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靜遠
根據云合數據顯示,楊超越今年共有63個微博熱搜,12個微博熱搜第一。
這些熱搜裡的故事情節有:
主演古裝劇但被網友嘲笑演技不佳只會瞪眼;
在節目中表示自己不想戀愛只想掙錢,說出了「談戀愛,想談隨時可以談,但是掙錢多難」的金句。
在節目裡脫下襪子聞,被網友熱議後回應:仙女的腳不會臭。
落戶上海,開了自己的公司。
喝醉後倒在女生朋友的身上,路都走不穩的大喊著爸爸媽媽。
……等。
今年的頂流偶像裡,要麼是以虞書欣、趙小棠為首的家底殷實的富二代,要麼是羅雲熙鞠婧禕這樣在粉絲眼裡完美無瑕的仙男仙女。
聞自己臭襪子,被爆出疑似隨地吐痰,在鏡頭前當眾摳牙的頂流偶像,
只有楊超越妹妹一個。
【頂流觀察第四期】,我們就來結合楊超越今年這63個熱搜,觀察一下楊超越。
李靜說,大家喜歡楊超越,是因為她「不加修飾」、「破綻百出」。
16歲輟學打工,農村出身,端過盤子,剪過拉鏈,發過傳單。
20歲因《創造101》成名,在101第一期喊出了那句著名的「我是全村人的希望」。說自己參加《創造101》是看中了管吃管住還有2000塊錢拿。
實力不行,划水被全網網暴,最後卻被粉絲逆襲式的報復性投票直接投出道。
資本和流量喜歡楊超越。
楊超越唱跳不行,公演時嚴重走音,但她卻能一天能上七次微博熱搜,「楊超越車禍現場」、「實名 diss 楊超越 」、「楊超越回應走音」。
《創造101》總決賽結束後,上了微博熱搜的是「楊超越划水」, 而不是「101成團」。
業內人士評價楊超越,說:「做節目的人遇上楊超越這樣的選手,簡直做夢都要笑醒。」
楊超越能成為頂流的流量邏輯有兩個。
是人們心中的保護欲和想當回一個小孩子的欲望
粉絲和市場,把楊超越當作一個需要人寵愛,被欺負的小妹妹。
楊超越在舞臺上穿著「灰姑娘的水晶鞋」差點摔倒,輿論會說「這個事情不怪妹妹,她反應能力已經很不錯了。」
雙十一晚會上,楊超越因與張杰的合作舞臺只有簡單的扇子動作,被調侃表演了個寂寞。#楊超越表演了個寂寞# 上了熱搜,熱搜榜排名第四。
隨後楊超越發文回應,「打零工,它也是打工吧!」 隨後,#楊超越 打零工也是打工#也上了熱搜,熱搜榜排名第六。
而粉絲們對此的回應是,「沒有,昨天我們還主持了。」
在粉絲眼中,楊超越是「一個扎丸子頭打圈,喝了點酒醉得喊爸爸媽媽的奶娃娃」。
所以她們以近乎於一個驕傲的家長看自己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上臺做小主持人的心態對她說話,為她加油。
「奶拳警告,今晚跨界主持也很棒啊。」
「打工仔辛苦了」。
「小越還是主持人呢。」
「今晚也是小羊主持人。」
楊超越自己也會在公共輿論場上以「小孩」的身份自詡。在微博上吐槽打遠光燈的車主,戲稱自己「我可不會開車,我只會兒童車。」
節目組讓楊超越用「遇見,但是,不行」三個詞造句,她造句「選秀遇到了龍丹妮,但是她長的不行。」 #楊超越說龍丹妮長的不行#上了熱搜。這種班級裡天不怕地不怕沒心眼的小孩懟班主任的既視感,輿論也很喜歡。
就連在薇婭直播間裡,宣傳團隊給其定的熱搜,都是#楊超越膽大薇婭膽小#,立足了其膽大沒心沒肺小孩子的人設。
在《極限挑戰》裡,楊超越作為嘉賓玩遊戲被對手忽悠了,委屈的找郭京飛訴苦。郭京飛趕忙跑去護短,罵對手「是不是人「。#郭京飛像極了楊超越的老父親# 上了當天的微博熱搜第四。
這種需要被所有人以家長式的方式去保護呵護的小女孩的敘事,大眾顯示是很吃這一套。
而發明了「把楊超越當作小寶寶,小妹妹,小孩子對待」這一妙招的始作俑者,還是來自於產業鏈內部,是楊超越的老闆。
楊超越在外說自己幹啥啥不行,懟老闆第一名。只要是衝浪的路人,提起楊超越,大家都知道,她愛和老闆吵架。
但其實楊超越的老闆允許她在公司隨便哭。因為她長了一張小寶寶的臉。「成人的世界是很難的,寶寶的世界你犯個錯咋地了?因為你是寶寶啊,大家都會說救救這個孩子嘛,這個是她最厲害的地方。」
