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珠寶檢測方法不靠譜 業內人士稱哈口氣可鑑別鑽石

2020-12-03 東方網

原標題:民間珠寶檢測方法不靠譜 業內人士稱哈口氣可鑑別鑽石

荊楚網訊 記者李曉琴 王曉 實習生韓將軍 鄧涵

  最近幾天,一則《看看玉鐲怎麼慢慢殺死你》的帖子正在微博、微信、論壇熱傳,文章說,你花幾萬元購買的翡翠手鐲可能是普通石料用強酸和化學製劑浸泡而成的,戴在身上會長期釋放毒素及放射性元素,讀來令人觸目驚心。

  現在的市場上是不是假翡翠泛濫?有沒有一些簡便的方法能鑑別出翡翠、鑽石、琥珀等珠寶首飾的真假呢?本報記者聯合央視財經《是真的嗎》,為您現場求證。

  驗鈔燈下不發光的翡翠就是純天然的嗎

  記者從江城多位收藏人士處了解,前些年還偶有純天然翡翠現世,如今已真貨難覓,以假貨、B貨、C貨居多。按行話來講,A貨是指純天然翡翠,B貨是經過人工填充處理的翡翠,C貨是經過人工染色處理的翡翠,B+C貨則是既填充又染色的翡翠。

  一位收藏愛好者胡先生告訴記者,「現在翡翠作假手段越來越高明,千元左右的C貨,有商家以上萬元A貨的價格賣給外行。」

  那麼怎樣區分A貨翡翠與B貨、C貨呢?有網友指出,「在驗鈔燈下不發光的翡翠,就是純天然的翡翠」,這是真的嗎?

  實驗過程:C貨翡翠也不發光

  實驗員從專業人士處獲取了A貨翡翠、B貨翡翠、C貨翡翠以及B+C貨翡翠四種樣品,依次將其放到驗鈔燈下進行實驗。

  實驗原理是:驗鈔燈會散發紫外線,在其照射下,某些物質會出現螢光反應,而純粹的石料則不會。

  在驗鈔燈下,A貨並未出現螢光反應,而B貨則通體發亮。奇怪的是,非純天然翡翠的C貨也並未發光,而B+C貨也只是出現零星螢光。

  也就是說,在驗鈔燈下,發光的翡翠=非純天然翡翠,而不發光的翡翠≠純天然翡翠。

  專家釋疑:填充樹脂的翡翠會發光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院長楊明星解釋,因為B貨是經過人工填充處理的,裡面注入了一種名叫環氧樹脂的有機膠,會在紫外線下發生螢光反應。同理,B+C貨裡面有B的成分,所以也會有少許的螢光反應。

  而C貨是借高溫高壓將染色劑滲入原來無色的翡翠中,未注射環氧樹脂,因而不會產生螢光反應。可見,驗鈔燈能鑑別出人工填充的翡翠,卻不能鑑別是否為純天然翡翠。

  竅門延伸:聽聲音也可鑑別翡翠

  業內人士介紹,A貨翡翠拿在手裡手感冰涼,感覺較為沉重;B貨或C貨的顏色不自然,手感也偏輕。還可以聽聲音判斷,在無裂的情況下,將一隻手鐲用手指吊起,拿起另一隻手鐲或其他硬物輕輕敲擊,敲擊聲清脆悅耳者為佳。A貨聲音清脆、悠長有回音,呈金屬聲;B貨C貨多聲音沉悶、沙啞。

  人工翡翠雖有美麗的外表,但天然結構已經被破壞,再者填充進的化學物質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所以不適合長期佩戴。

  紙筆可鑑定天然鑽石與仿鑽嗎

  光谷的張先生從南非歸來,在當地購買了一枚裸鑽想作為向女友求婚的信物。聽說南非也有假鑽,雖然手握國際鑑定證書,但張先生還是忐忑。

  他從網上查得,靠一張紙、一支筆就能輕鬆鑑別天然鑽石和鋯石製成的仿鑽。「如此貴重的鑽石,靠這樣簡單的方法就能鑑別?」張先生將信將疑。

  實驗過程:天然鑽石看不到底部線條鋯石可看到弧線

  實驗員帶來了一枚1克拉的天然鑽石,和一枚「立方氧化鋯石」。僅從外觀來看,兩者都很閃亮,在燈光的照耀下發出耀眼的光芒。

  首先,實驗員在白紙上畫下一條黑色直線,將兩顆鑽石從戒託上取下,面朝下、尖朝上地放在直線的上方。隨後,實驗員觀測視角與水平面垂直,從尖部往底部看。

  透過立方氧化鋯石,在底部有一個小弧形,也就是說通過立方氧化鋯石能夠看到底部的線條,只是線條有點變形;而在純天然鑽石下面,並不能看到直線,前後差別非常明顯(如圖)。

