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的直徑大約20萬光年,太陽系位於它的一條旋臂之上,距離銀心大約2.6萬光年,夜晚仰望星空看到的「星星」大體上分為以下三類:太陽系內的行星,例如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河外星系,包括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大小麥哲倫星系;銀河系內的恆星,大多數都是距離我們較近的,在幾光年至幾百光年不等,例如北極星、天狼星、北鬥七星等。
比銀河系更大的一個等級是本星系群,其覆蓋了直徑大約1000萬光年的區域,包括銀河系、大小麥哲倫星系、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等50幾個星系,屬於一個規模較小的星系集團。
其中大小麥哲倫星系屬於銀河系的衛星系,距離我們較近,大麥哲倫星系距離我們16萬光年、小麥哲倫星系距離我們20萬光年,肉眼看上去像雲霧狀的天體,因此又被它們兩個稱為麥哲倫雲。一般只有在南半球清晰可見,在我國南沙群島可能在接近於地平線的位置看見它們。
圖:大小麥哲倫星系
三角座星系(M33)是梅西耶天體之一,距離我們大約300萬光年,在北半球可以看到。在本星系群中屬於第三大的星系,僅次於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
最後一個就是仙女座星系(M31),其直徑22萬光年,距離我們254萬光年,是肉眼可見的河外星系。天文學家測定其正在高速向我們飛來,大約會在30億年後開始和銀河系碰撞融合,形成新的橢圓星系。仙女座星系肉眼看上去是紡錘形的橢圓光斑,在銀河附近清晰可見。
星雲和星系並不是等價的,星雲的概念比較早,最初我們從地球上看星空的時候,肉眼看上去外觀形象類似於一片雲,我們就把它簡稱為星雲了,例如大小麥哲倫星系。而超新星殘骸我們也會把它稱為行星狀星雲。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