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2021一開年,又是「活久見」系列!
上周美國沒有進口任何沙特原油,為35年來首次。
這與幾個月前沙特威脅要掀起一場「出口海嘯」,從而顛覆美國能源業的情況正好相反。
就在本周初,在OPEC+商討後續生產計劃的會議上,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被允許在2月和3月小幅增產,其餘產油國維持1月產量不變,沙特則自願在未來2個月額外減產100萬桶/日,其慷慨和顧全大局的舉動震驚盟友。
到底是什麼讓沙特「懸崖勒馬」呢?
自從吉米·卡特(Jimmy Carter)於1977年擔任美國總統以來,消除對中東石油的依賴一直是每屆美國政府的夢想。12年前喬·拜登(Joe Biden)擔任美國副總統時,美國煉油廠每天從沙特進口約100萬桶石油。沙特當時是僅次於加拿大的美國第二大石油供應國,這種依賴程度被美國視為一個主要的安全隱患。數十年來美國的外交政策都圍繞著原油需求來制定。
然而如今,僅僅三個總統任期之後,這一數字就降為零,凸顯出美國現在對中東石油的依賴程度是多麼地低。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將削弱美國與沙特數十年來一直密切相關的經濟、政治和軍事聯繫,從而改變美國的中東政策。
其實最近幾個月沙特發往美國的原油一直在暴跌,只是由於油輪需要大約六周的時間才能從沙特抵達美國西部或墨西哥灣沿岸的進口碼頭,因此進口暴跌現在才剛剛開始顯現。
在與俄羅斯進行激烈的價格戰之後,去年5月和6月,沙特向美國提供的石油供貨量同比增加了一倍以上。去年4月德克薩斯州共和黨參議員特德·克魯茲(Ted Cruz)還在社交媒體上大喊:「我要對沙特人說:『快叫你們的油輪掉頭』。」
美國煉油廠在去年7月初收到了這批石油的最後一部分。從那以後,沙特輸往美國的石油穩步下降。EIA的初步數據顯示,在11月和12月,沙特向美國客戶的石油交付量只有7.3萬桶/日。到了12月最後一周,即截至1月1日當周,美國從沙特進口的石油量驟降至零。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2010年6月以來的現有每周數據,這是美國第一次沒有接收沙特原油。更早前的月度歷史記錄表明,這是自1985年9月以來美國第一次沒有進口沙特原油。
對於這種罕見現象,究竟該如何解讀呢?
①分析稱,沙特一方面是想把更多出口轉向需求更強的亞洲市場,另一方面是想藉此釋放限制供應的最強信號。
IHS Markit能源研究與分析總監Karim Fawaz說:
「儘管美國從沙特進口的石油降至零是一起歷史性事件,但它可能是暫時的,是一次反常事件,主要是因為在當前的疫情大流行環境下,煉油廠都在低運轉,而且沙特還將大幅減產。」
目前新冠疫情仍在美國國內肆虐,像感恩節和聖誕節這些向來是汽油高需求時期,但最近美國的汽油消費已經暴跌到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需求損失是如此嚴重,一些美國煉油廠已經因此閒置。晨星公司(Morningstar)的石油和產品研究主管Sandy Fielden說:
「由於國內需求減少,煉油廠的生產量仍低於危機前的水平。所以,在亞洲復甦勢頭明顯的時候,為什麼要再向這裡(美國)運送更多石油呢?」
對於沙烏地阿拉伯而言,削減對美國的出貨量是在向更廣闊的市場發出信號,這是表明其供應正在緊縮的最快方法。
全球只有美國會每周發布有關原油庫存和進口的數據,這可以在石油交易商中產生巨大影響。其他大型石油消費國發布的石油供應信息並不及時。
評論說,短期內,拜登上臺可能還會令沙烏地阿拉伯受益。但拜登的綠色經濟政策將對石油需求產生長期影響,而且他傾向於恢復與伊朗的核協議,這將為伊朗向全球供應更多石油鋪平道路。休斯頓Lipow Oil Associates的總裁安迪·利普(Andy Lipow)說:
「伊朗石油將部分取代沙特石油,這意味著沙特將不得不求助於美國以維持銷量。」
② 還有分析稱,不要以為沙特關緊水龍頭,美國頁巖油就能馬上再度繁榮起來。
在過去幾年裡,沙特這類舉動確實可能引發美國石油勘探者的反應,即提高產量並搶佔市場份額,但這一次,這更多只是給了他們償還債務或增加股息的機會。德州最大的頁巖油生產商西方石油公司的執行長維基·霍爾盧布(Vicki Hollub)周二說:
「目前,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減少債務。「
IHS Markit執行董事亞倫·布雷迪(Aaron Brady)則表示,頁巖油公司若想提高產量,可能需要油價持續保持在60美元左右的價格水平。布雷迪還說,如果頁巖油生產商想要增產,至少也要花三個月的時間來籌劃,因為這將涉及新鑽探的決定以及鑽井作業人員的配置問題。
正如金十數據在《細數頁巖油悲慘的2020,未來2年恐怕都翻不了身》中描述的那樣,華爾街也開始對頁巖油感到厭倦,該行業已經燒掉了數十億美元的現金,卻幾乎沒有為投資者帶來任何回報。因此,生產商更有可能利用沙烏地阿拉伯的「順風」來補償投資者,而不是增加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