  專家釋疑:天然鑽石將光線全部反射

  專家解釋道,純天然鑽石是所有寶石當中折射率最高的,而且要嚴格按照國際標準的切割工藝來切割後才能成為成品鑽石。由於照射到鑽石切面的光線幾乎被全部反射,因此從冠面(指與鑽石尖部相對的平面)向下看鑽石才會璀璨奪目。也正因為幾乎所有光線都被反射了,因此垂直從尖部看底部什麼也看不到。

  而「立方氧化鋯石」的折射率沒那麼好,光線從冠面攝入反射回來時會漏掉一部分,因此我們通過「立方氧化鋯石」,可以看到底部變形的線條。

  記者對張先生的裸鑽也如法試驗,果真從鑽石冠面向下看不到直線,證實這是顆真鑽,張先生也放下心來。

  竅門延伸:哈口氣也能鑑別鑽石

  在生活中,大部分人購買的是已經鑲嵌好的鑽石,不可能把鑽石取下來用紙筆試驗,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鑑別成品鑽戒呢?

  昨日,記者走訪了魯磨路珠寶一條街。某珠寶店的導購員表示,因為鑽石的導熱性比立方氧化鋯石要好很多,因此可以通過導熱儀來快速鑑別。該導購員拿了一枚鑽戒和一枚鑲嵌著立方氧化鋯石的飾品。打開導熱儀將尖端放在鑽石上,指示線立刻從黃色攀升至紅色;而當導熱儀尖端放在立方氧化鋯石上時則沒有反應。

  運用同一原理,可以將鑽戒放在冰塊上快速降溫。幾秒鐘後拿起戒指衝著鑽石哈氣。如果哈氣能迅速散去則為純天然鑽石,而立方氧化鋯石散去較慢。

  專家建議,這些分辨鑽石的小竅門消費者可以作為參考,但還是應以專業檢驗機構的結果為準。

  能浮在水面上的琥珀是純天然琥珀嗎

  有網友稱,能浮在水面上的琥珀,就是純天然琥珀,這是真的嗎?

  實驗過程:將同等重量的人造琥珀和純天然琥珀放入清水中,都下沉了。

  但是,若將清水換成飽和食鹽水,不論任何形狀、體積的純天然琥珀能漂浮著,人造琥珀鐲子則下沉了,但是一串壓制琥珀(再造琥珀)卻也能漂浮起來。

  專家解釋:飽和食鹽水密度為1.33g/cm3,純天然琥珀的密度在1.05g/cm3-1.10g/cm3之間,低於飽和食鹽水,因此能夠漂浮起來。由於壓制琥珀是用純天然琥珀的邊角餘料壓制在一起,其密度與純天然琥珀幾乎一樣,所以也能漂浮在飽和食鹽水上。

  磁鐵可鑑別真假銀飾嗎

  市場上常見的銀飾主要有含銀量在99.9%的千足銀、含銀量在99.0%的足銀,還有含銀量在92.5%的標銀。除這三種外,也有不少色澤看起來非常像銀子的仿銀首飾。有網友稱,用小磁鐵就能鑑別出真假銀飾。這是真的麼?

  實驗過程:實驗員準備好四隻手鐲,分別是千足銀、足銀、標銀和仿銀材料,然後用小磁鐵分別去觸碰手鐲。結果,小磁鐵觸碰千足銀、足銀和標銀的手鐲時都沒有感覺到吸引力。但當小磁鐵碰到仿銀手鐲時,兩者一下子就吸上了。

  實驗原理:磁鐵可以吸引鐵、鈷、鎳。仿銀飾品的主要材料又是合金銅鍍鎳和合金鋼鍍鎳,因此仿銀首飾能夠和磁鐵產生吸引力。而銀不是鐵磁性物質,因此不會跟磁鐵發生相互吸引力。

