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光年外,來自宇宙中鬼魅貓眼的注視

2021-01-15 網易

2020-12-23 21:34:16 來源: 姿勢分子knowledge

舉報

  在宇宙中,星雲的產生都是有其天體物理機制的,但有的時候不經意間就會形成一些非常特殊的圖形。

  在距離我們3000光年的天龍座,有一個星雲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NGC 6543。它的直徑大約有5光年,周圍有至少11個同心圓環,核心處有有兩個重疊的氣泡狀結構,看起來像是宇宙的一圈圈漣漪,又像是一隻貓的眼睛,因此它又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綽號——貓眼星雲。

  

  貓眼星雲最早於1786年由天王星的發現者威廉·赫歇爾發現,後來被整理到科德韋爾深空天體表中,排名第6。

  研究表明,貓眼星雲的形成源自於一顆進入演化末期的恆星。這顆恆星在核心處的氫聚變反應結束後,外殼開始不斷膨脹。當內核坍縮導致溫度和壓力大幅增加時,就會開始氦聚變,從而產生一股向外的衝擊波,將外層物質吹到宇宙空間。由於這個過程可以多次循環,於是形成了貓眼星雲周圍的同心圓結構。恆星用自己最後的能量,為我們創造了這樣一幅壯美的宇宙景觀!

  

