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仍在消化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政策可能趨向緊縮這一消息的衝擊,另外歐美經濟數據轉差,投資者今年趨向惡化,隔夜歐美繼續走差,港股早盤跟隨外圍回落,恆指低開66點,跌幅為0.29%,報22840點;國企指數跌47點,跌幅為0.42%,報11378點;紅籌指數跌12點,跌幅為0.27%,報4523點,大市盤前成交20億港元。
第一上海葉尚志表示,港股調整壓力再度加劇,恆指跌穿了23,100的短期支撐點,出現了反覆下推的動作,深化了大盤盤面的弱勢。市場憂慮美聯儲有提前結束量寬政策的可能,加上投資者亦擔心內地有進行收緊政策的機會,是觸發港股進一步下跌調整的消息因素。但是,在全球宏觀經濟未能確認復甦過來之前,央行要提早進行收水、收緊銀根的可能性不大,我們估計港股目前的跌勢,更多是趁消息展開漲後調整的藉口,暫時毋須過分悲觀看淡。恆指收盤報22,907,下跌401點,主板成交量增加至811億多元,好淡博弈轉為激烈,而23,100可以看作為短期走勢的好淡分水嶺。至於技術走勢方面,恆指去年底的收盤價在22,657,可以看作為目前的首個支撐點。另外,如果以黃金比率來量度調整幅度,0.382倍的回吐幅度在22,085。因此,以中長線的角度來看,22,085至22,657會是關鍵的支持區間。
摩根大通報告指,中國下一個關鍵事件是3月初的兩會,現時投資者偏向負面,若中國有好的政治改革或宏觀經濟數據超預期,將會結束現時的調整格局。內地憂慮房地產加碼調控,引致內地A股急跌3%,但瑞信、德銀及花旗均認為總理溫家寶只是重申過往的調控措施,未有新緊縮政策出臺。美銀美林指出,部分三線城市出現供過於求,一線城市則供應緊張,故就算有新招,只會在部分城市推出,尤其是在推廣城鎮化之下,新領導層應該是增加樓房供應,更多於遏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