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師,一直以來,似乎就是美國人的專屬,如大衛科波菲爾。但事實上,中國戲法也曾名揚海外。中國第一位向西方世界展現中國戲法魅力之人,便是朱連魁。朱連魁擅長一手中國民間戲法,在美國演出以後,瞬間驚動整個魔術界。一時之間,整個美國掀起一股中國戲法的熱潮,甚至於將朱連魁的戲法命名為「朱氏風格」。因此,在當時的美國,出現這樣的一種盛況,街頭上湧現出很多身穿長馬褂,剃光頭留小辮的「中國魔術師」。
在朱連魁小有名氣之後,引起美國魔術師威廉·羅賓遜的不滿。隨後不久,威廉羅賓遜便向朱連魁發起挑戰,但朱連魁本著傳播中華文化的職責,沒有迎戰。威廉羅賓遜一氣之下,前往英國,專門表演中國魔術,並取名程連蘇。此時的威廉羅賓遜自稱百分之百的中國人,說自己是正統的中國魔術師,並污衊朱連魁是冒牌貨。程連蘇小心翼翼地維護者自己「中國人」的身份,故而表演時基本不說話。
但在1905年程連蘇與朱連魁遭遇了,二人同在倫敦進行表演。儘管這兩人沒有同臺表演,但因同為中國魔術師的身份備受關注,而且在兩人表演之前,還發生一場「口水戰」。雙方想方設法地在報紙上刊登,互稱對方是騙子、冒牌貨。朱連魁不忍中國戲法備受侮辱,隨即便向程連蘇發起挑戰。但沒有想到的是,程連蘇利用在倫敦的關係,在戰書中沒有聲明中國血統的條款,故而朱連魁拒絕出戰。當程連蘇如期赴約後,朱連魁卻沒有出戰,這樣戲劇化的結果便是讓所有的民眾認為「朱連魁才是冒牌貨」。
程連蘇揚名以後,其實並沒有擺脫質疑,甚至於名氣還一落千丈。隨後不久,程連蘇便徹底名聲大噪。程連蘇最被人稱讚的戲法是「徒手抓子彈」,助理辦成普通人的樣子,遞給程連蘇兩把槍,並經觀眾檢查後,向其開槍,事後,程連蘇會用手接住子彈。但事實上,助理在觀眾檢查槍的時候,會將子彈遞給程連蘇。而那兩把槍也是經過特殊製造,子彈不會離開槍。
但在1918年,程連蘇再次表演「徒手抓子彈」的時候,卻發生嚴重的失誤。程連蘇準備的道具槍因槍膛磨損嚴重,導致子彈發射成功,程連蘇當場死亡。自此以後,程連蘇的威名便傳遍世界大地,一位擅長「徒手抓子彈」的魔術師,最後竟然以「中彈身亡」而聞名於世,不知是可悲,還是可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