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惜!又一位院士逝世!他曾分離出中國第一株愛滋病病毒

2020-07-13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北京工業大學教授曾毅,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痛惜!又一位院士逝世!他曾分離出中國第一株愛滋病病毒

曾毅,1929年3月生,廣東揭西人。1952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痛惜!又一位院士逝世!他曾分離出中國第一株愛滋病病毒

人物生平:

1952年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

1953年在廣州中山醫學院微生物教研室工作;

1956年調到北京中央衛生研究院微生物系病毒室;

1974年至1975年英國格斯拉斯哥大學做客座研究員;

1975年回國後一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和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所從事病毒研究工作;1981年擔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所副所長;

1983年擔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所所長;

1984年擔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副院長;

1986年至1987年在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作為客座研究員;

1992年擔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院長;

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2年擔任北京工業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

2003年當選法蘭西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曾毅於1956年至1961年主要研究脊髓灰質炎病毒及其它腸道病毒,1962年至1968年主要研究雞白血病病毒、小鼠多瘤病毒和腺病毒,1970年以後主要研究Epstein-Barr病毒與鼻咽癌的關係,1984年開始了對獲得性免疫缺損病毒(HIV)的研究,1985年分離了中國第一株HIV病毒,發展了一系列檢測方法。

痛惜!又一位院士逝世!他曾分離出中國第一株愛滋病病毒

他一生與各種危險病毒打交道,愈「戰」愈勇:「一個科學研究工作者,一定要忠於自己的職責,我研究病毒,越嚴重、越危險的,更要好好研究。」

相關焦點

  • 揭陽籍著名病毒學家曾毅院士逝世!曾分離出我國第一株愛滋病病毒
    南都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證實,該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我國著名病毒學家曾毅,因病醫治無效,7月13日在京逝世。曾毅是廣東揭陽人,生前為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士及博士後導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原院長。
  • 病毒學家曾毅院士逝世,他分離出中國第一株愛滋病病毒
    本文圖片 @光明日報@光明日報 7月13日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北京工業大學教授曾毅,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曾毅,1929年3月生,廣東揭西人。1952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分離出中國第一株愛滋病病毒的病毒學家曾毅院士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北京工業大學教授曾毅,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曾毅,1929年3月生,廣東揭西人。1952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曾毅院士逝世
    據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北京工業大學教授曾毅
  • 中國研究愛滋病學者第一人,與病毒博弈一生,他是吳尊友的恩師,他是...
    1985年6月,一位來中國旅遊的美籍阿根廷人因病被送入北京協和醫院,並於4天後發病死亡。該患者被確診愛滋病後,時任內科副主任的王愛霞教授因及時報告,而被稱為中國首例愛滋病發現者。1995年,吳尊友獲得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流行病學博士學位後回國,進入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跟隨曾毅做博士後研究。「自1983年愛滋病病毒被成功分離後,曾老師便開始在國內主動搜尋病例。」據吳尊友介紹,他曾篩查數千病人、健康人樣本無果,於是改變策略,將目光轉向血友病患者。
  • 中國抗擊愛滋病的第一人,走了……|愛滋病|曾毅|上海醫學院|國民黨...
    2020年7月1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院長曾毅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至此,2020年我國已痛失21位院士。這些「國之脊梁」是中華之光,值得我們銘記、緬懷!曾毅院士曾毅出生於1929年的亂世,名字雖普通,人卻不平凡。「毅」字貫穿他的人生,於「愛國」,他剛毅不屈;於「學科」,他聰明英毅。
  • 中科院院士曾毅病逝:一生與病毒抗爭的勇士—新聞—科學網
    7月13日,據光明網報導,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北京工業大學教授曾毅,因病醫治無效,於北京逝世,享年92歲。   曾毅,1929年3月生,廣東揭西人。1952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痛惜!流體力學家童秉綱逝世,今年我國已送別20位院士