  不過魯磨路珠寶一條街上的金葉珠寶店主也指出,磁鐵吸引力與仿銀首飾中鎳、鐵的含量高低有關。如果仿銀材料添加量不太多的話用磁鐵檢驗效果並不明顯。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大量合成鑽石流入深圳 裸鑽為主 多為0.3克拉
    據統計其中多個送檢批次中共發現近200粒合成鑽石,以裸鑽為主,重量多集中在0.30克拉左右,淨度多為「VS-S1」 ,顏色多為「G-1級」,貨品質量非常適合中國消費市場的需求。送檢企業並未聲明送檢產品中含有此類商品。因此,可以推斷近期有批量此類產品進入中國市場。通報稱,CVD合成鑽石大部分出現在深圳,以裸鑽為主,重量大多為0.3克拉左右。
  • 鑽石等級怎麼劃分 鑽石的鑑別方法
    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鑽石作為一種頗為貴重的天然產物,是戒指等首飾首選元素。為防止買到人工鑽石等假冒仿製品,在購買鑽石飾品時就需要對鑽石有足夠的了解,尤其是它的鑑別方法以及鑽石的等級劃分,下面就讓acredo帶你探秘鑽石的相關知識。
  •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鑑別鑽石真偽的幾個方法
    我們更要學會在沒有科學儀器的情況下做到自己能夠鑑別鑽石的真偽。具體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最實用的方法一白紙鑑別法:我們可以在白紙上畫一條橫線,把裸鑽正面朝下蓋在橫線上,然後從背面向下看。如果能通過鑽石看到下面的線,不管是直線還是彎曲變形的線,這顆鑽石都是仿冒品。
  • 珠寶玉器鑑別秘訣需認準這七步驟
    隨著珠寶玉器等各種名貴首飾熱潮,市場上也出現了各種真真假假的珠寶讓人很難認出真偽。為了防止買到假的珠寶或玉器。為此,我專門進行了歸納後與大家分享鑑別珠寶玉器的技巧。   表面塗色法   將無色寶石或顏色較淺的寶石用有色溶液浸泡,使色素沉澱在寶石表面以改變寶石本身的顏色。
  • 深圳計量質檢院珠寶檢測中心26類珠寶檢測儀器需求詳述
    通過定性分析可對寶石樣品進行輔助測試判斷。另外可提供EDX鑑別天然珍珠和海水珍珠、綠松石是否染、紅藍寶是否是天然、貴金屬鍍層厚度等一些珠寶檢測應用的測試方法5.3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工作曲線法、共存元素校正FP法、薄膜FP法、背景FP法等。
  • 珠寶鑑定專家稱辨別寶石真偽「你也行」
    珠寶鑑定專家稱辨別寶石真偽「你也行」 2015-03-14 20:18:43拿起一個觀眾帶來的珠寶,打開手電筒,放在放大鏡下觀察,劉學良憑藉多年來對珠寶玉石知識的理解和20年的經驗積累,簡單而明確地作出結論「這是天然的」、「這是合成的」。  劉學良所在的華東理工大學國家寶石檢測中心,是華東地區首家通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中國實驗室認可委員會認可的國家級寶石檢測權威機構,業務量站到上海市場份額中的10%。
  • 鋯石混跡鑽石可辨別
    不少消費者也擔心在珠寶店買的鑽石有可能是低價的鋯石。消費者要如何鑑別這種「仿鑽」?業界人士則提醒,一般正規的珠寶商店都會配有一種叫「熱導儀」的儀器,消費者可主動提出檢測要求,保障自身權益。另外,鋯石飾品佩戴的時間久了,會磨損或者色澤會變暗淡,所以在購買飾品的時候需要了解清楚。
  • 「白金」存文字歧義 廣州珠寶抽檢白色合金不含鉑
    7組不合格的鉑飾品中,有4組未檢出鉑,3組含量低於標準要求。根據GB 11887-2012的規定,貴金屬鉑的表示方法有「鉑」、「鉑金」、「白金」三種,4組未檢出鉑的首飾均標稱為「白金」,而實測結果為不含鉑的白色合金。工商部門指出,這種情況會嚴重誤導消費者,給消費者帶來經濟損失。
  • 偷工減料誇大其詞 揭露珠寶首飾銷售潛規則
    近日,信息時報《商周刊》啟動「珠寶行業產品質量大調查」,以及從廣東省珠寶玉石及貴金屬檢測中心(中國GTC)獲取的信息顯示,目前市場上存在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缺斤短兩的現象,主要表現為貴金屬成色不足、級別與標稱不符等。比如將足金標為千足金甚至萬足金;將要求進行裸石分級後方能進行銷售的1克拉以上鑽石不進行分級即進行銷售;將白色18K金首飾標為白金銷售等等,讓人防不勝防。
  • 買鑽石除了看4C,鑽石的螢光竟然這麼重要?不懂吃大虧!
    鑽石項鍊耳環套裝,左邊正常光線下,右邊紫外光下 | 圖源:GIAGIA證書中對螢光等級描述的第一級是無螢光,而鑽石大佬戴比爾斯旗下的檢測機構,也有出具鑽石證書(DBGIS證書)。他們的證書中,螢光等級的第一級,寫的不是None(無),而是Negligible(可忽略不計的)。
  • 揭秘珠寶界「可持續」環保新風 實驗室裡把鑽石「種」出來
