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年前誕生的絕頂天才|牛頓的一生

2020-12-03 遇見數學

2018年1月4日是偉大的科學家伊薩克·牛頓誕辰375周年的紀念日. 他為人類貢獻良多, 為後世留下了「自然哲學與數學原理」和「光學」兩本不朽的科學巨著.

注按舊儒略曆牛頓出生日期為1642年12月25日

下文轉自: 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91/180/11.htm

牛頓的一生

大科學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逝世後大約11個月,艾塞克.牛頓在英國烏爾索普地方誕生。在中世紀四大天文學家(哥白尼、第谷、克卜勒、伽利略)的辛勤耕耘之後,牛頓開始扮演開花結果的角色。牛頓說:「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巨人指的就是克卜勒和伽利略。 

1661年牛頓就讀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修習數學和物理。大學時代初期沒有特殊表現,後來在巴羅教授(Isaac Barrow, 1630~1677) 的指導下才迅速展露非凡的天份。1665年獲得學士學位,但幾個月後,因為淋巴腺鼠疫流行,大學關閉停課。牛頓便回到烏爾索普,他利用這段被強迫「放假」的兩年時間,認真思考自然界的規律問題,這兩年也是牛頓自認為一生當中獨創力的顛峰時期,萬有引力就在此時發現,因而有「烏爾索普的蘋果樹」的傳說。力學與微積分也都是此段時間發明的;圓與橢圓部分面積的計算是當時數學家挑戰的難題,居然被25歲的牛頓解決了。直到1667年初,牛頓帶著一流的研究成果回到劍橋,當年即被指定為三一學院的研究員,有了薪水,悉數購買實驗器材,開始製作反射望遠鏡,並且定居下來。1666年他發現光的散射現象:波長短的藍光或紫光,通過稜鏡時偏折較多;波長長的紅光,偏折較少(圖1)。1668年,他獲得碩士學位。

圖1 .1666年,牛頓發現陽光經過透鏡會產生色散,牛頓稱之為「譜線」(Spectrum)(取材自T

牛頓的老師巴羅教授是當時頂尖的科學家和數學家,影響牛頓的光學成就極深。他對於牛頓的研究成果非常驚訝,兩年後辭去教授的職位,讓給牛頓,因此1669年,年僅27歲的牛頓就當了劍橋大學的教授。1672年牛頓發表第一篇學術論文,主題是關於光的實驗,登在《哲學學報》上;此後,牛頓醉心於包括鍊金術在內的化學實驗;直到1684年在哈雷(Edmund Halley, 1656~ 1742) (圖2)的勸說下,他才盡全力於理論力學的探討工作,1687年發表了曠世巨作《原理》(Principia)一書,1689年以後牛頓又擔任了下議院議員、造幣廠督察及總監。並於1703年成為英國皇家學會的會長,在這一年他同時發表了《光學》一書。1705年受到安妮女王的封爵,是第一位獲得此項殊榮的科學家。

圖2.鼓勵並協助牛頓出版《原理》一書的哈雷,其後利用牛頓的運動學原理發現了哈雷彗星的76年周期。(

牛頓的蘋果

年輕的牛頓一直在想:「蘋果會掉下來,但月球為什麼不會掉下來?」根據伽利略的慣性定律:「不受外力作用的物體,沿一直線作等速度運動。」牛頓把它運用在地球與月球的系統上;如果地球對月球沒有任何作用力的話,月球將沿著圓形軌道的切線方向飛出去,然而月球並沒有飛出去,依然在圓周上繞著地球運轉,表示月球一定受到地球的引力而被拉住。換句話說:月球一直沿著圓形軌道的切線方向飛出,但地球的引力一直把月球拉著,結果,月球永遠在圓形軌道上運動(圖3)。

圖3.牛頓在《原理》書內有與此相同的圖示構想:在高山上發射炮彈,若炮彈速度夠快則會繞行地球而不會掉落

地球會吸引月球,當然也會吸引烏爾索普的蘋果往地上掉了,這是兩個同性質的力的作用,牛頓的靈感太偉大了!

