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一圖 」大麥哲倫星系內的星雲

2021-01-19 宇宙天文

N11:大麥哲倫星系內的星雲

影像來源:  NASA, ESA; Acknowledgement: Josh Lake


說明:大質量恆星、高侵蝕性的恆星風、大量的塵埃和高能星光雕刻出本星系群中最龐大、最別致的恆星形成區之一。這個被稱為N11、在右上方可見的區域在其母星系的許多影像中出現,它所在的大麥哲倫星系(LMC)是我們銀河系的近鄰。


這幅特徵影像是為了進行科學研究、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而成,隨後由一位業餘愛好者重新處理該影像,並在哈勃的寶藏比賽中獲勝。以上這幅影像中的區域被稱為NGC 1763,但在LMC中,整個N11發射星雲的大小僅次於蜘蛛星雲。該影像周圍還可見由暗塵構成的緻密球狀體,這些暗塵內正在形成年輕恆星。利用哈勃望遠鏡對LMC中變星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有助於重新校準可觀測宇宙的距離尺度,但結果與在普遍宇宙微波背景下發現的尺度略有不同。


相關焦點

  • 大麥哲倫星系
    也因此,南半球觀星者很容易見到的二團雲霧狀天體,就被稱為是麥哲倫星雲。現在我們知道這二個所謂的星雲,其實是不規則矮星系,也是我們龐大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在上面這張精彩的深空彩色影像中,可看到位於劍魚座內、離我們約16萬光年遠的大麥哲倫星系 (LMC)。這個大小約15,000光年的星系,是銀河系最大的衛星星系,也是近代最鄰近超新星 SN 1987A的發生之所。
  • 每日天文一圖 大麥哲倫星雲的紅外波段圖
    三體網 www.santiwang.com探索|宇宙|奧秘三體網訊 小三這張壯觀的紅外波段圖展現的是我們銀河系的伴星系中的大麥哲倫星雲實際上,這是一張赫歇爾太空望遠鏡和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圖像的複合圖,大麥哲倫星雲的塵埃看起來就像充斥在銀河系盤面上一般。塵埃的溫度可作為判斷此處的恆星活躍度的指標。大麥哲倫星雲紅外光波段的外觀,主要展現的是塵埃,這和其可見光波段的外觀大為不同。不過,位於圖像左方那塊最明亮的區域——蜘蛛星雲在紅外波段上仍然很顯眼。大哲倫星雲大小則約為3萬光年,距離我們僅16萬光年。
  • 為什麼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不在考德威爾天體之列?
    為什麼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不在考德威爾天體之列?它們沒有出現在史蒂芬·詹姆斯·奧米拉的書《梅西葉天體》中列舉的20個壯觀的非梅西葉天體之列,也不在《考德威爾》一書中列舉的20個壯觀的非考德威爾天體之列。是因為它們太過明亮了嗎?
  • 大麥哲倫星雲現慢版旋轉木馬場景
    據新華社華盛頓2月18日電 (記者林小春)銀河系「鄰居」大麥哲倫星雲的中心正呈現慢動作版本的旋轉木馬場景。根據18日公布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測量結果,它旋轉一圈的時間為2.5億年,與太陽系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的周期相當。這也是科學家首次利用哈勃望遠鏡精確測定一個星系的旋轉速度。  大麥哲倫星雲距地球約17萬光年。
  • 宇宙射線正在緩慢「撕裂」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雲
    宇宙射線正在緩慢「撕裂」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雲  Connor Feng • 2020-01-08 14:23:
  • 歐洲天文學家發現大麥哲倫星系奇異恆星新生區
    大麥哲倫星雲距離銀河系約16.3萬光年,從宇宙的尺度上來說這是非常近的距離這種近距離使它成為天文觀測上非常重要的目標,這是因為它很近,因此相比那些更加遙遠的星系,它可以被研究地更加細緻。這也是科學家們願意在南半球花費巨資修建大型望遠鏡的動力之一,這種動力驅使科學家們在50年前便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修建了歐洲南方天文臺。
  • 20億年後銀河系與大麥哲倫星雲驚天一撞
    20億年後,銀河系與大麥哲倫星雲的宇宙碰撞,人類會親睹太陽系的毀滅嗎?然而近期有英國杜倫大學天體物理學家說,在80億年後的仙女座星系碰撞之前,銀河系可能會遭到另一個星系的碰撞,大麥哲倫星雲(LMC),發生在20億年之後。我說仙女座星系,大麥哲倫星雲,你們要不要這樣爭先恐後,迫不及待呀?銀河系可沒有招誰惹誰呀。
  • 距地20萬光年大麥哲倫星雲發現「隱藏寶藏」
    距地20萬光年大麥哲倫星雲發現「隱藏寶藏」   距離地球20萬光年的大麥哲倫星雲是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其中恆星形成區的明亮星光如同萬花筒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在距離地球大約20萬光年的大麥哲倫星雲處發現了新的恆星形成跡象,作為銀河系的衛星星系,大麥哲倫星雲在前者引力的作用下形成拉長狀外觀,並圍繞著銀河系,其中的氣體雲發生摺疊坍縮後演化出新的恆星。
