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不在考德威爾天體之列?

2020-12-03 天文在線

為什麼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不在考德威爾天體之列?它們沒有出現在史蒂芬·詹姆斯·奧米拉的書《梅西葉天體》中列舉的20個壯觀的非梅西葉天體之列,也不在《考德威爾》一書中列舉的20個壯觀的非考德威爾天體之列。是因為它們太過明亮了嗎?

▲在南半球可以看到大麥哲倫雲(左圖)和小麥哲倫雲(右圖)。那個大的星雲有一條顯眼的光帶,所以可以很容易地被雙筒望遠鏡發現。圖片來自晶藤井裕久

大小麥哲倫雲

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作為我們銀河系的兩個壯觀的、肉眼可見的伴星系是很值得關注的。事實上,南半球的土著居民在古代就已經能夠辨認出他們。

小麥哲倫雲的一部分

紐西蘭的毛利人把它們看作是天堂的雲。澳大利亞中部的土著居民稱他們為「一對來地球上懲惡揚善的兄弟的營地」。

銀河系周圍星系的相對位置。大麥哲倫星系在圖中銀河系的左方略靠下

它們在現代的名字是為了紀念葡萄牙航海家費迪南德·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他在環遊世界的航海探險中發現了它們。

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的天線沐浴在紅光之中,背景左下角是南銀河系,頂部的則是麥哲倫星雲

在1521年1月,麥哲倫船隊的記錄員,安東尼奧·皮加菲塔(Antonio Pigafetta)記錄道: 「在南半球看不到和北半球相同的那些星座」。

南半球所見的銀河,大麥哲倫星系和小麥哲倫星系位於右方

這裡有兩組霧狀的星系群,它們就像兩朵相距不遠的小雲團一樣。它們並不是考德威爾天體,因為它們每個星系都是自己的「銀河系」,有無數足以填滿一整個目錄的星際奇觀。

從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拍攝到的大麥哲倫雲和小麥哲倫雲全景圖。其星系位於圖像的左側。

它們不包括在我的20個壯觀的非梅西葉和非考德威爾天體列表中,因為它們不能從我在夏威夷的家觀察到。雖然我偶爾會在南半球看到它們,但我沒有機會對它們進行詳細研究,所以我覺得沒有理由把它們列為我的最愛。

相關知識

麥哲倫星雲是在南半球可見的兩個不規則矮行星系,它們是這兩個星系的成員同時圍繞銀河系運行,由於這兩星系都是是棒狀的,因此它們被重新歸類於螺旋星系。

大麥哲倫星系是銀河系的一個衛星星系。它距離銀河系約50千秒差距(≈163000光年),是距離銀河系第二或第三近的星系,僅次於人馬座矮球狀星系(16千秒差距)和可能存在的被稱為不規則星系大犬座矮星系的矮星系。根據其中現成可見的星群和其本身大約與100億個太陽質量相當的質量,大麥哲倫星系的直徑約為14000光年(4.3千秒差距),大約是銀河系質量的百分之一。這使得它成為本星系群中的第四大星系,僅次於仙女座星系(m31)、銀河系和三角座星系(m33)。

