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天文一圖 大麥哲倫星雲的紅外波段圖

2021-01-19 三體迷

三體網 www.santiwang.com

探索|宇宙|奧秘

三體網訊 小三

這張壯觀的紅外波段圖展現的是我們銀河系的伴星系中的大麥哲倫星雲,其中錯綜複雜的宇宙塵埃略顯魔幻。實際上,這是一張赫歇爾太空望遠鏡和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圖像的複合圖,大麥哲倫星雲的塵埃看起來就像充斥在銀河系盤面上一般。塵埃的溫度可作為判斷此處的恆星活躍度的指標。大麥哲倫星雲紅外光波段的外觀,主要展現的是塵埃,這和其可見光波段的外觀大為不同。不過,位於圖像左方那塊最明亮的區域——蜘蛛星雲在紅外波段上仍然很顯眼。大哲倫星雲大小則約為3萬光年,距離我們僅16萬光年。

來源:Astronomy Picture of the Day,編譯/小三



三體網旗下三大公眾號

三體網 | 三體科幻 | 三體迷

內容各有側重,精彩等你關注!

相關焦點

  • 「 天文一圖 」大麥哲倫星系內的星雲
    N11:大麥哲倫星系內的星雲影像來源:  NASA, ESA; Acknowledgement: Josh Lake
  • 為什麼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不在考德威爾天體之列?
    為什麼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不在考德威爾天體之列?它們沒有出現在史蒂芬·詹姆斯·奧米拉的書《梅西葉天體》中列舉的20個壯觀的非梅西葉天體之列,也不在《考德威爾》一書中列舉的20個壯觀的非考德威爾天體之列。是因為它們太過明亮了嗎?
  • 史上最詳細的星雲波長圖誕生了!這是一部關於星雲的成長史!
    出於這個原因,天文學家不得不對非可見波長的星雲進行觀測,以更好地了解它們的構成。利用平流層紅外天文觀測站(SOFIA),美國宇航局的一組科學家最近在紅外波段觀測到了天鵝星雲。他們的發現揭示了這個星雲和恆星早期演變到現在的過程。不過我們要知道,研究像M17這樣的恆星形成星雲並非易事。
  • 麥哲倫星雲全景圖震撼公布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在本周一召開的美國天文學會第222次會議上公布了Swift探測器所拍攝的大麥哲倫星雲(LMC)和小麥哲倫星雲(SMC)的最新震撼圖像,這些史無前例的高清圖像將幫助科學家進一步辨識和研究兩個星雲中所存在的恆星、超新星以及星團系統。這些圖像均來自Swift探測器所搭載的紫外線光學望遠鏡(UVTO)。
  • 距地20萬光年大麥哲倫星雲發現「隱藏寶藏」
    距地20萬光年大麥哲倫星雲發現「隱藏寶藏」   距離地球20萬光年的大麥哲倫星雲是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其中恆星形成區的明亮星光如同萬花筒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在距離地球大約20萬光年的大麥哲倫星雲處發現了新的恆星形成跡象,作為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雲在前者引力的作用下形成拉長狀外觀,並圍繞著銀河系,其中的氣體雲發生摺疊坍縮後演化出新的恆星。
  • 大麥哲倫星雲現慢版旋轉木馬場景
    據新華社華盛頓2月18日電 (記者林小春)銀河系「鄰居」大麥哲倫星雲的中心正呈現慢動作版本的旋轉木馬場景。根據18日公布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測量結果,它旋轉一圈的時間為2.5億年,與太陽系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的周期相當。這也是科學家首次利用哈勃望遠鏡精確測定一個星系的旋轉速度。  大麥哲倫星雲距地球約17萬光年。
  • 英國女子拍攝玫瑰星雲圖 出書記錄每日生活
    近日,在英國海外屬地根西島,60歲的讓迪安(Jean Dean)花了5個晚上的時間拍攝了一系列距離地球5000光年的玫瑰星雲照片。該照片令人驚嘆,刊登在美國宇航局(NASA)的「每日一天文圖」欄目。迪安是一位退休的海洋學家,她在後花園裡度過了五個晚上,拍攝到了這組玫瑰星雲圖。
  • <每日天文一圖6.4>獵戶腰帶、火焰星雲和馬頭星雲
    獵戶腰帶、火焰星雲和馬頭星雲影像來源與版權:Rogelio Bernal Andreo
  • NASA發出上帝之眼照片 紅外波段下的螺旋星雲
    9月21日消息:NASA發出上帝之眼照片,紅外波段下的螺旋星雲。宇宙擁有著無盡的奧秘,在無盡的宇宙中使用不同波段來觀測會看到不同的景象,像史匹哲太空望遠鏡這樣的紅外太空望遠鏡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宇宙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20億年後銀河系與大麥哲倫星雲驚天一撞
