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一方面是不斷增加的棄光,一方面是不斷增加的裝機總量,風電產業正逐步邁進「邊建邊棄」的怪圈。為此,在國家能源局印發的的《2017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風力發電的產業規模被予以明確:「2017年,計劃安排風電新開工建設規模2500萬千瓦,新增裝機規模2000萬千瓦。」
國家能源局重拳出擊「棄風」 6省新風電項目被叫停
新能源發電近幾年來發展迅速,裝機容量屢破新高,但居高不下的棄風量已將風電企業拖入生產經營困境。在近日公布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嚴格控制棄風限電嚴重地區新增併網項目」,「對棄風率超過20%的省份暫停安排新建風電規模」被予以重點提及。
同樣是遏制愈演愈烈的「棄風」困境。為促進新能源發電事業良性發展,國家能源局此前印發的《關於發布2017年度風電投資監測預警結果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中明確提出,包括內蒙古、黑龍江、吉林、寧夏、甘肅與新疆(含兵團)在內的6省區將不得核准建設新的風電項目,並將上述地區列為2017年風電開發建設紅色預警區域(其餘為綠色區域)。
自此,一場大範圍的「棄風」整治行動拉開帷幕。根據《通知》,電網企業不得受理紅色預警的省(區)風電項目的新增併網申請(含在建、已核准和納入規劃的項目),派出機構不再對紅色預警的省(區)新建風電項目發放新的發電業務許可。與此同時,暫緩建設新疆準東、吐魯番百裡風區、酒泉二期第二批風電項目,已投入運行或在建的輸電通道重點用於消納存量風電項目。
另一方面,《通知》指出對於預警結果為綠色的地區則要把握好風電項目建設的節奏,在落實消納市場等建設條件的基礎上自主確定年度建設規模和項目清單,統籌考慮建設和使用的銜接,避免出現新的限電情況。誠如為有效增加京津唐地區清潔能源供應,國家能源局還在《通知》中要求河北省能源局加快推進承德基地二期風電項目的建設工作,確保在2017年底所有項目全部併網運行。
預警機制背後,是棄風限電這一中國風電行業的陳年舊痾。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風電棄風率為15%,成為有史以來棄風嚴重的年份,2016年一季度棄風率攀升至26%,而2016年前9個月「三北」地區的平均棄風率更是逼近30%。之所以會出現大規模的「棄風」,國家電網公司新聞發言人張正陵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棄風棄光」現象惡化的共性原因包括:新能源開發與市場不匹配、跨省跨區輸電通道不足、電源結構不合理、政策機制不健全等,迄今未有根本改觀。
具體來看,我國新能源裝機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區,而用電負荷集中在東中部地區。但「三北」地區負荷需求小,消納市場容量有限。加之近年來各類電源持續快速增長,總體供大於求。現有輸送新能源的通道能力只有3696萬千瓦,佔三北地區新能源裝機比重22%。「三北」地區7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目前僅建成了±800千伏哈密—鄭州特高壓直流工程。新能源難以更大範圍消納。
「基於招商引資的訴求,地方政府對風電場建設應該是積極的,但棄風限電的問題不解決,不僅不利於中國風電行業的發展,對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工作也不利。」業界普遍預測,今後開發中東部及南方地區低風速風電資源將成為新趨勢,但還需要進一步降低建設成本。不過即便如此,新能源發電環保、清潔的優勢是則須肯定需合理引導、開拓創新,走出一條新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