小麥哲倫雲是一個靠近銀河系的矮星系。它的直徑約為7000光年,包含幾億個星體,總重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70億倍,因此被認為是一個矮不規則星系。小麥哲倫雲由一個杆繫結構組成。據推測,它曾經是一個棒旋星系,後來被銀河系幹擾而變得不規則。小麥哲倫雲距離我們200000光年之外,是最接近銀河系的鄰居之一,也是肉眼可見的最遙遠的物體。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16萬光年外的麥哲倫星云為什麼沒有被列在科德韋爾深空天體表之中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為什麼大小麥哲倫星雲沒有被列在考得威爾(或稱為科德韋爾深空天體表)天體之中?它們不屬於史蒂芬·詹姆斯·歐米拉所著《梅西耶天體》中列出的20個壯觀的非梅西耶天體,也不在其《考得威爾天體》一書中20個引人入勝的非考得威爾天體之列。是它們太過明亮嗎?南半球的觀察員可以看到大麥哲倫星雲(左)和小麥哲倫星雲(右)。大的星雲有一條顯著的光帶,用雙筒望遠鏡可以很容易就發現它。
  • 一顆想逃出小麥哲倫星雲的恆星
    這顆落跑的恆星(指定的J01020100-7122208)位於小麥哲倫星雲,它是銀河系的近鄰,據信它曾經是雙星系統的一員。當伴星爆炸成超新星時,能量的巨大釋放將J01020100-7122208以高速的速度送入太空。這顆恆星是迄今發現的第一個失控的黃色超級巨星,只有第二顆演化出的失控恆星在另一個星系中被發現。
  • 宇宙射線正在緩慢「撕裂」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雲
    最近,一組研究人員發布了大麥哲倫星雲(LMC,銀河系的一個衛星星系)的模擬結果,他們發現,來自一次星爆事件的宇宙射線正開始將LMC撕裂。值得慶幸的是,目前LMC似乎還能保持穩定。我們的銀河系有幾十個較小的衛星星系,其中最大的是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它們的名字均來源於費迪南德·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儘管南半球的天文學家們在幾千年前就已經知道這兩個星系,但在麥哲倫舉世聞名的環球航行對這兩個星系進行詳細記錄之後,歐洲人才對這兩個星系有了更多的了解,於是乎,麥哲倫的名字也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 大麥哲倫星雲現慢版旋轉木馬場景
    據新華社華盛頓2月18日電 (記者林小春)銀河系「鄰居」大麥哲倫星雲的中心正呈現慢動作版本的旋轉木馬場景。根據18日公布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測量結果,它旋轉一圈的時間為2.5億年,與太陽系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的周期相當。這也是科學家首次利用哈勃望遠鏡精確測定一個星系的旋轉速度。  大麥哲倫星雲距地球約17萬光年。
  • 麥哲倫星雲全景圖震撼公布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在本周一召開的美國天文學會第222次會議上公布了Swift探測器所拍攝的大麥哲倫星雲(LMC)和小麥哲倫星雲(SMC)的最新震撼圖像,這些史無前例的高清圖像將幫助科學家進一步辨識和研究兩個星雲中所存在的恆星、超新星以及星團系統。這些圖像均來自Swift探測器所搭載的紫外線光學望遠鏡(UVTO)。
  • NASA公布最高清太空照 大小麥哲倫星雲照
    NASA公布最高清太空照 大小麥哲倫星雲照  【科技訊】6月7日消息,據外國媒體報導,NASA在日前召開的美國天文學會第222次會議上,公布了雨燕天文衛星所拍攝的大麥哲倫星雲(LMC)和小麥哲倫星雲(SMC)的最新照片,這是NASA有史以來公開過的最高清太空照。
  • 南半球經常能看到的兩個星雲,它們被證實是銀河系的伴星系
    公元十世紀,阿拉伯的航海家航行於赤道以南的海域時,經常能在南方的夜空中看到兩朵巨狀的星雲,航海家為其取名為「好望角雲」。1521年,葡萄牙的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在環球航行的過程中也能看到這兩朵巨狀星雲,他對它們作出了詳細的描述。
  • 梵谷大作、解密麥哲倫星雲圖像?為何如此?
    據國外媒體報導,歐洲空間局的普朗克衛星近日對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進行了觀測,繪製出這兩個衛星星雲的圖像。圖像右下方在普朗克望遠鏡的觀測頻率中處於較暗的區域,圖中藍色色調的區域暗示這裡有著非常低密度的宇宙塵埃。
  • 歐空局發布麥哲倫星雲圖像:酷似梵谷大作
    令人耳暈目眩的漩渦狀結構其實是望遠鏡上的儀器噪聲引發的騰訊太空訊據國外媒體報導,歐洲航天局的普朗克衛星對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進行了觀測,繪製出這兩個衛星星雲的圖像。圖像右下方在普朗克望遠鏡的觀測頻率中處於較暗的區域,圖中藍色色調的區域暗示這裡有著非常低密度的宇宙塵埃。
