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民間珠寶檢測方法不靠譜 業內人士稱哈口氣可鑑別鑽石
荊楚網訊 記者李曉琴 王曉 實習生韓將軍 鄧涵
最近幾天,一則《看看玉鐲怎麼慢慢殺死你》的帖子正在微博、微信、論壇熱傳,文章說,你花幾萬元購買的翡翠手鐲可能是普通石料用強酸和化學製劑浸泡而成的,戴在身上會長期釋放毒素及放射性元素,讀來令人觸目驚心。
現在的市場上是不是假翡翠泛濫?有沒有一些簡便的方法能鑑別出翡翠、鑽石、琥珀等珠寶首飾的真假呢?本報記者聯合央視財經《是真的嗎》,為您現場求證。
驗鈔燈下不發光的翡翠就是純天然的嗎
記者從江城多位收藏人士處了解,前些年還偶有純天然翡翠現世,如今已真貨難覓,以假貨、B貨、C貨居多。按行話來講,A貨是指純天然翡翠,B貨是經過人工填充處理的翡翠,C貨是經過人工染色處理的翡翠,B+C貨則是既填充又染色的翡翠。
一位收藏愛好者胡先生告訴記者,「現在翡翠作假手段越來越高明,千元左右的C貨,有商家以上萬元A貨的價格賣給外行。」
那麼怎樣區分A貨翡翠與B貨、C貨呢?有網友指出,「在驗鈔燈下不發光的翡翠,就是純天然的翡翠」,這是真的嗎?
實驗過程:C貨翡翠也不發光
實驗員從專業人士處獲取了A貨翡翠、B貨翡翠、C貨翡翠以及B+C貨翡翠四種樣品,依次將其放到驗鈔燈下進行實驗。
實驗原理是:驗鈔燈會散發紫外線,在其照射下,某些物質會出現螢光反應,而純粹的石料則不會。
在驗鈔燈下,A貨並未出現螢光反應,而B貨則通體發亮。奇怪的是,非純天然翡翠的C貨也並未發光,而B+C貨也只是出現零星螢光。
也就是說,在驗鈔燈下,發光的翡翠=非純天然翡翠,而不發光的翡翠≠純天然翡翠。
專家釋疑:填充樹脂的翡翠會發光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院長楊明星解釋,因為B貨是經過人工填充處理的,裡面注入了一種名叫環氧樹脂的有機膠,會在紫外線下發生螢光反應。同理,B+C貨裡面有B的成分,所以也會有少許的螢光反應。
而C貨是借高溫高壓將染色劑滲入原來無色的翡翠中,未注射環氧樹脂,因而不會產生螢光反應。可見,驗鈔燈能鑑別出人工填充的翡翠,卻不能鑑別是否為純天然翡翠。
竅門延伸:聽聲音也可鑑別翡翠
業內人士介紹,A貨翡翠拿在手裡手感冰涼,感覺較為沉重;B貨或C貨的顏色不自然,手感也偏輕。還可以聽聲音判斷,在無裂的情況下,將一隻手鐲用手指吊起,拿起另一隻手鐲或其他硬物輕輕敲擊,敲擊聲清脆悅耳者為佳。A貨聲音清脆、悠長有回音,呈金屬聲;B貨C貨多聲音沉悶、沙啞。
人工翡翠雖有美麗的外表,但天然結構已經被破壞,再者填充進的化學物質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所以不適合長期佩戴。
紙筆可鑑定天然鑽石與仿鑽嗎
光谷的張先生從南非歸來,在當地購買了一枚裸鑽想作為向女友求婚的信物。聽說南非也有假鑽,雖然手握國際鑑定證書,但張先生還是忐忑。
他從網上查得,靠一張紙、一支筆就能輕鬆鑑別天然鑽石和鋯石製成的仿鑽。「如此貴重的鑽石,靠這樣簡單的方法就能鑑別?」張先生將信將疑。
實驗過程:天然鑽石看不到底部線條鋯石可看到弧線
實驗員帶來了一枚1克拉的天然鑽石,和一枚「立方氧化鋯石」。僅從外觀來看,兩者都很閃亮,在燈光的照耀下發出耀眼的光芒。
