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財富網
受外圍利好因素影響,今日(11月25日)恒生指數高開,隨後維持高位強勢震蕩,可惜衝高之後迅速回落,午後加速走弱,截至收盤,恆指小幅上漲0.31%,收報26669.75點。
一、讀研報·市場
艾德證券:繼續看好市場震蕩上行
艾德證券分析,對於港股市場中短期走勢,我們繼續看好市場震蕩上行,看好大宗商品及科技公司的結構性機會,而對於內地銀行股、大消費股和醫藥健康類公司,受市場輪動影響,短期機會或減弱。
招商基金:看好資產稀缺性的新經濟板塊
招商基金分析指出,在外圍不確定因素逐步落地後,國內經濟漸進復甦是接下來的投資主線。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在「弱美元、穩人民幣」趨勢下,港股中資股的盈利確定性高、低估值的優勢明顯,長期看好港股市場具有資產稀缺性的新經濟板塊,以及中概股回歸受益的板塊。
國都證券:港股市場氣氛將逐步轉好
國都證券表示,外圍的不確定性因素減少,而投資者也差不多適應香港疫情再度爆發的消息,再加上疫苗進展順利,預料今日港股市場氣氛將逐步轉好,或推動恆指升離當前的橫行區域。
第一上海:港股總體可保持穩好的發展狀態
第一上海提到,香港疫情出現顯著反彈、內地信用違約情況仍有餘波,都是目前影響市場氣氛的消息因素。然而,在經濟復甦預期信心未有改變下,相信港股總體可以保持穩好的發展狀態,估計情況可以給到市場繼續追捧消息題材股的基礎。
瑞信:未來12個月恆指目標價28000點 慢牛市將會持續
瑞信亞太區高級投資策略師邵志銘表示,預計未來12個月恆指目標價為28000點。港股估值低,同時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會繼續增加全球關注,另外香港資金流不論是來自內地還是來自國際都在持續,加上未來基本面受疫苗推出所帶動全球經濟復甦,因此在基本面、流動性及盈利方面都會繼續有利港股,慢牛市將會持續,金融市場會維持強勁。
二、讀研報·行業動向
國泰君安: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業務的價值重估
國泰君安表示,自主品牌和造車新勢力一樣都是新能源浪潮的受益者,其在新能源車的成長確定性已經具備,而在盈利模式的差距有望逐步縮小,其新能源車業務有望迎來價值重估。作為燃油車市場的後進入者和追趕者,自主品牌並沒有很強的組織慣性,從國家戰略&配套產業鏈支持以及戰略調整及時性角度考慮,自主品牌也將享受新能源車行業的成長確定性。而從盈利模式構建來看,自主品牌在自動駕駛等技術領域已經初步具備,但在運營模式和電子電氣架構上還有較大差距。隨著在盈利模式端的改進和在成長確定性被市場認知,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業務將迎來價值重構。
天風證券:新國標加速兩輪車鋰電化
天風證券指出,新國標加速兩輪車鋰電化。鋰電池和鉛酸電池對比優越性表現在輕量化、能量密度高、使用期間長。鉛改鋰在國標車上替代動力在於新國標要求整車質量不高於55kg,而續航相同的情況下,鉛酸電池重量約為17kg,明顯高於鋰電池4.7kg。
方正證券:物管行業迎來新變局
方正證券表示,我國物業管理行業迎來產業新變局。近兩年來通過收併購擴規模的意圖始終沒有改變,但是潛在標的由原本傳統的物管公司,逐漸延伸至產業鏈上下遊的場景公司。自營業務的拓展也從原本為追求業務廣度、全周期覆蓋而開拓各類全新領域的服務,轉變為了尋求與物管公司主營業務關聯度更高、具備一定「必需性」的配套業務。我們建議關注:1)積極收購場景公司,優先布局下遊產業鏈的物管公司;2)開展高關聯度自營業務的物管公司。
華創證券:5G基建+應用協調發展 開啟萬物互聯大時代