    20億年後,銀河系與大麥哲倫星雲的宇宙碰撞,人類會親睹太陽系的毀滅嗎?然而近期有英國杜倫大學天體物理學家說,在80億年後的仙女座星系碰撞之前,銀河系可能會遭到另一個星系的碰撞,大麥哲倫星雲(LMC),發生在20億年之後。我說仙女座星系,大麥哲倫星雲,你們要不要這樣爭先恐後,迫不及待呀?銀河系可沒有招誰惹誰呀。
  • 大麥哲倫星雲東側邊緣的「蜘蛛星雲」,包含歷史上最著名的超新星
    ,科學家推論在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點」中,所有的物質只有一種元素組成,那就是「氫」元素,隨著宇宙大爆炸的發生,氫元素發生聚變反應,從而形成了氦元素,並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其他元素。,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位於大麥哲倫星雲東側邊緣的「蜘蛛星雲」。
  • 大麥哲倫星系
    也因此,南半球觀星者很容易見到的二團雲霧狀天體,就被稱為是麥哲倫星雲。現在我們知道這二個所謂的星雲,其實是不規則矮星系,也是我們龐大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在上面這張精彩的深空彩色影像中,可看到位於劍魚座內、離我們約16萬光年遠的大麥哲倫星系 (LMC)。這個大小約15,000光年的星系,是銀河系最大的衛星星系,也是近代最鄰近超新星 SN 1987A的發生之所。
  • 光學科普 | 在可見光和紅外波段下,漫遊獵戶星雲
    在可見光和紅外波段下,漫遊獵戶星雲。其中可見光由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紅外光由斯皮策空間望遠鏡拍攝。
  • 16萬光年外,大麥哲倫星雲中星團是「動態老化」的!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就像同齡人在外表和形狀上會有很大的不同一樣,星星或恆星聚集體的集合(星團)也是如此。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新觀測表明,在星團的演化過程中,僅僅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年齡並不能說明完整的故事。
  • 2.5-5um波段紅外天光背景測量儀研製成功
    紅外觀測是天文研究的重要手段。長久以來,我國紅外天文研究發展受限於優良臺址和探測器的缺乏。國內紅外探測器技術起步較晚且發展相對滯後,加上國外在紅外設備方面對中國的商業限制,使得我國紅外天文發展嚴重落後。
  • 大麥哲倫星雲的超新星遺蹟,前身竟是一顆15倍太陽質量恆星!
    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CFA)的天文學家,對大麥哲倫星雲(LMC)中的X射線明亮超新星遺蹟(SNR)N132D進行了詳細光譜分析,其研究成果發表在《arxiv》上,提供了關於這種超新星遺蹟化學成分的重要信息,並進一步闡明了它的來源。
  • 【雙子談天】馬頭星雲
    馬頭星雲是業餘望遠鏡很難觀測的天體,所以天文業餘愛好者經常將「馬頭星雲」作為檢驗他們觀測技巧的測試目標。一般目視觀測需要非常好非常黑暗的環境,以及需要一些濾鏡的輔助,比如Hb濾鏡,這樣可以相對比較容易的觀測到馬頭的影子,但是還是非常的暗淡,當然一部更大口徑的天文望遠鏡是最好不過的了。
  • 天文美圖 | M42:獵戶座星雲
    ★天文美圖★2019.10.30 周三M42:獵戶座星雲影像提供與版權: Josep M. Drudis & Don Goldman說明: 獵戶座大星雲是個巨大且鄰近的恆星形成區,它或許是所有星雲中最著名的一個。
  • 星球畫畫、復古海報、每日天文圖……NASA的科普如此浪漫!
    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性時刻,便有了下面這張復古感滿滿的海報,要帶你去TRAPPIST-1e來一次最佳太空度假。每日天文圖NASA「每日一天文圖」項目 ,堅持每天發布一則天文相關的照片、圖片或視頻,並附帶一段來自天文學家的簡單的解釋。如同你每天打卡的朋友圈。
  • 狼蛛星雲究竟有什麼?
    圖中紅色區域顯示高溫氣體的存在,而藍色區域則是一種星際塵埃,其構成與地球上炭或木材燃燒出的灰燼相似。圖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學院    圖像顯示的狼蛛星雲是斯皮策空間望遠鏡於2003年發射後最先使用其紅外天文臺進行研究的幾個目標天體之一,該空間望遠鏡已經對狼蛛星雲進行過多次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