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人體冷凍,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不過,卻在現實世界中真實發生。截止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可以獨立完成人體冷凍的機構僅有4家,而其中一家位於我國山東,名字叫「生命科學研究院」,從2017年開始至今,已經陸續有10位冷凍人將遺體保存在這裡,期待未來人類科學技術發展,可以讓冷凍的遺體重新復活。
最小冷凍者13歲
在山東的生命科學研究院裡,最小的冷凍者年齡僅有13歲,不過由於這名冷凍者的家屬籤了保密協議,所以官方是沒有辦法公開這名冷凍者個人信息的,此外,另外的9名冷凍人中,有一些已經因為經常被報導,而非常「出名」了。
比方說中國第一位人體冷凍者:展文蓮,當癌症去世後,家人們為了可以在未來有機會和她重新生活在一起,選擇了人體冷凍,不過,目前看來,可能一直到展文蓮的丈夫去世,人類科學或許也是沒有辦法實現冷凍人「復活」的。
此外,除了整體被冷凍之外,在這10位冷凍人中,還有3位只冷凍了頭部,當然,無論是採用哪種方式,都是為人類的科學發展做出了貢獻,而展文蓮的丈夫,如今也是經常去看望她,希望可以在20-30年之後,也就是在自己死亡之前,有機會看到復活後的展文蓮。
身體冷凍真的可以躲過死亡?
雖然人體冷凍技術是一門新興的科學,不過早在上世紀60年代,世界上第一位冷凍人就已經誕生了。同樣因為癌症去世的美國物理學家詹姆斯·貝德福,在1967年選擇被冷凍後,如今已經過去了50多年的時間,不過,他仍然沒有等來「復活」的機會。
不過從科學的角度講,科學家們是相信人體冷凍技術的,認為只要將體溫和人類的壽命之間關係密切,比方說如今人體的平均體溫是36-37℃之間,如果這個問題下降2度,變成了34-35℃之間,那麼,人類的壽命或許就可以突破200歲。
而且如果是人體剛剛死亡,立刻將遺體冷凍的話,是完全有可能在未來通過高科技手段,重新「喚醒」機體細胞,讓人體復活的。
但是,從自然的角度來說,人類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我們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一直遵循著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而且世間的萬物,也都躲不過大自然的生存法則,所以,人類想要通過人體冷凍技術來躲避死亡,仍然還是飽受爭議的。
此外,很多人也認為,人體冷凍技術存在著很多的道德和倫理方面的問題:比方說如果未來這項技術真的被實現了,那麼,復活後的人體,又該如何面對時隔百年,甚至更久的一個新世界?
人體冷凍技術真的一點好處都沒有嗎?
很多科學家都認為,人體冷凍室其實只能算是針對富人的「新商機」,並不能算作是科學的範疇,因為它可能永遠也實現不了。因為冷凍的價格非常昂貴,拿我國來說,一般需要70多萬元才可以。
不過,很多科學家卻仍然支持發展人體冷凍技術,因為這對於人類來說,或許是可以實現星際航行的最好辦法之一。
在很多科幻題材的電影中,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類似的片段,太空人通過低溫休眠,來讓自己渡過漫長的時間,因為上文中我們提到過,如果人體的溫度降低,那麼,就會自然導致新陳代謝降低,從而起到延長生命的效果。
不過,這裡的低溫休眠,是針對「活人」而言的,而非如今被冷凍在世界四大人體冷凍中心裡的「遺體們」。
因此,或許未來人類仍然找不到將冷凍人復活的辦法,但是卻可以通過對冷凍技術的研究,來找到低溫休眠的辦法,讓未來太空人或者是全人類進行星際移民的時候,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保持生命特徵、減緩衰老,從而有機會去往更遠的地方。
說起來,目前科學家們已經在人體冷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比方說去年底,在美國就有一個冷凍了27年的胚胎被喚醒,重新植入母體之中。不過,冷凍胚胎和冷凍人之間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想要喚醒死去的冷凍人,估計還需要漫長的時間才可以,也可能正如同很多科學家擔心的那樣:永遠也沒有辦法實現。
畢竟人類想要打破自然的死亡規律,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你說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