  • 大麥哲倫星系現奇特恆星新生區:藍粉雙色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9日消息,據物理學家組織網站報導,大麥哲倫星系是銀河系的一個伴星系,近期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在這裡觀測到一個有趣的恆星新生區。在這裡展示的這張照片中可以看到兩個清晰的發光氣體雲團,分別是紅色的NGC 2014以及它身旁藍色的NGC 2020。
  • 大麥哲倫星雲東側邊緣的「蜘蛛星雲」,包含歷史上最著名的超新星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位於大麥哲倫星雲東側邊緣的「蜘蛛星雲」。星雲是指由稀薄的氣體和塵埃一起組成的雲霧狀天體,星雲和我們熟悉的恆星和行星等天體不同,星雲是一種延展型天體,星雲的形態會發生變化,不過在一段時間內形態相對穩定,就人類觀測宇宙的歷史而言,人類所發現的星雲形態基本上沒有發生變化。
  • 大麥哲倫星雲將與銀河系相撞,地球或將被甩出銀河系
    大麥哲倫星系一直環繞著銀河系運轉,是距銀河系第二或第三近的星系。,銀河系中眾多星系將遭受滅頂之災2019年初,全世界都在為新年到來所慶祝時,英國杜倫大學和芬蘭赫爾辛基大學聯合研究團隊在國際天文學頂級期刊《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撰文指出:大麥哲倫星雲(LMC)可能在20億年後與銀河系相撞。
  • 16萬光年外,大麥哲倫星雲中星團是「動態老化」的!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就像同齡人在外表和形狀上會有很大的不同一樣,星星或恆星聚集體的集合(星團)也是如此。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新觀測表明,在星團的演化過程中,僅僅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年齡並不能說明完整的故事。
  • 科學家首次精確測得地球與大麥哲倫星雲間距離
    研究者通過觀察罕見的近雙星得出距離計算結果  大麥哲倫星雲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系【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首次精確測量出地球最近的鄰居星系的距離。大麥哲倫星雲距離地球16300光年,更精確地說是49.97千秒。大麥哲倫星雲屬於矮星系,如同月球繞地球公轉一般,其緩慢地圍繞銀河系運行。據悉,哈勃望遠鏡觀測到,巨大的雲狀氣體緩慢瓦解,不斷地形成新星,其發出的光形成五彩繽紛的景象。這一小而不規則的星系包括蜘蛛星雲——我們的宇宙鄰居中最亮的恆星製造者,以及其他星雲,新星由這裡誕生。
  • 20億年後銀河系可能與大麥哲倫星雲相撞 或將地球甩出銀河系
    20億年後銀河系可能與大麥哲倫星雲相撞宇宙碰撞或將地球甩出銀河系科技日報北京1月9日電 (實習記者胡定坤)英國杜倫大學和芬蘭赫爾辛基大學聯合研究團隊近日在國際天文學頂級期刊《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撰文指出,大麥哲倫星雲(LMC)可能在20億年後與銀河系相撞。
  • 星雲大戰:銀河系與鄰近星系相撞時間比預期提早十幾億年
    宇宙有無數個像我們身處的銀河系,在重力作用下,我們的銀河系將會跟鄰近星系愈來愈接近,然後發生碰撞,星空重新洗牌。科學家原本預測,銀河系會在大約40億年後同仙女座星雲相撞,但最新有人提出,另一個星系大麥哲倫星雲會更快跟銀河系碰撞。
  • 大麥哲倫星雲中出現三次超級伽瑪射線事件
    位於非洲西南納米比亞的高能立體望遠鏡系統日前觀測到銀河系衛星星系出現的三次高能伽瑪射線,其分布在大麥哲倫星雲中,分別為三個不同的天體類型,即存在超新星遺蹟的強大脈衝星星雲、直徑270光年的多恆星集群以及「超新星泡泡」。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在銀河系衛星星系中發現恆星型伽瑪射線源,其中超新星泡泡則代表了一種能量非常高的新型伽瑪源。
  • 大麥哲倫星系靠近,星系碰撞或不可避免
    天文學家警告,一個鄰近的星系正在衝向銀河系,這可能會使得地球離開現在的生命黃金帶,使地球變得太熱或太冷,不適合現有生命生存。由達勒姆大學天體物理學家領導的一項研究預測,大麥哲倫星雲可能在20億年後撞擊銀河系。
  • 最新研究發現,銀河系和大麥哲倫星雲的史詩級合併,或已經開始
    【ALENG 自媒體】1月12日午間自媒體專稿,宇宙中時刻都在發生著奇怪的無法解釋的大型天文事件,其中大部分事件,都是現代科技所無法解釋的。最近,科學家就在我們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中,有了一個新的驚人的發現:銀河系邊緣出現數千個新的年輕恆星,對這些恆星光譜的分析表明,這些奇怪的新成員,原本不是銀河系家族的成員,而是來自於一個外來星系。
  • 失蹤星系之謎:數十億年前,大小麥哲倫星雲曾有過第三個「小夥伴」
    ——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可能曾經有過第三個伴兒。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理論,聲稱另一個「明亮的」星系是如何在大約30億到50億年前被大麥哲倫星雲吞沒的。他們說,「被吃掉」的恆星會以不同的方向旋轉,從而暴露出它們的起源不同。
  • 大麥哲倫星雲正在慢慢靠近銀河系,20億年後,人類未來不樂觀
    在南半球的星空上,有一團昏暗雲霧狀的天體,它叫做大麥哲倫星雲,這是一個位於銀河系周邊的衛星星系,它跨越了劍魚座和山案座,其質量大概有100億個太陽的重量,可以說是一個龐然大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