    他率先開拓了飛彈動導數的計算方法,並發展了氣動熱力學理論和新方法,在航天工程中取得顯著成績;倡導和引領了我國非定常流和渦運動的研究,推動了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建立了飛行與遊動的生物運動力學交叉學科,產生了廣泛持久的國際影響。童秉綱曾在哈工大主持創建全國首個理論力學教研室,曾任中科大近代力學系主任、中國空氣動力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教委教材和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職。
  • 台州交通廣播丨痛惜!百歲院士逝世!今年已痛失26位院士
    據光明日報消息,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歲。>沙慶林,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農業工程學家蔣亦元5人逝世。3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寧津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資源與植物化學家周俊,中國工程院院士、骨科專家盧世璧4人逝世。
  • 國內首株病毒毒種成功分離 病毒抑制劑來華路上
    國內首株病毒毒種成功分離 病毒抑制劑來華路上1首株新型冠狀病毒毒種分離1月24日,國家病原微生物資源庫首次發布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毒種的重要權威信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成功分離了我國第一株病毒毒種,並公布了其信息及電鏡照片、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引物和探針序列等。
  • 老一輩科學家接連走了三位,都是中國科研股肱之臣
    7月才不過半,科技界卻接連迎來悲痛的消息:三位老一輩科學家接連過世,每一位都曾為中國科研立過不世之功!7月7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功臣辭世|30年深藏功與名,生前無任何要求王老是真正的中國第一顆鈾原子彈功臣,被尊稱為「煉鈾之父」,正是他解決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燃料問題。請記住這位老人的名字:王明健!
  • 病毒學家曾毅院士逝世 享年92歲
    【光明追思】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北京工業大學教授曾毅,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 感恩祖國,匯總2020年逝世的二十幾位院士所申請的專利
    2020年9月22日,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在京逝世,享年100歲。本文僅代表個人以匯總已逝院士所申請的專利以表緬懷之情!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2020年1月4日,蔣洪德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
  • 又痛失一位院士!中國著名固體地球物理學家曾融生逝世
    ,中國著名固體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融生,於2019年10月22日14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曾融生院士開闢了我國地球物理測深事業,先後開展了深地震測深、天然地震觀測、深地震反射等具有開創性的工作。曾融生院士生平簡介曾融生,男,漢族,1924年8月16日出生,福建平潭人,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 「毅」心本色:一切為了人民健康——追憶病毒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組建中國預防醫學中心,曾毅任中心病毒學研究所所長。次年,他便開始了愛滋病和愛滋病病毒的研究,是國內最早研究愛滋病的科學家。1985年6月,一位來中國旅遊的美籍阿根廷人因病被送入北京協和醫院,並於4天後發病死亡。該患者被確診愛滋病後,時任內科副主任的王愛霞教授因及時報告,而被稱為中國首例愛滋病發現者。
  • 追溯HIV源頭和傳播史:最早病毒分離株來自一隻被俘的黑猩猩?
    目前為止HIV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因此急需深入研究HIV的功能,以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可以有效對抗這種疾病的新療法。 為阻止病毒大量複製對免疫系統造成損害,HIV感染者需要每天甚至終身服用ART。雖然服用ART已被證明能有效抑制愛滋病發作,但這類藥物價格昂貴、耗時耗力且副作用嚴重。人們急需找到治癒HIV感染的方法。
  • 緬懷曾毅院士|我研究病毒,越嚴重、越危險的,更要好好研究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北京工業大學教授曾毅,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 中國愛滋病疫苗有好消息
    愛滋病疫苗自開啟研發至今已在人類歷史上走過37年,數百次臨床試驗均以失敗告終,明年可能開啟三期臨床試驗的中國愛滋病疫苗勝算幾何?12月17日,科技日報記者前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專訪研發團隊負責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愛滋病首席專家邵一鳴教授。
  • 痛惜!先生,走好
    2020年已痛失26位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流體力學家童秉綱逝世 今年我國已痛失20位院士
    他率先開拓了飛彈動導數的計算方法,並發展了氣動熱力學理論和新方法,在航天工程中取得顯著成績;倡導和引領了我國非定常流和渦運動的研究,推動了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建立了飛行與遊動的生物運動力學交叉學科,產生了廣泛持久的國際影響。童秉綱曾在哈工大主持創建全國首個理論力學教研室,曾任中科大近代力學系主任、中國空氣動力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教委教材和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