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一卷歷史高頻考點背後的故事(選擇題部分中)

2020-12-05 姚哥說教育

2020全國一卷歷史部分選擇題是從24-35題共12題,每題4分,共計48分。姚哥通過試卷給大家講解歷史背後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2020年全國一卷歷史高頻考點背後的故事(選擇題部分上)

上一講說到了第28題,本講咱們接著講29題-32題。

29.20世紀20年代,中國度量衡的狀況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別」「同一天平也,有庫平、漕平、湘平、關平之分別」「同一尺也,有海關尺、營造尺、裁衣尺、魯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別」。這一狀況

A.提高了市場交易的成本

B.加劇了軍閥林立的局面

C.造成國民經濟結構失衡

D.阻斷了商品的大量流通

答案為A。考察的知識點是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材料主旨為20世紀20年代中國度量衡不統一,反映出市場交易混亂不一,不利於商品交易的便利,提高了市場交易的成本。B選項是無關選項,C選項材料主旨為度量衡不統一,而非國民經濟結構。D項中「阻斷了」說法絕對,只能是影響商品流通。

背後的歷史故事:中國度量衡漫談

中國度量衡的發展大約始於父系氏族社會末期。傳說黃帝「設五量」,「少昊同度量,調律呂」。度量衡單位最初都與人體相關:「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謂之掬,兩手謂之溢」。這時的單位尚有因人而異的弊病。《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禹「身為度,稱以出」,則表明當時已經以名人為標準進行單位的統一,出現了最早的法定單位。商代遺址出土有骨尺、牙尺,長度約合16釐米,與中等身材的人大拇指和食指伸開後的指端距離相當。尺上的分寸刻劃採用十進位,它和青銅器一樣,反映了當時的生產和技術水平。

春秋戰國時期,群雄並立,各國度量衡大小不一。商鞅為統一秦國度量衡而於公元前344年製造的標準量器銅方升上刻有「十六寸五分寸壹為升 」,用度量審其容。方升遺存至今。

《考工記》詳細記載了製作量器時冶煉青銅和鑄造的技術條件及所包括的各個量的尺寸、容量和重量。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推行「 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頒發統一度量衡詔書,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

漢代度量衡也沿用秦制。西漢末劉歆將秦漢度量衡制度整理成文收入《漢書·律曆志》,成為最早的度量衡專著。

長度單位規定

度:「度」是度量長度、距離的單位,如:分、寸、尺、丈、引等。《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說:「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

秦漢時尺長約合今23釐米。

南朝太史令錢樂之依照當朝尺長(合今24.5釐米)更鑄張衡渾天儀。

隋文帝統一全國後,下令統一度量衡,用北朝大尺(長30釐米)作為官民日常用尺,用南朝小尺測日影以冬至和夏至。

唐代僧一行測量子午線,宋代司天監的圭表尺、元代郭守敬造觀星臺所標的量天尺都採用隋唐小制。

1975年,天文史家從明代製造的銅圭殘件上發現當時量天尺的刻度,考定尺長24.525釐米, 與錢樂之渾天儀尺度相符。

重量單位規定

春秋中晚期,楚國製造有小型衡器——木衡、銅環權,用來稱黃金貨幣。完整的一套環權共十枚,分別為一銖、二銖、三銖、六銖、十二銖、一兩、二兩、四兩、八兩、一斤。一銖重0.69 克,一兩重 15.5克,一斤251.3克,十枚相加約500克,為楚制二斤。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有一支戰國時銅衡杆,正中有拱肩提紐和穿線孔,一面顯出貫通上下的十等分刻線,全長為戰國的一尺。形式既不同於天平衡杆,也不同於秤桿。可能是介於天平和桿秤之間的衡器。

秦漢以後桿秤流行。

權衡:砝碼或秤錘叫權,秤就叫衡,權衡就是稱量物品輕重的工具。

鈞石:鈞、石是用來測量重量的準據。三十斤為一鈞。

鬥斛:鬥、斛都是容量的器具,十升為一鬥,十鬥為一斛。明代時已經改五鬥為一斛,十鬥為一石。

國際公制在中國的推行

明清兩代採用營造、庫平度量衡制。清乾隆帝接受西方科學技術,在欽定《數理精蘊》中對度量衡詳加考訂,並用萬國權度原器與營造尺、庫平兩進行校驗。營造尺相當於米制32釐米,庫平兩約合37.3克。

光緒34年(1908年),清政府擬訂劃一度量衡制和推行章程。商請國際權度局製造鉑銥合金原器和鎳鋼合金副原器,次年製成運回中國。

民國初期,社會動蕩加劇,在國計民生與對外貿易方面,度量衡制度更加混亂。民國三年三月,國民政府頒布了《權度條例》,定其制度為甲、乙兩種。甲種是採用清代的營造尺庫平制,主要考慮民眾習俗,需要一個過渡階段;乙鍾是採用萬國公制(即米突制),這對對外經濟交往提供了便利。後經修改更其名為《權度法》,於民國四年一月六日由大總統明令公布,仍採用甲、乙兩制。

