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各有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每個人也都有追逐夢想的權利。可是對於皇家子嗣來講,追求夢想仿佛是天方夜譚,如果運氣好成為了太子,就要老老實實的跟隨老師學習治國理政的知識,爭取成為一代明君;如果運氣不好成為了藩王,就只能老老實實的被安排到某個地方苟且過一輩子,若是有幸被分配到富饒的地區,尚且可以活得逍遙自在,若是不幸被分配到窮鄉僻壤,那可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朱由校就是一位被太子身份拘束了一輩子的皇帝,他與朱厚照並稱為明代最荒誕的皇帝,一生不理朝政,對做皇帝毫無興趣,反而想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夢想。據史書記載,朱由校從當政以來就鮮少批閱奏章,原因很簡單,朱由校不識字,根本看不懂大臣寫的東西,更別提治國安邦平天下了。不過朱由校的確是一位做木匠的好材料,雖然恍惚裡並沒有木匠師傅指導他,可是朱由校仍然憑藉超強的想像力製造出了很多小玩意,甚至還發明了一張在當時非常先進的摺疊床。
看到這裡,或許有不少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朱由校在繼位之前好歹也是大明的太子啊,為何沒有人教他讀書識字呢?如若朱由校像其他太子一樣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憑藉他機智的頭腦,說不定還能成為一代明君呢!其實這與萬曆皇帝有分不開的關係。了解明代歷史的朋友們應該清楚,萬曆皇帝雖多年不上朝,但是對繼承人一事卻關心的緊,他不喜歡太子,反而喜歡鄭貴妃生下的次子,還不止一次的想要廢太子。
再加上明光宗朱常洛為宮女所生,身份低微,要不是申時行等大臣力保,恐怕早就被廢掉了太子的頭銜,被扔到荒郊野外去了。而萬曆皇帝對太子的態度也牽連到了朱由校這位皇太孫,萬曆皇帝當年遲遲不立朱常洛為太子,不僅不讓朱常洛出閣讀書,甚至也不讓朱由校出閣讀書。眾所周知,大多數皇太子和皇太孫在5歲到7歲時就已經可以出閣讀書了,可是由於萬曆皇帝遲遲不派講師去給這二人講學,朱由校雖然也得不到學習的機會,就這麼光榮的成為了明代歷史上唯一的一位文盲皇帝。
直到朱由校15歲那年,他的爺爺萬曆才「大發慈悲」的給他派了個老師,只不過朱由校那時早已對學習提不起絲毫興趣,已經愛上了做木匠活。畢竟他雖然一直沒有被爺爺所認可,但他也是皇家子嗣,不能輕易出宮,身邊又沒有什麼玩伴,他的父親朱常洛當時自顧不暇,更沒有時間管自己的親生兒子。於是乎朱由校就只能自己找事情做,也不知道是怎麼與宮中的木匠取得了聯繫,就這麼荒唐的成為了木匠皇帝。
由於朱常洛做了不到一個月的皇帝就撒手人寰了,因此他根本沒有時間給自己的兒子提供較長的學習時間,朱由校就這麼懵懵的成為了一代帝王。不得不說,朱由校正是被自己的爺爺耽誤了,大明王朝沒有笨皇帝,無論是開國皇帝朱元璋還是他的兒子朱棣,即便是一輩子貪玩的朱厚照都聰明過人,朱由校的智商自然也不會低到哪裡去。如果能夠給他比較好的學習環境,能讓他像大多數皇子一樣在7歲時出閣讀書,我們相信朱由校也能成為一代明君,不會輕易的讓魏忠賢鑽了空子,以至於給明代的滅亡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