首先,實驗員在白紙上畫下一條黑色直線,將兩顆鑽石從戒託上取下,面朝下、尖朝上地放在直線的上方。隨後,實驗員觀測視角與水平面垂直,從尖部往底部看。
透過立方氧化鋯石,在底部有一個小弧形,也就是說通過立方氧化鋯石能夠看到底部的線條,只是線條有點變形;而在純天然鑽石下面,並不能看到直線,前後差別非常明顯(如圖)。
專家釋疑:天然鑽石將光線全部反射
專家解釋道,純天然鑽石是所有寶石當中折射率最高的,而且要嚴格按照國際標準的切割工藝來切割後才能成為成品鑽石。由於照射到鑽石切面的光線幾乎被全部反射,因此從冠面(指與鑽石尖部相對的平面)向下看鑽石才會璀璨奪目。也正因為幾乎所有光線都被反射了,因此垂直從尖部看底部什麼也看不到。
而「立方氧化鋯石」的折射率沒那麼好,光線從冠面攝入反射回來時會漏掉一部分,因此我們通過「立方氧化鋯石」,可以看到底部變形的線條。
記者對張先生的裸鑽也如法試驗,果真從鑽石冠面向下看不到直線,證實這是顆真鑽,張先生也放下心來。
竅門延伸:哈口氣也能鑑別鑽石
在生活中,大部分人購買的是已經鑲嵌好的鑽石,不可能把鑽石取下來用紙筆試驗,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鑑別成品鑽戒呢?
昨日,記者走訪了魯磨路珠寶一條街。某珠寶店的導購員表示,因為鑽石的導熱性比立方氧化鋯石要好很多,因此可以通過導熱儀來快速鑑別。該導購員拿了一枚鑽戒和一枚鑲嵌著立方氧化鋯石的飾品。打開導熱儀將尖端放在鑽石上,指示線立刻從黃色攀升至紅色;而當導熱儀尖端放在立方氧化鋯石上時則沒有反應。
運用同一原理,可以將鑽戒放在冰塊上快速降溫。幾秒鐘後拿起戒指衝著鑽石哈氣。如果哈氣能迅速散去則為純天然鑽石,而立方氧化鋯石散去較慢。
專家建議,這些分辨鑽石的小竅門消費者可以作為參考,但還是應以專業檢驗機構的結果為準。
能浮在水面上的琥珀是純天然琥珀嗎
有網友稱,能浮在水面上的琥珀,就是純天然琥珀,這是真的嗎?
實驗過程:將同等重量的人造琥珀和純天然琥珀放入清水中,都下沉了。
但是,若將清水換成飽和食鹽水,不論任何形狀、體積的純天然琥珀能漂浮著,人造琥珀鐲子則下沉了,但是一串壓制琥珀(再造琥珀)卻也能漂浮起來。
專家解釋:飽和食鹽水密度為1.33g/cm3,純天然琥珀的密度在1.05g/cm3-1.10g/cm3之間,低於飽和食鹽水,因此能夠漂浮起來。由於壓制琥珀是用純天然琥珀的邊角餘料壓制在一起,其密度與純天然琥珀幾乎一樣,所以也能漂浮在飽和食鹽水上。
磁鐵可鑑別真假銀飾嗎
市場上常見的銀飾主要有含銀量在99.9%的千足銀、含銀量在99.0%的足銀,還有含銀量在92.5%的標銀。除這三種外,也有不少色澤看起來非常像銀子的仿銀首飾。有網友稱,用小磁鐵就能鑑別出真假銀飾。這是真的麼?
實驗過程:實驗員準備好四隻手鐲,分別是千足銀、足銀、標銀和仿銀材料,然後用小磁鐵分別去觸碰手鐲。結果,小磁鐵觸碰千足銀、足銀和標銀的手鐲時都沒有感覺到吸引力。但當小磁鐵碰到仿銀手鐲時,兩者一下子就吸上了。
實驗原理:磁鐵可以吸引鐵、鈷、鎳。仿銀飾品的主要材料又是合金銅鍍鎳和合金鋼鍍鎳,因此仿銀首飾能夠和磁鐵產生吸引力。而銀不是鐵磁性物質,因此不會跟磁鐵發生相互吸引力。
不過魯磨路珠寶一條街上的金葉珠寶店主也指出,磁鐵吸引力與仿銀首飾中鎳、鐵的含量高低有關。如果仿銀材料添加量不太多的話用磁鐵檢驗效果並不明顯。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