但推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很多,這就是本題目出題的歷史背景,於是1928年,中華民國政府公布度量衡法,規定採用「萬國公制」為標準制,並暫設輔制「市用制」作為過渡,即1公尺為3市尺,1公升為1市升,1 公斤為2市斤。改革後的市制適應民眾習慣,又與公制換算簡便,逐漸為民眾接受,1949年後,市用制通行全國。

民國度量衡劃一工作的歷史意義和積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不但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科學的度量衡管理體系,而且實現了度量衡的部分劃一。「米制」的引進與實施是根本性的突破,它擺脫了幾千年傳統觀念的束縛,勇敢地與世界接軌,接受科學進步的事物,這是對我國幾千年形成的度量衡制度的一次徹底革命。

1984年,國務院發布命令,採用以國際單位制為基礎,同時選用一些非國際單位制單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簡稱法定單位)。自1991 年1月1日起, 法定單位成為中國唯一合法的計量單位。

30.1949年5月,中共中央發出指示:「只強調和資本家鬥爭,而不強調聯合願意和我們合作的資本家……這是一種實際上立即消滅資產階級的傾向」「和黨的方針政策是在根本上相違反的」。這一指示有利於當時

A.在經濟領域實行公私合營

B.接管城市後生產的恢復發展

C.確立國營經濟的主導地位

D.對新民主主義政策進行調整

答案為B。材料時間為1949年5月,新中國建國前夕,再結合材料內容,可以推斷為七屆二中全會之後。「只鬥爭、不聯合資本家」和黨的方針政策是根本上相違反的,得知這一指示內容為要與資本家合作即把工作重心從農村轉移到城市,進行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建設,故答案為B。公私合營為三大改造時期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時間為1953-1956年,排除A。C選項國營經濟佔主導是計劃經濟體制,形成於一五計劃。

背後故事:七屆二中全會不僅僅有兩個務必!

