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悅康藥業公益雲講堂第九課乾貨要點 後續課程敬請關注)
7月4日19:30,悅康公益雲講堂第九課開課,授課專家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放射科隋濱濱教授和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鍾鏑教授。
隋濱濱教授授課題目為《腦小血管病的影像診斷及進展》
隋濱濱教授聚焦腦小血管病的影像診斷及進展,腦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臨床常見的一類與年齡相關的累及腦內小血管的一系列臨床、影像、病理症候群,可導致認知和行為異常。CSVD約佔缺血性卒中的10-30%,是血管性痴呆和年齡相關性認知功能下降的主要病因,其腔隙灶佔無症狀性缺血卒中的25-50%。其影像學診斷在臨床中具有重要意義。
影像技術與CSVD診斷密切相關。3D pCASL可評價腦血流量、DTI可評價白質微結構、神經突方向分散度和密度成像NODDI可判斷CSVD、腦容積灰質體積或白質體積(Brail volume,與認知功能相關)、BOLD fMRI評估腦血管反應性損傷、DCE MRI評估BBB功能。不同的病理機制變化會導致不同的影像學顯示。MRI是主要檢查手段,CSVD影像學特包括近期皮層下小梗死灶、病灶轉歸、腔隙灶(假定血管源性)、腦微出血灶(CMBs)、T2*GRE與SWI。
CSVD影響目前尚存在幾個問題,如受影響動脈和靜脈太小,目前影像解析度不能直接顯示病理改變,必須根據相關腦損傷模式進行推理診斷;命名和診斷標準缺乏統一等。
鍾鏑教授授課題目為《輕型卒中及管理策略》
鍾鏑教授從病例入手,剖析輕型卒中及管理策略。輕型卒中和TIA、「非致殘性」往往相伴,輕型卒中7d、1月、3月復發風險分別為11.5%、15.0%及18.5%。早期啟動現有的治療方案可以減少80%早期復發性卒中的風險,探討輕型缺血性卒中的臨床預後及幹預策略很有必要。
2016年《高危非致殘性缺血性腦血管事件診療指南》提出,輕型卒中的定義為NIHSS評分≤3分或≤5分,或改良Rankin量表評分≤3分。尚具有一定局限性,如對後循環評估不足、右側半球的 NIHSS 評分會低於左側半球;NIHSS無法評價患者認知;NIHSS無法反應顱內外血管和腦組織灌注狀等態。
悅康藥業「為愛分享」雲講堂,圍繞「腦血管病領域」開展系列課程,助力腦血管病診治,本系列講堂將持續開展,敬請大家關注。悅康藥業秉承「藥品質量只有一百分,九十九分等於零」的製藥原則,致力於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藥,為中國大健康戰略盡應有之力。悅康堅持專業化學術推廣之路,致力於促進腦血管病防治知識的普及,搭建腦血管病患者康復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