華創證券分析,需求驅動流量基礎設施建設加碼,高景氣度態勢延續。1)IDC:行業核心驅動在於流量增長及雲化滲透,具備長期、確定的成長屬性。我國 IDC資源分布呈現「東滿西餘,核心城市集中」的格局,供給側資源分布失衡,一線單體大規模數據中心稀缺性凸顯,二三線數據中心過剩態勢料在短中期延續,行業集中度提升成必然趨勢。我們認為,具有擴張能力、擴張彈性的 IDC龍頭企業有望抓住機遇,通過兼併收購實現版圖的不斷擴張。2)光模塊:數通側高景氣態勢延續,北美資本開支持續向上疊加上遊晶片廠商營收高增,上下遊指引明年需求持續樂觀。我國光模塊企業競爭力逐漸增強,我國已成為全球光模塊的重要生產及銷售基地,建議關注能夠保障優秀良率水平、批量交付能力的龍頭企業。
三、讀研報·大行評級
大和:維持周大福(1929.HK)「買入」評級 目標價12.4港元
大和發表研究報告指,周大福(1929.HK)2021財年上半年純利按年升45.6%;核心經營利潤41億港元,主要受惠於一次性收益2.39億港元及淨外匯收益1.27億港元等。考慮到下半年同店銷售增長強勁,其中內地料增30%,港澳地區則相對平穩,維持對其「買入」評級,目標價續看12.4港元。該行下調周大福21至23財年收入預測2至3%,以反映近期內地及香港疫情變化,同時調整21至23財年每股盈利預測至升2%、跌2%及跌2%。
交銀國際:升小米集團(1810.HK)目標價至33港元 維持買入評級
交銀國際發表報告,將小米集團(1810.HK)目標價從25港元升至33港元,維持買入評級。報告認為,小米仍有望繼續提升智慧型手機價值份額,同時用戶數增加有助於提升長期網際網路服務變現潛力,增長前景可期,目前行業主要風險為零部件供應鏈不足,但這也可能促使大品牌更快獲得市場份額。
滙豐環球:領展(0823.HK)最壞時期已過 維持買入評級
滙豐環球研究發表報告指,相信領展最壞時期已在上半財年過去,預計下半財年派息將會改善,在海外物業貢獻下,將會減輕租金優惠措施影響,同時內地零售業務亦已見回正常。
該行維持領展買入評級,目標價82.2港元,領展2020年9月底每股帳面值74.6港元,現價相等於2021財年預測股息率4.4%。
摩通:上調小米(1810.HK)目標價至32港元 評級「增持」
摩根大通發表報告指,小米(1810.HK)第三季經調整溢利表現強勁,較市場預期高30%,主要受惠海外網際網路業務表現健康,加上網際網路金融業務規模下跌情況已受控,以及內地和海外市場智慧型手機增長強勁。雖然市場擔心榮耀品牌手機重返中國市場,但該行相信小米未來數季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份額仍能繼續提升,估計核心網際網路服務收入將在明年上半年反彈,將小米2021及2022財年預測各提升16%及21%,目標價由23港元升至32港元,此相當預測2022年經調整市盈率25倍,評級「增持」。
麥格理:上調石藥(1093.HK)目標價至13.91港元 評級「跑贏大市」
麥格理發表研究報告,指雖然石藥集團(1093.HK)的第三季收入增長在藍籌股製藥板塊中表現最好,但在股票市場上獲得的反應已減弱。市場憂慮12月份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的降價,該行預期其產品「恩必普」會有相對溫和的30%降價,認為應該通過擴大銷售來紓緩此情況,尤其是進入低線城市及農村。
該行將公司目標價由原來的12.93港元上調至13.91港元,重申「跑贏大市」投資評級,將公司2020至2021年度盈利預測上調9至10%。建議在12月初發布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降價通知後「撈底」。
(責任編輯:DF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