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冬青又叫救必應、熊膽木、白銀香、白銀木、過山風、紅熊膽、羊不食等,主要分布於我國的江蘇、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因為鐵冬青是比較喜歡溫暖溼潤氣候和疏鬆肥沃的地方,因此常見於山下疏林或溝、溪邊。而在藥用價值上,鐵冬青的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關於鐵冬青的藥用價值。
鐵冬青的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喬木,高可達20米,胸徑達1米;樹皮灰色至灰黑色。小枝圓柱形,挺直,較老枝具縱裂縫,葉痕倒卵形或三角形,稍隆起,皮孔不明顯,當年生幼枝具縱稜,無毛,稀被微柔毛;頂芽圓錐形,小。葉僅見於當年生枝上,葉片薄革質或紙質,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形,長4-9釐米,寬1.8-4釐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鈍,全緣,稍反卷,葉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無毛,主脈在葉面凹陷,背面隆起,側脈6-9對,在兩面明顯,於近葉緣附近網結,網狀脈不明顯;葉柄長8-18毫米,無毛,稀多少被微柔毛,上面具狹溝,頂端具葉片下延的狹翅;託葉鑽狀線形,長1-1.5毫米,早落。聚傘花序或傘形狀花序具(2-)4-6-13花,單生於當年生枝的葉腋內。雄花序:總花梗長3-11毫米,無毛,花梗長3-5毫米,無毛或被微柔毛,基部卵狀三角形,小苞片1-2枚或無;花白色,4基數;花萼盤狀,直徑約2毫米,被微柔毛, 4淺裂,裂片闊卵狀三角形,長約0.3毫米,無毛,亦無緣毛;花冠輻狀,直徑約5毫米,花瓣長圓形,長2.5毫米,寬約1.5毫米,開放時反折,基部稍合生;雄蕊長於花瓣,花葯卵狀橢圓形,縱裂;退化子房墊狀,中央具長約1毫米的喙,喙頂端具5或6細裂片。雌花序:具3-7花,總花梗長約5-13毫米,無毛,花梗長(3-)4-8毫米,無毛或被微柔毛。花白色,5(-7)基數;花萼淺杯狀,直徑約2毫米,無毛,5淺裂,裂片三角形,齧齒狀;花冠輻狀,直徑約4毫米,花瓣倒卵狀長圓形,長約2毫米,基部稍合生;退化雄蕊長約為花瓣的1/2,敗育花葯卵形;子房卵形,長約1.5毫米,柱頭頭狀。果近球形或稀橢圓形,直徑4-6毫米,成熟時紅色,宿存花萼平展,直徑約3毫米,淺裂片三角形,無緣毛,宿存柱頭厚盤狀,凸起,5-6淺裂;分核5-7,橢圓形,長約5毫米,背部寬約2.5毫米,背面具3縱稜及2溝,稀2稜單溝,兩側面平滑,內果皮近木質。花期4月,果期8-12月。
鐵冬青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感冒,扁桃體炎,咽喉腫痛,急性胃腸炎,風溼骨痛;外用治跌打。
鐵冬青葉損傷,癰癤瘡瘍,外傷出血,燒燙傷。
①《嶺南採藥錄》:清熱毒。
②《南寧市藥物志》:清涼解毒。治痧症,內熱。熬膏可塗熱瘡。
③江西《草藥手冊》:清熱利溼,消腫止痛。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咽喉腫痛,急性腸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跌打損傷,風溼病。
藥理作用
①止血作用救必應乙素(三萜甙)在試管內能使凝血時間縮短,對狗股動脈切開,狗、兔肝葉部分切除,狗脾臟十字切口,兔耳及兔腸繫膜靜脈切開均能縮短止血時間。
②對平滑肌的影響救必應乙素對離體兔耳血管灌流,證明對血管平滑肌有收縮作用。其黃酮甙部分,對豚鼠離體迴腸有鬆弛作用,且能拮抗乙醯膽鹼引起的腸痙攣。
③抗菌作用煎劑試管內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及痢疾(弗氏)、傷寒、綠膿桿菌。
鐵冬青的用法用量
3~5錢;外用適量,樹皮研粉調油敷;鮮葉或根搗爛敷患處。
鐵冬青的食用禁忌
用藥適量。
鐵冬青有毒嗎
無毒。
鐵冬青的附方
①治癍痧、絞腸痧:救必應二兩,山豆根一兩,龍牙草二兩,路邊菊三兩。水煎服。(廣西)
②治外感風熱頭痛:救必應一兩,水煎,日服三次。
③治喉痛:幹救必應三錢,水煎作茶飲。
④治跌打腫痛:救必應樹皮二錢研粉,白糖一兩,開水衝服。
⑤治湯火傷:幹救必應研粉,用冷開水調成糊狀,日塗五至六次。(②方以下出《廣西中草藥》)
⑥治一般胃癌:鐵冬青三錢,雞蛋殼五錢,緋紅南五味子三錢,白及三錢,石菖蒲一錢。共研細粉,每次服五錢,每日二次,飯後服。(江西《草藥手冊》)
鐵冬青
本品為冬青科植物鐵冬青的乾燥樹皮。主產於海南、廣東、江蘇、浙江、臺灣等。夏、秋二季剝取,鮮用或曬乾。以皮厚、片大、苦味濃
者為佳。多生用。
中藥識別: 本品呈卷簡狀、半卷簡狀或略捲曲的板狀。外表面灰白色至淺褐色,較粗糙,有皺紋。內表面黃綠色、黃棕色或黑褐色,有細縱紋。質硬而脆,斷面稍呈顆粒狀。
藥性:苦,寒。歸脾、腎經。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行氣止痛。主治暑溼發熱,咽喉腫痛,溼熱瀉痢,脘腹脹痛,風溼痺痛,溼疹,瘡癤,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煎服,9~30克。外用適量,搗敷或煎膏徐敷患處。
現代藥理:救必應煎劑體外試驗中具有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及痢疾桿菌、傷寒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等活性。所含三萜苷救必應乙素在試管內能使凝血時間縮短,對各種實驗性動物傷口均可顯著縮短止血時間。救必應乙素對血管平滑肌有收縮作用,對豚鼠離體迴腸有鬆弛作用,且能拮抗乙醯膽鹼引起的腸痙攣
驗方精選
1 治喉痛:救必應9克,水煎後,作茶飲
2治神經性皮炎:救必應適量,煎水外洗患處。
3治瘡癰癤腫:救必應適量,搗爛,塗敷患處
老祖宗們留下的偏方,很多簡單且實用!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用得著的時候,那就存起來吧,同時也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們,相信它的真的能幫到大家的!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網際網路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