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壓兵器,是以碾壓為主要殺傷方式的兵器,這種兵器在古代經常使用,可對集中的敵人造成很大殺傷。下面說說古代三大碾壓兵器,一種碾殘切碎敵軍,一種軋傷毒死敵軍,一種最簡陋,卻連坦克都能軋扁。
衝車。古代的裝甲車,春秋楚國發明,車以木製,外覆銅甲,駕車之馬亦披甲,車型為「銳上鬥下」,形如當今的坦克。車輪上安有青銅矛,長40釐米左右,前端鋒利,兩邊有刃。1983年,河南淮陽馬鞍冢楚墓出土一車楚國「裝甲車」。該車寬142釐米,進深94釐米,車廂左面、右面和後面的欄杆上鑲有80塊青銅 「甲板」。每塊甲板長約13.6釐米,寬約11.6釐米,厚約0.2釐米。用這種車衝鋒,可將敵軍碾殘切碎。(圖為動漫中的衝車,與出土衝車有很大差異)
隔河神捷火龍車。明朝一種碾壓兵器,由滾木和夜叉檑發展而來。明·焦玉《火龍神器陣》:「將光圓木釘以刃,刀鋒蘸虎藥,兩頭各設圓輪,聯以鐵環。仍覆以土,不露形跡。將騾馬牛驢藏於隔岸林木中,用兵隔岸挑之,賺入套內,舉號為令。或鞭策其馬,或火燒其尾,牛馬齊發,則圓木滾地而來。且刀刃蘸上虎藥,人足馬足,遇之盡皆砍折著傷,見血封喉。」這種兵器的刀刃上有劇毒,可將敵軍軋傷毒死。
礌石。古代一種最簡陋的碾壓兵器,用石頭製成,形狀各異,有的呈球狀,有的呈圓柱狀,有的呈不規則狀,主要用於陣地防守。使用前置於高處,敵軍進攻時,將其推下,使其沿坡道下滾,所過之處,人馬皆扁。在某國邊境上,曾經安放過大型礌石,重達幾十噸,用以防禦鄰國坦克進攻,一旦敵坦克來襲,礌石滾下,可將坦克軋扁,威力非常強大。