    解碼「可持續鑽石」去年底,「Sustainable Diamonds」(可持續鑽石,以下簡稱SD)入選美國時代周刊每年的50大年度最佳發明評選,這個珠寶領域唯一入選的產品,再次成為市場的聚焦點。什麼是SD「可持續鑽石」?
  • 自己可以鑑別真假黃金金條的好方法
    買黃金這麼不安全?個人能辨別黃金成色嗎?最近,頻頻爆出黃金短斤缺兩也許摻有雜質的消息。對此,對於網上流傳的黃金鑑別方法,向部分業內人士及專家求證。這些方法不太可行用牙咬,要有咬痕?「真金用牙咬過後,會留下淡淡的牙痕,因為黃金的延展性很好,有點軟,不純的就硬,咬不動。」
  • CVD鑽石
    公平交易的法則要求人造鑽石商在銷售時如實說明其質量實況,並用一般接受的詞彙來描述,如「人工合成」、「人造」或「實驗室製造」。幾乎所有的人造鑽石都屬於Ib型,而此類型在自然鑽石中只佔不足百分之二。有一種不很昂貴的設備能驗證Ib型的鑽石,但要確定一顆鑽石是否是人工合成的,則依靠於合資格的寶石實驗室的檢測。
  • 鑽石鑑定知識科普 鑽戒鑑定方法有哪幾種
    然而珠寶市場充斥著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諸多亂象,給消費者選購鑽戒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因此,適當掌握一些鑽石鑑定知識成為了一項婚前必備技能。接下來,我們一起學習幾個鑽戒鑑定的小方法吧。專業鑑定如果你要買的是價格比較昂貴的鑽戒,最保險的做法當然是去專業的珠寶鑑定機構鑑定鑽石。當然,正規珠寶店或大品牌專櫃都是會免費提供鑑定或諮詢服務的。
  • 六種方法可辨識黃金飾品
    本期產品:黃金珠寶  本期解讀專家: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周素珍  隨著黃金珠寶行業消費水平的日益提高,2010年市質檢院黃金珠寶檢測中心接到的相關投訴諮詢也不斷增加,佔到了總投訴諮詢量的40%。反映的最典型問題主要包括黃金飾品變色,修理清洗後重量減輕,金項鍊(手鍊)斷裂,鑽戒飾品鑽石脫落,合成寶石、人工處理寶石冒充天然寶石等。
  • 購買鑽石如何鑑別質量?4C標準是什麼?
    鑽石是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礦物,俗稱金剛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最堅硬的物質。用途非常廣,在工藝品、切割、工業中都有用到,但是最為大家熟知的肯定是用在珠寶上的珠寶飾品。也因為鑽石擁有最堅硬的特性,被用於形容愛情堅不可摧。而且物以稀為貴,鑽石雖然深受大家喜愛,但是價格在珠寶中也是比較高的。
  • 河南人造鑽石進軍珠寶市場
    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鑽石品牌戴比·爾斯的廣告語,成為很多中國人願為鑽石買單的原因。不過,以天然鑽石起家的戴比·爾斯,目前也開闢了新品牌Lightbox,銷售「實驗室培育鑽石」。
  • 專家稱四成金條摻假太誇張 簡單鑑別有三招
    ●專家稱有可能,高仿摻假黃金常規檢測很難,簡單鑑別有三招   ●業內稱江蘇以前曾有過,但近兩年未發現,四成摻假太誇張資料圖片  微博名為「JASON馮小缺」、 認證身份為先智創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馮小缺的博友前天在微博稱,國內某大銀行出售的黃金被驗證摻假,並質疑中國市場40%金條用銥或鎢摻假。江蘇省黃金珠寶商會人士表示,黃金製品造假國內確實發現過,但江蘇近年來沒發現。業內人士稱40%金條摻假「太誇張」,並教市民三招鑑別假金條和金飾品。
  • 黃金成色可自行鑑別 密度測算法簡單可行
    買黃金這麼不安全?個人能辨別黃金成色嗎?」網友山楂饅頭近日@溫州商報實用新聞,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最近,頻頻爆出黃金短斤缺兩或摻有雜質的消息。對此,記者帶著網上流傳的黃金鑑別方法,向部分業內人士及專家求證。  這些方法不太可行  用牙咬,要有咬痕?  「真金用牙咬過後,會留下淡淡的牙痕,因為黃金的延展性很好,有點軟,不純的就硬,咬不動。」
  • 真假珠寶傻傻分不清楚?科學儀器「慧眼識寶」助力辨真偽
    當前,珠寶玉石已成為裝點生活的重要部分,甚至是美的詮釋,感情的寄託。然而,由於珠寶玉石銷售市場「水太深」,消費者又缺乏相應鑑別知識,購買時難免不「掉坑」。珠寶玉石檢測和鑑定需求增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珠寶玉石正在由奢侈品變為類似於服裝的生活必需消費品。目前我國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珠寶市場之一,多個珠寶品類消費位居世界前列,其中,黃金、白銀、鉑金、玉石、珍珠等產品銷售均居世界首位,鑽石消費居世界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