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司馬巖 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由於擔心薩爾瓦多和臺灣「斷交」會引發「多米諾效應」,美國這兩天動作頻頻,不僅在22日要求駐中美洲部分國家的「準大使」上任後向當地政府強調維持「與臺灣的關係」,美國新任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更是在23日表示,中國大陸試圖片面改變現狀傷害區域和平,美國支持臺灣「擴大國際貢獻」。
議員要施壓「未斷交國」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在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22日舉行的大使提名人聽證會上,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向該國駐宏都拉斯與尼加拉瓜的大使提名人選表示,希望兩人赴任後向兩國政府透露,他們與臺灣的關係對自身未來和與美國的關係至關重要。
美國駐尼加拉瓜大使提名人蘇利文稱,她上任後會向尼加拉瓜政府提及與臺灣維持「現有關係」一事,而駐宏都拉斯大使提名人帕爾米耶裡則重提美國國務院聲明,並表示對薩爾瓦多的決定「感到失望」。此外,參議員馬基表示,美方有許多籌碼可以善加利用,如援助宏都拉斯等,應當可以「阻止中國的進一步行動」。
在這場聽證會上發言的還有美國參議員盧比奧,他表示,傳聞宏都拉斯與臺灣「邦交」不穩,故要求帕爾米耶裡承諾上任後向宏都拉斯政府轉達,若不承認臺灣「將會傷害宏都拉斯與美國關係」。對此,帕爾米耶裡向盧比奧回應稱,若任命獲國會同意,會將此事列為優先項目,赴任後將立即確認並儘快向委員會報告。此前薩爾瓦多與臺灣21日「斷交」當天,盧比奧曾與賈德納一同針對「2019年國防授權法案」提出修正案,要求限制美國對薩爾瓦多的援助。
綠營推卸兩岸關係僵化責任
美國在臺協會(AIT)也不甘「落後」。據「中央社」稱,AIT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23日與蔡英文見面為其「打氣」。 酈英傑聲稱,美國對薩爾瓦多的決定非常失望,大陸近期的外交舉動是「片面改變現狀」,會傷害地區「數十年的和平、穩定和發展架構」,還提出大陸「幹涉薩爾瓦多內政」的說辭,稱美國非常關心「西半球國家的接受度」,並表示會重新評估與薩爾瓦多的關係。他還聲稱,美國支持臺灣擴大所謂「對國際的貢獻」,並支持臺灣「反抗這種制約臺灣參與國際社會的方式」,美國期待把所謂「美臺關係帶到一個更新的階段」。
美國擺出「護臺」姿態後,一時間綠營似乎士氣大振。臺「行政院長」賴清德23日下午甚至直接聲稱,「中國其實不必硬要臺灣接受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還將兩岸關係僵化的責任全數推脫,「不可歸責於臺灣的政府」。
「蔡英文忽略國際事實」
但也有媒體人認為,這是繼美國國會通過「臺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後,又一次口惠實不至的「外交欺騙」,能否真正助臺灣「護邦交」存在很大疑問。臺灣政治評論員林深靖指出,美國向來把中南美洲各國當成是他們的「後院」,對這些國家有無比強烈的影響力。以蔡英文任內第一個在中南美洲「斷交」的國家巴拿馬來說,美國對其控制極強,巴拿馬也在蔡英文一上臺就邀請她前往訪問,可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巴拿馬也不聲不響地與臺灣「斷交」。因此不少評論家都認為,當時臺巴「斷交」,從某種角度也顯示出美國在中南美洲影響力減弱。
臺灣「聯合新聞網」23日報導稱,國民黨前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在社交媒體發文稱,臺薩「斷交」,是薩爾瓦多左右黨派上位的原因,「以前臺灣跟著美國屁股後面,只跟薩國右派打交道,現在左派執政,不跟臺灣算總帳已經不錯了」。新黨主席鬱慕明直言,臺當局依賴美國,是在將臺灣「推向戰爭」。他批評蔡英文忽略國際現實,美國在亞洲設下的第一島鏈中,朝鮮半島和菲律賓都逐步和大陸和解;而如今民進黨改課綱推動「去中國化」,社會言論又推動「去統一化」,幾十年下來兩岸都沒有戰爭,人民都活得好好的,「誰挑釁挑起戰爭,誰就要向歷史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