  • 大麥哲倫星雲東側邊緣的「蜘蛛星雲」,包含歷史上最著名的超新星
    大麥哲倫星雲人類為了探索宇宙發明了許多的探測工具,包括光學望遠鏡和射電望遠鏡等,這些望遠鏡幫助我們加深了對宇宙的認識,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位於大麥哲倫星雲東側邊緣的「蜘蛛星雲」。星雲是指由稀薄的氣體和塵埃一起組成的雲霧狀天體,星雲和我們熟悉的恆星和行星等天體不同,星雲是一種延展型天體,星雲的形態會發生變化,不過在一段時間內形態相對穩定,就人類觀測宇宙的歷史而言,人類所發現的星雲形態基本上沒有發生變化。
  • 用望遠鏡在麥哲倫星雲中繪製宇宙射線圖
    Murchison Widefield陣列(MWA)望遠鏡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細節繪製出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星系在銀河系周圍的軌道。通過以非常低的頻率觀測天空,天文學家在這兩個星系中發現了宇宙射線和熱氣體,並在新恆星誕生的地方發現了恆星爆炸的殘餘。這項研究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皇家天文學會是世界領先的天文學期刊之一。
  • 失蹤星系之謎:數十億年前,大小麥哲倫星雲曾有過第三個「小夥伴」
    失蹤星系之謎:數十億年前,大小麥哲倫星雲曾有過第三個「小夥伴」  Winnie Lee • 2018-09-19 14:27
  • 大麥哲倫星雲:我太難了,又要被銀河系吞併,又要被宇宙射線撕碎
    大麥哲倫星系,距離我們大約16.3萬光年,是離銀河系最近的星系之一。它的直徑是銀河系的1/5,質量是1/100,中心有一顆200萬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在夜空中,它佔據了11°×9°的天區,也就是說,從視覺上看,相當於差不多300個滿月那麼大。
  • NASA發布大小麥哲倫星雲高清照
    NASA發布大小麥哲倫星雲高清照/2) "← →"翻頁 2013年8月12日,NASA發布了由哈勃望遠鏡觀測到的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的最新照片
  • 探秘:小麥哲倫星雲與雙星特寫
    小麥哲倫星雲(SMC)是銀河系最近的鄰居之一。我們可以看到小麥哲倫星雲色彩絢爛的漩渦。
  • 大麥哲倫星雲中出現三次超級伽瑪射線事件
    位於非洲西南納米比亞的高能立體望遠鏡系統日前觀測到銀河系衛星星系出現的三次高能伽瑪射線,其分布在大麥哲倫星雲中,分別為三個不同的天體類型,即存在超新星遺蹟的強大脈衝星星雲、直徑270光年的多恆星集群以及「超新星泡泡」。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在銀河系衛星星系中發現恆星型伽瑪射線源,其中超新星泡泡則代表了一種能量非常高的新型伽瑪源。
  • 距地20萬光年大麥哲倫星雲發現「隱藏寶藏」
    距地20萬光年大麥哲倫星雲發現「隱藏寶藏」   距離地球20萬光年的大麥哲倫星雲是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其中恆星形成區的明亮星光如同萬花筒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在距離地球大約20萬光年的大麥哲倫星雲處發現了新的恆星形成跡象,作為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雲在前者引力的作用下形成拉長狀外觀,並圍繞著銀河系,其中的氣體雲發生摺疊坍縮後演化出新的恆星。
  • 宇宙中的雲朵,麥哲倫「星雲」,它到底是什麼?
    但漸漸的,我們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觀星者和天文學家,他們同樣為星漢燦爛所震撼,然而他們並沒有拘泥於將群星的變化歸結於自然奇妙的質樸想法。相反,他們開始繪製和記錄天體的移動路線、運行的軌道、和不同季節時的明亮變化,還有夜空中天體之間共同組成的圖案,於是『星座說』就這樣產生了。
  • 麥哲倫星雲比天文學家計算的大得多
    原標題:麥哲倫星雲比天文學家計算的大得多 小麥哲倫星雲與月亮的大小對比大小麥哲倫星雲是少有的在我們附近的矮星系,SMASH項目組能夠詳細地繪製出它們的結構,而這樣的研究之前沒有人做過。」   「我們從SMASH項目組成員的前期工作中獲知,大麥哲倫星雲比我們預想的要大,但那些觀測只探查了我們需要探索區域的1%。SMASH正在探查的區域是之前的20倍,這次探查確定無疑大麥哲倫星雲非常大,同時也給了我們機會詳細地繪製它的結構。」
  • 大麥哲倫星雲正在慢慢靠近銀河系,20億年後,人類未來不樂觀
    在南半球的星空上,有一團昏暗雲霧狀的天體,它叫做大麥哲倫星雲,這是一個位於銀河系周邊的衛星星系,它跨越了劍魚座和山案座,其質量大概有100億個太陽的重量,可以說是一個龐然大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