開啟過渡程序的權力。「這是目前造成我們拖後腿的地方。我想,我們組成了一個一流的團隊,你們都會引以為傲。我們現在都準備好了去做大量的工作,」拜登說。但拜登說,拖延過渡意味著我們無法接觸到需要了解的東西,包括庫存細節。
-
英媒分析2021年部分國際熱點議題走向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英媒分析2021年部分國際熱點議題走向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記者 賈元熙)英國《觀察家報》1月3日發表題為《2021年的世界——全球政治今年將如何變化》的長篇綜述,分析2021年全球主要地區、重點國家及重要領域的形勢走向,文章由該報
-
拜登的計劃,歸納起來核心意思只有一個詞
在亮相會上,美國候任總統拜登表示:我身後的團隊宣告著,美國回來了。「回歸」似乎成為拜登團隊的一個核心概念,美國將要回歸何處?又將以什麼樣的方式回歸?回歸後的美國又將去往何處?在這次的提名中,有一個職位被候任總統拜登形容為「最具挑戰的工作」,這就是國土安全部部長,之所以這麼說,也許和拜登計劃推行的新政策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