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蘇東坡,為何有人說他是寫詞的外行?

2020-12-05 詩詞生態苑

回答這個問題,要先從一個東坡的故事開始。

時任密州知州(市長)任上38歲的蘇軾,寫信給一個好友。信中說:最近我狩獵多次,獵物不少,收穫頗豐。另外,還寫了一些打獵的詞作。這些作品,需要袒胸露乳,赤膊上陣的東周壯士跺著腳,扯著嗓子,才能唱出味道來。最後不忘自我評價說,這些詞「自是一家,呵呵」。

然後,隨信附上他認為自成一家的詞作。這就是今天被稱為豪放詞的開山之作,也是代表作《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時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說實話,蘇軾寫信給朋友的時候,內心一定沒有那麼強大瓷實。畢竟,詞,作為「言情」的「詩餘」,作為勾欄瓦肆的流行歌,作為文人士大夫「八小時」之外的消遣曲,從誕生到發展都有特殊的氛圍。更有甚者,已經撰文界定:詞,必須從美麗的女人櫻桃小口裡唱出才有味道。男人嘛,就免了吧!實際上,詞,也是這麼按部就班的流轉發展的。

「凡有井水處,皆有歌柳詞」,也就是說柳永的靡靡之音才是主旋律。其他的不在此列。

蘇軾詞的橫空出世,可以說是「女媧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可以說是打破常規的標新立異,是獨樹一幟的平地驚雷;是一柱擎天的開宗立派。怪不得,一開始,他也很羞澀的「呵呵」。

不過,正所謂「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加上,「萬人迷」蘇軾的號召力,他獨闢蹊徑「以詩為詞」,獨成一派,自是一家,並被逐漸接受,到廣受追捧,也就不足為奇了。

如果說這些還都是表象化的因素,那麼深層次的原因就應該是他萬事「無不能如詩」,信手拈來的才情;應該是他空靈飄逸,仙風道骨的做派;應該是他識盡人生況味,直入心扉的共鳴;應該是他隨遇而安,娓娓道來的開智。。。

無論是他「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無論是他「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灑脫,無論是他「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曠達,無論是他「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執拗,無論是他「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任性,無論是他「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的恬淡,無論是他「人生有味是清歡」的素雅,無論是他「昨夜殷勤三更雨,偷得浮生半日閒」的閒適,無論是他「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祈願,無論是他「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泣血,無論是他「何日功成名遂了,歸鄉,醉笑陪公三萬場」的情愫,無論是他「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的弄情,無論是他「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譴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的邂逅,無論是他「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的傷感,無論是他「千裡英雄氣,一點快哉風」的喟嘆,無論是他「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困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的釋然。。。。這些才是他開一代先河,並被認可的根由。喜聞樂見,才能膾炙人口。

當然,所有這些拿著詞的標準尺來衡量都未必「合格」。因為詞要符合音律,因為詞要合仄押韻,因為詞有「清規戒律」,因為詞要承接傳統。

所有的條條款款框框,在東坡那裡,都可以改變。因為他的文思「猶如萬斛泉源」,汩汩流淌,一日千裡。「行於當行之時,止於不可不止之處」;因為好酒的他,每一個指節都噝噝冒著酒氣,吐著文思,一揮而就便是千古文章;因為好友的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無人無事無時無處不能入詩入詞高歌淺吟;因為用情的他,縱橫卑闔間已然汪洋恣肆,舉手投足時鑄就不朽經典。

「千古才女」易安居士李清照,曾經著述說:東坡的詞,猶如用勺子在大海裡面盛水,那簡直就是隨心所欲,予取予求。但是,不合音律。換言之,不能成為嚴格意義上的詞。

那我要弱弱的問一句:朗朗上口,傳唱不衰,婦孺皆愛,穿腸走心,風簸浪淘,歷久彌新,這不叫詞叫什麼呢?

關於他,還需要蹭「行家」的wiff上網,立萬揚名嗎?他說「行」就行,「不行」也行,不服不行。他不「行」,誰還能行!?