  (兩張圖都是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但是被渲染了不同的色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80光年外,一隻藍色的「眼睛」注視著地球,它究竟是什麼?
    2004年,天文學家公布了一個令人感到驚悚的發現:80光年外,一隻藍色的巨型「眼睛」凝視著地球,這個巨大的天體呈現出無法解釋的特徵,多年來,科學家一直試圖解釋它奇怪的光芒,但是直到最近,關於這隻巨型的藍色「眼睛」之謎才最終被揭開,而事實的真相,也令科學家大感意外。
  • 戰爭,在3000多萬光年外的一對星系之間爆發了
    NASA / ESA / Digitized Sky Survey 23000多萬光年外有一對奇怪的星系。大的叫NGC 4490,小的叫NGC 4485。它們靠得很近,遠遠望去,就像荷塘中的一對遊魚,花間的一雙彩蝶,在獵犬座的星海裡嬉戲。這是一對夥伴,也是一對冤家。這兩個纏綿的舞者,時而靠近,時而遠離。
  • 3000多光年外,科學家在太空中發現一隻大蝴蝶
    雖然NGC 2899在圖像中看起來並沒有那麼大,但巨大的氣體群卻從其中心延伸出最大兩光年的範圍。據報導,這些發光氣體的溫度接近1萬度。星雲中的溫度如此之高,是因為來自星雲母星的高輻射導致氫氣發光,氧氣周圍的紅暈呈藍色。
  • 信號的發源地,是來自1800光年外的一顆行星!
    從上個世紀開始科學家們一直在宇宙中試圖尋找地外文明,其中的一個方法就是通過接收來自外太空的各種無線信號,從中分析出是否有地外文明傳遞的信號,科學家認為無線信號作為簡單有效的通訊方式是智能文明的重要特徵,由於宇宙中的天體都會產生出各種簡單而雜亂的無線信號,科學家要做的就是從這些信號中找出特殊的
  • 天空中最著名的行星狀星雲之一「貓眼星雲」
    貓眼星雲NGC 6543是天空中最著名的行星狀星雲之一。它是已知的星雲中結構最複雜的之一,哈勃太空望遠鏡的高解析度觀測圖像揭示出其中獨特的扭結、噴柱、氣泡以及纖維狀的弧形結構。它的中心是一顆明亮、熾熱的恆星,約1000年前這顆恆星失去了它的外層結構,從而產生了貓眼星雲。
  • 最強都市傳說澤塔行動,前往38光年外的星球考察,3000頁報告解讀
    這名外星人告訴他們,自己來自38光年外的澤塔星,他們的祖先早在數萬年前就層來到過地球,也正是有了這名外星人的幫助,才有了後來匪夷所思的澤塔行動。 所謂的澤塔行動,就是在這名外星人的幫助下,美國不僅僅逆向研究了飛碟,獲取了許多屬於澤塔星球的先進科技,更是後來派遣了十二位飛行員,秘密前往38光年外的澤塔星球,並在那兒生活了13年才重返地球,倖存下來的他們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整理成3000多頁的報告呈交之後,很快就被雪藏,從此杳無音信。
  • 科學家發現「鏡像地球」,距離3000光年,上面可能也有「人」
    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宇宙中去尋找和地球相似度極高的星球,其中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1400光年之外的克卜勒452b了,不過近年來的研究卻表面,克卜勒452b已經渡過了最佳宜居期,它如今的生態環境已經和地球差距很大了。
  • 3800光年外有一隻「翅膀」長達3光年的「蝴蝶」,仍然在快速變大
    星雲被認為是「萬物的初始」,因為星雲中可以誕生星球,無論是行星,行星,小行星還是彗星,都是從星雲中形成的,我們的太陽系就來自於一片原始星雲。說起來它主要由三種,一種來自於宇宙誕生之初,也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後能量轉換成物質,氫氦等元素形成之後,星雲便開始出現了,這類星雲被叫做原始星雲,宇宙中的星系恆星,大都是來自於這種星雲。還有一種星雲是黑洞吸積盤兩極噴發出來的能量物質形成的,多見於星系中心的超級黑洞的兩端,範圍可達3萬光年,而且仍在以每一秒數百公裡的速度向外擴張。
  • 3000光年外,一顆恆星的亮度兩天內驟降70%,這是怎麼回事?
    為此,科學家通過各種方法開啟了探尋地外文明的計劃。1977年的時候,科學家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它們上面都攜帶著一張金色的碟片,上面記載著地球生命和人類文明的各種信息,同時還有地球的坐標。名氣比較大的就是塔比星,這是一顆距離地球約1480光年的恆星,位於天琴座和天鵝座之間。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巡天數據發現,塔比星的亮度經常發生大幅度的變化,最大一次竟然下降了22%!沒有任何已知的天文現象可以解釋這一事件。
  • 中美學者發現來自66億光年外的「磁星之光」
    本報合肥4月1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王磊 王海涵)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薛永泉教授等人領銜的中美合作科研團隊發現了一個持續約7小時的獨特X射線輻射信號,這個信號來自約66億光年外。各種關鍵觀測數據均表明,該信號極有可能源於雙中子星合併之後產生的磁星。
  • 「WOW」信號發源地找到,來自1800光年外,外星人試圖聯繫人類?
    似乎並沒有被地外文明收到,不過在1977年的時候,NASA科學家意外收到了奇怪信號,莫非是外星人聯繫人類了嗎?想要找到「WOW」信號的源頭極為不容易,終於科學家們投入研究40年後,成功獲得突破「WOW」信號,來自於1800光年的恆星。
  • 愛因斯坦和相對論,人類是如何計算來自110億光年外的深空信號的
    不久前,天文學家也接收到來自深空的信號,據推測其質量是以光速傳播的,是來自於110億年前的信號,這恰恰再一次證明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正確的。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不愧是最偉大的科學家。但是,就在愛因斯坦所生活的時代,由於物質和知識的匱乏,人們並沒有對愛因斯坦的理論有多麼大的認知。也沒能對社會做出巨大的貢獻的證明。
  • 43年前偵測到的神秘太空信號,可能來自1800光年外的恆星
    1973年-1995年,大耳朵參與了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用於搜尋外星電波信號,期間的一次意外收穫讓它名垂千古。 43年前,1977年8月16日,美國天文學家傑裡·R·埃曼利用大耳朵偵測到一個奇特信號——該信號非常強烈,來自太陽系外
  • 中國天眼收到規律的信號,來自17光年外的超級地球,疑似外星人!
    中國天眼收到規律的信號,來自17光年外的超級地球,疑似外星人!中國天眼收到規律的信號,來自17光年外的超級地球,疑似外星人!自從2016年中國天眼建成之後,發現了44顆脈衝星,這些脈衝星都會非常有規律的發出脈衝信號。當然這是非常規律,也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近日中國天眼卻收到了不一樣的信號,和以往比起來有著非常明顯的不同。
  • 天文學家可能發現了首顆系外衛星,就在4000光年外!
    迄今為止,已經有超過3000顆系外行星被確認。系外行星的日子是越來越好過了,可系外衛星卻仍處在水深火熱中。顧名思義,系外衛星指的是環繞在系外行星周圍的衛星。在太陽系中,目前已發現的衛星數目將近200顆,木星和土星更是妻妾成群。若要說在其它恆星系中不存在衛星,這還真是沒人信。可是由於人類目前的觀測能力有限,系外衛星至今仍然未被發現。
  • 用愛因斯坦和相對論,人類是如何計算來自110億光年外的深空信號的
    不久前,天文學家也接收到來自深空的信號,據推測其質量是以光速傳播的,是來自於110億年前的信號,這恰恰再一次證明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正確的。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不愧是最偉大的科學家。
  • 中美學者觀測到來自66億光年外的「磁星之光」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薛永泉領銜的中美合作科研團隊,觀測到一個持續約7小時、來自約66億光年外的獨特X射線輻射信號,各種關鍵數據表明其極有可能源於雙中子星合併之後產生的磁星。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4月11日刊登了這個重大研究發現。中子星是宇宙中最神奇的天體之一,它幾乎全部由中子組成,具有超高密度和超強磁場,是檢驗基本物理規律極佳的天然實驗室。
  • 3000光年外,波長149微米,神秘的宇宙第一分子首次現身
    2016年,一個特別的行星狀星雲成為了天文學家關注的重點,它的名字是NGC 7027,與地球之間相隔大約3000光年。行星狀星雲的前身是一顆低質量或中等質量的恆星的外層結構,隨著恆星的燃料耗盡變成白矮星,恆星的外層結構與核心剝離,進入太空,形成環狀或氣泡狀的行星狀星雲。
  • 3000光年外,科學家找到了宜居星球,稱之為「鏡子裡的地球」
    (圖片說明:系外行星假想圖)這顆星球名為KOI-456.04,距離我們3000光年,圍繞著一顆名為克卜勒 160的恆星公轉。一般來說,紅矮星向外輻射的電磁波中紅外光比較多,所以比太陽更暗。從嚴謹的角度上來說,KOI-456.04還算不上是一顆真正被認可的系外行星,我們仍不能排除發現它的證據有可能只是來自於系統誤差或者其他現象導致的巧合。目前來說,這些證據能夠證明它是系外行星的概率大約為85%,而如果想要確認它的身份,需要達到99%才可以。當然,85%的概率也算是比較高了,所以他們才敢把論文發表出來。
  • 「三體」星系被發現,它位於地球3000光年外,上面是否有三體人?
    據悉,這個特別的星系是坐落地球3000光年外的獵戶座GW,而且這是一個相對年輕的星系。天文學家驚訝地發現,這個星系中有三顆恆星,其中有兩顆圍繞著對方做旋轉運動,另外一顆則是以前者為中心旋轉,由於距離過遠,所以互不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