谷歌 2010 年為紀念牛頓推出的塗鴉

《原理》一書是最偉大的科學著作之一,用拉丁文撰寫的。全書論述周密,文風雅正,表現超脫,接近於現代真理的科學文體,是為其他的物理學家而寫。全書分前言及三卷:前言和第一卷是他著名的運動定律,討論在無阻力的狀態下,物體運動所遵循的定律。第二卷研究物體在阻力下的運動情形。第三卷論述萬有引力,並以天文學的應用為實例說明(圖4)。

圖4.今日的太空船升空所使用的主要原理就是牛頓所發表的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取材自NASA網站)

萬有引力定律

地球對於蘋果和月球都有相同性質的吸引力,那麼這個引力有多大呢?在定性的問題解決之後,牛頓接著想到的當然是定量的問題。

根據月球的圓形軌道半徑與其公轉周期,可以得知月球受到地球的引力,是月球在地球旁邊時所受引力的1/3600倍,月球的軌道半徑大約等於地球半徑的60倍,牛頓想: 「這是否代表引力的大小與離開地球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於是,萬有引力定律產生了:「宇宙間的一切物體,彼此有一個吸引力的作用,其大小與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兩物體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

那麼,行星與太陽之間有沒有這一種力呢?根據刻卜勒的行星運動第一定律:行星的軌道是一個橢圓,太陽位在橢圓的兩個焦點之一。牛頓把行星的軌道假設為圓形,予以簡化;行星繞著太陽的運動,就像月球繞著地球運動一樣的情形了。

再與克卜勒第三定律驗證一下?該定律說:行星軌道距離的三次方與行星周期的平方的比值是固定的。牛頓利用行星的軌道距離與周期的關係,來計算太陽與行星之間的作用力,居然與他的萬有引力定律相吻合。這樣,牛頓確信這個定律能夠適用於宇宙間的一切物體。

牛頓的光學成就

在牛頓離開劍橋之前,由於製作望遠鏡而開始對白光的本質感到興趣並且進行實驗;他用一塊玻璃三角稜鏡把日光分成彩虹的七色光,再用另一個稜鏡恢復為白光;光是由許多色光混合而成的,且有色散現象。望遠鏡的透鏡沒有經過色差的校正,使成像的邊緣帶有彩色;為此,牛頓認為折射望遠鏡無法做到無色差的程度,於是,他在1671年製造了第一臺反射式望遠鏡,口徑只有2.5公分,在倫敦的皇家學會展示(圖5)。因為此項重大發現,在1672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圖5.牛頓所設計的反射式望遠鏡繪圖(取材自Astronomy, Cambridge出版)

牛頓可以明確地描述運動定律,更能準確地預測物體的運動狀況,在古典物理學上有卓越的貢獻。當英國的天文學家哈雷稱讚牛頓在天體物理學上的成就時,牛頓謙虛地回答:「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今天我們研究物理學或天體物理學,都把理論建立在牛頓力學的基礎上,就像當年牛頓的研究,都建立在四大天文學家的研究結果上一樣,意含著科學研究在承先啟後上的意義。

牛頓的數學成就

以下部分內容摘自維基百科:

多數現代歷史學家都相信,牛頓與萊布尼茨分別獨立發明了微積分學。根據牛頓周圍的人所述,牛頓要比萊布尼茨早幾年得出他的方法,但在1693年以前他幾乎沒有發表任何內容,並直至1704年他才給出了其完整的敘述。其間,萊布尼茨已在1684年發表了他的方法的完整敘述。兩人創造了不同的微積分符號,歐洲大陸全面採用萊布尼茨符號,而英國堅持使用牛頓的微積分符號,直到1820年才全面採納萊布尼茲的符號。萊布尼茨的筆記本記錄了他的思想從初期到成熟的發展過程,而在牛頓已知的記錄中只發現了他最終的結果。

1699年初,皇家學會(牛頓也是其中的一員)的成員們指控萊布尼茨剽竊了牛頓的微積分成果,這導致了激烈的牛頓與萊布尼茨的微積分學論戰。最終英國皇家學會宣布牛頓是微積分真正的發明者,斥責萊布尼茨剽竊。但後來人們發現該調查評論萊布尼茨的結語是牛頓本人書寫。這場持續多年的激烈糾紛,沾汙了牛頓與萊布尼茨聲譽,直到萊布尼茨在1716年往生後才暫時停止。

牛頓的一項被廣泛認可的成就是廣義二項式定理,它適用於任何冪。他發現了牛頓恆等式、牛頓法,分類了立方面曲線(兩變量的三次多項式),為有限差理論作出了重大貢獻,並首次使用了分式指數和坐標幾何學得到丟番圖方程的解。他用對數趨近了調和級數的部分和(這是歐拉求和公式的一個先驅),並首次有把握地使用冪級數和反轉冪級數。他還發現了π的一個新公式。

