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鑽石作為一種頗為貴重的天然產物,是戒指等首飾首選元素。為防止買到人工鑽石等假冒仿製品,在購買鑽石飾品時就需要對鑽石有足夠的了解,尤其是它的鑑別方法以及鑽石的等級劃分,下面就讓acredo帶你探秘鑽石的相關知識。
鑽石的成分
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
所有寶石中,鑽石的成分最為單純,其化學成分主要是C(碳),是碳原子作有規律 的排列而組成的晶體,鑽石晶體結構具立方面心細胞。
石墨也是碳質元素結晶礦物,它的結晶格架為六邊形層狀結構。因為石墨的結晶格架和鑽石不同,所以二者的 物理、化學性質差別很大。鑽石的礦物名稱是金剛石。
鑽石常含有包裹體,主要有橄欖石、石墨、雲母等。鑽石除含碳元素外,還含有少量微量元素如Si Ca Mg Mn Ti Ca S,還有惰性氣體及稀土稀有元素,達50多種,有時其雜質含量達4.8 %。這些微量元素決定了鑽石的類型,顏色等物理性質。簡單說金剛石是天然產出的、以碳原子組成的具有立方面心晶體結構的一種礦物。
鑽石的等級劃分
1、國際GIA標準
國際上較為權威的對鑽石淨度級別劃分是根據GIA的標準,以此將鑽石的淨度劃分為十一個等級,即FL、IF、VVS1—2、vs1—2、SI1—2、I1—3,排名從高到低,即FL最完美,I最差。
FL:完全無瑕疵級別,即使在10倍的放大鏡下觀察鑽石的內部也見不到雜質。
IF:內部無瑕疵級別,在10倍的寶石放大鏡下,鑽石內部也毫無瑕疵,但鑽石的外部可能會有些許小瑕疵,但經過拋光之後可去除。
VVS:極其微小瑕疵級別,在10倍放大鏡下能夠見到鑽石內部些許極小的瑕疵。
VS:微瑕級別,在10倍的珠寶放大鏡下觀察鑽石,內部會有一些微小的瑕疵。
SI:小瑕疵級別,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內部,可以很容易就看到內部瑕疵。SI1可能用肉眼很難觀察到,SI2用肉眼就能清楚看到。
I:瑕疵級別,I1用放大鏡清楚可以看到,但肉眼不容易發現;I2肉眼就可見其瑕疵,影響鑽石的亮度;I3鑽石內部的瑕疵極其明顯,非常影響鑽石的質量。
2、國內標準
我國有區別於國際標準的,對鑽石淨度級別自有一套分級體系。我國將鑽石淨度級別分為五個大級別,十個小級別,從高到低依次是LC、VVS1—2、VS1—2、SI1—2、P1—3。
LC:無瑕疵級別,即使是鑽石分級大師在10倍珠寶放大鏡下也觀察不到鑽石內部的瑕疵,屬於頂級鑽石淨度。
VVS:極小瑕疵級別,經驗豐富的大師在10倍放大鏡下雖然能夠在鑽石內部發現極其微小的雜質,但難度非常之高。
VS:微小瑕疵級別,這類的鑽石內部的雜質也是非常微小的,區別去VVS在於,經驗豐富的分級大師可以用10倍珠寶放大鏡輕鬆的找到雜質,難度較低。
SI:小瑕疵級別,用10倍放大鏡非常容易就能找到鑽石內部雜質。
P:瑕疵級別,經驗豐富的分級別大師能用肉眼就看出鑽石的雜質,根據雜質的大小、數量以及影響鑽石品質的程度分為P1、P2、P3。
鑽石的分類
按鑽石顏色劃分
1、無色鑽
無色鑽指的是那類無色、近乎無色或者帶一絲淺黃色的鑽石,而無色鑽中的種類劃分就是上文中提到的按照顏色深度來劃分。