楊超越的老闆應該是非常清楚地認知到,他在給市場輸送的是什麼——一個能激起人的保護欲的,難過了就會哭的小寶寶,小妹妹。
粉絲和大眾對楊超越的保護欲,其實是每個人投射到楊超越身上的,對自身的保護欲。是人們長大成人後,卻依然想要被當作小孩子,小寶寶來哄著的欲望,和傷心難過後,想要能和孩子一樣一屁股坐下來哇哇大哭的欲望得不到滿足,於是投射到了楊超越身上的同理心和心理補償。
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吳暢暢,《創造101》的總編劇顧問,將楊超越定位為「農二代」——家境一般,能力平常,處境欠佳,但也對改寫命運抱有強烈渴望。
農二代也好,小寶寶也好,這些人設關鍵詞,楊超越的團隊都非常好的利用了。
今年楊超越生日時,就被團隊打扮成了一個農場莊園裡餵羊的洋娃娃般精緻的小女孩。
6月20日,楊超越在火箭少女101解散演講的舞臺上,回顧過去練習唱跳,上臺表演的時光,她邊哭邊喊:「老天不一定是愛聰明的人,它的萬分之一也會寵幸到我們這些笨小孩的。」
她身上擁有絕大部分普通人身上的痛點標籤
楊超越能成為頂流的流量邏輯的第二條就是,她身上的議題性太具有大眾性,而且她以一種最接地氣的,甚至比大多數受眾更加接地氣,更低一些的姿態和面貌去表達了這些議題。
沒有富裕的原生家庭,不能和很多家境優越吃穿不愁的朋友一樣去無憂無慮的談戀愛,能力並不強也要拼命工作,一心想著賺錢買房,給自己攢嫁妝,給父母更好的生活。
這的確是一個太能引起憐愛和遐想,太適合當瑪麗蘇女主的設定了。
而這同時也是太能觸達一個大基數人群的痛點的標籤了。
自帶觸達社會痛點的標籤和瑪麗蘇設定的藝人不少,但並不是每一個都能被打造成功。
其實就是因為「假」, 人設標籤一旦是被一種裝腔作勢矜持高傲的明星姿態表達出來,放不下架子和包袱,豁不出去,就很難讓人信服。
而楊超越豁得出去。
她不怕體現自己的「俗」。
藝人有包袱,大都愛凸顯自己的品味高尚。但是楊超越卻敢在節目裡表達自己其實是抖音上以賣醜和出洋相扮低俗走紅的網紅郭老師的粉絲,還在看郭老師直播時為其刷禮物。
她不去故意裝傻白甜的樣子,反而更討喜,讓外人覺得她更純真。楊超越在微博上發的照片裡有香菸的露出,被網友眼尖發現後,隨後就刪了微博。
但在事後的解釋卻說「 破案了其實是我家貓,真的剛成年愛耍酷。」 言語上雖然否認了自己抽菸,但也是一副並不怎麼當回事,並沒有認真去撇清嫌疑和解釋的姿態。
她喝醉後哭著喊爸爸媽媽上了熱搜。
第二天楊超越醒來,回應道,「早知道我也收拾一下了」。這句話,又上了熱搜。
12月2日,楊超越又有了一條熱搜。 #還有多少一次來個痛快# ,是她在一檔節目中回應被罵耍大牌,說起這些年她所受到的懷疑和攻擊時說的一句話。
在那檔節目裡,她說,有千萬張嘴在跟自己作對的時候,有很多人想要偷換概念,自己也沒有辦法去爭辯什麼。對於現狀,只有沉默才是最好的辦法,每一次發聲都面臨著二次加工成為另一種標題。
楊超越坦言,自己目前能力還不夠去說服別人,而她的一句「只有當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就可以選擇去做自己。」 更是讓粉絲和路人心疼了一波。
微博上在熱搜#楊超越 還有多少一次來個痛快#的相關討論中,有這麼一段話被很多個帳號都發布。「妹妹(楊超越)在一個採訪裡回應過哭這個事情,她說你們都可以笑為什麼我不能哭?如果你覺得我哭吵到你了那我就小點聲哭…….希望大家能把對男愛豆男明星的寬容分一點給女明星們。」
楊超越的流量來自於她用她獨特的接地氣,沒有攻擊性的姿態擊中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痛點,引發了共鳴和共情,來自於人們需要這樣一個可愛的小朋友,去疼愛呵護,去滿足自己長大後依然想做一個孩子的補償心理。
在數娛看來,這很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