相關焦點

  • 蘋果樹下的牛頓,一位從「笨蛋」到「天才」的科學家
    人們往往傾向於把科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科學家看作是天才和聖人,無數榮譽和光環圍繞著他們,各種奇聞軼事也為他們賦予了傳奇的色彩。關於艾薩克·牛頓最廣為人熟知的傳聞,想必非「蘋果落地」事件莫屬了。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並為冪級數的研究做出了貢獻。牛頓一生科學貢獻卓越,智商290的他是近代科學的鼻祖,除了力學、光學、數學上的成就外,在哲學、天文和經濟學方面他也有涉獵,並成就斐然。
  • 英國天才叫牛頓,德國叫愛因斯坦:中國改變世界的天才叫什麼?
    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上,總是有那麼一群超乎常人的天才的出現,他們用自己超強的學識和努力加快了人類的進步,每一個國家都會有這樣的天才出現。只要一個國家出現這樣的天才,無疑這個國家都會發生極大的改變,世界各國都有天才,英國有個天才叫牛頓,德國有個叫愛因斯坦,那麼中國的天才代表叫什麼呢?
  • 史上最窮的絕頂天才,物理光學的締造者!菲涅耳
    >菲涅耳研究了好幾項足以引起光學革命的實驗事後他大膽的向科學院提交了關於光的衍射的第一份研究報告並且補充完善了惠更斯原理三年後他又寫了一篇關於衍射的研究報告並於次年獲得法蘭西學術院的大賽獎菲涅耳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路披荊斬棘不但通過實驗探究了牛頓在
  • 牛頓的愛情語錄,道出了他眼中的愛情是什麼樣的,真不愧是天才!
    這就是普通人和天才的區別吧!牛頓的愛情,大家又知道多少呢?可以說牛頓的愛情是很坎坷的,也可以說他如諸多科學家和名人一樣,如笛卡爾、萊布尼茨、諾貝爾、米開朗基羅、貝多芬,都是沒有結婚的偉人,牛頓為什麼一生沒有結婚呢?
  • 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的一生
    僅從這些平凡的環境和活動中,還看不出幼年的牛頓是個才能出眾異於常人的兒童。後來迫於生活困難,母親讓牛頓停學在家務農,贍養家庭。但牛頓一有機會便埋首書卷,以至經常忘了幹活。每次,母親叫他同傭人一道上市場,熟悉做交易的生意經時,他便懇求傭人一個人上街,自己則躲在樹叢後看書。有一次,牛頓的舅父起了疑心,就跟蹤牛頓上市鎮去,發現他的外甥牛頓伸著腿,躺在草地上,正在聚精會神地鑽研一個數學問題。
  • 艾薩克·牛頓的傳奇一生(二):天才的機遇和挑戰
    胡克對牛頓論文的評價持保守態度,他認為還不存在一種不可推翻的論證可以證明牛頓論點的可靠性。胡克回絕牛頓,一定意義上來說,為他自己埋下了禍根,牛頓一直沒有原諒胡克對自己的偏見,以至於當他自己當上會長之後,燒掉了所有關於胡克的一切。這位天才的科學家也有十分記仇的一面。
  • 英國有位天才叫牛頓,德國有位叫愛因斯坦,中國的天才叫什麼?
    一個超級科學家的誕生,往往離不開他在科學領域研究中所發現的對人類有著極大貢獻的科學真理,這些理論或創造甚至可以改變世界的進程與走向。科學是沒有國界的,古往今來,世界各國都有誕生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超級科學家。其中比較著名的便有義大利的伽利略、英國的牛頓和德國的愛因斯坦,他們幾乎被視為物理學的天才,為後世物理學的發展與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物理大師】牛頓VS愛因斯坦
    論智商,聰明絕頂天下無雙
  • 英國天才是牛頓,德國是愛因斯坦,中國改變世界的天才是誰呢?
    在近代之後這群人有了一個集體稱號,他們被稱為科學家,同時因為他們的不同,他們也被人們稱為天才。這些天才中,我們最熟悉的天才就是牛頓和愛因斯坦了,這兩位讓人類的發展走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英國的牛頓是人類物理學的奠基者,牛頓提出的幾個牛頓定律到現在都是物理學的基礎。
  • 天才的一生,智商250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天才的一生,智商250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愛因斯坦傳-天才的一生》你讀了嗎
    你讀過《愛因斯坦傳-天才的一生》嗎?有人說過,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愛因斯坦,舉世聞名的德裔美國科學家,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他是科學的標誌、天才的代名詞。
  • 世界各國的天才,英國有牛頓,德國有愛因斯坦,那中國有誰呢?