2、彩鑽
彩鑽形成的原因是在鑽石內部因為細微的變化導致鑽石出現了顏色,而根據鑽石顏色的不同,鑽石分為5個種類。從價格高低分別為紅色系鑽石、藍色系鑽石、綠色系鑽石、黃色系鑽石和黑色系鑽石(特殊鑽石除外)。
按等級角度劃分
也就是重量、顏色、淨度、切工等角度,可能多達上千種,因為從重量的劃分,有10分、20分、50分、一克拉等等;從顏色的角度有D-Z的劃分;從淨度的角度有FI、IF等;從切工角度有EX、VG、G、FAIR、POOR等劃分,這幾種因素排列組合的話,會有很多的種類型。
鑽石和莫桑石的區別
1、內含物:天然鑽石有其特殊的天然內容物與外部特徵。莫桑石有自然產生之針狀內含物,因為它是在特殊實驗室模擬隕石撞擊地層的剎那所產生的高溫。
2、比重:真鑽的比重是3.52,莫桑石是3.20。
3、折射:由於晶體結構的不同,天然鑽石是單折射,而莫桑石為雙折射。當您使用10倍放大鏡自冠部的風箏刻面往底尖看時,莫桑石的尖底四周會出現重影的現象。
4、硬度:真鑽的硬度是莫氏10度,而莫桑石為9.25度。
5、光澤:莫桑的光澤,亮度絕不會因時間久遠而產生褪色,黑斑或變色,莫桑的璀璨火光可以永久保存而不變。鑽石在佩戴時間久後,由於汙漬會暗淡。
6、色澤:合成莫桑石的顏色多為I或I色級以下,一些莫桑石帶有淺綠色色調,這說明莫桑石的外觀與鑽石不完全相同。
7、切割:大多數已切割的莫桑石其稜線均較為圓鈍,這與具尖銳稜線的鑽石完全不同。
8、拋光紋:莫桑石的腰部拋光紋相互平行,這與鑽石完全不同。而且由於不同方向的差異,鑽石拋磨過程中要不斷調整拋光方向,而莫桑石可沿同一方向拋光。這一點在相鄰刻面間尤為明顯。
9、導電性:據GIA的報告,80%的莫桑石均為電導體(天然鑽石中僅藍色、藍灰色IIb型鑽石具導電性)。常見的白/淺黃色系鑽石是不導電的,因此可用電導儀或者莫桑儀鑑別鑽石與莫桑石。
鑽石鑑別標準
1、硬度檢驗
鑽石是已知最硬的自然生成物質,沒有什麼東西可在鑽石上劃上痕跡,若能劃上痕跡的則絕非鑽石。
2、導熱試驗
在待辯鑽石和其它相似物品上同時呼一口氣,若是鑽石則其表面凝聚的水霧應比其它物品上的水霧蒸發得快,這是因為鑽石具有高導熱性的原因。
3、觀察法
(1)觀察反射光
用放大鏡可觀察到鑽石的腰圍處呈現一種很細的磨砂狀並有亮晶晶的反射光。鑽石的這種特徵是獨一無二的。
(2)看生長點
在放大鏡下觀察,真品鑽石的晶面上常有溝紋和三角形生長點,而贗品是加了氧化鋁的普通玻璃,因折射率和色散提高,容易誤入,但硬度低。也有用化學合成的藍寶石和無色尖晶石仿製,硬度接近,但折射率低並有雙折射現象,在放大鏡下可見重影。
4、鉛筆鑑別
鉛筆的化學成分是碳和鑽石一樣,只是物理結構不一樣,所以很多人用鉛筆去檢測鑽石的真偽,屬於一種比較實用有效的方法,在鑑定的時候,要先把鑽石用水溼潤,然後再用鉛筆輕輕的刻劃,在真鑽石的晶面上,鉛筆划過的地方,是不留痕跡的,而如果不是鑽石,而是玻璃、水晶等材料,就會在表面上留下痕跡,一般情況下,用鉛筆刻劃來鑑別鑽石的真假,這種方法的準確性是較高的。硬度較高,折射好,但在轉動時會反射較多的彩光,與真品在轉動時只反射出微弱的黃、藍色彩光相比,有明顯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