就像有位大咖和稀泥說的那樣:如果說詞有兩種,一種叫「詞」,一種叫「東坡詞」。

相關焦點

  • 吃貨蘇東坡出品:「舌尖上的宋朝」
    這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的作品。其實,這首詩不僅展現了美好的春光,也暴露了蘇東坡是個神級吃貨。河豚魚逆流而上產卵的時候最為肥美,只有真正的吃貨才會想到。蘇東坡,愛吃,懂吃,會吃,一生寫了近五十首跟吃有關的詩,相當於近50集《舌尖上的宋朝》。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
  • 海外大名鼎鼎的「一加手機」,為何生活中從沒見過有人使用?
    海外大名鼎鼎的「一加手機」,為何生活中從沒見過有人使用?隨著科技的發展,智慧型手機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電子產品。說一加手機在海外「大名鼎鼎」一點也不為過,要知道在很多國家,最受喜愛的高端機型並不是蘋果和三星,而是一加。一加手機創始人劉作虎是oppo的前高管,大名鼎鼎的oppo find系列就是出自他手,到了2013年劉作虎離開oppo創建了一加手機。
  • 蘇東坡敢於嘗試新食物:老鼠、蝙蝠、蛤蟆都嘗過
    圖片說明:蘇東坡單單用「美食家」來形容蘇東坡,那還是小看了他。孟子說:「君子遠庖廚。」意思是美食家都要去吃別人做的,自己做,不成。而好吃的人則不同,會吃但是不會做,或者不願意做,那不是標準的好吃,要說起詩人裡的「好吃佬」,那非蘇東坡莫屬了。
  • 王蒙說自己耄耋加饕餮,何謂耄耋?何謂饕餮?和蘇東坡有啥關係?
    饕餮紋1、饕餮的褒義,因為蘇東坡,「老饕」成了美食家的代稱我們看看饕餮好的方面,有人說享受了一場「饕餮盛宴」,這可能是真的好好大吃了一頓,用蘭州話說「那叫一個滿福」!「饕餮盛宴」又比「大快朵頤」文雅一些,因為它更引申在形容藝術盛宴上,有人形容張藝謀的電影是視覺的「饕餮盛宴」,這絕對是百分百的誇讚。
  • 無可救藥的樂天派蘇東坡的幾則逸聞趣事
    所以,你看,六眼烏龜午睡時,他要睡三個普通烏龜的覺呢。」三蘇東坡常向朋友錢勰得意洋洋地誇大,說他多麼喜愛自己在鄉間過的生活。他說吃飯時只有米飯、蘿蔔和一個清淡的湯,可是他十分快樂滿足。一天,錢勰送給他一張請帖,他吃飯,請帖上說:「將以三白待客。」蘇東坡從未聽說過三白,十分好奇。
  • 蘇東坡,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蘇東坡傳》說明了這些道理
    蘇東坡是北宋一位偉大的歷史人物,是一位傳奇人物,近乎於神一樣,有著數不清的傳奇故事,留下了大量經典的詩篇。在中國古代文人中,可以說蘇東坡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沒有人能超越他。蘇東坡帶給人們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勵了很多人。
  • 竟是大名鼎鼎的他
    說到謝娜,相信許多看過王牌的觀眾都不會陌生,她是大家都很喜歡的「太陽女神」,因為主持的時候充滿了綜藝感,因此也收到了不少節目的邀請。不過要說到最經典的一檔節目,就要數她和何炅一起搭檔的那檔綜藝了。近日,網上還有不少消息稱謝娜要隱退回去養胎,由李晟來頂替她的位置。
  • 蘇東坡:無可救藥的樂天派,有他陪伴,再難的生活都能過得樂呵呵
    余光中:我常常跟朋友講,我如果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一起,他這個人不負責任,沒有現實感。跟杜甫在一起呢,他太苦哈哈了,恐怕太嚴肅。可是和蘇東坡他就很好,他可以做一個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個很有趣的人。——我也來腦洞大開一下,嗯,我也不要跟李白一起,他可能會酒駕,危險;杜甫關心國事民生,估計對景點打卡不感興趣,聊不起來;蘇軾(蘇東坡)受歡迎當然是有原因的,旅途裡最受歡迎的是誰?當然是樂觀的吃貨。看看這些美食你就知道了——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腿、東坡芽膾、東坡墨鯉……他喜歡吃豬肉,便寫下《豬肉頌》:「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 蘇東坡與烏臺詩案,是王安石在搞鬼嗎?如果不是,是誰想搞死他?
    為何宋朝的文人們可以如此愜意?他認為宋神宗極為開明,自己又那麼有才,連朝中的太后都說自己是國家的棟梁之才,暗中發發牢騷,大概沒有什麼關係。年輕的蘇軾很顯然不懂「牢騷太盛防腸斷」的道理,繼續我行我素。 新舊兩黨的黨爭更加劇烈了。秉持著「異論相攪」立場的宋神宗一直搖擺不定,這讓王安石心力憔悴無力支撐,辭職回到金陵的半山園,過起了隱居生活。
  • 豆瓣時間《歌詞時光 · 姚謙寫詞課》上線
    騰訊創業訊 今日,豆瓣時間第五期專欄上線,由華語流行樂知名作詞人姚謙打造《歌詞時光 · 姚謙寫詞課》。這是由姚謙親自策劃、撰寫,並錄製的一堂寫詞課,講述五十餘首流行音樂的創作歷程以及歌曲背後的故事。
  • 樂天派蘇東坡的養成
