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
為什麼大小麥哲倫星雲沒有被列在考得威爾(或稱為科德韋爾深空天體表)天體之中?它們不屬於史蒂芬·詹姆斯·歐米拉所著《梅西耶天體》中列出的20個壯觀的非梅西耶天體,也不在其《考得威爾天體》一書中20個引人入勝的非考得威爾天體之列。是它們太過明亮嗎?
南半球的觀察員可以看到大麥哲倫星雲(左)和小麥哲倫星雲(右)。大的星雲有一條顯著的光帶,用雙筒望遠鏡可以很容易就發現它。(圖片來自藤井明)
大小麥哲倫星雲——銀河系裡的兩個壯觀的、肉眼可見的伴星系——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實際上,南半球的土著居民在古代就已經能夠辨認出它們了。紐西蘭的毛利人把它們看作是天堂的雲,澳大利亞的土著居民把它們稱為「一對來地球懲惡揚善的兄弟的營地」
它們在現代的名字是為了致敬葡萄牙航海家斐迪南·麥哲倫,他在環遊世界的航行中發現了它們。麥哲倫的代筆人,安東尼奧·皮加費塔在1521年1月記錄道:「在南極看不到和北極相同的那些星座。這裡有兩團相聚不遠的像小雲一樣的霧狀星系。」
它們不屬於考得威爾天體,因為每一個星系都是自己的銀河系,望遠鏡中無數的奇觀可以填滿一整個目錄。它們不能在我位於夏威夷的家中被觀察到,所以它們不在我列出的20個非梅西耶和非考得威爾天體中。當我在南半球偶然看到它們的時候,我沒有機會去細緻地研究,所以我沒有理由把它們列在我的最愛當中。
相關天文知識延伸閱讀
小麥哲倫雲是靠近銀河系的矮星系,直徑大約是7000光年,它包含了幾億個星球,總質量大約是太陽的70億倍,被歸類為不規則矮星系。小麥哲倫星雲包含了一個中央棒狀結構,而且據推測,它曾經是一個棒旋星系,後來被銀河系擾亂而變得有些不規則。在大約200000光年之外,小麥哲倫星雲是銀河系最近的鄰居之一,也是我們肉眼可見的最遙遠的物體之一。
小麥哲倫星雲在整個南半球都可見,但是在南部地平線的低處,北緯15°以南的地方,可以看到全貌。這個星系在杜鵑座和水蛇座之間,像從銀河系中分離出來的模糊朦朧的斑點一般出現。顯然,小麥哲倫星雲的平均直徑約為4.2°(月球的8倍),因此覆蓋了大約14平方度的面積(月球的18倍)。因為它表明亮度特別低,所以在晴朗無月的夜晚,遠離城市燈光的時候,最適合去觀測這個深空物體。小麥哲倫星雲和東邊20度的大麥哲倫星雲形成一對,與大麥哲倫星雲一樣,是本星系群的一部分,且極有可能是銀河系的一顆衛星。
麥哲倫星雲是南半球天空可見的兩個不規則矮星系,它們是本星系群的成員,環繞銀河系運行。又由於它們有展示出杆繫結構的跡象,所以常常被重新分類為麥哲倫螺旋星系。
這兩個星系是:
大麥哲倫星雲(LMC),距離我們大約16萬光年。
小麥哲倫星雲 (SMC) ,距離約 20 萬光年。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Stephen James O』Meara-The Editors of Sky & Telescope-Sisyphus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