    科學家和天才都很多,但要做到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廣泛的知名度也不是很容易,因為這類人往往都是鳳毛麟角。而世界各國的天才中,英國有牛頓,德國有愛因斯坦,那麼中國的代表是誰?不用擔心,我們有他。大家對牛頓肯定是不陌生的,我們有時候在外面看到蘋果樹時,腦海中也偶爾會想起牛頓的故事,另外在高中的物理課本上,也可以看到牛頓的名字。
  • 未出生父親便亡故,母親棄他再嫁,自學成才科學家牛頓的天才之路
    劍橋大學的牛頓蘋果樹牛頓全名艾薩克·牛頓,是個罕見的天才,幾個世紀才能冒出一位這樣的曠世奇才,但不是每個天才最終都能成為成功的天才,而牛頓顯然又是一位極幸運的天才。牛頓的成績大部分都跑第一,16歲就木秀於林出頭人地,校長斯託克斯對他極度器重,認為牛頓是個不可浪費的天才,向安娜提出讓牛頓去大學深造。但是安娜對教育不重視,反而讓牛頓輟學回家經營農場,安娜已經失去二個丈夫,又有三個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顧,讓牛頓上大學等於失去了她,而她本人認為牛頓的父親沒有學識也照樣把農場經營地很好。
  • 牛頓一生有哪些故事?
    ,完美之至的力學理論」;1927年,愛因斯坦在紀念牛頓逝世200周年發表文章《牛頓力學及其對理論物理學發展的影響》,在文章中,愛因斯坦說:正好在200年前牛頓閉上了他的眼睛。我們覺得有必要在這樣的時刻來紀念這位傑出的天才,在他以前和以後,都還沒有人能像他那樣決定著西方的思想、研究和實踐的方向。他不僅作為某些關鍵性方法的發明者來說是傑出的,而且他在運用他那時的經驗材料上也是獨特的,同時他還對於數學和物理學的詳細證明方法有驚人的創造才能……在牛頓以前,並沒有一個關於物理因果性的完整體系,能夠表示經驗世界的任何深刻特徵。
  • 深扒| 牛頓大哥一統江湖背後的那些血淚史...
    伽利略去世於1642 年,這一年,牛頓誕生。這暗示著要有大哥替伽利略出頭平事兒,完成其未竟的事業了。牛頓的生日,不管是按照儒略曆的12 月25 日,還是格里高利曆的第二年1月4日,他都屬於摩羯座。摩羯座,你懂的。
  • 全世界公認的五大天才,第一不是霍金或愛因斯坦
    他們聰明絕頂,智商遠遠超於普通人,而這類人通常則被我們稱之為天才。下面這五個人就被公認為最出色的科學家。第五名:霍金。霍金離世的那一天的日期也是非常具有戲劇化,霍金是在3月14號逝世,而這一天恰好是世界公認的第二大天才愛因斯坦的生日第四名:牛頓
  • 牛頓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被一顆蘋果砸中的天才牛頓在我們初中高中甚至大學的學習中,會見到很他的相關定理理論,無論是物理的還是數學的;其中最有名的還是他被蘋果砸中的那個故事,他由此想到了萬有引力定律,我在想為啥不是一個榴槤.牛頓用過的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恆的原理,提出牛頓運動定律.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並基於對三稜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並研究了音速.
  • 牛頓和愛因斯坦,哪個更厲害?
    牛頓、愛因斯坦一生碩果纍纍,成就非凡,儼然成為天才的代名詞。但據說他們幼年有許多智商「低劣」的表現。王陽明成就斐然,與孔子孟子朱熹齊名,被稱為孔、孟、朱、王,一生著作非凡,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等等頭銜,被證明也是地地道道的天才人物。還有愛因斯坦小時候做的手工很差也是謠言,他動手能力很強,有諸多凸出表現,而且看牛頓就知道,幼時能製造小風車,愛因斯坦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 牛頓至死不渝的不安,愛因斯坦「一生最快樂的想法」
    牛頓:秩序的建立 自然與自然法則隱藏在黑夜之中,上帝說,讓牛頓出場吧!於是,萬物明。 蒲柏 詩人蒲柏對牛頓如此讚頌。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聯同運動學三大定律,給世界帶來了秩序,日月星辰的運轉不再雜亂無章。
  • 世界各個國家的天才:英國是牛頓德國是愛因斯坦,那中國呢?
    一個掉在牛頓頭上的蘋果,引發了萬有引力定律進而改變了物理屆。還有一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引發了科技界的風暴。而這其中,又屬牛頓的蘋果故事流傳最廣,時常被家長拿來教育孩子。 牛頓的一生十分的傳奇,他是一個遺腹子,出生的時候十分的瘦弱,母親都懷疑他能否健康的長大,但就是這樣一個身體孱弱的孩子,居然成長為了一個百科全書式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