    網圖,侵刪林語堂先生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他沒有中國老式文人的古板、僵化,相反地,恰有今人所喜歡的詼諧幽默之感,讓人覺得輕鬆自在、有趣又有才情。但無論身處何種境地,他的「樂天秉性」總是難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憂患來臨,一笑置之」,正是今人所嚮往的「將一地雞毛的生活過成了詩和遠方」。他的一生給後人留下的不僅僅是膾炙人口的名文佳作,更多的是無法衡量的精神財富。那麼,樂天派的蘇東坡是怎樣養成的呢?那就先從他的家庭看起吧。我們知道唐宋八大家,蘇軾(號東坡)一家便佔了三人,即「三蘇」。
  • 蘇東坡:不可救藥的樂天派
    寄情於山水喜歡烹飪———  蘇東坡的人格當中含有大量的達觀品質和辯證思想。  蘇東坡的詞句中這樣寫到:枝上柳棉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可見,其具有一顆非同尋常的平常心, 他可以不因宦海沉浮而自暴自棄, 不因生活顛簸就怨天尤人。蘇東坡將生活的起落當作人生的教科書,把宦海的沉浮看成作業與考試來完成。
  • 請北宋食神蘇東坡,為我們帶來他的秘制私房菜
    蘇東坡作為唐宋最偉大的八大家之一,除了擅長詩詞,書法,繪畫外,他還是一個美食家,經他發明的菜餚,從北宋時期一直流傳到21世紀的今天。稱他為北宋第一吃貨,一點不假。蘇東坡半生命運多舛,一次又一次的被政治風波衝擊,而無論置於怎樣的境地,他也不忘用美食犒勞自己。一個對吃充滿著無窮樂趣和探索精神的人,他也自然是熱愛生活的。
  • 蘇東坡「記睡詩」:顯「樂天派」本色
    林語堂撰《蘇東坡傳》,開篇原序給蘇東坡戴了19頂桂冠,第一頂就說「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一語中的,蘇東坡當之無愧。讀東坡詩詞,不難發現:「醉東坡」耽酒,「夢東坡」貪睡,無一不顯「樂天派」本色。  東坡現存記睡詩,《春夜》知者較多:「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 蘇東坡的執筆姿勢,為什麼在宋代飽受批評?
    蘇東坡反對執筆過緊,他說「書不在於筆牢……不然,則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書也。」蘇東坡認為執筆應遵循「虛而寬」的原則,要求執筆靈活寬鬆、得心應手、運用自如,不能執得太實太死,以免妨礙筆在紙上運動。他說:「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
  • 世人都愛蘇東坡,而我只想成為被他rua的……
    歷經浮沉,仍有處窮之樂揮灑文字,詩藏悟世理趣這是一段無法逾越的人生他抵達了文化的極限可能窮盡了人間的世情百態由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江寧織造博物館館長酈波,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才智,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會長、中山大學教授張海鷗,以及《風雅宋》作者、宋史研究者吳鉤等,共同參與的深圳衛視原創文博推理秀電視節目《詩意中國》第三季,將於12月11日起每周五晚9:10播出,一起走進備受推崇的千年人物——蘇東坡。
  • 蘇東坡:人生,十年一大運
    有一次,他對同事說,讀蘇軾的書信,他會全身喜極汗下,自己應該退隱,讓這位年輕人有機會出人頭地。古人言,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事實上,千裡馬只有得到伯樂賞識,才可能發揮潛能,向前奔騰。否則只能是鬱郁不得志的黑馬。懂得自己、看見自己光芒的人,就是我們的知己與伯樂,值得一輩子銘記在心。
  • 為何有人說他的手稿裡藏著飛碟的秘密?
    但是大家只知道他發明和改進了現代交流電系統,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發明專利就有近千項,這是為什麼呢?特斯拉出生在歐洲克羅埃西亞的一個小鎮上,雖然他的父親是一名神父,但是特斯拉對神學並不感興趣,反而從小就熱愛科學,立志當一位工程師。天才的誕生總有他們不同常人之處,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是,特斯拉喜歡幻想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
  • 蘇東坡效應:認識內心深處的自己,獲得靈魂地升華
    上學時,老師告訴我們這兩句詩說的是:詩人蘇東坡在廬山遊玩,想看看整體的廬山面貌,卻看不盡,只因自己身在廬山中,於是發出感嘆,有了這兩句詩。這兩句詩作為名句千古傳唱,主要因為它富含哲理,發人深思。「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句意思是: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 舌尖上的宋朝:盤點那些與蘇東坡有關的美食
    在公元前1079年,42歲的蘇東坡因為烏臺詩案被貶謫到了黃州。當時因為羊肉貴而豬肉便宜,於是拮据的蘇東坡便買來了豬肉,創作性地發明了一道經典名菜——「東坡肉」。為此他還特別作了一首《豬肉頌》分享自己的心得:「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