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不在考德威爾天體之列?它們沒有出現在史蒂芬·詹姆斯·奧米拉的書《梅西葉天體》中列舉的20個壯觀的非梅西葉天體之列,也不在《考德威爾》一書中列舉的20個壯觀的非考德威爾天體之列。是因為它們太過明亮了嗎?
▲在南半球可以看到大麥哲倫雲(左圖)和小麥哲倫雲(右圖)。那個大的星雲有一條顯眼的光帶,所以可以很容易地被雙筒望遠鏡發現。圖片來自晶藤井裕久
大小麥哲倫雲
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作為我們銀河系的兩個壯觀的、肉眼可見的伴星系是很值得關注的。事實上,南半球的土著居民在古代就已經能夠辨認出他們。
小麥哲倫雲的一部分
紐西蘭的毛利人把它們看作是天堂的雲。澳大利亞中部的土著居民稱他們為「一對來地球上懲惡揚善的兄弟的營地」。
銀河系周圍星系的相對位置。大麥哲倫星系在圖中銀河系的左方略靠下
它們在現代的名字是為了紀念葡萄牙航海家費迪南德·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他在環遊世界的航海探險中發現了它們。
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的天線沐浴在紅光之中,背景左下角是南銀河系,頂部的則是麥哲倫星雲
在1521年1月,麥哲倫船隊的記錄員,安東尼奧·皮加菲塔(Antonio Pigafetta)記錄道: 「在南半球看不到和北半球相同的那些星座」。
南半球所見的銀河,大麥哲倫星系和小麥哲倫星系位於右方
這裡有兩組霧狀的星系群,它們就像兩朵相距不遠的小雲團一樣。它們並不是考德威爾天體,因為它們每個星系都是自己的「銀河系」,有無數足以填滿一整個目錄的星際奇觀。
從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拍攝到的大麥哲倫雲和小麥哲倫雲全景圖。其星系位於圖像的左側。
它們不包括在我的20個壯觀的非梅西葉和非考德威爾天體列表中,因為它們不能從我在夏威夷的家觀察到。雖然我偶爾會在南半球看到它們,但我沒有機會對它們進行詳細研究,所以我覺得沒有理由把它們列為我的最愛。
相關知識
麥哲倫星雲是在南半球可見的兩個不規則矮行星系,它們是這兩個星系的成員同時圍繞銀河系運行,由於這兩星系都是是棒狀的,因此它們被重新歸類於螺旋星系。
大麥哲倫星系是銀河系的一個衛星星系。它距離銀河系約50千秒差距(≈163000光年),是距離銀河系第二或第三近的星系,僅次於人馬座矮球狀星系(16千秒差距)和可能存在的被稱為不規則星系大犬座矮星系的矮星系。根據其中現成可見的星群和其本身大約與100億個太陽質量相當的質量,大麥哲倫星系的直徑約為14000光年(4.3千秒差距),大約是銀河系質量的百分之一。這使得它成為本星系群中的第四大星系,僅次於仙女座星系(m31)、銀河系和三角座星系(m33)。
小麥哲倫雲是一個靠近銀河系的矮星系。它的直徑約為7000光年,包含幾億個星體,總重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70億倍,因此被認為是一個矮不規則星系。小麥哲倫雲由一個杆繫結構組成。據推測,它曾經是一個棒旋星系,後來被銀河系幹擾而變得不規則。小麥哲倫雲距離我們200000光年之外,是最接近銀河系的鄰居之一,也是肉眼可見的最遙遠的物體。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