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中央機關食堂,召開了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出席這次全會的有中央委員34人,候補中央委員19人。列席會議的11人。會議由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組成的主席團主持。這是中國共產黨為建立新中國奠基的一次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會議。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國一卷歷史高頻考點背後的故事(主觀題中)
    2020全國一卷歷史部分選擇題是從24-35題共12題,每題4分,共計48分。主觀題第41題共計25分,三小問,42題共計12分,素來標榜靈活,創新,常以圖片和文字結合的形式來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和全面掌握歷史脈絡的能力。今天姚哥通過試卷給大家講解歷史背後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 2020年全國一卷歷史高頻考點背後的故事(主觀題41題)
    2020全國一卷歷史部分選擇題是從24-35題共12題,每題4分,共計48分。上三節課咱們講完了選擇題的解題方法和其題目背後的歷史故事,今天起姚哥會給大家講歷史主觀題部分。大家知道主觀題第41題共計25分,三小問,42題共計12分。今天姚哥通過試卷先給大家講解第41道題歷史背後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 【國考高頻考點】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圖形推理高頻考點2
    【國考高頻考點】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圖形推理高頻考點2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國考高頻考點,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圖形推理高頻考點,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中考化學選擇題高頻考點和易錯點分析
    在中考考題中,以下都是高頻考點,在複習中要多加注意,例如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或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用微粒的觀點解釋常見現象、已知化學式求化合價、利用質量守恆定律推導化學式、化學用語、微觀結構、化學與生活、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應用、溶解度曲線(坐標題)、物質的鑑別和分離提純。
  • 全國大聯考摸底卷高考數學全國一卷2020年模擬試題1(內部交流)
    高考數學全國一卷考向分析。眾所周知,全國一卷一直是高考的風向標,考試難度在全國卷中屬於最大的。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考卷中會持續關注數學文化的考查,重視學生數學聯繫實際的能力,繼續增加試卷的長度。並會關注新課程新教材的相關思想。
  • 2020年高考數學再難,也別說是葛軍老師出題,因為他人在這裡
    7月7日下午,高考數學考試完畢後,因為2020年高考數學題依舊很難,所以網友們紛紛對2020年的高考數學題目做了一下點評。 對於高考數學全國一卷,有網友稱:去年高考數學有斷臂維納斯,今年高考數學又來了個奪命金字塔,今年高考數學全國一卷真的很難。
  • 2020年全國一卷高考理綜在線估分對答案
    2020年全國一卷高考理綜在線估分對答案 2020-07-09 21:36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高中生物:85個選擇題高頻考點+記憶口訣!助你生物考試不扣一分
    高中生物:85個選擇題高頻考點+記憶口訣!當然這是肯定不行的,因為同學們到了高中就會發現,生物這門學科有著理科中的文科之稱,而如果基礎知識沒有掌握,那麼勢必會跟不上老師的學習節奏的。那麼如何才能提高生物這門學科的學習效率,並快速提高考試成績呢?今天,老師就針對於同學們的學習情況,匯總整理了85個生物選擇題的高頻考點(另附有知識點記憶口訣),希望同學們都能收藏起來,以方便複習的時候進行背誦掌握。
  • 中考物理複習必備,20個常考高頻考點歸納,近4年考題分析
    一、近4年中考考題分析1、選擇題:(7×3=21分)七小題的選擇題,通常每題考查的知識點相對集中,很少出現跨板塊的知識;極少計算量、遷移性不強。通常1-5小題是基礎題,得分率較高,最後一小題會提高難度,常以圖像圖表、計算等方式來考查。
  • 2020高考新增考點這些考點,請考生注意複習!
    2.語用第二節(語法填空)考點命制變化:考綱中的語法項目表並不包含同位語,而2019年全國Ⅰ卷考查了同位語從句的連接詞that。 3.語用第一節(完形填空)中語篇文體變化:2019年全國Ⅰ卷和Ⅲ卷完形填空的體裁改變了多年來以記敘文為主的考查形式,全國Ⅰ卷採用了夾敘夾議、以議論為主的文章,全國Ⅲ卷採用了說明文。
  • 高中數學高頻考點——函數的奇偶性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高一數學必修一新教材奇偶性是高中數學的一個高頻考點,考題形式多為選擇題或填空題。至於解答題題型,高一時考查的相對較多,高一以後考查的相對較少。選擇題的函數奇偶性考查方式,多是給一個複雜函數的解析式,然後根據函數解析式,綜合考慮函數具有的奇偶性、單調性、特殊點、值域等來判斷ABCD四個選項中哪個選項是它的大致圖象。有時選擇題和填空題也會給出一個奇(偶)函數在定義域的一個子區間上的解析式,然後求其對稱區間上的解析式。下面具體來介紹函數奇偶性的相關知識。函數奇偶性,指的是一個函數自身的對稱性。
  • 高一數學高頻考點——冪函數及其圖象和性質
    人教版高一數學必修一新版教材冪函數是三個基本初等函數中的一種,既是高中階段重點函數中的一種,也是人教版高一數學必修一新教材改革後接觸到的第一個基本初等函數。冪函數在高一階段幾乎是逢考必考的高頻考點,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出現的較多,解答題出現的相對較少。下面將冪函數的相關知識點整理如下。一、冪函數的定義及解析式特點
  • 2017年高考全國一卷英語答題模板
    2017年高考全國一卷英語答題模板在高考英語複習固然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但掌握一定的英語答題公式和模板將在考試中事半功倍,學會一定的英語答題技巧才能快速提高英語分數,可以說英語萬能答題公式模板是考高分的捷徑。下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下2017年高考全國一卷英語答題模板,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數學中考的重點高頻考點
    數學中考的重點高頻考點   在數學複習的時候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數學考試要考哪些內容,哪些是高頻考點。掌握了高頻考點在考試的時候就十分的有利,所謂的高頻考點也就是考試經常會出現的知識點和內容。
  • 大智專家談2018年高考:面對全國卷,2019年考生如何備考?
    (1)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通過「講好中國故事」增強文化自信2018年全國卷寫作部分第二節設置了外國朋友來中國家中做客體驗中國文化的情境,要求考生給外國朋友寫封郵件。郵件的內容要點包括:到達時間、合適的禮物和餐桌禮儀。情境設置真實,任務要求符合學生的能力水平,運用中國元素講好中國故事,也引導學生在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明傳統的同時,增強文化自信。
  • 2020年中國傳媒大學初試只能選擇文史哲,考試範圍有哪些?
    整張卷子100分,文學50分,歷史30分,哲學20分。文學比重最大,歷史次之,哲學最末。但是實際上在柏老師看來,其實就分兩部分,文學和史哲(其實就是一家啦)。因為在高考歷史教材中,歷史和哲學在某種意義上是有交集之處,歷朝歷代思想的衍變有很大部分都要涉及到那個時候哲學思想的衍生和影響。就去年真題而言,文學部分主在分析賞鑑和寫作。
  • 2017年高考全國Ⅰ卷理科綜合試卷評析
    物理試題評析(一)  合肥六中陶玲  整體來說,今年全國一卷理綜物理部分難度整體與2016年相當,區分度不大,注重對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理解及其運用,著重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及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 2020春晚高考考點匯總和熱點素材
    這些金句都說到了每個中國人的心坎裡,「平安中國」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願,也是2020年最深情的祝福。「抗擊疫情」「平安中國」必將成為2020年中高考的新考點。  考點二:新時代,家國情  由陳偉霆、張藝興、董寶石聯合演繹的《過年迪斯科》登上春晚舞臺,歌詞改編自近期流行歌曲《野狼disco》。
  • 2020高考地理高頻考點
    2020高考即將開戰,你準備好了嗎?高考網小編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頻考點,供大家參考閱讀!9、河流水文特徵=徑流量+年際變化和季節變化+補給形式和汛期+流速+含沙量+結冰期+凌汛+水能資源+航運價值  10、河流的開發=水能+農業(林、畜牧、漁業養殖、種植業)+工礦業+航運+旅遊  11、河流的治理=上遊+中遊+下遊  12、河流類選擇題在選擇題中的秒殺類結論性常識
  • 2020高考理綜全國一卷試題點評(化學、物理)
    2020高考理綜全國一卷試題點評(化學、物理) 2020-07-08 16:34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